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7-6-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5576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8-7-12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市瞭望】. |2 V ~$ _/ W. b# H& r
- C& @" ~+ ~1 N* W' q6 O- K8 I6 n& }+ }; I# S7 p
" Q( M. J: u9 \; N0 t
书法市场方兴未艾 潜力大5 } q y1 X" @6 e
3 o$ p- G# ]4 S- ^4 m4 H- F
/ c7 ]3 p2 {% F" l2 R
) v1 g! {* ?* r7 n$ r “我没有想到,这次拍卖会上我8年前无意间收藏的一幅《陈毅行书》,底价3万元钱,结果拍出了70万,翻了二十几倍。看来中国书法收藏还是很有潜力的。”前不久参加完春拍的藏家冒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据了解,中国书法目前拍卖最高价是4620万元,为元代鲜于枢的草书《石鼓歌》所创造。行家认为,如果能发现年代更久的作品,才会把书法板块带动上来,这些宝物尚未出现,致使一些升值潜力大的作品,还没有冲击力。, D) I# Q# o' J# M4 n; S- u2 g7 B
7 n D: }8 Y/ X" V6 F- d) W# }! ?6 E( G8 A
1 n1 H4 M& B! N! U. E 董国强预测:“中国书法市场这两年明显好于前十年,还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相比绘画市场仍比较弱,但我对发展前景十分乐观。清代书法尽管在创作水平上比起明以前有很大的差距,但仍有一些在书法史上颇有地位的书家,比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他们的作品在清末民国时就是藏家追逐的对象,而这十多年来他们作品的价格也没有太大变化,我认为这就是潜力所在。同时,近代史上一大批政治家、作家,从目前来看,他们的价值被明显忽略了。”) S9 F; o6 L& W, D2 ~- h
. N1 c8 H6 W! V
; l3 _/ k6 Y% d$ \5 Y+ O* `" C1 j
/ |- i! w7 q l. I+ W# D
陈铜铭也认为,像茅盾、老舍、沈从文等著名的文人,他们的书法作品价格一直比较低。还有孙中山、蒋介石、陈独秀等,他们的书法作品还远未达到其应有的市场价值。孙中山的行书《博爱》以50.4万元成交,这个价位在目前的名家书法市场中已算是很高的价钱了,但这个价格还远未能达到它应有的价值。- R/ _3 j1 j7 U+ g, z3 W
0 C1 @* ~8 i2 \
# x( c+ {8 \9 u# u9 ?7 D- z, v/ B/ M
【专家点拨】+ P- v+ ~, T" g' `0 ?" T
0 v, T6 X: b, o( R6 ^; n/ f
2 C* d7 L3 ]7 {" X
R' d% t" c7 f
别让“海外回流”迷了眼
8 l5 Y8 t1 T# S
6 l% g7 G0 ]) Y3 N$ [4 Q8 |! U' I) S# R, H
4 @! K/ v' n @# c# O- i, p 和所有艺术门类一样,书法收藏或者欣赏都有共同的规律,就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专家建议,收藏书法作品应该有明确的思路。因为收藏和投资都是有层次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目前达到的学识、判断真伪的眼力、承受风险的能力,来决定收藏的层次。$ h& F$ A6 ]4 `: K) P
. T$ @4 l0 I7 S' p' ~7 A
2 p' f) A3 k. K4 n' d7 s6 J! w
4 l( a E- d6 v8 i9 e6 D# E# } 陈铜铭建议,初入行的藏家或投资者最好从收藏近现代书法起步。他说:“因为古代离得远,收藏者要理解古人的作品,需要很扎实的文化知识底蕴,以及书法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及其他独特的内涵,才会被了解,然后体现到它的经济价值上。现在大家已经开始关注古代书法,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和投资人更成熟了。”
- Z: B) ^+ u6 F/ o* E) t, r5 E. U0 u! ]
9 Z V$ K2 }# Q. S" Q
! i! X. ?% M) ?8 c, L4 ] 如果很有收藏经验,也有经济实力,可以收藏历代名家的作品。一件300万元的作品看着价很高,但10年后很可能值1000万元。如果经济实力一般,可以收藏名家的东西,或者收藏有实力的尚未出名的书家的东西,但一定要收藏其精品。再退一步,如果收藏经验和经济实力各方面都没有那么高的话,也可以收藏一些有点名气又便于理解的作品。收藏就应该收名家名作,比如齐白石有4万件作品,但存世的精品充其量只有两千件,收藏者要收藏那两千件中的作品,不能收藏那些应酬的作品。
# {2 e7 F" C+ `& _9 x
4 P1 A# x9 b! i, }: @: @! M# }, B5 q
- r/ Y' o% ?& c4 L" b V( y# V 另外,陈铜铭先生特别强调,投资书法首先一定要辨别真伪,分清优劣,不能只看作者的名气。藏家应尽可能多观摩国家馆藏历代书法真迹,了解这些“标准件”,对提高自己的眼力大有裨益,因为只有“见真”才能“识伪”。现在赝品比较多,在十几年之前,书法作品几乎没有假的,现在到古玩市场找启功、刘炳森的作品,简直铺天盖地。齐白石、沈尹默、于右任等的作品也频频露脸,投资书法艺术品要把防范赝品放在第一位。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因外汇的需求曾大量出口高仿的艺术品,其中书法的出口量也很大,近年来随着古代书法行情小幅看涨,一批打着“海外回流”旗号的赝品也陆续流入市场,除了少数是清代、民国的老仿外,相当多比例都是当代的新伪,投资者应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从日本回流的古书法,有的书法使用的绢质地十分致密,根本不可能是老的,一定要格外当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