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李彬(高清作品、影像)·读帖有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李彬专题】
001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李彬专题】
001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李彬专题】
和安徽省书协主席张学群在人民大学.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李彬专题】
参加文化部在苏州举办的培训班(同中国曲协的学员、苏州大学教师、中国电视家协会的学员).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李彬专题】
和夫人在长城.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李彬专题】

读李彬书法
文/许宏泉

李彬,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想到彬彬有礼。的确,李彬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文质彬彬的。熟悉他以后,发现他实际上是一位行事雷厉风行、风风火火、处事干练的人。李彬与我是同乡,安徽巢湖人。徽商有出外闯荡的传统,大有不干出一番事业誓不回乡的架势。李彬与许多追求艺术的青年一样,怀着对书法艺术的美好憧憬羁学北京,在北京大学研修书法,交游京城名家。

一位成功的艺术家,不仅要具备先天的才情禀赋,更需要后天的生活磨砺。书法的成熟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同步,成功的书家更要有洞穿世事的智慧,只有深陷在生活的泥沼,而又欲罢不能,方能与其衷爱的艺术共鸣。对于李彬,自有一番深刻体悟。他在作品《京华求学自述》中写到:“余甲申之秋,求学京华,问道燕园,至今两年有余,书道痴情,自寻其苦……”道出了他京华求学情状的艰辛,但书法的快乐又带给他无尽的慰籍与满足,读罢颇令人感动。而这件书法也是我在其众多作品中尤为钟爱的。行书条幅,高几近丈,字大如椽,却能以二王书札意趣出之,信笔书来,潇洒纵逸,殊为难得。

当下书坛,举目望去,看似琳琅满目,千姿百态,书法的“职业化”、“竞技化”,使书法获得空前繁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使书家审美风格的趋同,千人一面,书家已少写我心,直抒性灵,多是追逐时风、迎合评委之作。故下笔便落时人俗套,虽然在形制上挖空心思,极尽变化之能事,但依然是似曾相识,毫无新意可言。何也?书法之道,乃笔墨之艺术,用笔是其灵魂,最能蕴寄人之心性,而非玩图式花样,如此只会远离书法之本体。李彬深谙于此,力避时风,出入传统,书写自然,很是可喜。

李彬于书法有先天的禀赋,他笔性甚好,诸体兼擅,尤以行草见长,行书结体“以帖为貌,以碑为骨”,行走王觉斯、傅青主之间,不在气势上与之争,而在秀雅上寻出路,开出自我之面貌,但也有部分作品用笔太过纤弱,有道“人书俱老”,路漫漫其修远兮。其楷书意在《张玄墓志》与唐楷间,沉静秀雅,不拘点画,重整体气息之流畅,写得轻松灵动。东坡云作楷当如习草,即如是也。其隶书可谓杂取诸家,融古变今,《历史韶华十言隶书联》线质生拙,结体开博,浸淫《张迁》《石门》诸碑,又能自出新意。《阮籍咏怀诗》很巧妙的将《石门》的率性野趣寓藏于汉简笔意与结体之中,尽得古雅与率真。当然,李彬隶书的个人面目较之其行草还显稚嫩,略受时风之影响,如何在书法历史传承中开创出自我之貌,尚需努力,作为同乡同好,在此不必多作溢美词,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己之见。所幸李彬勤于砚耕,我有理由相信李彬的书法会日有所进,带来更大之惊喜,且拭目待之!

本文作者系:著名美术评论家,《边缘》杂志主编,《中国典藏》杂志名誉主编等。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9-4-25 09:35 编辑 ]
在北大第二届书法研究生集训中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李彬专题】

我的学书感悟
文:李彬

第一点感悟:兴趣。学习写字粗算起来有三十七八个年头了,但是,再掐指一算,算来算去也就几年的时间。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照着父亲的字练。平时,我每天都能或早或晚或多或少的在家中看到父亲用毛笔为广大的疾病患者开中药处方,有时父亲也用钢笔写,被那些似懂非懂的流畅汉字所吸引。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父亲都要被邀请去写字,我时常跟在他后面看热闹。最热闹的要算春节了,一个村子有很多人家要请父亲给他们写春联,虽然是义务的,但是那种对写得一手毛笔字人的尊重场面很令人感动,难以忘怀。十来岁的时候,我开始抢着给一些农民家的猪圈牛棚写对联,慢慢的逢年过节我就给人家写春联了。那时过年的时候,农村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大年初一的时候都要在村子里走走,到各家各户串门看“门对子”,前后大门、房门、厨房、灶台,看看那家的对联写得好,写得漂亮,还有很多自撰联很有趣,这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双重熏陶。一来二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深深的埋在心底并发挥着作用,没事就喜欢拿着父亲写过的毛笔练练字。十多岁的时候,我时常把父亲手抄的中医书籍《汤头歌》、《药性赋》、《濒湖脉学》等等拿出来看,看其中的笔画和结构,受到了很多启发。父亲从来没有要求我去写字练字,只是凭我自己的兴趣。那时在小学我们还有描红课,有了这些基础,我的描红本打上红圈子的字在班上也最多,在学校里渐渐的有了点小名气,写板报,抄大字报,写标语等等少不了我的参与。虽然没有太多的法度,但是练就了在墙上悬腕写小字的硬功夫。

第二点感悟:琢磨。记得十多岁时,父亲带我上省城去有事,什么事记忆已经模糊了。就是那一次我在省城新华书店买到了一本《柳公权玄秘塔》楷书字帖,特别喜爱,这件事至今仍记忆犹新。回到家后,经常照着样子写。那个时侯对写字还很爱琢磨,点横竖撇捺,间架结构,起笔收笔,一二年的功夫我就写得像字帖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很到位了,还经常在同学和大人们面前炫耀。此后,就没有接触过什么经典的书法法帖了,但是,每次到镇上和城里去看到街上的招牌字,感觉好的就记下来比划,找其中的规律记在心中。中学毕业到部队后,凭着这一点书法基础,在连队的宣传文化建设和军民共建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点感悟:坚持。坚持是提升水平的重要途径,一是坚持向书本学,二是坚持向实践学。从部队到地方后,新的工作岗位学习书法的时间就更少了,但这样反而对书法学习的渴望却愈演愈烈。到地方八年后,从基层单位调到了宣传岗位,才得以去北京学习研修书法,才知道了书法创作的很多知识。又时隔六年,当北京大学招收首届书法研究生班时,我又依然放弃安逸的工作坚持北上学习,燕园的二年时光是我对书法从创作到文化进行认真梳理的重要学习阶段。从单纯对技法的训练上升到文化的修炼,从一二种书体的练习放宽到五种书体的相互补充,从近代到明清,从明清到魏晋,一路而上,视野变得更加宽了。这个过程是不断走近经典、靠近经典的修炼过程;是不断超越、不断否定的学习过程;是不断调整、不断创新的积累过程。这些都是一个坚持的过程。只有坚持了,才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获和喜悦。让我们一起坚持!坚持对书法的执着!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9-4-25 09:36 编辑 ]
在北大第二届书法研究生集训中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李彬专题】
和赵长青书记.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李彬专题】
和陈洪武副书记.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李彬专题】
和张海主席.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