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962|回复: 7

2007年7月3日//善待自己,快乐为本//余年乐事最关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快乐的人,并非经常有快乐的事,而是有快乐的秘诀。宋代文豪苏东坡,一生命运极为坎坷:受排挤,遭诬陷,陷牢狱,受辱骂。屡次被贬,穷困潦倒;但是,无论棉队什么挫折,他都不困在愁苦中而是以享受人生的态度生活,圆通地自我解脱,善待自己,解脱自己,化苦为乐,苦中求乐,保持快乐、潇洒的心境。苏东坡被称为“坡仙”,既是因为他绝代的文学才华,亦是因为他快乐的心态。笔者看来,他实现快乐人生的秘诀有九条:
    一、抓住根本,把握人生。从根本上说,每个人都想快快乐乐地度过一生。但是外在的忧患和不幸,常长使人的内心困在里面。苏东坡正是牢牢抓住了“快乐为本”这一点,才把自己的种种痛苦都转化为快乐。他被人诬陷,坐了一百多天的牢,一朝出狱,就作诗说:“百日归期恰及春,余年乐事最关身。”出狱后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如何愉快地度过有生之年,在他看来,这是最切身的事。这反映了他把快乐作为人生根本的观点,是他实现快乐人生的思想基调。
    二、人格磊落,无惧无悔。“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苏东坡认为,人虽然不能把握身外的得失际遇,但是完全可以追求内在的超越、人格的成功。他的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就是说人只要怀有一种浩然之气,就会在任何境遇中都享受到无穷的快意雄风。他屡受打击,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而况外物之进退,此在造物者,非轼事。”把身外的得失说成是命运,看似消极,其实表现的是一种坦荡磊落的胸怀——在自己已竭尽全力后,无论得失,都已问心无愧。人格上的坚强。现代革命家陶铸的诗句“回首生平无憾事,心底无私天地宽”,也是基于人格自信而建立起来的快乐。
    三、感悟哲理,洞达人生。苏东坡的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哲学精华,使他的精神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在解决人生困惑上见解独到。他和朋友游览赤壁时,朋友因想到人生短促,悲哀伤感;苏东坡巧妙地用水和月作比喻:人生就像江水,虽然一去不返,但是江水并没有消失;人生就像月亮,虽然不断地圆缺,其实并没有增加或减少。这一哲理,道出了变与不变的,物我无尽的观点,使他的朋友转悲为喜。
    四、不畏艰险,笑傲坎坷。“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充分表现了苏东坡看破忧患,任其自然的性格,使他在困境中潇洒自如。他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词句,体现了坦然、豁达地对待人生痛苦的达观态度,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五、巧妙化解,进退自如。宋代的海南,相当荒芜火候,苏东坡从繁华的京城被贬到海南后,居处不定,生活困苦,甚至可能被永远留在这里。对此,有的人可能会陷于忧愁、伤怀的境地而不能自拔,但苏东坡则积极地寻求精神解脱。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某睹近事,已绝北归之望,然心中甚安之……比如原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与何不可!”自己巧妙地进行了一个故作糊涂的做法,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有异曲同工之妙,展示了他通达乐观的襟怀。
    六、发现快乐,善于享受。苏东坡非常喜欢美食,经常在“吃”中求乐。我国名菜“东坡肉”,就是他在被贬官期间的创造。他喜欢吃猪肉,并作过一首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就像一位快乐神仙。他被贬到海南,喜欢上了那里的特产荔枝,高兴地写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给弟弟的信中,他还嘱咐弟弟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别人,以免大家都到这里来,幽默的性格。令人赞叹。他被贬官到黄州,途中经过长江,看到竹林,立即写诗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他不去想刚刚被贬官的愁苦,而是先看好吃的。在别的因贬官而痛苦的人看来,简直不可思仪。对美食的爱好,使他坎坷的人生增添了许多乐趣。
    七、寄情山水,放逸身心。苏东坡很喜欢游山玩水。他被贬到黄州后,流连山水。给友人信中说:“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他被贬到荒凉的海南,立即爱上了那里独特的风光,甚至写诗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他多次和朋友游览赤壁,欣赏上税,饮酒吟唱,在山光水色中解脱了忧愁。
    八、倾心艺术,减轻痛苦。苏东坡因作诗讽刺时弊,遭到一些官僚的嫉恨,被诬陷贬谪。在朋友的劝说下,他好久不敢作诗,但对诗的热爱却始终无法抑制。一位朋友给他寄来笔墨,他终于又开始写诗。第一首诗是:“我穷本(因)诗,久服朋友戒。今来复稍稍,快痒如爬疥。”说自己写诗的欲望就像疥疮一样发痒。众所周知,苏东坡的代表作,大多是在贬谪期间作的,这说明,他用文学创作,化解了痛苦,充实了生活。事实证明,同样是遇到痛苦,有艺术爱好的人往往比没有的人容易化解痛苦,因为艺术最接近人的心灵,艺术创作其实是一个宣泄痛苦的过程,同时,艺术也展现了生活美好的一面,使人从中得到对生活的寄托。
    九、处理俗事,轻松自如。苏东坡和平常人一样,也有衣食住行、金钱的琐事困忧。他居黄州期间,身为罪人,已无俸禄,物质生活相当艰苦。此时,他想出了独特的理财的方法:把每天的口粮伙食费限定在一百五十钱以内,每月初一,取出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块,挂在屋梁上,每天早晨用叉子挑下一块,就把叉子藏起来;另外用一个大竹筒单独存放每天节省下来的钱,用以款待朋友。这种做法简单而有效,使他不再为物质生活多费心思。苏轼的一生如此坎坷,却又活得如此快乐,其人生之道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上一次,没有理由不快乐,即使你鲸鱼非常坎坷,只要放宽眼界,仍然会有无数的快乐的理由。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失败、挫折、打击、误解、艰难等等种种困境,只要我们像苏东坡一样,懂得善待自己,懂得享乐人生、寻找乐趣、解脱自己,就会成为一个活得快乐、充实的人。
00.jpg
发表于 2007-7-2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zc8821 于 2007-7-3 10:05 发表
em1 em1 em1





em10 e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4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8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