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6-9-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714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从《书法研究》停刊,概说当前的书法研究/ e7 D. H% c8 l9 m9 {; H, r
, \! S. J! i* l }8 V, e( h2 S7 _
* d+ k* R2 y8 M* i" |5 l 作者:林美东
# ~4 M% w0 u! J& D: F" }6 I《书法研究》停刊了,它活不下去了!那无非是供血者不愿意继续输血而已。; s1 W: Z$ G& X3 c* O* A
我们知道,涉及专业研究刊物创办者,须有秉承弘扬学术之责任,并上下齐心执行之,才能逐步树立刊物威信,让学人以在该刊物发表研究成果而自豪。
. ?+ @2 j: Q5 N9 U 专业刊物是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而生存的,这一点对稍有思想的人来说,是能够理解的。0 }- d2 X- m6 o/ ^
《书法研究》的供血者为什么不愿意继续输血,就值得思考分析了。
& U! S9 F% g+ W/ u1 l9 g% ^ 《书法研究》创刊于1979年5月,至今已近30年,总体说来,前十年的《书法研究》尚收集了些有价值的古代书史以及前辈书家等书法资料;九十年代开始,文化垃圾充斥其中。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发人情稿件,已经是有恃无恐、堂而皇之了。客观上书坛已经不见潜心研究书法学问者;加上该刊物执行人识见低下,根本就无法组织到具有学术水准的文稿;订阅者又不是傻瓜。它不在十年前关门,笔者就感到奇怪。也许十年前,该刊物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尚不激烈,能相安无事吧!时至今日,估计是矛盾不能再调和了。
9 Y/ t" w& n9 M* l/ `4 H 由此可以折射出当前书坛书法研究的现状。! k" w& S' P; k
一言以蔽之,当代书坛已看不见书法研究者,只见一大批业经包装如流行歌手般的毛笔字书写者,他们以堂皇的“书法家”自居,面世则往往以“书法家协会”领导、学院书法专业教授头衔,忽悠书法爱好者。
0 H( J# \$ M0 M: @, Z2 y 说到书法研究,那确实是一件吃力不讨好之事。在古代,中国文化人最清醒,从来没有、也不敢将书法作为专业看待;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瞧不起以写字为专业,这些人见识低下,把写字等同于书法;另外一些文化人能清醒地认识到书法与毛笔字确实存在差异,而赖以支撑书法的笔法技艺掌握又太难;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等人的技艺并非天生或偶然所致,而笔法技艺非有正确方法、并且持之以恒之训练是不可能掌握的;以书法为专业风险太大。他们本着玩的心态,在对实用的毛笔字把玩中,求得一种雅趣。实际上,在古代,书法艺术是有闲阶层消闲的好方法。前段时间,不是有研究指出,持续的毛笔字书写,对缓解紧张情绪,调节身心健康有莫大的效用吗?
4 Y5 C% W7 Q- }/ X4 D. j 由此,我们了解到古代文化人对书法的态度。不管是收藏把玩,还是日常的练习,书法毕竟是有闲阶层的消闲方式。但在泛文化时代的今日,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是日常书写工具的变更,毛笔的使用似乎变成学习书法者的专利;芸芸学子亦能染翰成“书”;其次,由于书法文化教育的长期缺位,致使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天真地认为,书法是天才的产物,他们个个自认为“自己是独特的一个”,只要自己灵感一来,大笔一挥,也能创作书法作品。更有甚者,自己及家境贫寒,却信心满满,自认为自己将来可以成为书法家,年纪轻轻就选择书法为职业,他既不知道书法与毛笔字的区别,也不明白书法中的学问。他们是无知者无畏,待在墨池边耗费无数个光阴之后,才恍然醒悟,自己原来在书法方面一无所得,只是将毛笔字写得端正一点而已。在此,我可以告诉大家,书法研究属于个人行为,从事者必备条件有三:1 H! m7 r3 Q& v4 z/ t1 J
一、充裕的时间(前提是衣食无忧);
- ? k2 {5 X O* s" | 二、占有资料(占有足够多的晋唐名迹印本等资料)
% B$ r& e4 Z1 i1 S. O 三、有效的训练方法(或许需要明师指点)。
: e& @* M1 U, [/ n0 \% K, q8 z 以上三条,须同时具备,那你的书法研究才能有所收获(存在有所得的可能性),当然,你的前提是喜欢晋唐名家法书;如果仅仅喜欢明人黄道周、徐渭、清人郑板桥等人的笔迹,我还是劝你纵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还是别作书法研究为好。因为你不具备作书法研究的眼光。& i. y4 o$ v3 R; a+ ]( S
你也许对当前把持在各个关口、岗位的毛笔字写手不服,你的才能要超过他,希望来一个挑战、竞争,那你错了;人除了要有才能之外,还要有机会、运气;人家比你早出道,位置他先占了,你还得认命。8 M6 I9 d* x0 C7 \- i
可以确定的是,当前占着位置的书法人,不管是“科班”出身、“国展获奖”的,还是自学成才的,我看不到有益于中华文化事业的书法研究成果,也看不见谁有矫正时弊的苗头;这也是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的悲哀所在;受不受东洋人瞧不起是另外一回事。
, Q% F2 W) q6 K) u6 X; p7 j 顺便说一句,余秋雨先生到目前为止,对书法的看法,还是值得书法人深思的。当然,余在书法方面是外行,但他能鉴赏,比目前许多书法鉴赏家强多了。
2 ?0 |4 o; _2 E2 d0 P 以上为一家之言,笔者无意伤害谁,请勿对号入座。谢谢!(2008年6月24日)
' C% p" G$ {0 ]( o b: G
5 w9 L" b. Z. L
8 g6 i6 Z3 H/ H. Y, G' J[ 本帖最后由 林之光 于 2008-6-24 21:20 编辑 ] |
-
作者习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