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6-10-2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0984
- 点评币
-
- 学币
-
|
原帖由 泠音阁 于 2007-7-11 11:22 发表
0 w+ d) B$ ?5 F9 o, u$ O顾翔6 [2 K& f/ I$ c) x, U2 f; @6 w+ D+ R
( l6 C5 L% l, I/ F
顾翔的书法我看好的是篆刻,他的篆刻在相应篆刻薄弱一些的河南来说,应该是一种清新的风气。篆刻的路子很正,手下有感觉,格调不低。; X* N+ v1 ?( l4 \! ~* m; r
7 L8 r! c& r, Y7 F9 }他的篆书作品虽然在兰亭获奖,也只是在形式、章法上占了便宜。 ... # l3 H, w9 i! s* M+ |# J/ Z" ~1 ~
“在相应篆刻薄弱一些的河南来说”
/ T- }% F9 A1 U1 ?8 v0 i/ _. f8 i不知泠先生是哪里人?对河南篆刻知道多少?: F# x; [7 v/ J7 Y9 E! F
“他的篆书作品虽然在兰亭获奖,也只是在形式、章法上占了便宜。这种篆书,盖上落款,谁也不知道是谁写的。”泠先生这样批评一位年轻的书法作者未免太过刻克,顾翔先生篆书的形式在当代书坛并不多见,将楚简书风与大篆书风雅正的结合也是一种很好的篆书路子,真希望泠先生能例具一批这样做的国内好手,来证明自己没有把话说“高"。, r1 P' J1 S1 N
; i; y: U, p% a9 t' o, `泠先生说:“最想对他说的是,聪明可以,小聪明也行,但不是长法;长法还是需要大智慧的。”把一位未满三十整岁的年轻书家的学书成果说是“小聪明”,怕是没有根据。要知道“小聪明”怎能成了大事,顾翔先生近年能在书坛有此明堂靠“小聪明”是做不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