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为书法“网名”正言( D1 z9 Z; A) M$ U' a& F# i
5 `7 Z" V: _$ L/ S' g* G& w) k 文/黔墨(黄仁龙)
3 r: x: s0 w% @
& N$ j5 w i% z6 S. |" D* z p2 j& [0 P9 I) J4 ~7 u( v
1 S+ L A: H2 a* X" K* S9 Z6 b5 V 前一段时间,有一些朋友在书法网上发贴说“网名”是“马甲”。我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哽在心里,不好听!还得说一说。
( w% g4 X+ r; B; _, f d 查了一下,网络上说的“马甲”是指:有真身(真姓名)不用,却新注册个ID(网名)上网来的分身!通常有不可告人的的。"
: j% s" Q Y" Q# i7 ` 还有解释说,一个现实人在论坛注册ID,ID称为马甲ID,简称马甲(也就是面具)。因不能也不好使用自己的真名字,可起个“网名”来干着非常阴险狡诈恶毒的事情。
, T7 Q9 Z1 e2 H ~ 就咱们书法网络而言,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
1 a! F8 `# r& Z9 s1 z9 n& i 从赵本山小品《马甲》中的台词,“小样儿吧,穿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告诉你!你把马甲脱了我照样儿认识你”。看出这“马甲”还是不太好穿戴的。有贬义词之意!" F; f6 r* P I% `
而就书法网络而言,都把大家的“网名”说成是“马甲”就大不妥当。我认真的看了很多书友的“网名”,名起得很有水平。如:一痴(是对书法的不倦求索)、天天网上(对书法的痴迷可言天天)、天生书呆子(其书论独到、见解丰富,笔锋犀利)、米芾门下走狗(立志继承发扬米芾书体)、巴人(言简意该)、浩瀚丹青(寄情也)、北京老壶(用这名爽啊);有一些“网名”其实是书友的“真名”,如:吴邦志、丁剑、宫恩武o 、周继中、纪伟、韦鹏、张春海;还有一些“网名”也很有意境,如:坡子吕三、空斋、有鱼居士、招雀园主人、胶水船夫、夕花朝拾、一心堂、南山道人等等。很多网友的“网名”早就家喻户晓,和真名一样妇孺皆知。其实当今书友的“网名”是中国古代文人独有的很特别的习俗——为自己斋室命名、取号的继承或说是新的延袭。对是否有“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或非要引起什么人的注意乃至“干着阴险狡诈恶毒的事情”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7 K* h) t _, k( s) z1 l
书法“网名”和斋室命名、取号、笔名一样,也是对文人有所了解的方式之一,这种了解不应是概念性的,而应将文人当成活人去考察;去考察他们的生活方式、习惯等等。由此深入,我们才能对文人的精神有亲切的了解,这对研究文人、文化、文人书法是大有裨益的。
7 R/ ~: d8 U8 @/ x U: r E 把书法网民的“网名”都说成是“马甲”,有以点盖面的嫌疑(网络上也有一些不怀好意的网民和网名)。研究好的、进步的“网名”和研究文人、书家一样。否则,概念化地空说“马甲”,大而无当,便难免将活人折腾至“死”了!建议看到“网名”时不要马上把它与“马甲”划等号,用另类眼光审视它,要把它当作活生生的人和事来对待。书法网“网名”深刻的反应出了上网者的情感和思想倾向。它绝对不是“马甲”二个简单的字所能替代的。
) J+ g$ |$ E6 i* n) }; ^3 R1 B* X
1 |1 N( \9 y4 n+ n
, H, F# q3 n' g! g* _, N8 x& R0 F 2007年1月13日夜于清风堂 K; _0 w# i* F& D
- @" d1 h; J1 \: q! D$ t; U
) m* A. V/ X0 v# G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