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461|回复: 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3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第三届贵阳艺术双年展奉告





相关链接:贵州当代艺术的源流
              以个体的名义创造历史:对西南当代艺术的追踪评论
              传说、神话、时尚共存的重庆艺术
              对贵州双年展昆明策展人毛旭辉和唐志冈的采访
              一次关于重庆艺术生态问题的座谈
              居住在成都的艺术群落
       由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贵阳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贵阳艺术双年展(原贵阳油画双年展),每隔一年在贵阳举办一届。2001年和2003年,在贵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成功举办了两届。
        第三届贵阳艺术双年展将于2007年4月7日在贵阳美术馆隆重举行。为使本届展览较前两届在各方面都更具影响力,展览组委会依据国内外类似展览的运作模式,决定聘请著名艺术家、策划人叶永青担任本届展览的总策划,负责制定展览的学术主题和运作模式。经过一年多对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四地艺术生态的考察,叶永青拟定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为“口传和耳闻的四方”,针对成都、重庆、昆明、贵阳不同的艺术生存方式,来呈现当代艺术在这些城市所具有的影响力和多元化的格局。



  学 术 主 题
        口传和耳闻的四方
        —、关于主题
       “口传和耳闻的四方”的主题是针对在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四个不同地方城市中并存的四种不同艺术场域中体现出来的艺术和生存方式,来呈现当代艺术在这些地方所具有的影响力和多元化的格局。将四个城市、四种不同的艺术生态展示在贵阳艺术双年展的舞台上,是比较和衡量不同艺术风貌和成就的标尺,是西南当代艺术的论坛。
        四方是指史称西南的云、贵、川、渝的四个方位,口传和耳闻则是对艺术和文化在这一地区的传承和表达方式进行的描述和概括。在我们涉及到的西南四个城市的都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和时尚主要是通过媒体和电视影像被迅猛传播的,在全球化的时代,有时最糟糕的结果也许就是所有的人都在共享同一个东西,其实铺天盖地的讯息只是提示和告诉我们这样—个声音:即西部是落后的!艺术家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在这样一些费劲和吃力地想要追赶和跟上当代潮流和时尚尾巴的环境中,这些城市急切地寻求改变,通过努力的学习和模仿来建立和获得外部世界的认同。于是,雷同的城市规划,仿造的建筑样式和房地产、盗版的图书影像、二手的文化汛息,娱乐、新闻、泊来的商业圈和复制版本的机场,高速公路,成为西南艺术家们的面对的境遇和日常生活。双年展上的艺术家以切身的体会和敏锐的表达,带出了西南四城悠久的历史和现今迅速的发展,有什么能比艺术家更能表达上述城市的进步神速的变化?这些生活于斯的当代艺术家为西南赢得了文化及进步的声誉,并且为中国西部抵消了经济和商业的落后形象以及陈旧文明的俗套。
        同时,上述的四座城市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种“乡土社会”和的“市井文化”的内部力量。这种草根性质的力量指自然根植于民间的文化内部力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有着坚韧的品质,柔弱的表象下能承受巨大的外力、饮食、方言、风俗和地方伦理影响着他们接受外来文化的方式,国家力量和“草根力量”的背景不同,前者带有法律和权力色彩下强制和干预的性质,属于权力约束的范畴,后者的依据则是地方伦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契约,为乡土知识与民间智慧的产物。指出上述差异,即是试图提出当代艺术发展中的更为复杂的文化背景和处境。
        在一个没有当代艺术运作机制的国度里,没有当代美术馆和公众艺术气氛,没有画廊和艺术传媒,没有收藏家和观众的城市中,艺术家自己建立的那些自营空间和艺术工作室,艺术家自己营造的公共空间以及艺术家们出没的场所中,当代艺术却异常地活跃并显示出日益旺盛的生命力。这里艺术活动的方式很大程度存在于口耳之间的传播之中,持续不断地形成了西南每一代艺术家面对现实生活及艺术传承的突出特点。对西南艺术近数十年历史而言,它即是来源也是路途,既是对资讯的接纳,也是对自身的表达。新时期以来,对应着社会发展和文化消费,西南艺术家们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创作实验,在视觉图式的快速的变化的过程中,艺术家们重要的艺术经历就是通过耳闻目染和口传心授来分享和表现时代的思想和方法,来寻找自身创作的参照和方向,这些艺术家所坚持的个人视野和审美判断,以及那些特有的根植于地方生活基础上的交流方式和艺术传奇,形成了值得评介和关注的口传和耳闻的艺术传统及特有的文化现象。
        在国家、种族和个人性之外,地方性是对艺术形成和影响至深的因素,艺术家的居住地和所生活的城市如同方言一样,被带入到在与外部世界联系的过程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品质和艺术文脉。尤其突出的是新时期以来的现当代艺术历史中,西南上述城市中产生并成就了无数的艺术个人神话,作为名传四海的艺术领军人物,他们在时代历史中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起到了凝聚人心和承传文化的作用。并形成了一种口传心授如族谱式的承传关系及持久的影响力,本届双年展的中心展区特别以“英雄榜”的方式予以推举。
        近年来在中国西南部城市中发生的当代艺术活动,主要出现于艺术家工作室和临时场所,尤其是一部分艺术家自营空间之中,这些艺术的来源地分别是:昆明的创库艺术家主题社区,成都的蓝项艺术中心,重庆四川美院旁的坦克仓库艺术中心,贵阳市区散落的艺术家,正如成都、重庆、昆明和贵阳这四座城市的居民对于方言和饮食的迷恋和执着的喻意。本次双年展试图以移植上述艺术场域的方式,并以这些现场为核心,来呈现被这些各自不同的艺术空间所带动的城市文化和地方性的当代生活,并探讨他们在接受当代文化影响的过程中所表现的独特性和超越地域文化的艺术潜力。
        以“口传和耳闻的四方”为本次贵阳艺术双年展的主题,展示来自成都、重庆、昆明和贵阳四座城市中当代艺术当代艺术的生存方式与生活形态,是期望从地方文脉的角度来探讨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下,仍然在世界和国家力量之外,运行着另外一种野生的民间的草根文化。这种方式象方言、饮食和民间的智慧,契约一样作用于艺术和艺术家,生生不息持续不断地存在于每一代艺术家的现实生活及艺术生命之中。



  二、展览以四个不同的现场展示和一个中心展场的方式展示:
        设立四个城市馆
        并以不同的艺术现场来呈现和代表该城市的艺术生态:
         l、成都:蓝项艺术中心:2004年1月成立;
        2、昆明:创库艺术家主题社区:2000年6月开放;
        3、重庆:坦克仓库艺术中心:2004年9月成立;
        4、贵阳:城市零件艺术空间:2006年6月开放;
        中心展场:以“个人神话”为题,展出各个城市在当代艺术史的领军人物
贵阳双年展 个人神话和四城市 参展艺术家名单:
        1:个人神话(共36位)
        以“个人神话”为题,展出各个城市在当代艺术史的领军人物
        成都:何多苓 周春芽 汪建伟 杨谦 刘虹 郭伟 张晓涛 谢南星 杨冕 赵能智
        重庆:罗中立 顾雄 庞茂琨 忻海洲 钟飚 郭晋 杨述 陈文波 何森 李占洋
        昆明:吴文光+文慧 张晓刚 毛旭辉 曾晓峰 潘德海 罗旭 刘建华 唐志冈
        贵阳:蒲国昌 董克俊 尹光中 曹琼德 谌宏微 王华祥 任小林 王小帅
        2:成都(共22位)
        居住在成都的艺术群落
        绘画: 罗发辉 舒昊 符曦 郑德龙 唐可 屠洪涛 吉磊 张发志 吴建军 魏健翔 刘芯涛 陈亮洁 邓先志 徐牧原 张霜
        图片:余极 罗子丹 刘成英
        雕塑、装置:师进滇 赵欢
        影象:张欣宇 陈秋林
        3:昆明(共有 23 位,注:魔方、蛋 装置作品各算一件)
        云南的天空:迁徒的艺术生态
        绘画: 约翰松 (瑞典) 李 季 栾小杰 陈群杰 沈 沁 尹雁华 史 晶 罗 非 张俊波 和嘉 和丽斌 刘丽芬 杜 溪 石志明 苏亚碧
        雕塑:陈长伟 赵光辉 薛 滔
        装置:
        红心社 (魔方) :杨晶, 尹燕华, 高金宝, 包福生, 赵磊民, 张俊波, 刘丹华, 李凡, 陶锦, 兰庆伦, 段义松, 石志民, 张国兴, 杜春宁, 苏亚碧, 刘琨, 王钰青, 吴健中, 杨艳, 林剑峰, 刘世健, 张吉洪, 张琼飞, 和嘉, 薛滔, 陈长伟, 和丽斌, 张华.
        女性艺术 (粉红) :甫立亚 徐芸 雷燕 刘晓津 宋梓萍 杨文萍 叶松青 王钰清 董雪 张琼飞
        天石安娜 (卡通书) 
        图 片: 孙国娟 吴以强
        4:重庆 (共31人)
        体制外的诉求:个体化的方式
        摄影图片和影像类:曾宏
  装置类:刘卜天 万扬 李丽 汪源渊 庞旋 葛磊 李勇 李川 任前 王俊
        绘画平面类:陈卫闽 高瑀 熊丽钧 李强 甫立亚 惠欣 冯斌 张奇开 包蕾 周思维 小杨 陈渝 文川 李闻 王大军 厉宏伟 何剑 罗丹 赵波 朱海
        5:贵阳(共27位)
     野生的当代:持续性的追求
        绘画:谷旭 蒲菱 李革 葛贵勇 耿翊 田贵中 赵竹 周路 夏炎 朱世伟 徐江跃 杜江浩 杨毓磷 熊鹤 VINCENT LEOW(新加坡) WILLY TAY(新加坡)董重 陈铖 李剑锋 石罴 王俊 王荣植 易雯
        装置:刘海滨
     声音、视像装置: 杨毓磷
     图片装置:陈启基 熊鹤
        图片、雕塑:李玉端 肖时安
        活动安排
        2007年4月7日上午10:00,开幕式(美术馆一层门厅)
        下午15:00,贵阳双年展论坛(贵阳美术馆五层多功能厅)
         晚上20:00,酒会(贵阳东山阳明祠)
         2007年4月8日下午15:00-17:00,学术讲座(贵大艺术学院、贵师大艺术学院)
         2007年4月15日 展览结束。
        第三届贵阳艺术双年展
        组织委员会(暂定)
        主办单位:中共市委宣传部
        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贵阳美术馆
     协办单位:新华社贵州分社
       《贵州都市报》
        贵州醇酒厂
        承办单位:贵阳市美术家协会
        独家承办:北京艺都国际文化传播公司
     独家网站支持:雅昌艺术网
        学术支持:四川美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大学
        成都蓝顶艺术中心
        昆明创库
        重庆坦克仓库当代艺术中心
        新加坡斯民艺苑
        贵阳城市零件当代艺术工作室
        重庆十一间自由工作室
        重庆501基地
        顾问: 王晓东 中共贵阳市委书记
    孙振东 贵阳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罗中立 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四川美院院长
        主任: 蒋星恒 中共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副主任:陈 伟 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包俊宜 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张 凌 北京艺都国际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
        委员:郑新建 周跃刚 肖进春
        执行委员会:
        主任:谌宏微
        副主任:平治 曹琼德
        成员:刘隆基 唐文法 杨斌 李慧勇 周明鉴 董重 吴宇滔 颜冰
        展览办公室:
        主任:曹琼德
        副主任:董重 张霞
        活动总监:张霞
        策划团队
        总策划:叶永青
        执行策划:
        重庆:郭 晋 杨 述
        成都:周春芽 赵能智
        昆明:毛旭辉 唐志冈
        贵阳:曹琼德 董 重
        策展助理:徐京 陆昱
发表于 2007-3-31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