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2503|回复: 42

为李铎先生制钧瓷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李铎先生是第一个提出制作钧瓷印有书面记载的著名书法家。

  一九八五年李铎先生第一次到禹县神垕镇由县镇领导陪同调研,苗锡锦先生当时是神垕镇钧瓷工业公司办公室主任,负责县钧瓷外调及对外交流,二十五年后的今天,二老都已近耄耋,君子之交平平淡淡,2007张万庆陶瓷书法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身体都不是很硬朗的二老又见面了,话语像过去那样仍寥寥数语,钧瓷印是他们的话题,李铎先生似乎已淡忘了许多,但苗锡锦先生告知为他再制钧瓷印后如获重释,廿年承诺终于可以实现了。回禹后苗锡锦先生征得同意让我看李铎先生一九八五年写给他关于求制钧瓷印的信件。李铎先生非常喜欢钧瓷,作品装裱当年所定轴头多要求以钧瓷或当时较时髦的彩瓷装帧,轴头要求很严格。在钧瓷恢复不久讨价还价搞价格当时很少,但李铎先生一介书生经济虽比其他书画家稍好一点,但并不宽绰,信中提出尽量便宜一些并先制待送到北京后付钱,一言九鼎,说话算话,以信件为证。

  当时李铎先生在禹县创作了一批书法作品,包括今天仍在使用的《禹州宾馆》,每幅作品当时由李树深先生协调也只有一二百元,一次能得到润笔几千元真不少了。今天禹州所存李先生作品大部分是那时所书,目前先生一幅作品润格恐怕很难想象了。对了,后来还有一封稍带轴头时,尽量不要让书画界的人去,先生勉为其难怕张口要字,不付润笔就算了,还要浪费时间更不好意思拒绝。苗锡锦先生说起为先生制钧瓷印特别嘱余尽量按先生的要求去做(关于烧制一事请你酌情办理,主要要求是:一窑变色泽要丰富,规格大小多种,也可一部分搞成钧瓷,一部分搞成彩瓷,总之那种釉面好看就搞那种。二釉面尽可能做得细腻饱满些,防止粗糙。三印章周身可不刻花纹底面也不刻字,待烧成制好后我再想别的办法加工)到满意为止,并一再强调不要求先生任何偿报,制成后通过邮电部门邮寄,不去打扰先生正常生活,特别是不要求先生题字作书等。其实,我真是非常喜欢李铎先生的字,就前些时有一位书友转让以前先生作品因索价太昂与我寒生无缘,但看到老一辈先生们那样执着无私也很为敬佩只有作罢。我严格按照先生的意见认真设计造型,选泥是苗老师亲自指导配制,泥质粗细程度成份基本接近北宋钧官窑,造型征求苗老师意见先以商玉琮为钮,印文则以战国古鉨白文带白边线造之,边款四面全刻记述了先生二十年钧瓷印情结与制作过程。李铎先生是湖南醴陵人对陶瓷艺术非常精通,求印条件是第一封信写的,后来苗老师请多位专家试烧,因对印章艺术理解有限和其他原因未能如愿。数月后,得知实验结果针对钧瓷印制作提出:关于钧瓷烧制图章问题,按理实心的不会炸裂,如烧制有困难就不必再烧了,此事我已商请醴陵用彩陶烧制。就这一封信,一过就是二十多年钧瓷印也再没有人过问,可对苗锡锦先生却成了一块心病,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一代钧瓷人的心里。

  上世纪末,我偶然的一次机会见到百忙之中的钧瓷艺术大师苗锡锦先生,谈话中先生知道我一直业余搞书法篆刻很惊讶,一个百万人的小城市想不到竟有人会搞篆刻,其实,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市书法篆刻艺术就搞得如火如荼,著名书法篆刻家李刚田,许雄志诸先生多次莅禹 指导创作,先后涌现出了张自立刘绍典张宏伟等一批优秀书法家,我虽愚钝忝列其中一直不敢懈怠。苗锡锦先生一股脑把二十年的心事全倒在了我面前,是啊,身为钧乡人不能不作钧瓷印。虽然我是一个医务工作者,但业余从事书法篆刻学习已二十多年,读书写字刻印做人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万事开头难,我利用空闲时间翻阅了大量资料,并走访了老一代文博专家原市博物馆馆长教之忠先生,苗老师与教老师都已耄耋之年,许多世事均已淡出,但对钧瓷印试验创作极力支持,教老师将一九七四年禹县苌庄乡修建龙佛寺水库时出土确切年代属以唐代的一件《龙佛寺印》之钮制釉色烧造印文刻制等情况言传身教,是我受益匪浅,对后来的创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选泥做坯雕刻造型阴干度文篆刻识款择釉烧制等不知进行了多少次试验,失败,成功,汗水,泪水伴我走过了多少日日夜夜,多少次退却后总是二位老先生殷切期望鼓励,每看到二位八十岁老人慈祥的目光,不分寒暑,随叫随到,他们的执着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一定要成功。

  陶瓷作印,历史悠久,但钧瓷作印却未见有记载,没有任何借鉴,一切都要从又来。钧瓷艺术在诸瓷种中内涵最丰富,难度也最大,因其窑变以釉取胜,釉路变化无法控制,并不像汝官哥定等釉路流动不明显 “十窑九不成,生死看烧成”。艺术创作到目前为止,顾此失彼成品率很低,但他是一种挑战,我会系紧鞋带往前走。

  印坯制成后,苗老师非常重视亲自择釉,决定用珍藏四十年宋钧官窑遗留釉土与苗长强先生研制的“宋釉今烧”法釉烧 。长强兄是苗锡锦先生次子,陶瓷工艺美术大师,西北工学院毕业,子承父业,教书育人,同时与苗锡锦先生共同创立《苗家钧窑》,为恢复钧瓷,振兴钧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长强兄纳言谨行,刻苦钻研,著书立说,钧艺醇熟颇具儒商风度,与余亦师亦友,从他那里学到不少钧瓷知识。与往常不同,因系为李铎先生烧造钧印,苗氏父子都很重视,苗老师年事已高不可能亲自烧制,一切都压在长强兄一人身上,我看透了他的心事,告诉他没什麽只管烧,一次不行我们再刻再烧。

  五月二十八日上午,长强兄电话告知为李铎先生烧制的印章出窑了,工艺在人,窑变在天。择釉选苗老师珍藏宋釉,入窑考虑以钧官窑天青出之,钧瓷钧窑万化千变,根本不可能随人的主观意识,这也是他的奇妙之处。经1300多度高温窑变出现了奇迹,愿以天青却成了钧红,钧瓷界称之为“飞来红”,惊叹之余看到边款记述为宋釉成色差之甚远,工艺上并不算完美,但出现了奇美,也算弥补了一些遗憾。苗锡锦先生作为一代钧瓷宗师,对此非常重视,既然有与愿违我们不妨再作,晚辈惟命是从,再成什么,惟愿天公。

  以上小文,仅以为念。
              钧印楼主人傅振华与寒舍灯下
                  2008年6月6日
0804钧印 003.jpg
0804钧印 005.jpg
0804钧印 002.jpg
发表于 2008-6-12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十窑九不成,生死看烧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2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酷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3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4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4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到0804的照片决不信那是钧瓷印!
em5 em5 em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深山野狐 于 2008-6-12 21:20 发表
酷em1 em1 em1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忘情居士 于 2008-6-13 19:25 发表
呵呵,好玩。。。。。。

很好玩。非常感谢。
无求岂屑千金顾  ,有守不争一时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岚桥小筑 的帖子

清风雅月 ,虚极静笃。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