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可学不可及
B1 t: _0 D# q4 O3 k; Y4 e1 h读《民国文人书法性情》+ V/ F9 u$ ?' J. e, `& Q, l
■郑树林 + M; Y3 G4 H; D8 ~: A% r: O' ?
' S) U7 T9 j6 F6 w | 《民国文人书法性情》 管继平 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y& P$ F+ ~6 I
P* J, d& O! q! L1 s @
8 x) P: H" E8 i9 S; J7 Z1 r4 A |
/ S7 W$ S; Y# C* o6 d' { |
可学不可及 读《民国文人书法性情》
: c8 N. U* L, c4 L6 }# i ■郑树林
9 a8 S- E( O, }8 w" S2 _ 当我们在为能成为一名书法家而拜师学艺,临古帖、寻机遇,研究历代书法家成功之路时,往往忽视了我们熟悉的古代书法家其本身的文学修养,其实,过去许多书法家他们本身就是一个文学家。当我们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以及欧阳询、唐伯虎、文徵明等名家的书法作品的同时,还会欣赏他们精彩的文笔。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书法作品的墨宝,更是一篇篇抒发性情的美文。8 t; H- c! i- ?4 n; r, p I
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宝离我们已经太远,而近代民国那些被我们所熟悉的文人学者,他们的书法、他们的性情又是怎样的呢?管继平先生的新著《民国文人书法性情》,这本书在轻松品读之余,使我们对文人书法与文人性情,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范例。9 c8 d( D# K1 j5 C
康有为、章太炎、王国维、于右任、陈独秀、弘一法师、鲁迅、郭沫若、郁达夫、老舍,这些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家,在文史哲等各个领域的大师,他们的文章伴随着我们成长。而他们更是中国近代文人书法的代表。作为作家,书法家的管先生在写作习书法的同时,选择了中国文人中最难以捕捉,却最容易从书法中看出,文人性情在书法中的表现究根究源,旁搜远绍将民国文人的许许多多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深感这些文人的书法性情,书法艺术让我们可学却不可及也。
/ Z4 P% e, y6 L; g! h0 j8 f 民国文人书法丰富多彩,书中所写的人物个个都是传统文化的饱学之士,有着非常深厚的国学功底,称他们写的毛笔字为文人书法,似乎是区别于靠卖字为生的书法家,实质上是凸现民国文人的个性文化,突出注重个人趣味和书卷气的书法,或许从专业书法角度来看,他们的书法不够精到,甚至章法用笔都很随意没什么讲究,但正是这样的文人性情和个性,在宣纸上直抒其意,而使得书法意味盎然。4 W! t( c0 `+ w f8 v5 [4 C
《民国文人书法性情》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些文人书法家的性格和气度,还可以见到他们的学问和趣味。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在这本书中写道,如陈独秀写字的大刀阔斧,恣肆汪洋;叶圣陶写字横平竖直,一笔不苟;王国维法度严谨……这些其实都是他们的性情所致,是中国传统文人书法文人性情在墨宝中的自然流露。书中有四十多位民国文人在管继平先生的笔下,那一桩桩逸闻趣事,如秋实黄花般清新艳丽,点缀着一个个已离开我们远行的文人书法家的背影。读这本书内行自然可以看到热闹激动,外行也不至于索然无味,在电脑植字的年代,一杯清茶,一卷《民国文人书法性情》在手,也许能生出许多对传统感动的情愫。8 y, G8 o5 X3 `5 v' |
6 `9 m, E# i' h4 n8 N. j$ u!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