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7205|回复: 27

[评批] 二王体系还能走多远?——窥探二届草书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二王体系还能走多远?
                      ——窥探二届草书展

7 d- J* s/ Y' z) F' \
编者按:第二届草书展在轰轰烈烈的厮杀中,光荣地评选出了获奖及入展作品。全国参展作者几人喜几人忧?只让评委的定夺声销声匿迹。诸多朋友都在谈论草书展,谈论草书展带给我们的新的发展声音,力图在开幕式之前把这场战争打响。但是,在这当中,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无法脱离一个问题,那就是本次草书展的获奖作品是否引领草书的趋向,对于这个尖锐的话题,本人从某些角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今年,是中国书协的节日年,是各位朋友的丰收年。从九届国展、册页展到刚刚结束的草书展,以至让人顶礼膜拜期待的隶书展、新人展。各大展览竞相登台,为各位朋友搭建了展示水平的平台。老齐的“厮杀”一词,囊括了国展的涵义,既然是国展,既然是竞争,就必然有输有赢,输者愤愤不平、怨声载道。赢者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输者能有上万条理由说明自己的作品比入展作品更耐看,赢者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笑傲书坛。这就是竞争带来的人性思考。展场如战场,愿赌服输,兵家之情应该为我们所消化。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展中作品无奈地分成了相对立的两派,即帖派与碑派。在行草书中,二王帖系承载了太多的负重,让久经“二王”浸染的参赛者在奋力寻找着突破口,从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融入一些魏晋书风,到力图以点画取代风气,突然感觉在表面的风格更改无力回天时,又在大的章法布局中实现0的突破,试图改变观众(主要是评委)的审美观念。社会总是喜欢新鲜的事物,因为要发展必定要创新,就像中国历史中突然出现了秦始皇、刘邦、曹操、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努尔哈赤、康有为、孙中山一样,让人热血沸腾,总是期盼社会果真像宣扬的那样,一改旧的体系,然而我们都厌倦了这种永无休止的颠倒覆辙,站在起跑线上守望始终无法取得幸福。中国书协的评委也是在这条路上折磨着,从一开始接受了二王清丽的书风,并风向标似的指引着书法发展的轨迹,走过了几年春秋,总是感觉大鱼大肉让人腻味,又想让百花齐放的姿态重新上演。这种迎合的口味让胆大有谋者尝到了甜头,从此碑系书法开始走上了国展的舞台,从不分高下的较量到如今孰能统领的观点无法扯平。
我们总是把一些问题想的过于复杂,首先,人们对二王体系的渊源搞不清楚,为什么搞不清楚?还是因为想的太复杂,因为扯来扯去,始终不明所以地纠正二王体系的脉络。那我就告诉大家一个新的理念:凡是认真研习学过二王的法书的就笼统地划入二王之流,其余我们泛泛地称为非二王之流(也就是非主流),那这样看来,我们看到二王与非二王体系在书法中应该是平分秋色的。既然是不分高低,那么我们就能得到如下结论:无论是在书法的娱乐性上还是功利性上都应该是平分秋色的,不应该有所偏倚。(记住这个结论有利于理解下文)
二王“霸占”书法艺术的时间未免有些太长了,从旧时代没有书法展览的时候,娱乐性的空间给书家更多的选择空间去据喜好而选择碑帖,到如今,功利性的驱使也给了书家更多的选择空间,我们发现取二王帖系的比例远远高于碑系,这是不公平的。还是回到各大展览中,我们在获奖作品中能够熟知的书家,没有几个,从陈海量、李双阳、马建中、管峻、宇文家林,到新起之秀王义军、吕金光、龙开胜、吴勇,哪一个是碑系的劳动者?可见在当前,二王的垄断地位已经确立。但是,在这当中也会出现如张角、项羽、宋江一样的评委,但是最终还是为“正统大军”所“招安”,从九届国展中的“王义军”现象中就已经能够看出端倪。
非“二王体系”的人还大大存在,这是好的现象,有竞争才有意思。我们在试问二王体系还能走多远时,有人已经在捷足先登了。本次草书展中,入围名单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非二王体系的书家,这就是一个先兆,至少说明有人在抵制当前的现状。在无意中,发现了中国书法院当家花旦曾翔先生的名字,本以为有这样深厚实力的书家站出来,能够改变当前的情况,然而不幸的是,曾翔先生没有完成颠覆的使命,令人惋惜,这就更让人揪心,中国书法该去何方?二王体系是否还要一统江山?
7 ~* R1 {, r! W) h
编后语:我们习惯了逆来顺受的生活,但是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二王体系的出现是一个社会问题,霸占书坛绝对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如何才能让书坛百花齐放?我们值得深思。

9 r: r4 M5 T' ^; {4 u5 D( ^
4 R; t2 ^" m7 t7 J[ 本帖最后由 舍者 于 2008-8-20 10:27 编辑 ]
发表于 2008-8-20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书应该怎么写?4 u. ?2 Y3 j3 E6 x' }( n3 a4 W2 H3 H
- l1 o8 Z* }) ?% u9 h0 y
好的草书标准是什么?
2 C5 E5 u8 P) a  M3 ~# {. ]" y3 r2 q3 W$ I  d
我认为,应该是有扎实的功力,有独特的艺术追求,而不是盲目的跟风。
- o& k$ j5 }  j' T0 o0 f/ Z6 I/ @* N9 b8 T' Q1 ~" y! N% `4 S
这次展览,跟风的最多是入展,重复自己艺术语言的,也最多的入展。
. j" z2 x; P4 v1 o: x5 N0 X6 O
$ i- j1 s4 r2 x, T! `$ g很多高手的落马,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c3 E+ T# e# F, I  K

) L# [& T: C  k艺术追求,风格的追求,对书家的考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朋友指出:草书展入展的曾翔先生应该不是中国书法院的曾翔先生,这个问题需要和大家更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王澄说:
( j+ z1 O4 f$ b0 k) y* U% P" [) V
深入一家,逐渐蜕变,不与人同,避免僵化。, E! t: G; |9 y+ ]
( e* w0 T6 x$ k! H4 N7 o
至今看来,仍然很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委在评选前,就达成了共识。
$ }- T1 W, d" M. m
1 V) M: F0 k# A. v& `0 w4 m( h( L; Y要百花齐放,不能光是今草、大草。
1 [  P& Y* _' `9 W9 r7 T! G; {. O% ~
要有个性,有功力,有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薛明辉 于 2008-8-20 10:51 发表 7 N( j- N0 T5 @: ~
草书应该怎么写?# ^2 a. d& _4 f0 {
+ ?  N, o- W! m! }0 K' ]7 c( U
好的草书标准是什么?" x0 O' P  `  x. K. c6 {1 [0 D- N
- _  D1 h+ ]$ N2 R, ^& M1 v
我认为,应该是有扎实的功力,有独特的艺术追求,而不是盲目的跟风。/ a  n/ ^  E  X) p- R8 K# q
! R" q( r+ e4 w0 k+ M
这次展览,跟风的最多是入展,重复自己艺术语言的,也最多的入展。( s6 R+ Q  U, o5 @- n  ]; k
4 g) K. O1 E* Q
很多高手的落马,也 ...
& X( p  W& t5 x! c

# ?8 T. E/ A  P, K& r跟风也是书坛的一个怪现象。跟风的出现大多也是中国书协国展的趋向所引起的,更多的朋友希望在国展中崭露头角,且在专业上有些欠缺,于是就模仿,既然是模仿,就注定了没有自己的见解,注定了作品水平的低俗。然而对于这种跟风者,入展可能就是他的最高要求,我们还是希望大家在创作时把握住定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把书法艺术弄的太复杂

书法在远古主要功能是记录文字的,我们今天出土了一些文物也开始研究她的艺术性了;发展到人类文明时期,有了文字体系以后,书法开始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来这文人服务,记录历史和他们的优秀作品;今天,书法更多的强调艺术,而且强调的过分,说他过分是太加抽象了,人们开始理解不了了 。正因为现在书法家不是像古人首先是诗人或者著名的文人,所以才在书法的表象上下功夫进行表演。现在大多数是成为了书法家才被人家看作是文化人。- v! k, `( p6 N' _& B  Z" {% Y7 M
我认为当今书法是服务于民众的,不是服务于评委和展厅的,书法家们写的东西要让民众能够开看得懂。8 I; ]2 ~* c0 T. s( [* }
而不是什么线条了墨块了,二王中夹杂魏碑的气息了。5 K$ c, W! {! p- V9 S. D
民众想要的书法是:1、在居室内起到装饰作用;2、写一些名诗名句表达自己的喜好;3、表明自己的高雅和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经典的书法艺术必须立足於风格与气质。: \8 K, Q1 U2 ]: {9 c3 j& A) K
以书法艺术博取书法名气将不受时代变换而变味。1 Y" b2 h- a2 {7 w) ?5 y" u
以名气显耀书法自诩艺术将受名位变动而变味。! h5 N( v! v9 ~: ?$ a9 z
书法要健康发展,就要打破名位政绩取字的因循旧制。" B- o; E5 f+ s, k' Z* R! ?8 ~
中国传世书法有不少无名氏作品,他们名都不留,只留下作品让后人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身陷墨渊 于 2008-8-20 11:05 发表
) D8 o# A4 M8 N/ r书法在远古主要功能是记录文字的,我们今天出土了一些文物也开始研究她的艺术性了;发展到人类文明时期,有了文字体系以后,书法开始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来这文人服务,记录历史和他们的优秀作品;今天,书法更多的 ...
3 p' u! {; ?+ C1 F: l
严重支持!!!/ D  ~7 E) H, o$ V) }
现在的书法已经被这些所谓的弄潮儿搞的不成样子了,古代的书法名家写的东西都非常有个性,但绝对能让大多数普通人所接受和欣赏,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提创新,写出来的东西除了能给狭隘的圈内人(主要是评委)看看,还能给谁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舍者斑竹,能贯穿全程。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