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8667|回复: 5

[评批] 張羽翔二零零八年棗莊書法展座談會紀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7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張羽翔二零零八年棗莊書法展座談會紀要" u# @; J1 v! V
* O$ Y& M/ I8 p  E+ A: ~) @
- ?0 A( s* z) h! [8 S3 c
  座談會由棗莊市青年書協主席馬德田主持(以下簡稱爲馬,張羽翔簡稱爲張)
8 B. [7 s# X  D* B' E2 H) Z6 t. z. c/ `
  馬:張老師的展覽已經成功開幕了,現在我們就張老師的展覽作品開個研讨會,張老師的這部分作品全部是二零零八年新作,我們的讨論最好以互動的方式進行,也聽一下張老師就自己的作品及創作思路談一點個人感受。我們現在開始吧……
! X6 d9 F: p+ T- [' \! @* f# Q4 m
: y. j0 M. m# b& Y! C" @  張同君:張老師你好,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書法在個人語言上如何表現?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個性的表達。

8 \" S/ k* m* H1 M, S& H4 L4 j( J* R( y6 c6 H& _; v# R6 o, V+ `
  張:個性的東西是沒有辦法主動表現出來,應是個人很自然的選擇,像是吃菜一樣。感覺有個性是因爲有比較,前人幹了什麽,現代人幹了什麽,他很熟悉。個性表現只能是表現一些大的審美類型。我喜歡粗犷這一類的,也不能說是個性,這裏面還有很多細的東西,擺出來不同與他人,另外在於選擇,在量的積累上達到一到的程序,從來表現出跟原作的差異性,不同性。沒有什麽是好與不好。
9 A: y" E6 [" l( L- b' f9 S/ W+ q6 x, X7 i6 S" q( Y6 c* O
  李教授(棗莊學院美術系主任):量的積累,長期的堅持就是風格的最好切入,傳承、淵源、性格的因素,周圍的環境因素等等都可以影響到你的個性的表達。

* H+ q( k/ c/ e& l* s- o+ r! [' W  [. e: P8 h9 w5 m4 G( p) J( C
  韓部長:想讓張老師談一下關于林散之的感覺體會?
( n4 K9 ?! z% m
$ ^9 ?+ D9 j4 C2 w/ N" m8 O  張:我覺得林主要是在筆法上面的突破,碑和帖的結合,書畫家的結合。二王一脈更講自然書寫的調鋒方法,林有繪畫的方法。筆法是二王專門寫字的方法,這也就叫筆法系統。另一種是用筆系統,毛筆所能做出來的一切的方法。用筆不斷在豐富,吳昌碩都曾被稱爲野狐禅。現在都進入了正脈。而林更進一步,表現範圍更大,調鋒方式很特别,不管筆鋒有多散,都可以輕松自由的調整到中鋒來。這一點他的貢獻大。我自己也在思考筆法系統和用筆系統的問題。如果建立在二王的角度是不會認可徐悲鴻等畫家的字的,爲何曾經不能進入主流的東西後來又進入了主流?這方面我們可以找出很多的東西。

$ V  [0 @- R0 x7 [/ D  W+ ]# \7 P; V: h
  李教授:毛筆,宣紙,墨的表現可能性問題,張老師可否談一下?
/ ^% N! N6 e  q7 F3 T* [* n8 E; a) R( H& V4 {
  王新章(棗莊學院美術系教授):我也想問一下這個問題,大學生有很多的迷惑處,請張老師介紹一下。' W" O& Z9 X0 _& P# |$ V( e$ p" I1 [
& }8 E! m) `# d" {6 u+ w7 y6 \. r
  張:每種材料體現不同的東西。其實我覺得在高校專業教學上應當開設專門的材料測試的課程。試一下出來什麽效果,同一造型,某一種材料出來的效果可能特别好。藝術家的成功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材料,他跟某種自然物特别契合的東西,一放掉他就可能不行。齊白石如果用油畫布不能想象,他能否表達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筆墨意境。; Z/ z. U4 [) W* N8 U& C% E
: c5 W4 v1 k' N2 ?3 ]% }7 _
  王新章:你在國美上專業課的時候,是不是也有材料課?
2 K/ R2 l  O0 h5 C0 @) r+ ~- d: o% y* e" m9 w/ F2 j2 e
  張:我上學的時候正值八五新潮,中國美院剛好出現傳西工作室,就是搞材料研究的,我們肯定也受到了他的影響。
- |* j- _; |; z1 w3 v
( E6 H/ D; F5 U8 U: f/ W# }+ M" c  王新章:我看你這次展覽的作品基本上是用灑金宣材料書寫,風格表現上也與以往的不同,我覺得相比以前,風格更多的平和和中庸。
6 D$ L1 Q0 N& R9 O' I" `& ~( @# R1 v2 ~& p
  張:毛邊紙和宣紙差異很大,毛邊吸水性不太強,好控制一些。安徽淨皮等等好的生宣對墨色的表現效果應該更好,但我現在還控制不了。磨的墨在微宣上會更高級一些。現在要麽糙些,要麽顯得髒。畫家已經很講究。書法還不太講究,現在只選貴的。現在書法對材料的研究還不夠。綫條肌理的表達是一個很寬廣的領域。
; ^6 Q7 I$ u& a6 o; R

1 O$ J( s4 Z/ B! j/ j% Y' ]  秦英(書法教育工作者):以前聽過你的講課,你講的最多的是形式構成。這次作品很不同,這次是減法,從那到這是回歸還是人生的軌迹的自然流露?自然轉換還是刻意追求?看你寫的各種書體放一塊很和諧,你是如何做到的呢?想就這些問題求教一下你……! U2 M- X9 ~1 `8 S! D$ }/ j

" x4 c* B& E/ l7 @  張:你說我作品和二零零二年的東西反差很大,其實我現在的東西更多的是由方到圓。我一直把自己定位在形式研究的工作者。現在中國不缺少書法家。方的如何弄,圓的怎麽弄,對形式涉及的廣一些。我熱愛書法教學,能解釋已有的現象。我個人認爲傳統最終境界是圓融。林散之有化方爲圓的感覺。他能化掉“氣”,但還是有味道。說最高境界也行。不是對過去的否定。我現在還是在迷惘狀態。剛和柔的兩極最好在一塊。剛指視覺的沖擊,應該要發展,書法也和其它藝術一樣,也有這個責任,繼承只是一個方式,但要想法去影響世界。否定哪一個都不行,都重要。繼承傳統有點兒類似守墓看墳,怎麽樣弄的更好,朝拜的人更多。另一點是開疆拓域,也就是說去侵略,主動的擴張自己的地盤。在文化方面就是指文化擴張,有能力有信心時,可能表現的更好, 但冒險性更強,死的快,但功勞也大,破壞性也大。儒家文化,雖然是中庸的,最強盛時,版圖也最大。現在的領導似也有這種意思,要研究文化輸出。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守墓還是去侵略好,我個人是傾向守墓的,中國式的審美是養生的,舒服的,創作要用腦子,用腦子是比較痛苦的事情,也是比較困難一些的。% e: E+ R0 }  S: y

6 ?/ n- T% R4 C; W4 O: [; P  李教授:即鍛煉身體和體育運動的關係,同樣的話,大家說和凡人說不一樣,作品亦然。書法是要審美,要“偉大的單純”(古希臘語)簡單,靜穆,中國書法也是這樣的。' E8 C, l# a1 }# m9 \

" x2 Q: |% X/ \* d: B3 l  張:傳統方式不太适合當代院校的學生。還是要借鑒形式桅成“養境界”四年能養個什麽?越大,書讀的越多,對傳統反而理解的越少,但也更懂得一些道理。“知識”沒有什麽感觸,随閲歷增加,才有了感受。形式構成與哲學越來越共通。其實成熟也就末流了……6 V8 Y& x6 ^, l
, Y+ k: T! v# p4 E' Q
  劉玉鼎(棗莊市書協主席):張老師的發言很受啓發,機會難得,如何理解林散之,剛柔相濟。比如用林散之的筆法寫墓志,剛和柔不是絕對比例的,展覽滿足不了當代藝術家的創作。
# G2 t5 {! k+ k( o9 J$ f; Q+ F3 g! T. A" i
  馬:由于時間的關係,今天的座談就進行到這裏,感謝張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學習探讨的機會,同時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讨論。相信通過這個展覽和座談會大家都能有所收獲,讓我們再次感謝張老師。
10張羽翔書法.jpg
11張羽翔書法.jpg
发表于 2008-4-18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face18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5 em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临作,本不可厚非,气局还是小了,好象换了个人,细究还是很有个性的,唯其不足细小的笔画太多,在蕴籍的表现上还是有问题...............小议!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0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