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谷国伟

《青少年书法》、书法网联袂推出“经典竞临”第三期:孙过庭《书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3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回写书谱的高手很多,再发帖真有班门弄斧的感觉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3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整张机制毛边,也临了点,请各位指教。谢谢em13

整张

整张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4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帖感言:
临帖总是一件遗憾的活动,尤其是当作品来临写古代精典法帖时,总会有这里那里还不到位的地方,就算再写一次,也往往是不足处的搬家,而非消灭,至少在我是这样的。就算交作业吧,让各位高手作个批评的资料。
书谱之难难在常有神来之笔,法外之法。与二王法帖不同的是,一来它是真迹,二来它是手稿,所以少了后人摹刻的小心冀冀,多了不计工拙的浑然天成。但书谱必竟是在深谙二王法度之下的创作,所以能达到背羲献而无失的境界,故不计工拙并不是没有法度,而是在法度精熟以后的潇洒。书谱中的法度很多,试举一二如下:
一、行笔起收动作明确,无论笔画粗如椽还是细如丝,都有清楚的起笔与收笔的动作,才能使点画顾盼生姿,运笔浑圆有力。
二、转折处不失中锋。转处不失中锋,故圆劲有力,折处不失中锋,故疾如利箭,转折处不失中锋,故不需中途调换笔锋而笔势连绵。
三、章法开阖有度,直承二王。观二王法帖,通篇快慢、大小、曲直、粗细对比明显而不杂乱,书谱很好地表现了这些特点。这此所选局部,便是最好的诠释,初如吴侬软语,后又壮士悲歌,大开大阖,节奏鲜明。
另,其中残字的处理作如下说明:
“树”字的写法参考智永与景福殿
“吏”字有的本作“变”,我所临的本子解为“吏”或有不同。
以上为在下管见,仅供各位高手参考。
书谱.jpg
书谱1.jpg
书谱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4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树”字草法参考
树字分析.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5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学<书谱>之感悟

我学<书谱>,算起来也近一年了. 去年十一月,我拿着我的草书作品,去拜访权希军老先生.权老看了我的字,说了句"学的帖不少啊!".我明白老先生的意思,什么帖也没过关.权老叫我好好临临<书谱>.
      我自己感到,对<书谱>没少下工夫.临写两个月,创作了一幅古诗条幅,在公社发了个贴,得到的评价是"写滑了","没有骨力".  我认真读帖,临习,尤其对孙虔礼"破而愈完"的独特笔法,心摩手追,不遗余力.到第四个月,又创作了几幅作品,发了帖请教太室兄,得到的评价是"书谱集字"和"收不住笔".后来,我有请教了王金泉,崔胜辉,苗培红等诸位写贴高手,对<书谱>笔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由国伟兄主持,<青少年书法>与书法网推出的第三期经典竟临,也激起了我的兴趣,想参与一下,曾经一段时间也下了工夫,自己认为临得不错,在网上发表了一番.后来,注意学习网友们发的临习作品,发现自己与他们还是有差距.关键是在对帖的理想上有偏差.接下来就注意读帖,对每个字的结字,笔法,草法,行气,到通篇的章法和气韵,都细细读来,竟然发现,孙过庭笔法,太诡异了,破而愈完,古朴中透着灵动.一部分,行笔较快,讲求灵动的气韵,一部分行笔迟缓,追求朴拙的老辣和厚重,直读得我大汗淋漓.
        受云台兄的启发,我将<书谱>中的字分两部分分开临习.一部分较流利快速的临习,一部分较迟重缓慢的体会.这种方法使我对<书谱>的理解渐渐明朗起来.
        <书谱>好,好在遒劲流美的结字和丰富的笔法.但也有缺陷,与各位临习者共勉.一是字小,很难写大,给创作造成一定难度,必须结合其他法帖一起学习,比如同时临习黄山谷,增加长线条的力度和质量,同时临习北碑,增加线条的厚重,等等.而二是有的草法不够准确,在临习时不要一味追求,如"丑"字,"遗"字等.三是部分字不是按笔顺写出.来的,有的字的笔划是写完后又不上的.
        这是我临习<书谱>近一年,特别是近两个月来的一点感悟.不周之处还请各位多批评指正.

      (公社的活动不错,积极参加,但水平有限.在中央机关工作,时间上也是心有余而立不足.新临的帖子,争取近两日发出.)em13 em13 em13

                                                                               洪伟    顿首  再拜
SP_A0104.jpg
SP_A0110.jpg
SP_A02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5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谱>尽得右军倜傥任诞之意 笔致温润而坚挺 余甚喜其中逸趣 以为得晋人笔法而凌越险绝 余今临此帖掺以<十七帖>笔致 但求圆劲通畅 若能似虔礼万一 足慰我心矣。
DSC02587_调整大小.JPG
DSC02588_调整大小.jpg
DSC02589_调整大小.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5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
DSC02590_调整大小.jpg
DSC02591_调整大小.jpg
DSC02592_调整大小.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5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昔薛紹彭曾刻孙虔禮《书谱》传世,后人推为精本。

宋危素亦云:“超越唐人,獨得二王筆意者,莫绍彭若。”予深然之。

遂自薛道祖《通泉帖》求《書譜》之雅正而追沖和。
DSC02598_调整大小.JPG
DSC02599_调整大小.JPG
DSC02600_调整大小.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5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
DSC02601_调整大小.JPG
DSC02602_调整大小.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