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723|回复: 0

曾柏清:老子篇章翻译之六十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4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老子篇章翻译之六十四

【题解】
这是老子的方法论和人生论,是上篇的续说。此篇文章中,老子陈说得是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要按照符合事物规律性的逻辑去办事,在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就着手解决问题,这样就花费很少气力和不至于增添什么样的麻烦。为什么呢?因为“事物还安定时,它的稳定容易维持;事物还没有变化的苗头时,容易谋划它;事物还脆弱时,容易分解;事物还微小时,容易打散”,事物本身在“安”、“未兆”、“脆”、“微”的阶段,容易应付处理。因此,解决问题要在事物还不是强大的时候就要应付处理,“要防微杜渐,治理于未乱之时”,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个过程的:“粗大的树,生长于微小的细芽;九层高台,是一堆土一堆堆堆积起来的;千里的行程,开始于脚下的第一步”,在问题出现的初级阶段,就要扼杀它们在明芽状态中,否则在它们发展强大后再处理就难以应付,甚至是无法应付,所谓防患于未然,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最后,还要谨小慎微,慎终如始,要有毅力有耐心,坚持不懈,否则就会在问题解决得差不多的时候留下了隐患,使死灰复燃,因忽略而遭遇失败。老子认为圣人“欲求的不是普通的欲望,不把贵重之物视为珍贵;所学习的,就是不学习,挽回众人的过失。”:以常人的不欲为欲,追求更高的境界,异于普通人的追求,不学常人所学的仁、义、礼、智、信,他不过是替“道”辅助自长而已,这是老子明白地表达的又一个观点。老子反对知识积累和开发智力,要人民处于无知无智的状态中,但是老子在这篇文章里所陈述的思想方法显然是知识积累和智力开发的结果,因此老子显然是站在奴隶主的立场上说话,为奴隶主服务的,他把人民愚化而将奴隶主智化,目的是为奴隶主的统治服务。老子假如要否认这一点,显然会欲盖弥彰。老子心目中的圣人,也不过是进行高明统治的奴隶主阶级的代表者或杰出人物。老子要求奴隶主统治国家智能化,要使人民愚昧化,所谓:谁有为,谁就失败,谁把持,谁就受损,这样的观点显然是要告诫奴隶主要按照社会规律的发展要求去治理好国家,不要凭主观有为,改变或抗拒规律性,要做一个高明的统治者,让人民自由地生产和生活。老子所在的时代,只有奴隶主阶层才能拥有知识,而广大的民众没有机会学习,中国是孔子首开面对不同阶层的人传授知识,教授文化,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没有孔子就没有后来来自被压迫被剥削阶层的读书人因科举高中从而参与社会和国家事务管理的机会。在传播知识方面,孔子没有愚化人民,但是老子不加掩饰地愚化人民,可见老子要求统治者智能化统治社会的目的。他说的:“所学习的,就是不学习,挽回众人的过失”,显然是要奴隶主不学习儒家的东西进行社会统治,挽回奴隶主们的过失。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注释】
① 持:保持,维持。
② 泮:散,解。
③ 毫:长而尖锐的毛。
④ 复:挽回。

【译文】
事物还安定时,它的稳定容易维持;事物处于还没有发生变化的苗头时,容易谋划它;事物还脆弱时,容易分解;事物还微小时,容易打散。要做在未发生之前,要整治在未乱之时。粗大的树,生长于微小的细芽;九层高的高台,从一堆土堆积起来;千里远的行程,开始于脚下的第一步。谁有为,谁就失败,谁把持,谁就受损。因此,圣人按照规律性办事,所以没有失败;不把持,所以没有受损。普通人办起事来,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而失败。能够慎重地对待最后的阶段,像对待开始阶段时一样谨慎,那就没有失败的事了。因此圣人,所欲望的,就是不欲望,不抬高稀有的商品;所学习的,就是不学习,挽回众人的过失。这不过是借以辅助万物本身的自然发展,而不敢有所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