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6744|回复: 7

《石碑书法书写诀法》注解/杨牧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7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石碑书法书写诀法》注解/杨牧青
——率真派书法创作漫谈之三<石碑书法书写诀法>注解


能会怀抱斗,跨下钻过狗;

弯腰骑死马,便会碑上走。 ——《石碑写字诀》
注解:《石碑写字诀》据传说大概是从“唐楷时期”出现的。此《诀》近世经陕西高增安先生于80年代初口传于恩师刘先锋,1997年夏师又将其口授笔者。已历四代,纯属口授心传之法,非书面文字所能罗列。据师言高先生从于右任先生处所得此《诀》,知此者还有书法家胡公石先生等于门弟子。根据这些历史传承的琐碎资料和文字用语结构,故笔者推断,此《诀》应出现在清代碑学盛行时期,或一代书法大师于右任所撰,非唐人所作之诀法。

这多年来,笔者穿梭在艺术市场中遇见许许多多称为“书法家”或“书法大家”,或谓“书法教授”等人士,通过交谈中得知,这些“腕儿们”都不知道这个《诀》,基本处于失传的状态。今报恩师生前因缘,笔者将此《诀》公开并做以简单注解,以期更多的书法学人受益为愿!

能会怀抱斗:斗是过去一种量粮食的器具,八十年代以前常用。四方形,上大下小,四边单边距约40公分左右,高35公分左右,用木制或竹子制,一斗能装小麦大约40斤左右,十斗为一石(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写字的时候要敞开胸怀,挺胸收腹(一般坐着写“寸楷书”的时候常用此身姿),达到能够抱住一个斗的状态。其实这是便于气息舒畅,使注意力更能很好的达到笔端。

跨下钻过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写字的时候双腿要分开,使其上下气息便于畅通。它和上一句有直接的关联的,应参照着理解。如果写字的时候你不将双腿自然的分开来,丹田(独挤眼附近)之气不能均匀运行,时间长了就会有憋尿的感觉,久之对肾脏有害的。实际上也说明了写字是要练坐功的。后人对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学习的时候要求“正襟危坐、焚香抚琴”,实际上也是一种坐功的锻炼和要求。

弯腰骑死马:这句话的意思说,你要学会弯腰下去把死马骑住才行。为什么是死马呢?它一是为了形象的譬喻石碑,一是说明了双腿骑在石碑上写字的时候没有动的感觉,全凭耐力和自持力的如何来定。

便会碑上走:“走”字在古文意中有“跑”的意思,如古人对书写速度的总结和譬喻为“楷如卧,草如走”一样,说明石碑上写字速度是需要很快的。但是这个“快”要建立在前面几个基本功锻炼之上的。如果前面的都过关了,你才能在石碑上很快的书写字体,从而达到心手双畅。


补遗:石碑上写字需要腹部贴碑,伏身去写。腹部贴碑,运气很舒畅,伏身下去,身子很稳当,笔的“使转”全部在指和腕上,用臂力操纵。注意,书写时一定要垫厚一点的棉絮(特别立秋节过后),防止石头的阴寒之气因“腹部贴碑”日久伤身(端午节前后多喝点黄酒有好处)。现在所谓的“书法家”大部分为了搞视觉艺术,提倡形式主义,多不能在石碑上写字了(碑上写字时笔的毫梢变化和纸上的不尽相同)。但是为了练习和偷窥碑的端倪,笔者建议有条件的最好弄一块石碑来锻炼。

于右任先生1879—1964年)大家都知道,一生倾心于碑学,有感草法凌乱不堪,创立“于体标准草书”,其魏碑意草书卓有成就,海内外共知,有功华夏。曾有诗云: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

胡公石先生(1912年-1997年)是一位集标准草书大成者。追随于右任先生,亲聆恩师教诲,博览书,勤临池,达十三年之久,学养大增,书艺精进。书法作品深得于之笔墨形神。生前任中国标准草书社社长等职,编著出版了《标准草书草圣千字文》等著作。

高增安先生(生卒年笔者不详)生前为于佑任书法学会副秘书长、陕西黄帝陵文管所所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聘教授,一生专注“于体草书”的研究与学习,热衷书法教育和考古。九十年代末高先生到黄土陇原——庆阳市(西峰宾馆)进行书艺交流。高先生生活极其简约,多素食、水果之类。恩师携带笔者前往先生下榻处,在一次交谈中,高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才感觉到走出了于的藩篱(指于右任草书的规矩和法度),有点得心应手的味道,写起来很舒坦的。”先生晚年以“披麻皴法”入书法,所书作品多飞白、枯笔,给人以气势浑穆、苍劲老辣的感觉,他对“于体草书”具有更新之态势。
披麻皴法,恩师曾对我风趣地说:“这个笔法就好像老葱的葱胡须”。笔者多有感悟,特别山东产的大葱,葱胡须长而坚,用水稍冲洗所带的泥土之后,很有飞白、枯笔的相状。想那“观物取象于自然,成形具状于笔端”的“率真书法”之论诚为不假之言。

恩师刘先锋先生1949-2007年)生前勤于笔墨,桃李遍布陇原大地,顿悟书法人生之学,虔诚佛事,可谓“陇上逸贤”也!曾吟诗一首,曰:“笃志笔端勤耕耘,枕墨漱砚涤心尘;冷窗孤月星相伴,侧勒错落顿境真。”

笔者而立之年,困学书法,多有言语,近日作诗一首:“素师杖禅访名迹,草坪洗砚叙新曲;今岁已成昔日梦,惟留率真在人间”以告慰自身。
                                          2007715杨牧青于兰州

备注:本文属于特稿,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原文见牧青论坛/中国率真派书法艺术理论研究专区
发表于 2007-7-17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8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右任先生(1879年—1964年)大家都知道,一生倾心于碑学,有感草法凌乱不堪,创立“于体标准草书”,其魏碑意草书卓有成就,海内外共知,有功华夏。曾有诗云:“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em1 em1 em1 em5 em5 em5 em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8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
这四句更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4 em14 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5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了。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6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