-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5-10-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6015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网络复兴书法 人物影响书坛( Q8 a: v7 z0 e3 ?
2006书坛十大影响人物提名6 \9 r8 B& O! [6 X' j, u9 }
抱朴散人 c) _7 E& ~: V6 ?* l/ r
* p$ v0 G7 u8 b4 Q# c& j5 g(1)张旭光­­­————“张旭光现象”
: I4 H0 g* W/ Z! t* h, {! P9 ] 2006年的书坛属于张旭光的,张凭着其创作上的实力,和一定的理论为辅,而成为书协中举足轻重的人物。6 o6 M+ S" f J7 }4 R( H$ a- K
他的打假、免费题招牌以及激活唐楷、新帖派书风等这些活动和观念的确立使它揽足了书界风水,还有他的“到位和味道”之说也因通俗易懂而成了书法界脍炙人口的名言,再加上他在大展评审中的话语权......
; S8 ?1 M: n, ^; Z. V们 再看几眼2006年的几大展览你就会发现:获奖、入展的有相当大一部分作品都是直接模仿张旭光风格的,更有一部分作品是依据张的审美观、揣摩张的喜好打造的,因此“张旭光现象”成为2006书法大展中的一道奇观。6 Q$ N; a" K B* J
9 P3 S8 x% A- U0 B. N(2)张海————“新官上任三把火”
+ @/ \' Z/ Q6 v- e8 J 由张海当选为新一届的中国书协主席始,书坛让我们多了一份期待,书人也在关注着张海:他的三把火将烧向何方?他能给书法家带来好运吗?他的下一个动作是什么?
6 C' d Z5 q3 [5 w8 C/ O 2006的张主席也是够忙乎的,先是推大家活动,再是书法进万家,还有成立各专业委员会等等,这些举措虽然各方都有些许说辞,打不上满分,可张主席对书坛对书家的美好愿望大家都感受到了。
# Z7 Q& @' ]* F: d. i2 u/ e5 K! \: B特别是今年几个书法大展的一系列改革,让人对张主席肃然起敬:如废除不退稿恶习,细化评审程序,大胆启用年青有成的书家使其走上评委席,特别是在行、草书展中的阳光评审、引进媒体监审等等举措赢得了所有书家和批评家的肯定。
. P9 X) e& ^- o. B 2007让我们再期待吧,只要努力,和谐书坛终有一天会到来!; W' y' I( R* ?" F# X' ? k: v
+ Q( n3 L# v& C! J' G
(3)曹宝麟------“我看刘炳森”
' Y! ^7 ?2 o, k+ c' d 今年七月,曹公在书法江湖论坛发表短文:我看刘炳森。对刘炳森的学识、书艺、人品进行了激烈的批评,掀起江湖悍然大波,众多江湖好汉纷纷卷入这场纷争,拥曹派和护刘派在网络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3 Z) D5 |6 {( I3 ?! w, Y, \
以曹的学者地位说出诸如“真是老天有眼”这般言语让好多人一下子接受不了,因而招来骂声一片;同时很多人基于当下这个夸饰风强盛、真话难闻的书坛,对曹公敢于跳出来说真话,感到可敬可佩,誉其为勇士!3 g# J2 _# h8 C0 V- Y8 u+ B& u
两派对决的结果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当代书坛批评的一系列反思:对故去的人是否可以评说?在当代该如何开展正常的书坛批评?当代还有真正的批评存在的可能吗?
3 Z, M: W% b1 A' S$ u1 y3 f7 ^ 8 ~0 T( n! x) Z: u( W+ M' k7 Q9 ]
(4)唐双宁————“天下第三草书”- Z; Y+ G6 j6 u6 T5 f8 x
唐双宁的天下第三草书被媒体包装得有声有色,这让很多搞了一辈子书法的专业书家气不打一处来,不管你服不服,唐还是堂而皇之地走上了北大的讲堂,你做得到吗?
, G2 q- m# w6 }, V+ q5 R1 s: S 对于唐的书法我们其实无需多说,明眼人有谁不识!你以为就你明白?
* O3 W9 C! h' I/ `- C 在这个“以权力为中心”的时代,什么事发生都是可能的,书法界也不能幸免,这年头书法家也活得窝囊,替唐唱赞歌的名家们也无奈啊!
! r# k6 o! N5 P @4 K# n8 p6 |(5)天生书呆子————“书法网络第一星”
7 t8 W `# ~$ [4 }; U; @; z 这个有着律师身份的天生书呆子其实一点也不呆,反而智商奇高,极尽炒作、忽悠、煽风点火之能事,放着好好的律师不做,偏要呆眼看书坛,还着实让他整出行内人未曾想更不敢说的事来。
+ d8 F) |5 T" u( B; E# Q. e 他在网络上四处出击,频频与人交手,刀起时摄人心魄、锋落处死伤无数,能为人、更能扮鬼,能为道、更能充魔,从而迅速成为书法网络上具有杀伤力的刀客。他总能对书坛发生的事情做着独特的思考和分析,他的眼光可谓犀利、他的批评可谓刀刀见血。。。。。。总之他的文章总能吸引你的眼球,总能引起我们的思考;从另一方面说,他的文字在某种程度上已超越了批评本身,而演化为一种声音——一种强有力的声音!, p5 ]5 c, G8 |. N/ [' S, T
而当人们还在议论网络上的天生书呆子时,这呆眼早已将视线投向了受众面更广的纸媒,他的存在已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了。
+ G; E: Y$ V# I, n# l, n
3 K _0 D4 ~1 u- ~* z+ f(6)韦斯琴————“书坛第一美女”: Y- Y( s% t% q1 E2 p p
在这个连打网球的丑女威蔺姆斯都被人称为美女的年代,韦斯琴的这个美女头衔可没带一点水分,韦斯琴的美和她的书法同出一脉:清雅、秀丽、可人如玉。: [7 r" K* Y; C# u. W
我不知道,如果在韦斯琴的作品上落上抱朴散人的款去投今年的兰亭奖还能不能夺得魁首;但我相信,韦在近几年的走红,还有频频获大奖,不会跟她的美丽毫无关系。不过男同胞们大可不必去嫉妒韦斯琴,书坛出一个美女兼才女的书家实属不易,对其书法的批评也尽可宽容点。书坛只有象韦斯琴之类的美女多了,书法离复兴也就不远了;从另一个角度说,没有了美女们的参与,恐怕很多书家的创作***和水平都得打上个七、八折。
. L+ y4 Z/ o/ K! J& O2 X% J W) I, `6 M
(7)齐玉新 ————“网络代言人”
- t* O( K& o/ @( s0 d( F 看着齐玉新光光的额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的聪明才智,在各大书法论坛中,作为网站的首席主持,他在网友中的个人魅力远远超出了其他各家论坛当家人,他对展赛的思考、对书坛现象的评论、加上他的摄影和文字解说两大绝技,征服了相当一部分网民,而成为他主持的中国书法家论坛的常客。
# \7 q" W+ t& ]5 ]1 A* P l. O 他的评论总能站在第三方的立场,公正而客观,给书人以鼓舞,给书协当权者以启迪,从而在众网友心中打造成为了一个既敬业而又极具亲和力的“网络代言人”。 6 @/ S$ X% j, E" P6 R0 a# e
在行草书大展评审期间,他发的五、六个抓眼球好帖创造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最高楼的记录,满足了广大网友的“窥私欲”、赚取了一片叫好声,那时连“齐玉新万岁”都有人喊出来了。
3 _8 w% v2 r, u
) q4 x8 s ^9 F, c(8)王镛————“当代最具大师气质的书家”
( a6 I0 N) [) F$ l& N 当我们每每在争论诸如风格和创新的有关话题时,提到、想到最多的总是王镛和他的书法,而对王镛艺术的评价上,总是出现泾渭分明的两派:誉之者众、毁之者众。去翻翻网络上的帖子也可看出,一年到头,隔三岔五,总是不断有人跳出来骂王和他的所谓丑书,就象是王扒了他家的祖坟似的,仅从这点也可看出王镛的能量之大!有人骂,有人赞,大师也好,魔王也罢,不管是道是魔,王镛在当代书坛是个重量级人物是个无可置疑的,他的影响力也绝非一年两年,他影响的可是我们整个时代!9 o3 Q3 J# ~' h1 D: e% Q1 B
今年王镛搞的“渊源与流变——二王与帖系书法研究展” 让人感到来得及时,王镛并不是不要传统,而是倡导深入学习传统的同时,要重新审视传统!2 ]5 e- B7 o8 \' |* F
: Y* Z" e, m# r! n
(9)一痴———— “亦商亦儒CEO”% _1 U% ]" o: T% `
作为书法网络上的第一位知名“CEO”,在2006年可真够累的,有书法活动的地方总能见到他和他那张温柔的笑容下透出商人般狡黠的脸。$ n% X5 z( u3 `% Z2 f, X4 {' M
一痴以书法网为平台,成功策划了一系列有创意有影响的书法活动,如黄河部落展、承德爱心展、南北展、部落联盟展等一系列非官方展览,在书法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网络的存在也越来越受到书界的重视。7 l+ y y' ` d2 U- ^% I# h2 {
一痴提出的网络复兴书法,让人激动之余更看到了一缕阳光,他在书法网络上为书法与商业的成功结合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 }# \) t0 L% b- p! v2 y* W ; a7 S4 |( }* j
(10)黄建水————“最具争议的书法状元”) Z$ b: l4 M6 O! F4 s
在中国书协主办的2006书法第一大展——建党八十五周年书法大展中,这位温州的小伙子,做梦也不曾想到,他的一件褚遂良阴符经体大字作品获得了唯一的特等奖!这样一来这唐楷还实在被激活了。
# \% R6 _: u' z9 p% a: g& B' e 评奖结果公布后,舆论一片哗然:不服的有,骂评委的有,质疑评选机制的也有;还有人认为写这种尚未出帖的楷书无论写得如何好是不该拿最高奖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质疑“激活唐楷”之说;更有甚者在网上贴出自己的落选作品和这特等奖作品PK一番,还确实难分高下!
3 `" q. f9 L- C, ]" v 对于这年度第一展,黄建水事件所带给往后参赛者的是一连串的冲击:评委的审美导向、评选机制、唐楷需不需要人为激活等等。
0 `: k* k. }$ a' i9 ?
% S8 {* [4 S5 e$ i; L(11)孙向群————“秋菊打官司”
- O1 j3 D: V$ j) X7 l A# K 这位南京的学者孙向群因论文落选而冲冠一怒进京讨说法,这在书法界还是头一回听说,这件事在书法网络上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无尽的争议。孙的讨说法给书协出了个不小的难题,也实在让书协领导们尴尬之极!
7 i4 M0 v7 V. e$ r# U# q9 d& w( J: b 只因别人同样内容的论文获奖而孙认为自己这篇更好的论文落选,这个孙向群就敢于公开叫板中国书协,谁是谁非实在很难评说,但是这最起码代表了一种维权意识的觉醒。这也给书协当权者们提了个醒;万一下次书法大展评审后,有人拿着自己的落选作品和获特等奖的作品比较说自己的好很多而要说法该咋办?因而对于今后的书展、评选来说健全法律程序、聘请法律顾问刻不容缓! Y7 Z! E3 _& O! |$ C* N# i
" w% ~# ?. j6 ~) s! ]" q% P
w O; O+ d* W/ a' @: ?8 G
: }0 _5 S' p9 l# d( }[ 本帖最后由 抱朴散人 于 2007-1-13 13:1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