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周样

《古玉赏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玉三阳开泰,清,高9.5cm,长18.2cm,宽10.5cm.jpg (11.32 KB)

清青玉三阳开泰  整器圆雕3只羊,青玉质地,玉色青白。羊一大二小,大羊侧卧于地,左前肢支踏于地上,其余三肢曲起收于腹下,抬首转向左侧,口衔竹叶。大羊左侧以竹叶铺地,其上卧伏两只小羊,一小羊居前,侧头转向大羊,右前肢踏地,似欲从大羊口中取食,另一小羊紧伏于大羊身后。三羊皆有角,角上有节。以三羊为饰,寓意“三阳开泰”。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玉卧羊,清,高5.8cm,长10.2cm.jpg (13.29 KB)

清白玉卧羊  此羊白玉质,玉质上佳,无杂质,莹润如凝脂。羊呈卧形,昂首望天,口紧闭,耳下垂,双角向后弯曲。腮下、耳后及尾部边缘有细刀琢刻的短阴线,以示羊毛。羊身其余部分光素无纹饰。
  清代玉羊与前代风格略有区别,着重于动态的表现,且比前代更加写实,造型准确,骨骼、肌肉加以突出的表现。此白玉羊造型简洁明快,刀工精湛,打磨润泽,更因其质地洁白无瑕,使羊之温顺的性情与肥美的体态得以极好的展现。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玉凤柄执壶,清,通高22cm,口径4.9-5.7cm.jpg (30.99 KB)

清青玉凤柄执壶  此执壶玉质纯正,表面光亮。壶体扁而高,椭圆形口,盖与壶口呈插接式,咬合紧密,盖钮为镂空如意形,套二活环,钮之下饰一周莲瓣。壶颈部饰变形莲花纹,腹部有椭圆形开光,开光内凸雕牡丹等图案。壶流为兽吞式,流柱自兽口中接出。壶柄为一全身栖凤,凤尾下部套一活环。
  此作品的设计水平较高,将传统的如意、莲花、莲瓣、牡丹等图案运用于壶体,表现形式不落俗套,且加工精致,造型准确。执壶之柄造型复杂,不易掌握。壶盖高大而易脱落,因而不宜实用,是一件按照实用器设计的陈设品。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玉回首鸭,清,长15cm,宽6cm,高10.5cm.jpg (34.71 KB)

清青玉回首鸭  玉呈青白色,微透光,质地温润清朗。鸭身肥硕,圆臀阔胸,短颈,短翅,翅及鸭身有排列整齐的羽,并布满仿古勾云纹。鸭作回首状,一足踏于地,一足向前,似在行走中。其口衔谷梗,梗垂于鸭身,谷叶似飘似摇。
  此作品造型生动准确,栩栩如生。六畜、家禽为玉雕动物中最常见的题材,自唐代之后,玉鸭之作多出新样。同历代作品相比,此件玉鸭更为精致,其背负的谷穗既有岁岁平安之意又有五谷丰登之祈,寓意不俗,是一件艺术水平很高的作品。

[ 本帖最后由 周样 于 2007-4-6 23:57 编辑 ]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玉双连尊,清,高27.4cm,长26cm,宽13.5cm.jpg (31.45 KB)

清青玉双连尊   此尊玉色青白,无瑕斑及杂色。高、低二尊,下体相连。高尊圆口无盖,颈部环一凤,展翅似飞翔,腹上部较粗,浅浮雕夔龙纹,两侧各一象首,下套活环。低尊扁而宽,有椭圆形盖,上饰浅浮雕夔凤纹,宽腹,亦饰夔龙纹。两尊相连处亦雕一凤,与另一凤呼应。器底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件双连尊是清中期制造的宫廷陈列品,设计巧妙,于仿古中融入新意,加工工艺精致,是乾隆时期宫廷玉器的代表作品。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玉羊首耳瓶,清,高27.5cm,口径5.4×7cm,足径5.5×7.9cm.jpg (33.49 KB)

清白玉羊首耳瓶  椭圆形,细颈,宽腹,双耳,椭圆足。盖顶下凸起绳纹一周。颈部浅雕夔带纹,腹琢莲瓣纹,肩两侧凸离羊首耳。玉质莹润。
  羊字通“祥”。古代“吉祥”多作“吉羊”。羊字又通“阳”。《史记·孔子世家》:“眼如望羊”。《释名·释姿容》:“望羊:羊,阳也。言阳气在上。举头高,似若望之然也。”
  正因为“吉羊”为“吉祥”之意,所以从汉代以来,羊的雕塑品、装饰物都很多。此瓶以羊首饰耳,取吉祥、高望之意。原藏清宫翊坤宫。为乾隆时期的珍品。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羊首提梁壶,清嘉庆

清嘉庆玉羊首提梁壶    壶白玉质,玉白如脂。壶体为圆形,通体及盖、纽均雕作瓜棱状,腹部一侧凸雕羊首为流,肩部设3个系纽,上接3柄如意形铜胎掐丝珐琅质地的提梁。壶底中部阴刻隶书“嘉庆御用”四字款。
  玉壶是清代宫廷重要的生活用品之一,样式极多,除羊首壶外,尚有凤首壶、龙首壶等,还有与玉杯、盘成套者。此壶以瓜棱形作器身,以羊首作流,结合了动物和植物的题材,又将玉器的素净与珐琅的斑斓集于一器,造型新颖别致,从质地到作工均属上乘,为清嘉庆时期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玉羊首提梁壶,清嘉庆,通梁高16.8cm,通盖高10.1cm,口径8.9cm,足径6.8cm.jpg (14.51 KB)

 玉羊首提梁壶,清嘉庆,通梁高16.8cm,通盖高10.1cm,口径8.9cm,足径6.8cm.jpg (14.51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玉三羊双池水丞,清,高4.8cm,口径分别为3.5-6.5cm和.jpg (15.56 KB)

清青玉三羊双池水丞  水丞青玉质,两水池前后相连,椭圆形口,方唇,平底。池肩部琢刻谷纹,凸雕的3只羊伏于池侧,前后顾盼,相互呼应,妙趣横生,寓意“三阳开泰”。
水丞属文房用具,可贮水,以备研墨、洗笔之用。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玉三羊尊,清,高14.2cm,口径7.6cm,底径6.8cm.jpg (14.36 KB)

清黄玉三羊尊  此器黄玉质,局部有褐色浸痕。圆形口外侈,颈部有环状凸棱,腹部凸雕三羊首,三羊前足形成器足,足下衬一圆托。
  三羊组合的艺术造型和纹饰图案在清代非常盛行,除玉器外,陶瓷、绘画中也往往以“三阳开泰”为题作为岁首称颂之辞。但黄玉雕三羊尊这样的器物却非常少见。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玉瓜棱执壶,清,高26.7cm,口径5.6cm,足径7cm.jpg (37.74 KB)

清青玉瓜棱执壶  壶青玉质,圆口,圆盖,长颈,高挑流,曲柄,瓜棱形腹,莲座式足。壶肩琢一周缠枝花纹,壶嘴处嵌一金圈装饰。此壶玉质莹润,工艺精细,为痕都斯坦玉器风格。
  痕都斯坦玉器出现于汉地,首见于清乾隆时期,受波斯文化和伊斯兰艺术风格的影响,其注重选材用料,讲究造型变化,成器胎薄体轻,装饰纹样繁密,色彩艳丽,对比鲜明。由于痕都斯坦风格的玉器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其对清宫玉作和民间玉肆的琢玉技艺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