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002|回复: 13

[评批] 现代为何难出艺术大师------著名艺术家李树勤首次公开解剖书画界现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现代为何难出艺术大师
+ R" d, t5 t8 R% L) A$ p" Y4 c# B------著名艺术家李树勤首次公开解剖书画界现状( ?$ F! C$ ]7 [: ]
朱 同
4 D; D% i% p" {8 z! [$ l
! Q$ ~2 j# m' L( o$ F. Z+ D7 j
: U4 V; {5 E2 ]2 \  b4 D' Y
 新闻背景:近年来,艺术院校招生逐年火爆,大批青年人趋之若鹜。在此背景下,各院校的录取比例逐年下降。据报道,今年中国美院录取率只有1/30。而令人困惑的是,尽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书画艺术的大门,然而现今的书画界缺乏大师级的领军人物又是不争的事实。类似的尴尬并不局限于书画方面,整个中国艺术界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是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还是艺术培养机制有待改进?就此,记者独家专访了在中国书画界有着“钦差大臣”之称的亚明得意弟子、江苏省美术馆著名画家李树勤教授。作为惟——位在国内和刘海粟、李可染等许多大师均有密切接触的艺术家,这是他首次面对媒体评论这一热点问题。
+ U: d! V4 O" d7 }  B1 w

8 T- q  _) K/ N! Z1 [  “我认为目前仍处于过渡期。这个时期仍不会出现大师级的人物。”针对被艺术界热议的中国书画界为什么难出大师级人物的议题,近日在南京李树勤给出了他的观点。作为国内艺坛很有影响的画家,早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李树勤便具体负责操办香港《文汇报》“中国书画”专版达20年之久,频繁来往于内地与香港,上至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启功等书画大师,下至各省各市乃至穷乡僻壤的青年画家,将其视为书画领域的“钦差大臣”,而在国内美术界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作为一位艺术家,李树勤快人快语,而对记者的提问,他表示自己是“实话实说”。" }) p8 B: B  w+ |' z

+ X" Y3 \+ {" |* H& o  r6 B  艺术创作水平不能靠吹. ?$ L- ~& |) c9 [9 Y+ Z! N, r

, s( X1 P# A' ]. t, q- l( _& F; `  记:您以前就曾提出来,国内现在出不了大师级的人物。
3 S, N& _: k; x4 Q+ y4 `9 p  李:这是亚老(亚明)去世前讲过的。他去世前讲到过许多问题。以前我们经常到国外去,发现到国外办展览的画家越来越多,不少是“著名画家”、“国画大师”展览,实际上都在那儿瞎吹的。有一种现象,一些人海外办展览回来,总是吹“空前轰动”、“好评如潮”,什么话好听就用什么话。一些不明就理的外国朋友碰见便问我们,说中国哪来这么多著名画家、这么多大师?我只好说,中国地大物博,省份多,著名看怎么讲了,有的在县里很著名,有的在所在城市很著名,有的可能在的省里很著名,也有在国内很著名的,这四五种著名加在一起,当然“著名画家”就很多了。话说回来,不管“著名画家”有多少,是不是大师归根结蒂要落实到艺术质量上。就像百米赛跑,国际上是9秒几,能拿到冠军,你在国内跑1分多钟就觉得很快了,可根本不知道国外是怎么个跑法。对于艺术来说,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看,放在世界发展史上来看,放在中国发展史上来看,放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来看,不能夜郎自大。
( |+ I& _# F" ?: r- p$ b
! b$ E) U4 `' Q- [% y  很多书画作品是文化垃圾, d: c& @6 D4 a9 F2 @
$ a  a# P- H( E% D
  记:那您觉得书画大师有固定的标准吗?
  t; i" _- w: ]; l' M# w  李:我参加了江苏开的几次美术会议,大家都在谈论大师的问题。有的人说大师的条件是六条,有的人说要成为大师必须具备哪些哪些条件。但我认为,评书画大师是不具备学术意义的。说得再具体点,所谓大师不是你这个时代评出来的,他是经过历史的沉淀以后,能够留在历史上的。所谓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有很多不是在当代体现的,它是在五十年或者百年以后才能体现出来的。你的画画得好不好,艺术价值高不高,一般有3种标准来评判。第一、作品的历史价值。你的作品在那个时代,在那个历史阶段,将占有什么样的地位。第二、作品的文化价值。所谓文化价值是指文化的深度,一般的,通俗的,光漂漂亮亮的作品并不具备文化深度。第三、作品的艺术价值。所谓艺术价值指的是作品中的艺术含量。包括技法,甚至是科技含量。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技法含量与别人有所大不同,要有所创新。要是纯粹模仿人家,这就不具备思想和技法含量。很多作品就是卡拉OK,通俗文化。实际上很多书画作品可归入文化垃圾。目前,中国的许多艺术作品不具备创造性,更不具备深刻思想性。书画界中有很多人的作品是垃圾文化,所谓垃圾文化就是不具备经典,不具备高层次的文化状态,就是对历史画作的仿制和对别人画作的仿制作品,几百个画家的作品都像一个人画出来的,这就是一般的通俗作品,谁都看得懂,到处张挂,充其量是“书画肯德基”,是肯德基画店里生产出来的通用作品。某省城市的一幢楼有四层楼在批发书画作品,就像卖布一样一摞摞的。! ?; l0 i6 @" g5 ^
% K3 ?6 m' X) m& T: W3 Z% B+ }$ L
  书画家受诱惑太多难成大师1 a. Q" H0 V" Y3 c* D  W+ E
7 t3 Q* x; A$ z5 j
  记:您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是艺术圈内的急功近利吗?' H- Q  \9 m3 f3 ?) w+ Y
  李:是急功近利,这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关。为什么说这个年代出不出大师,各种诱惑太多。怎么能产生大师呢?我在一次会议上发言问在场的人,你们能成为大师吗?现代社会对你的引诱太多。你又想当官,又想发财,各种社会F•B对你招手,你成为大师是不可能的。书画F•B比教育F•B、医疗F•B,要严重的多。某些地方、某些部门的书画F•B和权力F•B勾结在一起,造成艺术思想的混乱、艺术创作的混乱,这种局面下,怎么出艺术大师,瞎吹的太多。实际上,这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由“机制问题”造成的,短期内难以解决。“机制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官本位问题”。
) t$ q4 u% _# H" @* r0 z$ m# u  O: P+ T3 q8 e. n
  记:您所接触过的这些大师和现在的画家有什么不同?) A' ~# f% c6 q
  李:(大笑)我没接触过大师,我只接触过大家。我以前讲过,从古至今艺术的文脉是一条长链,它是环环相扣的。所谓大师,必须具备长链中一环的作用。长链离开你这一环,链就断了,就不能谈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如果你的画可有可无,在这个时代,在全国,类似的作品还很多,怎么能具备环的作用呢?因此,所谓大师在所处的时代的艺术长链中,必须是独一无二的。目前,中国这样的画家还没有。当然画的不错的画家还是有不少的。以往的艺术大家必须具备两个魅力,一是人格魅力;二是艺术魅力。现在的画家甚至一些艺术界的领导,一开口就是“这张画值多少钱”,俗不可耐。许多美术界的领导是一手当官,一手赚钱,两手抓,两手都不松。画家一当官,他的画价就飞升了,实际上依我看,目前那些当官的画家画的画,只能算一般的很,难有什么文化价值。不过是有不少人给他们抬轿子,包括一些当官的之间互相抬轿子。
# y. f, H$ E/ K5 R ) U: j" f( \0 x* A& K, u( C
  中国艺术品市场缺乏诚信
* N$ _/ O4 a4 W6 t  U3 p
: t7 L8 \1 H7 E4 k$ [0 ?  ^
  记:现在有这种现象,一些画家可能画得很好,但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9 e- n/ Q0 F! M$ x: Z9 y) I0 ^  h
  李:艺术价值不等于市场价值。好的作品应该具备经济价值,而不是市场价值。艺术作品的经济价值是艺术创作的最后结果,这个果实是几十年才结成的,不能把结果当作成长过程来把艺术家推向市场。许多文化界的领导人在这一点上没有搞明白。实际上,能卖钱的不一定是好作品。不能卖钱的不一定是不好的作品。我刚才讲过的,如何衡量艺术价值,不在于市场价格,经典艺术作品难说价格的问题。比如苏州文征明的作品能流传至今,它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化价值,那个时代的文化价值便成为以后的历史价值。而现在很多人的画,再过几年就成垃圾了。文化垃圾和文化价值不能放在一起。
$ p3 e: u5 i/ X+ |
. s0 P1 ^3 T# n- }$ C  记:那您觉得我们现在艺术市场的总体环境怎样?7 m; H: E9 m" C, u( U) H) x2 f) }
  李:中国现在搞艺术品画廊的条件还不完备。现在的市场缺乏诚信,缺少信誉。一些画廊里还倒卖假画,这种现象很普遍。而在国外,专业画廊要这么做,早就倒闭了。对于正规的准备寻求良好发展的画廊来说,第一具备的要素便是诚信,决不能销售假画。而我们的画廊呢?有人说,现在有些画廊里销售的一些名人字画80%都是假的,有何诚信可言!
9 F( ]* ?' T, M% b另外,总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也不成熟。据国外测算,年平均个人收入达到9000美元以上,艺术作品才会进入寻常百姓家庭。9000美元相当于7万多元的人民币,而我们现在人平均年收入是1000美元多一点。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组成了一个大的人文环境,我们人文环境中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有许多不太健康的因素。现在社会上一些比较好的名人字画50%是在部分官员手中,40%是被画贩子和经济暴发户控制,画价不断上升正是这两部份人抬起来的,成了他们投机致富的重要手段。 中国书画价格飞升并不是由国际艺术品市场推动的。% A* o3 I1 l9 g7 B! u+ ?9 i/ {
* S0 Q3 c5 l# E  _, I( J
  江苏发展艺术要有好环境0 G: @2 R9 N, Y2 k" F3 j

& U7 r8 y) I, W7 V  记:您觉得目前江苏的情况怎样?* e% U7 N" d0 P# H9 [
  李:江苏有好的历史文化底蕴,历来是出人才的地方。苏州地区出过许多院士,很多名人都出在这个地方。历代大家出在这个“黄金三角洲”,数不胜数。这个黄金三角洲,我指的是黄山以东,杭州以北,扬州以南的地区。不谈这个地区的画家,就难说中国美术史。因此,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三角洲,也是丰厚历史文化三角洲、书画黄金三角洲,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宝地。特别是南宋以后,这里便成了中国的文化基地。我们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环境当中,有充分创造艺术高峰的条件。9 F* Z4 e* h' L8 F; [

, R2 L" z3 S4 d3 t) \  记:条件具备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7 E3 x) M5 E4 `- i
  李:不要乱提口号,要踏踏实实地研究一些具体问题,历史的、现实的。政府应给画家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不能把艺术创作当成文化产业和商业文化来发展。画院里的画家不是要他们去赚钱的,而是要他们搞出经典的、传世的作品、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拿不出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国家成立画院要画院的画家干什么呢?一个时代应该做一个时代的事,一个时代应该画一个时代的画。这个时代的画家应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也只有无愧于时代,才能创作出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
9 b4 N5 D, M- v  画院把艺术创作推向市场的做法是错误的。有的经典作品要一年二年或许多年才能完成的,要他怎么推向市场?问题是你要把真正优秀的艺术家调入画院。现在许多画院创作人员太杂太乱,不知怎么调进来的。傅抱石拿了国家十六年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如他半张画的价钱。我们要整体研究历史经验,不要脑子发热,你这个文化官员并不比前人聪明,要在尊重历史的传统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比如,江苏美术1950至1980年代的经验,就应该很好的研究,那是为中国美术史、江苏美术史做出重要贡献的时期。/ c0 k, F& Y: ]) L3 G$ _  L
9 ?; _/ n2 B6 |: h
  书法艺术发展空间有限
' P+ a* L/ F4 b' h$ ]4 e
  k) ?8 O: m- @- J2 _$ V) z  记:您对书法的前景怎么看?
2 Y2 j. w7 P' Y& q2 n  李:书法今后的发展是有限发展。不要想怎么发展、怎么大的发展,书法今后不可能有大发展,只能是有限发展。因为目前已经失去了书法创作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过去从小孩子就开始毛笔练字,当官,做文人,或者干其他的事,必须要写一手的好毛笔字。另外,小孩子们从小便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当时的毛笔书法是人们生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技能。就像现在人们学外语一样,不会写字就无法跟人交流,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书法一旦离开了社会功能去纯艺术化,事情就难办了。
5 d4 h' O3 _+ Y3 T9 z7 e* _记:那国画会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n- g$ b+ Y( |0 Q; {
  李:国画的发展还可以,时代的改变、生活的改变,会创造出许多新的艺术形式。而书法已无法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国画则是多艺术形态的。单从绘画的形式来说就五花八门,而且是越来越多。书法则不同,离开字就无法谈书法。目前,书法作为字的艺术已经发展了2000多年了,要有大的突破相当困难,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能把毛笔字写好就不错了。/ m/ @' S8 c0 O, J: i& i
1 W9 K- r$ S8 E; ~5 q$ D) [  y
  艺术教育质量下降明显
; X, `# Y6 z4 c1 s6 V0 ^ & ?( L  ]9 |+ r! g$ X  u/ V1 F
  记:我们在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4 [, Y' a  y9 I
  李:经典艺术是由少数人创造的。不是全民唱歌,全民跳舞,全民画画,不是这个概念。今年艺术院校招生,中国美院华东地区报名人数是5万,大概的录取名额是1500人之内,5万人在竞争。南京考区招1000多人,大概有3万人在考。这么多的人在往艺术方面来挤。很难说,这么多人中就能产生好的艺术家。2 j2 ~9 Z8 P' ~7 t$ C
  过去一个画系只有12个人,老师一节课上平均可以辅导一个学生5分钟。后来扩招了,一个系变成了25人,一人平均下来只能辅导两分钟。有时候,话还没说几句,一堂课就结束了。现在一个系是五六十人了,五六十人中谁都不认识谁了,你怎么指导?我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大降低了艺术教育质量。艺术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那培养的学生有什么用?有个奇怪的现象,过去12个学生时,读了4年大学,其中有五六个学生是不错的。后来扩展到20多个学生,好的还是五六个。现在五十几个人了,还是只有五六个学生是不错的,大部分人水平太一般了,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就毕了业。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能保证艺术教育质量呢?高水平的画家、艺术家在任何朝代,都是极少数人。不能把高等艺术教育当成来钱的手段,不能当成商业和产业化来搞,也不能把大学艺术教育办的像幼儿园的艺术兴趣班来搞。
- K% u; f) Z/ ]5 F9 e+ d, J
( [& ^2 r' y# z) V$ g; ^2 x/ U[著名艺术家李树勤先生,现为江苏省美术馆教授,亚明弟子。1979年曾出任香港文汇报《中国书画》副主编长达20多年(亚明当时为主编)] : }( E. V* I6 ~2 e8 o9 d; C1 R

+ c( x6 y( s* Z# p& q0 X; b朱 同
发表于 2008-1-2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艺需要天分和足够的知识积淀,借助于名师的名气也是不可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本是养心.当今人太重名利.没有去理解书法的真谛.把书法写的张牙舞爪.+ a& [* [3 H8 W4 `. Z7 u
平和为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好em17 e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眠山人 于 2008-1-2 11:09 发表
: Z9 k7 l3 I: e" F- P难以出大师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虽然从艺的人多,但是基本素质是最低的,都是高考考不好的,才转学艺术,文化课成绩比大多数人少一半分数的人,能搞出什么名堂?
; T; K* W/ r* N+ g  n1 w
是这样,# A; Q* \, H. o4 Q! S, P
很多去艺术院校的学生不是出于艺术的需要,而是为了日后的就业等艺术以外的因素
) X+ v9 t4 B5 W- u$ T! J1 [还有艺术教育的崎形,如一个博士后的论文还不如一个高中生的论文,, p* |8 {. _2 G7 x2 w9 [
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是什么?5 V7 N3 H  S) X
什么样的人可以是大师?
( A: b2 M/ v7 F5 Y4 \- l  i# K& r我觉得这样的真论毫无意义。
1 m! s9 }2 z( y2 k# ~* E对于当代书法的成果的评估和认定需要至少100年的眼光,所以我们必须有这种超越,3 U" C1 s# V8 n
我个人认为仅就当代书法的成果来看,当代书法的成果完全可以进入历史,局部的成果完全超越明清甚至宋元。7 Z- p# P1 h0 {/ ~
如果大师仅就艺术成果来判断,我以为当代有大师,而且是很有艺术水准的大师。& y$ H  O4 }, `! D! }- W; w4 n

0 b/ |) S9 M: l( Y9 q0 F那些老先生们糊涂的眼光,不足为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4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8-1-3 13:54 发表
1 S4 C0 R4 y1 w+ ~大师是什么?
) I% Q4 D" t: I5 l3 A6 Z0 }什么样的人可以是大师?0 `6 p# x9 c  {7 _* e2 E& v
我觉得这样的真论毫无意义。
. \$ t  e" |' K# W对于当代书法的成果的评估和认定需要至少100年的眼光,所以我们必须有这种超越,
* r* S. E6 x7 L4 q0 B8 v( f我个人认为仅就当代书法的成果来看,当代书法的成果完全 ...
6 H. ^& _% ]: W5 K
关键在于如何界定"大师"?
$ `; u) J+ E. b0 k如何去定义?. U+ g9 R: F! |' n5 q- w
标准放在哪里?
4 f/ O2 ~4 r/ @过去己能被称为大师的人物,都在哪些方面有成就,他走了多远.7 n/ f) ?5 g. ?, [5 R# ~+ Q
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4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己能被称为大师的人物,都在哪些方面有成就,他走了多远.face18 face18 face18 face18 face18 face18 face18 face18 face18 face18 face18 face18 face18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 U2 k& s! r4 i9 B  |
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