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A)刀客

篆刻——印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篆刻是门视觉艺术,就其入门的初级阶段来说,有着很强的技术特性。如最初阶段的刻回文训练,以及临刻训练,都要求奏刀沉着、稳练,把线条刻得平直光洁、匀称饱满。实践证明,这一阶段的练习并不需要太就的时间,几乎所有的人为时不久即能做到操刀自如。然而,作为一个篆刻艺术上心摹手追的实践着来说,属于艺术范围里的学习只是刚刚学步。只有具备了必不可少的书法、文字学、美学、绘画构图和有关的音乐、舞蹈、戏剧等个类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以及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想象力、思想水平艺术感觉(即具有丰富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后,才谈得上对刀法、笔意的鉴赏,和对章法设计的心领神会——这才是篆刻艺术的真趣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以后,鉴赏能力的高下,直接关系到艺术水平的提高,因为艺术家全部的技巧、学养和个性,往往都在他的精心之作中,化成最为形象、具体的艺术语言,是难以与先贤进行心灵的对话的。所谓“心摹手追”,“心摹”就是欣赏上达到的理解和沟通,这是应该永远走在实践之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手偶得”来自长期积累,绝非天外飞来的。“风格独创”来自个人气质,学养和对艺术的独立思考能力,既不能预先设计好该创什么风格,也不会凭空冒出新风格来。这种人,百不含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雕刻家盖卢瓦说过“你看见的是我已经做到了的,可是你没有看见我心里的,我所追寻的东西”,但如果心里没有追寻的东西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立得高,想得宽,善于提炼,勤于探索,那就会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而要做到这一点,先得具备一双慧眼,就得印外求印,要提高文学、美学、哲学等方面的修养,与时俗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才能酝酿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格的形成有多种因素,与个人气质、学养有极大的关系,往往由于长年积累,渐入佳境,又量变到质变。一觉醒来形成了“风格”是自欺欺人,艺术上的懒汉永远不会有成就,艺术上的“近视眼”也绝对创不出什么“风格”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6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意要深,章法要新,运刀要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6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刻印时须心中闲适,腕下从容,快慢有致,冲切结合,疾而不疾,缓而不缓,不期而成,不待而至,不求而工,此为极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6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运刀要表达墨稿的笔意,要起落分明,要一举成功。在临摹中,可以通过修改对照来体会名作的技法,但在创作中,切不可把效果期待在刻好后反复的修改中,一经反复修改,会把最生动的刀法改的索然无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6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刻着专门在冲刀、切刀之类刀法上兜圈子是入魔道,篆刻意识以印拓的效果为标准,并非看操刀表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