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程良曜

近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9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作

最喜欢隶书
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9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作

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作

喜欢扇面的行书!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作

帮忙找不足,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2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作

先生写得很不错,学习了!
不过有一点不是很明白,先生两幅条幅的落款都是既有”二00五年四月”,又有“岁次乙酉春暖花开时”或“岁次乙酉春雨绵绵时”。
这样的落款可谓很是不解,不客气的说,就是病句。
观当今众展示,这样的问题屡见不鲜了,试想这些又在意味着什么呢?
冒犯处,请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作

都不错,不愧是精英,功力深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4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作

下面引用由王强2005/06/22 08:31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写得很不错,学习了!
不过有一点不是很明白,先生两幅条幅的落款都是既有”二00五年四月”,又有“岁次乙酉春暖花开时”或“岁次乙酉春雨绵绵时”。
这样的落款可谓很是不解,不客气的说,就是病句。
观当 ...
我是为了填空.两种年号重复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作

在個性的天空下——程良曜書法印象



  春節剛過就收到了湖北省書法家程良曜寄來的《湖北代表書家作品集•程良曜卷》。翻開作品集,一股清新昂揚之氣扑面而來。集子中的作品,給人一種縱逸多姿、勁拔洒脫之感。程良曜以獨特的書風、個性強烈的藝術語言,營造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筆墨天地。
  縱觀古今書壇,凡是有成就的書法家,無一不是以獨特的風格、深邃的意境攀登書法藝術高峰的。《湖北代表書家作品集•程良曜卷》收錄作品共27幅,大部分是行草書,看得出行草書是程良曜最喜歡的書體。由於行草在結構和筆法上有最大限度的自由以及變化無窮的節奏,使它成為最富表現力和最具抒情性的書體。行草書是程良曜書藝探索的主要領域。
  程良曜的行草書主要取法明代張瑞圖的書法。這就如同取法鄭板橋和取法金農漆書一樣,因取法對象個性太過強烈,留給旁人改造、吸取的東西太少,沒有過人的膽識是很難有所收獲的。記得一位藝術大師說過“可貴者膽”的話,說是敢於創新是膽,敢於不斷否定自己更是膽。程良曜有膽有識,不滿足一般意義上用筆和結字的精到、純熟,而重在情感的抒發和意境的開掘。他深知傳統是源,創新是流,尋找自我、寫出自我是為藝之本,所以他借古開今,從“無我”到“有我”,一步步探求書法藝術的真諦,借筆抒情,借筆騁懷。
  從他這裡的兩件行草書作品我們可以看出,其行筆軌跡圓中寓方,方中寓圓,極富力度,用筆中側並用(如斗方中的“春”、“曠”等字),運筆果敢迅捷。一筆在手,如驍將之利刃,砍、劈、刺、挑、撩、撥、抹……連綿起伏,左盤右旋,翻折絞轉,重剎(如條幅中“風”字的撇)、輕磔(如條幅中“連”、“處”二字的捺),進退如驚蛇入草,蛟龍騰閃,有風卷殘雲之勢,又似風檣陣馬,痛快淋漓。有意無意間出現的飛白散鋒(如條幅中的“須”、“摩”、“轉”等字),又增強了作品的蒼澀之感。條幅中“磨”、“刻”、“豎”的重墨,與“著雨”、“連”、“前”等字的輕細對比和自然的變化,也極大地豐富了節奏的層次,從而使作品氣韻生動,昂揚飛逸,表現為一種自然、率真之美。
  古今書法家各有自己的成才道路和方法。古代藝術大師的“隨心所欲不逾矩”在程良曜看來,都是天然純真的情感流淌,書法藝術亦是如此。因而,每個書法家都在努力追求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程良曜孜孜以求,夜以繼日,就是為了尋找出屬於自己的天空。多年來,雖然他的作品多次參加省市級展覽及“國展”,並多有獲獎,然而他卻依然臨池不輟。
  程良曜詩、書、畫、印俱能,這在當今快餐大文化背景下尤為難能可貴。他的這部作品集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作品書寫的是自作詩:有寫自然美景的,有寫臨池感悟的,多情真意切﹔寫意國畫,“曉風生處鷥鷺雙”(程良曜詩句),一如其書法,水墨淋漓酣暢,以書入畫,也多得文人畫意趣﹔其篆刻以刀代筆,功性互見。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一位書家深厚的文化底蘊。以此作為他書法的有利支撐和基石,我相信,他的書法藝術一定會不斷地豐富和完善。
  來源:中國書畫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4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作

上面是天津的朝晖兄作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6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作

[UploadFile=DSC02379_1120662060.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