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黔墨

“4.1”今天是西历愚人节,你曾被愚弄过吗?——都是和我脑子进水有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6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黔墨兄,不用跟“三笃居”网友记较。河南就是好!em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6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河南书法:走向辉煌

( R* [  k: v2 i3 f- F: x) {( \! w% _, \% X2 F  b5 _
西中文8 B- [: H6 X( o9 l0 k0 H4 m/ p
' Z* E+ O4 f6 d0 G/ p+ f
5 k1 b0 n% \4 R

; O; h4 @5 L3 B5 D# Q! g) T7 O! e. x- y" {; M* y( [- G8 J# I$ s) O- Q
9 j6 y& e+ U/ S0 c
% g7 C1 ^" g  B2 Y( a- k

0 F0 ?- U, I3 Y+ q: _, l  河南书法的崛起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1989年举办的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展出作品597件,其中河南入选51件,占8.5%,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居第一。从这一届开始,首设国家奖,在评出的51件获奖作品中,有河南9件,占17.6%,又是全国第一。从这一届国展算起到刚刚举办的第八届国展,加上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15年间共举办国家级大型展览活动6次,河南入选作品数量4次获第一名,获奖作品数量5次获第一名。河南书法大省的地位得到了书法界人士的普遍公认。 7 }. _7 j$ C( q. i- u7 ]  l) n( E

7 e7 e& Q( _7 B  V- b6 X& J8 ~( m. f0 E9 P  当代河南书法,在艺术上以继承古朴雄强的传统风格为主。汉魏以前的书法,书体多样,变化丰富。从甲骨文直到北魏洛阳体楷书,蕴藏着大量的民间书法的宝藏,风格以雄强朴茂,豪放稚拙为特征,这也是河南书法史上的辉煌时期。当代河南书法继承这一传统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但当代河南的书家视野更开阔,取法更广泛。除了汉魏以前的民间书法外,以颜真卿、王铎为代表的尚质书风,乃至流畅秀美的帖派文人书也是他们的取法对象,从而形成了一种个性和特色十分鲜明而又呈开放型的地方风格——中原书风。在当今书坛,以地域命名书风而得到书法界公认的,只有河南的“中原书风”一家。 0 S0 u' I- b: ?% M. v

3 L- p& O  v7 n* p+ ~4 |' o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河南书法事业有了一个深厚的群众基础,又有不同层次为数众多的实力派书家以及在全国书法界享有相当地位的领军人物,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金字塔”结构。在全省约200万左右的书法爱好者中,有一定书法基础的约占5-10%即20万人左右。其中国家级会员460人,省级会员3460人,市级会员7000人左右。在金字塔的顶端,河南省有以著名书家张海为首的一批领军人物,这些人的艺术水平不但在本省而且在全国也属一流,如王澄、李刚田、周俊杰、王宝贵、宋华平、刘顺等。
8 a- V9 B5 f$ K+ e) i
3 n& l2 f/ ?6 [; H7 d  }  二
5 G3 V# ]3 W7 j  `6 s
2 v+ I4 {9 F3 a  20多年来,河南省书协的工作,始终围绕着“出成果,出人才”的主线进行。他们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举办了许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艺术活动,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除了展览、比赛、研讨班,办杂志等形式外,河南还创办了书法函授院,设书法奖励基金、书法助学金、出版《墨海弄潮百人作品集》等,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灵活多样的艺术运作机制。而且每项工作都力求创新、绝不雷同空泛走过场。如展览,就有墨海弄潮展、书法大赛、个展、联展、邀请展,专题展,群众书展、分体书展、青年书展、妇女书展,当代著名书家代表作展,对外交流展等多种形式。
6 b# A( F+ ^( |5 Y# R6 b2 C6 A
9 r8 X( `, B1 B. a- t  中原书法大赛是河南的一大创造。1984年2月,首届中原书法大赛在郑州举行。由于在全省广泛发动,层层选拔,参加此次赛事的作者近万名。这既是对书法艺术的一次大普及、大宣传,也是对全省书法人才的一次普遍的调查和发动,极大地唤起了中原人的书法意识,有效地促使书法人才脱颖而出。此次大赛的获奖者,后来成了河南书法队伍的主力军。中原书法大赛后来又举办了三届,每届在形式上都有创新。
3 P9 t. f6 ~" b' |  P. {9 c% x: m6 W1 e! [, _" F, g
  墨海弄潮展属于联展的形式,这也是河南省书协的一大创造。1986年7月,河南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首届中青年书家15人墨海弄潮展,总共120件书法作品,以其鲜明的风格特征和强烈的展厅效果,给参观者以强烈的震撼,为中原书风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墨海弄潮展又举办过四届,每届在形式上都有创新。后来,省书协组织参加过历届墨海弄潮展的作者,每人出一本作品集,共100本,2001年全部出齐。此成果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编辑出版奖。
; s+ p  k/ P! z( ~  e$ z# e
1 c6 u9 d2 z3 g6 c+ i  为了使河南书法走出国门,促进书家水平不断提高,河南省书协还大力开展对外艺术交流。影响较大的有1985年9月举办的国际书法展,收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2万余件;还有和日本联合举办的王铎书法原作展,在海内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致引发了持续多年的“王铎热”,使河南和全国的许多作者从中受益。
* C- X* j$ M" R, K  q* n- k8 |1 x& h) Y* @5 Q
  三 # z- w: d. @' U& {8 _

7 ^8 J4 Q; e& \2 y  河南省书法事业为什么能长期保持这样好的局面,河南的书法创作为什么能够持续、稳步地向前发展,他们的体会是:
# q5 E0 k1 \) ^1 q# A* W% N0 B0 ?0 T
, ]$ W0 Z* C4 G. \  1.作为河南书法事业组织者的河南省书协有一个优良的传统,上个世纪80年代谢瑞阶先生提出“立志、立品、立学”,90年代以来张海先生提出“奉献精神,创新意识,精品意识,服务意识”等,为省书协的思想建设奠定了基础。老一代艺术家的工作经验、人品风范在继任者那里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弘扬。 ) O2 c& Y, _( N# O
) u* N3 `  q' `- g
  2.省书协强化服务意识,团结全省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共同奋斗。省书协主席团成员和驻会干部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为全省书法作者做好服务指导。如每次为迎接国家级大展,他们都要办培训班,分赴各地点评作品,使作品水平和投稿质量不断提高。即使在去年“非典”肆虐时期,为了备战八届国展,点评活动也没有停止,把当面点评改成书面点评,再把点评意见寄往各地。河南书家说,省书协就是我们的家,谁有了事,都喜欢找“家”里人说。因此,河南书法队伍有着很强的凝聚力。 ! h9 e% |+ d; o2 r/ x& F7 }& C
: [& [1 X4 \% \
  3.前瞻意识,创新意识,追求卓越的意识是做好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河南省书协不是被动地应付日常事务,而是把重点始终放在谋求河南书法事业的长远发展上,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贯彻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创作和理论相结合,本省展览和全国展览相结合、培养重点作者与发现新人相结合、鼓励和奖励相结合的原则,把工作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7 e+ n3 M* L/ N" P

5 d* ]9 k1 H" i; ~( s$ V# j) M; X  河南省书协始终重视人才培养,更重视书家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河南设立了书法奖励基金和书法助学金,大部分来源于著名书家的捐献。河南设书法龙门奖,至今已颁奖两次。对获得国展和中国书法“兰亭奖”的作者颁发奖励;向艺术上有成就但生活困难的作者提供助学金,多年来,他们共奖励成绩突出的作者10余次,颁发奖金、助学金50多万元。 3 H# C4 f; `. ]3 ?6 N
. Z! T5 L+ ?/ M. E5 y* y
  同时他们还经常组织爱心捐赠,回报社会的活动,十几年来,共向社会捐赠现金50多万元,作品400余件。2003年,他们还在河南伊川县旧寨建立了“书法希望学校”。
3 k3 m, m, |; z/ H1 N
* M0 {9 C# \, c( J0 M9 s  书法大省已经成了河南的文化品牌。河南的有关方面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正在做出规划,充分利用这一文化品牌的优势,带动其它文艺门类的全面繁荣。可以预见,这一系列宏伟规划实现之日,必将是河南书法艺术事业进一步腾飞之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6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em27 em27 em27 em27 em27 em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