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D* P# [+ K$ K
国展——没有硝烟的战争 E, F) |' q9 Y6 c
5 Y! W! J8 k s, e! k
国展——没有硝烟的战争
- S: Z- I6 M! G ?/ I5 V* \1 l8 h: S+ u5 z9 l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726614672 b. O K' [ j8 u
作者 招雀园主人
' o/ R& o" v3 I% h4 j& g9 e$ V4 R9 {) x5 m, p* a! M
我喜欢把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比做战争。, H4 b" ~# z( ^# Y0 K* T) L
有战争就会有发动战争、指挥战争、受益于战争的元帅、将军抑或政客们。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借口发动一场“正义”的战争,然后给那些在战斗中功劳卓著者脖子上挂上金光闪闪的勋章,给那些阵亡的大多数士兵作一篇安慰性的悼词。8 ?% j. I3 d9 z
有战争就会有一大批在“为了XX,前进!!!!”呼号激励下前赴后继、冲锋陷阵的士兵,他们为了战争的胜利不惜以身试炮,直到化成灰烬。最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来,只落的在一块笼统的纪念碑上永垂不朽。
& |' j0 `5 }& e2 o 战争让那些具有好战天赋如岳飞、杨六郎者或福大命大造化大如程咬金、孟良者成了英雄,他们身经百战、功勋赫赫,胸前勋章累累,他们是未来的将军、元帅苗子,有朝一日战争将由他们来指挥,勋章也会由他们来颁发。
# L' E2 ?) ^- A4 u: c2 s 战争也给了一些人发横财的机会。诸如趁火打劫者、倒卖纱布军火者之流。% z. U f4 {$ N) T3 E
以“首届青年展”“五届楹联展”“首届大字展”为主,以“小榄杯”“纪邓展”“皖北煤电杯”等为辅的展览,使2004年成了书坛“展览年”。以“五届新人展”“四届正书展”“二届扇面展”为主,以“岳安杯”“高恒杯”“走进青海”“羲之杯”“三晋杯”“冼夫人”等为辅,又使2005年成了书坛的“展览大年”。频繁地举办展览使中国书协的掌权人张飚毁誉参办,一方面展览使中国书协和一些人钱袋子鼓起来,一方面展览招来的骂声让张及书协的头头们耳根发烧的经久不降。2006年是新一届中国书协理事会执政的头一年,展览的势头本以为有所下降,不料从日前长沙“纪念建党八十五周年展”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今年已经知道的国展已有9个:纪念建党八十五周年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展、纪念赵朴初诞辰一百周年展、沈阳“世博会”展、普洱茶之乡书法艺术大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展、全国首届行书展、全国首届草书展、全国妇女书法展。不出所料,2006年将成为书坛的“展览狂年”。' Y# f7 v& o4 w; H, F
好战是将军元帅们的天性,和平年代,他们只能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同样,书协和展览是共生共存的“双胞胎”。“想发财,忙起来”,展览让书协一帮头头找到了忙起来的理由,展览成了中书协由“乞丐协会”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看来书协换了谁展览都少不了。展览也让那些屡获大奖的国展精英成了书坛大腕儿,作品每平方尺成千上万地畅销全国各地。展览也让一部分人大发横财,你不是想入展吗,请参加我的冲刺班,我的教师可都是多次获全国奖的高手呀,你不是想获奖吗,请参加我的点评会,点评者都是担任过国展评委这次还有可能担任评委的名家呀。展览中倒霉的只是那些钟情书法艺术,但却不知与时俱进、不了解流行时风、不知评委口味,又逢展必投的参展狂热者,跌倒,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满身创伤,不思悔改,可叹,可敬,可悲,可怜。
- L3 \, ?0 Q) E( h& ? 又逢大展纷沓来,在此我想说三句话:- y0 ^2 }4 a( @" f3 W# |9 z" o9 v8 i
第一句是说给中国书协的头头们的。大而滥的展览对书法艺术弊多利少。展览规模大不一定是百花齐放,看国展作品集,总有参观人工修剪的大花园的感觉,总是囿于那么几家几派,偶有一枝奇花独放,不是瞬间即逝,就是被俗花工“喀嚓”一剪夺命。漫步过春天的山野吗,杂花生虬枝,蜂飞蝶舞,即使间有枯枝败叶,也让人顿生怜爱之心,让人感到勃勃的生命力涌动其间,诸如“流行书风展”“性灵派书风展”等这些极具个性的展览,虽不尽善尽美,但确有可贵之处。展览次数多不一定就促人创新。频繁的展事,搅乱了多少人的心。有的人为展览千里迢迢投名师拜名家、参加冲刺班点评会;有的人为展览彻夜挥毫而荒废了临帖和读书;有的人为展览临阵磨枪狂临评委字体。如此频繁的展览有违书法艺术成长规律,有违繁荣书法艺术的展览初衷,对书法艺术害莫大焉。没有展厅的魏晋时代,人们通过尺赎信札、通过山野聚会把玩欣赏书法而形成的潇散书风,不照样成了历代不可逾越的书法巅峰。
6 A# L2 H" ^$ Q2 h+ @1 f' g: u “把兰亭奖办成中国书法的最权威的展览”,是新一届中国书协理事会的任期目标,也是我等书法人的福祉。否则,动不动就“XX届XX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赛事频仍,战火连天,必然搅乱了“宁静淡泊”的书法艺术渊源。永远记住,“诺贝尔奖”如果一年一评,甚至一年几评,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终身念念不忘,孜孜以求。
1 y, a+ o! J, P* [* L( Y" l: r6 V 第二句是说给那些国展精英们的。入国展不容易,获大奖更不容易,独特书风的形成尤其不容易。不被光闪闪的奖章和可人奖金所诱惑,不被名家名师的风格捆住手脚,不为漫天的赞誉之词旋晕,一步步走实自己的路子,才是一个钟情书法艺术的人的正道。! }+ ?7 r& O5 f
第三句是说给具有强烈参展欲的国展投稿者的。多读书,多临帖,少创作,少参展。当然如果你有“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志向,或者不参加大展就心痒手痒的毛病,你一定要先练好过硬本领才上战场,不光要埋头临帖,还要大胆创作,不光要吸取传统精华,还要关注现代笔法。都信息战了,你还舞着长矛大刀上阵,等待你的只能是失败的命运。你只会是带着眼罩在拉磨的驴子,走得浑身酸软,也只能是在原地转圈子,却时时被主人抽上一鞭道:你这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东西。你只能是端着长枪去刺风车的唐吉诃德,连“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成排倒在八国联军的枪弹下的一丝悲壮都谈不上。
k) p4 o: H0 H+ q* y6 B( n 中国书协大展在即,征稿启示耳熟能详:“年满18周岁的以上的中国公民……”“作品北面右上角……”“中国书协会员免参赛费免初评……”“入展者具备加入中国书协……”“入展作品结集出版……”“请汇参评费30元(海外30美元,退稿另加20元)……”。
" I$ V9 A, n; z) d& Y$ G 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你这让人欢喜让人忧的“鸡肋”啊!8 I* I9 z5 h0 u8 g+ M
B; d; T4 _; s2 W) Y( W& H, m) b: T
0 l- f+ }: s, F) n8 [3 s: W% j$ G- q3 P5 w x' R& r9 y: S9 a) e7 M2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