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如水居士

临《张迁》!请指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隶书中张迁碑是以雄健、开朗为特色、多读贴体会其意再临就能找到会意的感觉、个人拙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em13 我也学写张迁,一起交流学习了~
IMG0261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whm_8041 的帖子

临得不错,我认为临张迁,不要过分强调方,张貌方意圆。最好笔笔断,点画的处理有待推敲。我说的不见得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如水居士 于 2007-7-1 11:59 发表
临得不错,我认为临张迁,不要过分强调方,张貌方意圆。最好笔笔断,点画的处理有待推敲。我说的不见得正确。

em1 em1 em1 em1 em1 支持,高见啊``与到现在突然觉得张迁不知道如何写下去了`希望能听到更多的指导~`em23 em23
IMG0287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路无拾遗临的不错。
后面的令不对,更问啬夫,临的也非常到位。
个人不赞成笔笔断的观点。呵呵。啬夫这篇写的过于拙了。个人意见,张迁应该是巧拙互见,以拙为主。一味的拙,表现不出来风采。一味的巧,又缺少隶书端庄凝厚的气势。好象如水居士就偏取巧一派,而新贴的路无拾遗与啬夫这篇的庵主,拙胜于巧,几乎是一点巧都不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whm_8041 的帖子

em13 道友好!我也是才开始临《张迁》不久,你要我说说,就算共同探讨吧。〈张迁〉碑末有“赁师孙兴刊石”语,据专家考证,此碑刻工并非出自孙兴一人之手,所以有些字风格明显不同,如果细读此碑,也能看得出来。所以临张迁还是要仔细分析字的笔法和结体,尽量让风格相统一。我认为此碑特点是质朴,稚拙(拙中实巧),内敛。仔细看张的雁尾和掠法,很少张扬,而是精神内敛。
你临得还是不错的,但还要深入读临,仔细分析字的笔法和结体,一个字一个字的攻。张的结体看似散,拙,其实是颇具匠心的,真有如“悬崖置屋牢”之感。我也是初临,谈不上什么,权当抛砖引玉吧,顺祝艺祺!如水顿首
图片 009.jpg
图片 004.jpg
图片 0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2222222
图片 002.jpg
图片 008.jpg
图片 01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3333333333
图片 006.jpg
图片 007.jpg
图片 01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迁碑用笔方,恣肆厚重。临时主要注意其神韵,用方笔圆笔都可,何绍基临张迁用的就是圆笔,可以多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