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279|回复: 2

[转贴] 重读张业法先生、薛夫彬先生为仇东书法作品集所作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5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近日,浏览网站,看到中国书协副主席、山东省书协主席张业法先生、中国书协理事、北京市书协副主席薛夫彬先生在2001年为仇东书法作品集所作两篇文章,读后受益匪浅,请大家共赏!7 L* D) V1 H- ?% ~4 \
# Y  O6 ]3 j0 l, z8 t; h8 G( F& L/ y

$ Y# O0 z& [+ p5 L
我看山东的仇东$ B8 \5 L! _; L' x! C1 r
( G- i9 h+ R0 Z( V, w7 N3 m$ R
薛夫彬% _: o8 Q$ T3 d* F; F

& s1 f) P7 l3 {. P9 \) ]( m0 q; a  古来齐鲁多才俊。考其渊源,原因自然多不胜举,但列于头条的必然是黄河与泰山的哺育与恩赐。仿佛是入海之前对相望已久的泰山眷顾难舍,黄河将它一路坎坷所孕育积淀的文明精华,一古脑地留在了齐鲁这片热土上。那影响至深至远的孔孟大道自不待言。仅就中华文明赖以传承,抑或民族审美赖以确立的标志----汉字书法而言,自甲骨以降,文字沿革的各个时期,齐鲁皆为要冲重镇。它那丰富的历史遗存雄辩地佐证着这悠久的辉煌。更何况此中还有功比孔孟的王羲之与颜真卿光耀古今呢。! g9 I9 z" I$ Y, z0 _  |9 O1 b. n
  赖此深厚的底蕴,在新时期书法再度倔起的进程中,山东自然又是风光无限,更上层楼,涌现出了一批批颇具实力的书法家。在全国各类重要的展事中,不时可以见到注明山东日见熟悉的名字和他们风韵独标的作品。青年书家仇东即是他们当中的一位佼佼者。
& f/ h- Y7 ~! r6 V' g' S6 T* D  我对于当今有些青年书家一向不敢随便搭讪的,原因有二:一是自知积五十年笔墨旧习,在眼下纷纷的书坛上不够前卫,不够大胆,不够新奇。又因脑力有限,怕跟不上各家各派跳宕的思维。故而遵从古训;退而藏拙。二是大凡派头十足者都背靠师门,亲疏有序。冒然与之攀谈难免言语之间冒犯了谁,若无意之中逆了龙鳞,获罪乃师或结怨方家均属不偿之失,不如低调些,或许少些瓜葛与烦恼。因此,一般情况下我是敬而远之的。. V1 p3 o; R5 @5 N. E- l! M
  与仇东相识则属偶然,他是张荣庆先生弟子。一次在荣庆先生处,他去问字,恰逢我在,宋庆先生以他的儒雅风度力邀一块看看。我见仇东倒也谦虚诚恳,便不免技痒,饶舌几句。记得那日他展开两幅作品,一幅是章草条屏,另一幅大篆对联。章草写得朴茂古拙,精审灵动。大篆也颇得古法,点画遒婉沉厚,字势欹险谐畅。可贵的是虽师出张门却能遗貌取神,另辟蹊径,颇可见其性情与用心,窃以为这正是仇东的聪明处。
$ V! L" \; o; V4 y  q8 I8 _6 p1 r  那以后我们逐渐熟悉了。知道他祖居泰山脚下。曾就学于泰山师院美术系。后入中国书法进修学院系统深造。或许是岱岳的人文环境使然,他自幼即钟情书画,于文史音乐亦多有涉猎。养成了勤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禀性。我见过他临习的《毛公鼎》、《散氏盘》、《石鼓文》、《急就章》、《平复贴》、《书谱》、《祭侄稿》、《汉三颂》等大量的日课作业颇以为得法有度。也了解到他于吴昌硕、于右任、王蘧常也曾苦心研习。并且转益多师,亦就学于石开先生等诸大家。
* b- ~0 A7 a  L/ e- D  执着的追求与敏锐的悟性使仇东在学书道路上渐入佳境。事业上的崭露头角,使他成为当地的名人。然而,荣耀与赞誉的光环并没有让仇东忘乎所以。我见他依然努力着,依然谦虚诚恳地问学于师门。因此,当他让我为他的集子写几句话时,做为旁观者,我欣然地把一段时间内见到的仇东速记下来。文中没有如他所嘱地“谈谈不足之处”,但仍愿提一点希望,以期与共识者共勉。即艺术的要素之一在于个性化,如何在艺术构想与艺术语言上再加锤炼与强化,使作品独具风神与魅力是每个钟情于书法的人所时时面临的课题。所谓艺无止境,创作未有穷期。追求的乐趣恐怕正在于此。你说呢?仇东。 5 u$ B% {$ f% U; b9 S5 [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 {8 G# |9 b3 g' S6 n2 @$ v
) S3 ^' g% H8 u9 }) ^. ]) u3 k" B9 u2 L2 _0 u$ A
- H4 Z! f8 K4 U. ^, h) g( J
解  读  仇  东
" g8 r5 {$ U# Z8 _- g

8 Z* N6 P# ?( D
: ~; j2 R0 F+ L+ z) w* b6 G8 h9 g张业法
% N# O- n. S9 f) [. {4 g

1 x1 a& o3 |5 ~3 W$ I5 v
$ a; w7 N: [2 H$ N  古云“文章憎命达”。是说生活在富足安逸的环境里,没有经过苦难磨练是锻造不出深刻的思想来的,也成就不了艺术家。正是一种精神苦难和勤奋造就了青年书法家仇东,他为人豪放洒脱,接人待物坦坦荡荡、恬静沉稳的气质下有深刻狂狷之魅(狂者进取、狷者不为),终掩不住他孤傲清峻,物质社会,终圈不住他飘逸幽思,这就是矛盾、统一的仇东。
1 Q. L! m4 A  h# o6 H9 O  仇东八十年代初毕业于山东泰安师专美术系,继读于中国书画函大、中国书法进修学院,他嗜读如命,文学、音乐、历史、哲学、人文风俗广有涉猎。师承全国著名书法家张荣庆、石开先生。
6 t: x  B+ ^# S- o' X- Q  古画论讲“寄兴于笔墨、假道于山川、不化而应化、载之寰宇、山川之质地”。仇东的作品透出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大气,是山岳的凌峭、挺拔。与仇东相处久了,觉得他首先是位思想深刻、文思涌动的文人,然后是悟性翩然、***满怀的画家,注定他是位不凡的画家。他根植于传统,字间不但有《散氏盘》、《急就章》、《平复帖》、《书谱》、《祭侄稿》的飘逸峻峭,而且有《张猛龙》、《石门颂》的沉雄老辣。同时又有篆隶笔意的空灵洒脱。在书法创作中,他自觉地将文学的情怀逸致、书法的造型因素、审美情趣、墨色变化、点线疏密融汇其间,使他的作品显示出大拙苍雄、***涌动的气概。1 ]" T& }, s; s8 r4 d7 J. t& A
  读仇东的作品如同读他的为人,运笔中表达性情,于曲屈迟涩中表现对命运的抗争,结体工整而生动有姿、用笔绞锋涩进、如龙伸蠖屈,其楷书取魏碑之遗韵自然高古;草书受黄道周、于右任、王蘧常影响。笔底皴点有致,湿涩并用,笔墨酣畅淋漓、章法开合讲究;篆隶书,打破传统秦篆用笔圆而长、汉隶方而扁的模式,偏以方笔作篆、篆法作隶,感觉坚实厚重,寓匠心于不经意间,形成境界高、格调雅、劲气内敛、内涵丰富的特色。大凡有成就之艺术家,大都学识渊博、卓而不群。广采博猎。书家为书,实际就是书写“胸中丘壑”、抒发胸怀,“画一石一窠、当逸墨撇俗,有士家风”,因而,写书法是写修养、写气质、写格调、写境界,从青年书法家仇东的作品中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因其有相当深厚的传统功夫并融汇贯通了西方美学及其它兄弟艺术的精华,通过大胆实践和探索,使作品独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涵养既深、天机自合”也,这是人品、书品、画品和学养的结合,是炽烈的情感和浪漫情怀的融汇,是法与理、理与超、形与神的辩证统一,其书法渐为书界认可并在中外书坛崭露头角。
# l% h, F4 z; Q" F, h  一个人的成功自有他自己的秘诀,仇东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悟性。灵性加刻苦锻造,悟性和刻苦是主要的。为了写好一幅作品,他通宵达旦、一笔二画反复揣摹,不惜“兴来一挥百纸尽”。他认为:不论是多么高层次的书法,不论是如何求变字,毕竟是写给人看的。为变而变、那是硬“做”出来的。新是暂时的,好是永恒的。他主张师法古人自然求变,作品到了一定的境界自然就变,就是笔下有底蕴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么变,都不能脱离大众和行家多元欣赏口味。这才是书法作品的极致境界。
2 C3 G& P: E& @" H  宁静致远、淡泊守志,是仇东为人的准则。正是这种脱俗的性格,他便少了名利欲望,少了逐权追利。他静静地思考,静静地习字,静静地作事。他有两枚闲章,上刻“半出家人”、“求田问舍”二句逸语,源自老庄的回归与释家的超然精神,为人为书,作此境界,足矣。) N9 @* b3 p# [. R5 h4 V5 g! ]0 J' Y
  仇东的书法才情得到著名书法家张荣庆先生的赏识,有次他鲁中造访,看到仇东一枚“悟墨斋主”的斋号印章,认为未能把他的刻苦研习书法艺术的境界表达出来,就说:“你习书几十载笔耕不缀,可谓一楔而不舍、金石可镂」也,就取作「不舍斋」吧!后一推敲,认为“不舍”为绝对,就又改为“舍不舍斋”,寓意是舍和不舍之间带有哲学意味和禅意,可舍杂质不舍精髓,可产生对立统一论,又一考虑认为意境虽好字音太湿,最后定名为“舍庐”,且“庐”更具回归自然的文化意味和沧桑感。其为人为书,可见一斑也。
6 b# H4 z3 U0 T  辛勤的劳动和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迎来了青年书法家仇东创作的春天。作品先后参展中国书协、美协举办的“全国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正书作品展”、“全国隶书大展”、“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中国(沈阳)艺术节----全国书书法家新作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四届刻字艺术展”、天津第二届艺术节“全国名家刻字艺术邀请展”、在“全国书法家、书法家、诗人作品大展”中荣获金奖,并将作品载入典藏集。仇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研究院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副研究馆员。其名字被载入《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中国书法》、《书法赏评》、《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大众日报》等报刊和电视都有大量报导,诸多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荣宝斋及美、澳、东南亚各国友人和博物馆收藏。著名书画家启功和孙其峰先生为其即将出版的书画作品集题写了书名。
8 U& B' Z2 G5 ]/ \. A) M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7 q; f# ]/ x9 W# E( l9 D& Y% f3 O$ I$ X

' _( S+ k, h9 f( r[ 本帖最后由 梦雨 于 2007-1-15 17:20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7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梦雨 于 2007-1-15 17:10 发表# Q" R9 |& M9 u
笔底皴点有致,湿涩并用,笔墨酣畅淋漓、章法开合讲究;篆隶书,打破传统秦篆用笔圆而长、汉隶方而扁的模式,偏以方笔作篆、篆法作隶,感觉坚实厚重,寓匠心于不经意间,形成境界高、格调雅、劲气内敛、内涵丰富的特色。
8 Z( S! P7 }  Z% v
; k# l  \- g/ n7 K; C+ i

  h5 E' J7 N7 F! k6 }2 R; _ * l; h% R) |& Q2 k. [# n
他认为:不论是多么高层次的书法,不论是如何求变字,毕竟是写给人看的。为变而变、那是硬“做”出来的。新是暂时的,好是永恒的。他主张师法古人自然求变,作品到了一定的境界自然就变,就是笔下有底蕴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么变,都不能脱离大众和行家多元欣赏口味。这才是书法作品的极致境界。

4 ?) f/ N1 q: r4 A0 C 1 b2 n6 x2 Q4 `8 Y

) r' a0 Z6 p) c- {0 z
* d. v  \+ j7 g* ?+ s( V看的出来,仇先生能够“打破传统秦篆用笔圆而长、汉隶方而扁的模式,偏以方笔做篆、篆法作隶”的举措是他主张“师法古人自然求变”的结果。不知道,这种结果与他所主张“不能脱离大众与行家多元化欣赏口味”之间是什么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仇老师是站在书法前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