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马陵人

2011国美见习基地总执事王冬亮先生网络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4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師者,授業解惑!王老師確是良師也!{:1_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家的留言回复。
王冬亮先生由于最近忙于组织七八月的暑期课程,
上网时间不多,
所以由我代他向大家表示谢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8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人太牛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3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魏春雷 于 2011-7-15 20:57 编辑

采铜于山

——略述王冬亮的书法创作

文/韩少玄

采铜于山,之于学术(当然也包括艺术),以我的理解应该是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种方法。恐怕,在王冬亮这里,还会是他对自己书法追求的抱负。
王冬亮用 “采铜于山”作为他的网名、以“采铜斋名其室,”所以说到他的书法创作的时候,很自然就想到这里说起。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大约王冬亮也是读到了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的那段著名的谈话并深有感触的:“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所铸之钱既已粗恶,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挫碎散,不存于后,岂不两失之乎?承问《日知录》又成几卷,盖期之以废铜。而某自别来一载,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馀条,然庶几采山之铜也。”
诸如 “取法乎上”这样的书论,早已在古人今人的文字著述里用滥了。但是,用滥了,也并不表示就再没有使用价值了。事实表明,这样一些对创作者提出的似乎是用滥的、司通见惯的标准和要求,往往是我们最应该做到而没有作到的。当下的书法创作者,尽管无不标榜自己的师法渊源,似乎他们无一不是千年书法史应然必然的承传者和传统的守卫者。不过若细心考察不难发现,有太多所谓取法乎上者,无非道貌岸然。因着种种机巧之心,明为取法“二王”,笔下尽显时人风貌,用顾炎武的话讲,皆是买旧钱铸钱者。而王冬亮则不然,他是一直瞄着晋唐的经典法帖不放的。我素来敬仰的章草书法大家王蘧常先生曾言“不师唐人后一笔”,大约王冬亮于蘧翁斯言深有契悟。王冬亮知道,晋唐是书法史的轴心所在,后世的书法创作若不是以此为渊源,鲜有不坠魔道者。为避免使自己的创作不坠魔道,所以他以“采铜于山”为座右,悟对经典,当然他也很清楚,从事书法创作只有细工慢活的工作方式才是行之有效的。
就王冬亮展示给我的作品而言,我感觉,有两点内容是有必要稍稍展开一下的。
如果我问,书法是什么?不知道王冬亮会给予我怎样的回答。书法是什么呢?相信大多数人给出的回答都会是同样的——艺术?这没有错。那艺术又是什么呢?或者说,通过艺术我们能做什么呢?这个问题就不太容易回答了。艺术这个题目太大,古今中外的艺术各有不同,要想从中抽象出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回答,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实,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是在最近一段历史时期才提出来的,这里所使用的艺术的概念,不准确的说既是从西方的现代艺术创作中舶来的。以西方艺术的概念裁断我们固有的艺术现象,是国内学界自上世纪以来一贯陋习,既然是陋习,就说明很难符合事实。抛开学术界一直以来将书法当作艺术(准确说是视觉艺术)来对待的做法,最直观的讲,书法是什么?是写字。直到最近我才更清晰的认识到,作为写字的书法比作为艺术的书法更接近于书法的本义。古代的书法家就是本本分分的写字,写天写地写自己,因之往往也能做到“取会风骚之意 本乎天地之心”;现在的人把书法当作艺术,一切都以西方艺术的标准来作为规范,既丧失了固有的传统文化之源、也缺乏西方现代艺术家创新求变的能力,因而,遍观二十世纪以来的书法创作,其现状是颇不能令人满意的。个种原因,是应该得到充分重视的。或许,王冬亮正是看到了以西方现代艺术衡量、评断书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所以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到,既没有逞强使气的用笔、没有过度变形的结构也没有刻意求新求异的风格,尽管他还不是一味的追求笔笔皆有来历,但,古人以平和的心态悠然濡墨挥毫的书写状态,却是他一直苦苦追寻的,这从他的创作中很明显的可以观察到。在当下,书法所依附的社会文化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之后,书法应该走向何处,是整整一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讨论而且至今都没有结论的问题。以我的看法,社会文化环境无论如何变化、书法无论如何发展,书法的书写状态是不能放弃的,是书写,而不是安排设计;是自然的书写,而不是歇斯底里的狂刷猛扫。在书法中,书写这两个字是最值得玩味的。当下社会,人心浮躁、焦灼甚至迷乱,大约亟需正是书写中所带来的那一份平和、祥静、悠然。有些学者理论家早已对书法表示失望,因为书法,很难融入以西方为中心的艺术体系中,即便进入,也是以“变种”为代价的。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书法的这一点独特的、不与人同的本然所在,正在悄然成为慰籍当下人心灵的不可多得的方式。
再者,看过王冬亮近期展示的书法作品,我还想到了关于文化的话题。
就 “字”而言,王冬亮的创作是足够传统的,但我也注意到了,在他的创作里,纸张和章法显然是用了一番心思的。当然,王冬亮有一部分创作还是最常见的白纸黑字,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创作,纸张是染过的或者作了某些粘贴等等处理,无疑这些都有设计、制作的嫌疑,如果是那样的话,也就有悖于前面刚刚说到的自然书写的书法观——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我的臆测。不过,这大概也足够引发某些批评者的注意了。当下书法批评界有这样一个观点:因为当代书法创作了渗透了太多设计制作的成分,致使当下的书法创作趋于形式化,从而也相应的缺少了相映的文化内涵。对于这个论断,前一半我是赞同的,至于把文化内涵的缺失全部归罪于对形式的追求,我倒有一点疑义。当下的书法创作存在形式化的追求,这是事实;当下的书法创作缺少应有的文化内涵,这也是事实。但两者之间是否就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呢?未必。我提出的问题是:书法创作中所缺少的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当下书法创作中诸如染纸等等技法的广泛采用有没有积极的价值?我尝试给出我的回答。其实文化,应该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概念,它是最宏观最难以把握的但同时有时最具体的最细微、无处不在的,文化就如同中国哲学的 “道”,即玄虚难测、“玄之又玄”,却又道器不分、生活的举手投足处无处非道。只是,按照以往的观念,我们看重了前者而忽视了后,对于理论工作者而言尤其如此。谈到书法的文化内涵,我们会更多的想到了儒道禅,这本没有错,我们只是忽视了,在这些之外,书法的文化内涵还有一些更具体的内容。如果在古代书法与当下书法之间做一比较的话就可以发现,古代书法中的一些细节性的传统有不少都被我们弄丢了。比如,在我的印象里,古人写字对笔墨纸砚的要求极其几讲究的,王羲之、米芾等等都自己参与过纸与笔的制作,精益求精,对其他的书写工具的要求同样也是最精微的。从文化的结构来看,这些都是不可随意丢失的文化传统。相比之下,当下书法创作者在工具的选择运用上明显粗糙的多也邋遢的多,在这种粗糙和邋遢中,我们丢失的是对书法的敬畏、失去的同时又是书法已以及书法创作者的尊严,当书法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时候,文化也理之而去。道理很简单,形而下与形而上并不是可以截然有别的,形而下层面的缺失,导致了当代书法某种程度上形而上层面的缺失,即文化的缺失。在这里也想告诉当下的书法创作者,首先要自己尊重书法、尊重自己,然后书法才能重新获得世人的尊重、书法的边缘化,固然有外在的社会文化原因,但也不要忘记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杨丽萍对每一个动作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林怀民因为有观众在剧场里拍照而拒绝继续演出,试问,比起他们对于自己专业尊严的那份悉心的呵护,我们当下的书法家能不汗颜?指责当代书法文化内涵的缺失是正确的,但究其根本的原因,却不在于形式的追求。所以,从这一重意义上来讲,王冬亮在创作中运用染纸等手段,是没有错的,这说明了他在有意识的恢复当代书法创作中业已丢失的、另一重意义上的文化,只是他所追求的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遥不可及的,相反,他所追求的是书法传统中更具体、更微妙、更易于操作的那一部分内容。在这一点上,我对王冬亮的书法创作是表示肯定的。顺便可以提及,尽管王冬亮所做到的还只是其中一部分,不过从他的创作追求中,似乎可以觉察到当代书法寻求出路的某种积极的努力。
基于以上几点叙述,应该说,对王冬亮的书法创作我们有理由抱以期待,因为他的“采铜于山”的学术理念,以及他的无限接近于书法本原意义的创作观念与实践……

                                          2011.07.15
                                                   于京西《中国书画》编辑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1_92:}{:1_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7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老师好字        {:1_120:}                        魏春老师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