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5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之间的那些事
7 g7 w$ W* q- Y, q$ U. J" y( ~3 ?' o( F9 E
声誉日隆,徐冰却对频繁参展心生厌倦,并对现有的艺术系统提出了质疑:“最终看一个人的一生,是看你到底给人类提示了多少有价值的思维和想法,而不是你在艺术界多热闹。我希望直接关注社会,认真地做一些有意义、有创造、有益处的事情。它是不是艺术?我不太考虑。”
! l, F/ k) a1 ~, R6 c9 K/ ^" q5 t& u% K& @
除了《英文方块字书法入门》和《地书》,“电脑桌”和“肯尼亚森林计划”都倾注了徐冰的心血,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具有实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6 u' g) O2 h2 j! _9 p& {0 ~
0 N3 M F7 D; d( H 电脑的副作用是对使用者眼睛和肌体的损害,很多专利和发明都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效果都不理想。徐冰发现,人体保护的所有资讯都建立在科学家给出的科学数据上,比如最佳姿势和距离,最佳光度等等,这些数据解决不了本质问题。5 q; j+ |% Z# i, r
9 B% \2 b9 q1 s; P. n: i V 徐冰和加拿大科学家共同设计了一个电脑工作台,这个工作台的键盘和屏幕能够前后左右缓慢地水平移动,对使用者全身肌肉都有按摩作用。徐冰的设计参照了中国太极拳的原理,太极拳讲究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一伸胳膊,牵动的不仅仅是一块肌肉,而是浑身所有肌肉。
' H' l4 f7 ?" c7 ?' }% Q9 R! z4 q4 f9 t: D
这件作品现在已经投产。“我是兴致勃勃地去做的,是把它当作艺术作品来呈现的。为什么没有实用性的东西才是艺术家应该做的?我觉得是不是艺术品无所谓,只要这个东西值得做。”
. K( a* D2 R5 `- I, ^4 H0 G5 F7 k" W$ k' F/ Q
徐冰另外一件煞费苦心的作品远在肯尼亚。2005年,美国4家美术馆共同发起了提高保护自然文化遗产意识的项目。4个美术馆分别选择了4个艺术家,由艺术家自己选择一个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地,徐冰选了从未去过的肯尼亚,做一个和野生动物保护题材有关的作品。
1 }4 k1 o1 e0 N' Y! c) y: ?* C; ~* Q2 L9 {! b b$ f& p% ?
实地考察之后,徐冰了解到,野生动物保护和森林的存亡休戚相关。徐冰为这个项目设计了一个自动循环的捐赠系统,利用股票运作系统和电子银行转账汇款系统,用最低的人力消耗,让金钱从富裕的地方自动流到肯尼亚,为恢复森林提供资金——这个计划叫做“木林森”。8 p* l5 R7 `6 I) x7 k7 [) B
6 Q1 W" O0 A7 I0 r: k" E
徐冰与肯尼亚的几所小学建立了联系,让孩子们绘画,这些绘画都会在网上展示、拍卖。每幅画两美元。两美元在纽约只是一张地铁票,但在肯尼亚可以种10棵树。为了提高孩子们作品的价值,徐冰把他们的画都编了号,然后组合到自己的大画上。这样,孩子们的作品价值就会随着徐冰的作品价值水涨船高。' y1 b+ e' C7 d" h2 D; T* T
. N; l, M3 @" R; ~; g6 x “木林森”计划将于明年最终完成,届时,徐冰将和另外三位艺术家一起在纽约做最后的展示。“木林森”最后呈现的作品将是一面机场、车站常见的巨大的电子显示牌,上面是肯尼亚森林的分布示意图,24小时都会变化。捐款数字慢慢聚合成一个不断生长的“木”字。! v0 ~6 r: M4 h, R& ]
' F( A, e3 \/ k* g+ i
在搬到布鲁克林之前,徐冰一直住在艺术家众多的东村。一天晚上,徐冰带记者去他当年在东村圣马可街的旧居——一个半地下室。在徐冰之前,这里是艾未未租住的房子,《北京人在纽约》的很多场景就是在那里拍摄的,1993年,艾未未回国以后,徐冰接手,一住就是6年。他的隔壁是一个同性恋俱乐部,半夜,群交的喘息和呻吟每每穿墙而来。拍摄《北京人在纽约》时在地下室门口留下了一个红灯泡,这在无形中等同于一个标志,流莺经常带着嫖客在地下室潮湿幽暗的台阶上苟合。徐冰的很多代表作品《在美国养蚕》、《英文方块字书法入门》、《烟草计划》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他十分喜欢东村宁静自由的气氛,诗人金斯伯格在世的时候,徐冰在东村的街道拐角经常可以看见他。
: g9 e f- x7 ^# K, a9 A/ d/ F
X0 [0 v' g' Q- { I$ i6 o 戴着圆形眼镜的徐冰是艺术家中的谦谦君子,给人的通常印象是说话温文尔雅,办事和风细雨。一天,记者和徐冰一家走在纽约地铁拥挤的通道里,徐冰淘气的女儿突然撒欢向前奔跑。徐冰说,这孩子疯起来就是这样。其实我在艺术上也是这样特别狂放,和我的外表有着天壤之别,在生活中实在是太压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