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空艺男

[原创]烟桥画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28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烟桥画溪

五行有内外,太极不分内外的。其大无边,其小无内。
一阴一阳之谓道,“二阴二阳”之谓何?
易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解释,不存在什么理想。
另:“取象比类”是易经的思维方法,倘若把此“道”字用作化煞器物,则形成一个方位有两个“太极”,这会“自伤”的!哪里还能化煞?
以上是我的一点理解,不知对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8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烟桥画溪

太极只有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烟桥画溪

人间有太极

你就能否认阴间没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8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烟桥画溪

易经主要是唯物思想,一分为二,两点论。
唯心成分有,但少。
生为阳,死为阴。阴阳是对立统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9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烟桥画溪

何必纠缠于“一个太极、两个太极“之中呢?
道教以“道”为名教,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因“道”而派生,社会人生都应该顺应法“道”而行,最后达到人天合一的自然境界。
在现时今“道已不道”的世风下,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深藏在心底的“道”呢?
“身外的道”和“身内的道”只有相互容纳、相互吸收、相互协调,才能达到“道”的要意:和谐统一。
而我认为作品无论从整个画面来说还是从蕴涵的深意来说,都是自然、和谐、统一的,是“道”的要意的最好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9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烟桥画溪

如果非要用理性的思维将其“透析”,那么,您的“九天揽月”做何解释呢?流传下来的千古佳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两重心字罗衣。。。做何解释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9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烟桥画溪

“女子”生动的勾勒出一个女人的侧影,信手几笔使一个柔美的女人跃然纸上。。。

“李”字重新“装饰”后,比以前耐看了许多。。。能谈谈创作“李”字的思路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9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烟桥画溪

下面引用由烟桥画溪2004/09/29 01:38pm 发表的内容:
何必纠缠于“一个太极、两个太极“之中呢?
道教以“道”为名教,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因“道”而派生,社会人生都应该顺应法“道”而行,最后达到人天合一的自然境界。
在现时 ...

创新是困难和寂寞的.
老兄最好来个[新"道"宣言],免得老学究们冷淡你或者呵斥你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9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烟桥画溪

下面引用由烟桥画溪2004/09/29 01:39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非要用理性的思维将其“透析”,那么,您的“九天揽月”做何解释呢?流传下来的千古佳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两重心字罗衣。。。做何解释呢?

文学和艺术毕竟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9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烟桥画溪

下面引用由烟桥画溪2004/09/29 01:42pm 发表的内容:
“女子”生动的勾勒出一个女人的侧影,信手几笔使一个柔美的女人跃然纸上。。。
“李”字重新“装饰”后,比以前耐看了许多。。。能谈谈创作“李”字的思路么?

看样子你是一个"具象主义"者.
艺术要强调自己的个性和感受,否则还有什么风格可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