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李婷

西部墨潮系列----张之先生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启功的作品价值几何?去年12月6日的嘉德冬拍中,在800件拍品中仅有两件启功书法作品上拍,其中一幅2.1平尺的“题友人画百花图卷”的启功书法作品,拍卖成交价就高达5.6万元,平均每平尺售价达到了2.66万元。陈少湘收藏的这80幅启功作品,多数都在2-4平方尺,若以每平尺售价2.66万元计算,这批字现总价值已超过500万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座收藏家回忆,1996年时,24万元在广州已经够买两套小居室的房子,而陈少湘却用这笔钱换回了80幅字(均没有装裱),搁在当年,或许有人认为不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经

  眼力和魄力一样不能少

  “当时他(陈少湘)没带够钱,还向我借了几万块钱,而我自己当时却不舍得多买,只买了一幅对联。”黎展华对当年“走宝”心生悔意。黎展华说,现在看来,尽管启功这80幅作品,水平还有高下之分,并非每一件均能代表启功最高水准,个别幅中的个别字,起笔或运笔也稍有瑕疵或不完美之处,但是,不可否认,都是高水平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此次启功书法作品投资收藏,黎展华得出三点经验和教训:第一,收藏一定要有前瞻性,有超前意识;第二,大的收藏家,一定要有魄力,有勇气,看准就出大手笔;第三,当代书画等艺术名家作品,若干年后分野往往很大,靠吹嘘炒作起来的艺术家,作品若干年后往往不增值反跌价,但是,真正有实力的艺术家,若干年后往往会有可观的增值,因此在适当时机、适当价格不怕大量买入。他表示,收藏投资,眼力、魄力,一样都不能少。
20080421_4ba18fd5e87f6e5237f2zPy0SifS3R1P.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处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鸟居笼中恨张飞不能关羽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P104083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w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最高学术书法兰亭奖
获奖
书法家--张之喜获西安文联德艺双馨会员!
P104085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5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都好“涩”,我们都爱病态美

我们都好“涩”,;古人有“涩笔颤行”“逆水行舟”说,今人有散耳“用笔宜留更宜涩”之说,于是“涩涩”而行,左顾右张,若病危涉水,其难乎是啊;所遗之笔痕,若落水之蝇之艰难出水之所留迹。唯美主义美之曰“若万岁之枯藤”这就是人书俱老的“老”啊,但孙过庭的《书谱》没有“老”到这程度。
袁枚要建“病梅馆”,我要大建“病书馆”,它是我们时代审美特征的最高体现,它是我们大汉雄风在新时期的复苏。
我们都好“涩”,好“涩”不可耻,好色体现真性情,我要大建“病书馆”,让病书都有好的归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有“涩笔颤行”“逆水行舟”说em1 em1
200809031526414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