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3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3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国尚画廊

张世刚2014年精品四尺对开(不断添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4c7b87d0tx6CeP1ynVk5e&69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世刚·心经 张世刚·心经.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离谱
                             文/张世刚
无庸置疑,现在的书法已经退出了实用的平台,所能展示的就是供人欣赏。书写的内容很少有人去关注,甚至有些笔误都不太影响欣赏者的审美,往往习惯于视觉的、直观的感觉,看是否有“冲击力”。但是随着人们对书法兴趣的逐步浓厚,书法家造诣的加深,对传统文化理解的深入,综合修养的提高,一大批的书法业内人士,以及广大的书法爱好者的审美逐渐的会由表面趋向内含,由视觉冲击转为内心的品读。品察一点一画的韵致,以及点画与点画间的衔接过渡,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乃至通篇的呼应变化所产生的意会难言的艺术品质,并能给人们心灵深处带来具有超时空艺术美的享受,应该是书法审美的大趋势。那么,这就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是书法作为纯粹的传统民族艺术,虽然受到现代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其美学价值观可能会有所改变。但是,人们在品读它时也一定会有一种传统的习惯定式和审美标准,尽管这些定式和标准有时会比较概括和模糊,一旦面对它时,自然会有一种约定俗成的经典标尺浮现出来,进而来判别其优劣雅俗。无论是创作者或欣赏者都不允许无原则地糊涂乱抹和意想天开的评头论足。这是书法背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积淀所致,这是客观的,是不以当代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二是书法退出记事功能而成为今天纯欣赏的艺术门类,人们对它的欣赏自然也会出现审美的疲劳现象,或者说欣赏者的审美逆反心理。如果作者仅仅因为某种面目出现在某次获奖名单里,从而刻意去经营它,保护它,不再以碑帖来关照它,不去贴近文化,不来皈依传承,反以自己卑浅的修养去营造它,以狰狞的面目去张扬它,只能是无端地重复自己,“十年一贯制”,“二十年一贯制”,同样也会令人生厌,这也是客观的。那么解决这种可能的唯一办法,那就是古典的法贴,舍此别无它法。这就是所谓的 “不二法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书法史文化的。
书法源于文化,又服务于文化。一般讲艺术是来源现实生活,换句话说艺术品本身能直接表现或再现生活的方方面面,描写自然景观,刻画人物性格,表现或再现社会动态,从而来服务于社会生活。不可否认,在这一点上,艺术是生活化的。但书法不同,书法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是作为附属艺术游离于文字之上,中国人记录文明、传承历史的一种载体上的精神华彩。它很难像其它艺术那样,诸如文学、绘画等去表现或再现生活,因此可以说书法是来源于文化,而又服务于文化。那么,学习、创作书法注定要遵循它特定的艺术规律。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大量的经典碑刻和墨迹就是学习研究和创作以及发展书法的唯一源泉,对其欣赏、品读以及评判的审美尺度都是建立在其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张世刚先生的理由:
张世刚先生出道比较早,在国内级别和辈分都比较高。同他一起出道的很多人已经没落为地方名家,在圈内很难被人再提起,也有很多人名气还一直在全国比较响亮,水平上确实一直在吃老本踟蹰不前。能像张世刚先生这样一直在全国保持着稳定的影响力而水平又不断进步的书法家我们只能说很少很少。很多跟他同级别的书法家的价位依然是很高,从投资的角度讲已经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好不夸张的说这个时候下手收藏张世刚先生的作品是个好时候,无论从投资角度还是收藏角度。
近年来张世刚先生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讲课授徒开设工作室,同时又屡屡被邀请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等业内学术机构讲学,可以讲张先生桃李满天下,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攀升。近三年来,各大书画媒体也纷纷关注张先生,宣传力度甚大。其书画专集的出版也不落后每年均有大部头的专集问世。
再者张先生是个很全面的艺术家,其国画和篆刻在业内也被人称道。先生在国学、佛学、收藏鉴赏等方面也有着较深的造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沉香屑.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名称:大方——当代书法名家张世刚书法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4年11月28日-2014年12月18日
展览地点:国尚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二区19-8)
主办单位:中国书协展览中心、国尚文化
学术支持:《国尚》杂志社、《品逸》杂志社、《中国水墨》杂志社、《边缘·艺术》杂志社、《云社》杂志社、《一画》杂志社、《中国琉璃厂》杂志社、《收藏家》杂志、正观文化、正为文化、映雪堂、明德文化、三恒文化、峰观堂、盛世文化、水墨京南文化、学画馆、月雅书画网。
媒体支持:国尚文化、品逸、正为文化、峰观堂、映雪堂、中国水墨、书艺公社、悦凤堂、中国书法超市、雅昌网、书艺公社、月雅书画网、书画频道、国学频道、中国艺术品投资门户网、北京国画艺术网。
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展览,张世刚精彩瞬间
1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活动照
IMG_90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说自画
文/张世刚
    其实我真正起手作画的时间并不早,大概已是四十岁以后,可是准备的时间却挺长,几乎打小就喜欢画。听老人讲,儿时的我很有天赋,对什么事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模仿能力超强。
    种种原因,我没有走主流绘画的路子是有点遗憾,但在我今天看来也是万幸。成年后爱看画集,无论哪类画集只要上眼的逢着就买,兜儿里的积储从不吝惜。翻开古人的画集,我才知道大多活着的人的画是怎么回事儿了。
    看着画谱我迟迟不敢动笔,生怕我的粗俗坏了传统,时常激动而欲试又止,纠结了好一阵子。直到有一次,易斋主人王丹看我涂鸦便诚意地说了我一句:以你的笔墨功夫不画画可惜了。这才猛然叫醒了我,让我鼓起了勇气。起初学画山水,毕竟是生在农村,玩在山里,山间的一沟一壑、一峰一梁、一草一木、一溪一水等等景致,仿佛悉数于心,倍感亲切,因为这曾是我的乐园。其印迹之美,影响之深让我终生受用,作画时,笔墨间幻化出的妙景能时时勾起我儿时的梦境,其中乐趣妙不可言。
    如今,我又攻写花鸟鱼虫,这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些卉木生灵同样给予我童年时期不尽的快乐,为她们写生更能唤起我生命的活力,让我兴奋;二是,我儿时嬉戏于山水间,折花惹蝶,打鱼摸虾,射禽捕鸟,林间毁巢取卵,沙滩拾蛋捉雏,这些虽然为我的童年充实了生活,平添了乐趣,但无知的杀生害命也曾给我后来的心理蒙上很多阴影,生出了不少烦恼,也曾噩梦连连、惊恐不已。丰子恺先生有《护生画集》行世,唤醒了诸多人的好生之德,其功大矣。我不指望写花鸟画会为自己赎过灭灾,有什么功德,只是觉得藉此,每每能唤醒自己内心已趋麻木的那点爱。当然,如果能唤醒更多有缘,那可就更是我所期待的了。
基于这两点我自感到花鸟画还是挺有意思的。我会一直坚守。

                                         岁次癸巳九月寒露之夜于豆各庄灯下

                                            十二光如来照注屋主者世刚并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世刚展览瞬间
IMG_8962_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