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5436|回复: 6

图已删,请勿进,谢谢!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3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封泥,亦名泥封,是印章按于泥上作为门户和包裹封口的凭记。
魏、晋之前,纸张虽已发明、但尚未为社会广泛使用,文字多书写在长条而薄薄的竹(木)简上,以若干条的竹(木)筒聚积成文,世称简牍。在成捆包扎好的简牍外表,[缄之以绳,封之以泥,抑之以印],经过这手续的往来文书,可以防止私拆,起到保密的作用。这方法同如今的用火漆密封文件,随后盖上印章极为相似,秦、汉时期的印章的功能之一就是以封泥,[以检奸萌]。考察这一时期的印章,上至帝王,下迄县宰,印面不大且大小相仿,印文也多为阴文。阴文钤于泥呈阳文,宜于辨识;印面不大,宜避免泥封的自损。这些都是受到实用的制约。官印的越制越大,印文的改阴为阳,同样也是适应于印章钤盖于纸张的实际需要。不过,这是隋.唐以后的事情了。纸张的盛行,替代予先前的竹(木)简;印色钤印替代了封泥的方法。封泥遂丧失了它的社会功能而被淘汰。因此,今天见到的出土或传世的封泥,绝大多数是汉代及汉以前的古物。
封泥的名称,最早的记载《续汉书.百官志》。由于封泥脱离社会实用的时日久远,以至后人竟相见而不相识,不知其名。莫明其用。当清代道光初年,沉埋于地下的封泥实物日见出现,吴荣光、赵之谦等学者印人均误称它为[印范]],即把由印章按在紫泥上的印痕,反误以为是铸造印章的母范,完全本末倒置了。至光绪戊戌(一八九八)年,刘鹗方始纠其缪讹,正名为封泥。嗣后,王国维著《简牍检署考》一书,以其宏才卓识,仅据有限的资料,证简牍之制,论检署之法,才将封泥之谜基本解开。解放以来,长沙马王堆和甘肃[肩水金关]遗址的发掘,都有[封泥匣]实物出土,使我们对它更有了明彻的认识。
    封泥,具有不一般的学不价值。王国维尝称:[一封泥之物,与古玺相表里,而官印之种类,较古玺印为尤夥,其足以考正古代官制、地理者,为用至大]。的确,清末乃至后起学者,据封泥的出土地域及其印文,对比史料,详加考订,在学术上曾取得不小的成果。
    诚然封泥更具有不寻常的艺术价值。我们知道,今存的秦、汉印,多半是供殉葬的明器,它的制作及篆刻的艺术水平较彼时的实用印章颇有高下,而封泥则是由官方郑重制作和颁发的或私家日常使用的玺印所抑出,从这一点看,封泥印保存的艺术性,起码是不亚于今存的秦、汉印的。它是古代篆刻艺术十分珍贵的遗产之一。缘于封泥的晚出,及对它一时的误会,以至使最善于从古器物中汲取养料的赵之谦,也失之交臂,没有跟它发生过艺术上的瓜葛。近代印人中对封泥借鉴,并有大成者当推吴昌硕。封泥,在追求[道在瓦甓]的吴昌硕篆刻风格里占有特殊的比重,他那高古雄浑、大气磅薄的作品,无不与封泥的气质相贯融。吴氏曾对封泥艺术特性作过深邃而精当的总结。他尝称:[方劲处而兼圆转,古封泥时或见之]。又谓:[刀拙而锋锐,貌古而神虚,学封泥者宜守此二语]。封泥由秦、汉真印按出,形体笔势多平方正直。方易于劲(遒劲),但方并非即是劲,故要得其方劲;圆易于转(婉转),但圆并非即是转,故又要得其圆转。有方劲而乏圆转,近于犷悍;有圆转而失去方劲,近于媚俗。学封泥贵在方劲而兼具圆转,诚会心之论。古封泥由玺印按出,摹封泥印则由刀刻石,故用刀要拙,不拙则无高古雄深的气韵;用锋宜锐,不锐则无峭拔英迈的风神。封泥四侧的边栏,多宽厚而富变化,它出于天成,古意盎然,别具一格,学封泥,无有不借鉴这类边栏的。然而,边栏宽厚就易实、易板、易重,产生沉闷迫仄的窒息感,以至殃及印文,损伤全局。故边栏之妙在于实中见虚,虚中见灵;气格壮伟雄强而意味纯朴虚和,方为通晓个中三昧。虽然吴氏借鉴和开挖封泥的妙谛远未抵达尽头,但是这位篆刻大师实践而有大成的心得,是值得我们细加玩味的,它至少应当成为我们学习封泥的艺术响导。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于百乐斋

[ 本帖最后由 一雨 于 2007-1-13 15:41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3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好东东em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好.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拓工略欠哈。。。。。。是好玩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4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拓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