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025|回复: 2

浑天仪出现在韩国纸币上 文化传承难分你我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4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韩国银行于1月22日正式发行新版韩元纸币,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浑天仪赫然出现在新版万元纸币上。这种做法,在韩国被一些人批评为忽视了韩国纸币所应有的本国历史文化内涵;而在中国则被一些人解读为韩国是“抢”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或是义愤填膺大声指责,或是痛心疾首自愧不如。笔者以为,中韩两国的这两种看法皆大可不必。   中日韩越等国家,在历史上都属于“中华文化圈”或“儒教文化圈”,分享着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思想价值观念,而古代朝鲜的国家政治、礼乐文明、典章制度、风俗日用等,则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尤甚。把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按照现代民族国家疆域强行进行分割,非要分个彼此你我,这是现代人的思维而不是历史的真实。浑天仪在中国出现之后不久即传入朝鲜,而且朝鲜人还根据浑天仪的原理改制成了独具特色的“浑天仪”模型,并创制了“浑天表”。从这个角度看,韩国把浑天仪印上新版纸币,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而中国也没有必要批评韩国这一做法。如果硬要把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进行分割,则不但中日韩越等东亚、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现实文化纠缠无法算清,而且只能引来一些毫无意义的笔墨官司,甚至引发和助长各自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文化排外意识。韩国国旗上的主体图案,就是中国太极图的一种变形,是不是中韩两国人民也要要求韩国更改国旗呢?部分汉字被借用为日本现今的汉字,部分汉字的偏旁或简化体演化成日本的假名,是不是中日两国人民也要要求日本文字剔除汉字的影响呢?
  文化无国界,或者更准确地说,文化的起源和生成有国界,但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无国界。基督教起源于中东,但如今基督教并不为中东所独有而在世界广为流传;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如今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相对有限却在世界深有影响。有些文化不是不想而是没有能力扩大自己的传播和影响;一种文化能够超越自己的起源地和生成地,能够被广泛接受和认同,是这种文化生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举凡东亚和东南亚国家莫不或多或少受其影响,即使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也受其启发,这已成为学界的一种共识。而如今,伴随着中国走向世界,中国文化更为深入广泛地走向世界也是可以预期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如果对他国借鉴和吸收中国文化感到忧虑和恐惧,有可能造成对中国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伤害。
  遗憾的是,有些国人往往疏忽了“文化无国界”的事实,把韩国抢注端午节成功、酝酿祭孔大典申遗、挖掘和创新中医以及这次韩国新版纸币出炉等,一律视为是对中国文化的威胁。殊不知,韩国的这些做法,本质上构不成对中国文化的挑战与威胁。相反,中国文化的最大忧虑来自国内。百余年来国人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批判质疑和颠覆解构,今天的一些国人对中国文化更是具有太多的不解、误解、曲解,中国五千年来所积淀形成的价值信仰和文化生态目前正面临着现代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人指责韩国新版纸币使用浑天仪理直气壮,然而为什么不问一问中国纸币缘何不使用浑天仪呢?国人的当务之急和根本之计,不在于忧虑甚至恐惧韩国的申遗等做法,而在于知耻后勇、幡然醒悟,进而通过各种途径树立中国文化主体性,守护和继承、发扬和光大中国文化,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
  如若不然,我们有何资格对别人品头论足、横加非议呢?韩国“申遗”也好,浑天仪上纸币也好,都说明中国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一种活生生的文化形态。文化有无价值,当然不能从是否被采纳与使用的纯功利角度来衡量,但中国文化传统孑立一时可以,能形影相吊一百年、一千年吗?从价值承载和功能发挥来看,中国文化强调“见诸于行事”,是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融为一体的。中国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中国人的继承,也要靠更广泛的传播。一种文化的传播越是广泛,它也就越有生命力,而越有生命力的文化,也就越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力。世界历史上,文化的传播常常会出现“本土断代”的现象,就是本国的文化传统在本国未能延续,而在异国得以延续,而后再“重返”本国。这种“接力传播”的现象在“中华文化圈”中也不少见。从这个意义上讲,韩国的做法不仅未对中国文化构成威胁,而且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作者是北京学者。)
 楼主| 发表于 2007-2-4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浑天仪印上韩国新版纸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4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国人说孔子是韩国人呢!!!  em4 em4 em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