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9050|回复: 14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3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圆悟克勤大师是宋朝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僧人。

    他开悟的机缘尤为奇特,是从一首艳诗悟道的。

    克勤自幼禀赋聪异,一日能记千言,过目不忘,有神童之称。一天偶然到妙寂寺游玩,看到案上的佛经,再三翻阅,爱不释手,遂出家为僧。他参访过许多著名禅师,后来投到五祖法演的门下。

    数年之间,克勤精进不懈,时有所悟,并且将自己所写的诗偈呈法演印证,但师父却始终认为克勤还没有见到自性。

    后来,有一位曾在朝廷任职的吏部提刑大人,刚巧辞官返回蜀中,特来向法演问道:“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法演回答说:“提刑大人,你少年时代可曾读过一首艳诗?‘一段风光画不成,洞房深处恼予情。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后面这两句和祖师西来意颇为相近。”

    古时男女授受不亲,一个女子是不能主动对男性表示愉悦之情的,纵然是洞房花烛之夜的新娘子,也不能大声呼叫自己的夫婿。只能枯坐洞房、等待夫婿的新嫁娘,自不免愁恼之情。她只能频频使唤贴身丫环小玉拿茶倒水的,无非是要引起丈夫的注意,让他知道自己正在房中等待。历代的诸佛祖师就是这位用心良苦的新娘子,而众生就是那位感觉迟钝的檀郎。祖师们的语录公案、诸佛的教示言说,就是那频呼小玉的弦外之声。法演引用这首艳诗,自有其深意。陈提刑听了,心解意会,口中频频称诺,满意地回去了。

    克勤刚巧从外面回来,听到这段公案,满脸疑惑地问道:“刚刚听到师父对提刑举一首艳诗,不知提刑会也不会?”

    法演回答说:“他识得声音。”

    “他既然识得声音,却为什么不能见道呢?”

    法演知他开悟的机缘已经成熟,遂迅雷不及掩耳地大喝一声:“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呢!”

    克勤豁然开解,跑出方丈室外,看见一只公鸡飞上栏杆,正鼓翅引颈高啼,克勤笑道:“这岂不是‘只要檀郎认得声’的‘声音’嘛!”于是将自己开悟的心得写成一偈,呈给师父:

    金鸭香炉锦绣帷,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诗意谓悟道如热恋中的情事,只能自证自知,旁人是无法知道个中况味的。悟境言语道断,不立文字,好比少年的风流韵事,如人饮水,只许自知。

    五祖法演见了,欣慰万分地说:“见性悟道是历代诸佛祖师们念兹在兹的大事,不是小根劣器的凡夫众生所能造诣的。今天你能和诸佛声气相通,我真为你高兴!”五祖于是对蜀中的禅门耆旧传出消息说:“我的侍者终于参禅悟道了!”

    克勤成了法演最杰出的弟子。
发表于 2007-5-3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呵呵,老淳开始玩“砖”了哈。。。。。em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3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em4 em4

谢谢老淳了 好高兴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心堂 于 2007-5-3 14:55 发表
em1 呵呵,老淳开始玩“砖”了哈。。。。。em22

哈哈.砖整起来蛮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3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读完后感悟颇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5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淳手段谁能识哉!

本,心役诸手、复手运诸刀、次刀契诸砖石,然后文章现焉。今,观夫老淳所作,乍觉文章本乎自然而忘其有砖石,再觉砖石本乎刀前而忘其有刀,再觉刀契本乎手先而忘其有手,再觉手本乎心先而忘其有心!想必此作成于勿经心之心、未刻意之意、无架势之手,不常磨之刀、没挑剔之砖。故能现不雕之文、自然之章、朴素之奢华、老实之精刁、印外之印!浑然近乎意成也!呜呼!老淳手段,可以传禅欤?谁能识哉!em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铜钥 于 2007-5-5 05:20 发表
本,心役诸手、复手运诸刀、次刀契诸砖石,然后文章现焉。今,观夫老淳所作,乍觉文章本乎自然而忘其有砖石,再觉砖石本乎刀前而忘其有刀,再觉刀契本乎手先而忘其有手,再觉手本乎心先而忘其有心!想必此作成于 ...

禅宗讲究随处安然,此印正是想像在奇崎岖之中寻找本性的安然.很多的人想当然的把印仅仅看成是一个平面,这是误区,是意识的层面不够深入造成的.em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淳风堂 于 2007-5-5 07:38 发表

禅宗讲究随处安然,此印正是想像在奇崎岖之中寻找本性的安然.很多的人想当然的把印仅仅看成是一个平面,这是误区...
此一句,吐露三昧,见解到此,可谓全得......face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铜钥 于 2007-5-5 10:04 发表
[quote]原帖由 淳风堂 于 2007-5-5 07:38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禅宗讲究随处安然,此印正是想像在奇崎岖之中寻找本性的安然.很多的人想当然的把印仅仅看成是一个平面,这是误 ...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5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淳风堂 于 2007-5-3 19:30 发表

哈哈.砖整起来蛮爽的

em4  是的.....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