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6-10-2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0984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明媚的春天,点击书坛新气象
0 U \- y% b( [" e, Y
* u4 J. c- e5 h 笔者有诗《把春天给我们的还给春天》:
3 p1 z4 ?; Y- t7 c3 }- h! w, C3 H3 x/ ~
8 _& ]6 P6 x( ?! v2 F% }
穿越广袤的平原 跨过封冻的河床 我用穿破的鞋堆成理想
风告诉我 那些旗帜在前方 也在前方的前方
万物都在生长 有的生根,有的发芽 它们要默默改变世界
生命的顽强 正放射光芒 ......... / C7 \# L$ s, X8 r
当时间走到二OO七年的春天,走进书法的世界,是怎么一个灿烂呢?
% T* C$ I# |. d6 H -----引子, M( z7 {/ _ r& p$ [7 r7 O& U" P
) c U6 v9 ~9 U' V9 Q0 {& z% H1 B 关键词:书法忽悠学
( c) D7 c+ f* x! {$ R8 ^8 F( Q# R$ L$ h2 b
有贴云:《【谁在忽悠春天】炮轰丁亥开春十大书法网络事件》,其实不是炮轰,而是对今年春天的书法忽悠事件进行总结。大家都知道忽悠的本意是炒作,人们喜欢忽悠这个词是因为它的生活气息。喜欢书法的人不是都能成为名家并拥有市场的,当书法不能为我们带来利益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它的另一个价值:娱乐。说上口一点就叫“书法娱乐生活”。9 i" _: S# [# ]* P9 s
1 X* T% V; b5 L3 b1 i: R) z
关键词:指点全国展
) `+ S6 j: M0 _
) m& K, K$ V' Y. @. ~ 中国书协的全国展览,一直是书人的最关心的话题,有关国展的讨论与批评更是铺天盖地,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时代特征。今年开春网络署名有谁共鸣者发表了《全国第*次篆刻书法作品展览征稿启事〈恶搞版〉》似乎将人们对国展的批评推向一个向峰, 尽管批评的语言已背离传统美德,却不能忽视它的存在,是它让我们在深刻的反省之后,对我们的国展有了更高的期待。
- N) Y) ~1 R2 m3 e9 y0 r6 D( v* e5 c* q! X" g* _2 a- }" K
关键词:女性书法5 ^% h# [8 k4 u8 B J- I1 i
9 ~" L" Z! _* G 去年兰亭奖安徽韦斯琴小楷书获冠,女书家爱到广泛关注。《书法报》长篇连载朱以撒系列文章《当代中青年女书家十批评》,全面展现当代女书家风采。再点击书法网络,我们不难找到这样的贴子:2007年燕书作——寻我一灵魂之伴侣;美女才艺之——小荷才露尖尖角;何处著我?——白云(女)作品展……一时间女性书家倍受注目。陕西少女书家程利在文章中写道“我希望个人的艺术体验能够汇入民族乃至世界文艺、思想的历史长河,对于当代艺术,作为置身其中的我,必须将体验、感受、思想、乃至矛盾、冲突一一记录下来,那么,我们对于历史的贡献就不仅是个人的艺术成果,还应包含作为当代艺术整体思想、文化、潮流的集体美学意义。” 新一代的女性书家能够如此以大写的笔触展望自己的书法理想,也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的觉醒。
+ X% O4 W0 ?) u0 j% G7 I, x$ P% M. K" b' P7 n. `# F! R# y$ z
关键词:纸媒在进步. Y1 r; g% ]) u
+ m$ M# `' ~3 z; d3 j
《书法报》扩版,大搞书法海选不再走报上书展的广告生存路线,文章愈加精辟多元,版式更加赏心悦目,是大进。《书法导报》大报厚重不变,书法批评重量有加,关注版客观独立,经典精临及时有料,海派书法的推介更是大气厚道。《青少年书法》虽厚度不够,但自由民主不薄新人,每月一期的《墨香飘》清新益人,以人为本可谓良师益友。书法网站异军突起,的确给书法报刊以难及冲击,但两者各自的优势还不能替换,所以书法纸媒大可自信,若是转换观念与网络合作说不定还会光明一片,有益于书坛。9 S& C6 w( o1 ?! z* N
! I( k( {& W$ j! v. _ 关键词:书印海选
/ M- N8 _" _, m; ?! ?2 M: K$ O( q, g# l+ \6 ^, O8 K/ Q6 f
超级女生的全国PK,让“玉米”,“”在神州大地大获丰收,一时间“海选”一次风行海内。虽然今年才到了书法圈,却也如火如荼,声势浩大。《书法报》年度海选,西冷印社“篆刻海选”。“海选”这个新鲜的时代样式将怎样寻找散布在坊间的书印好手?能否真正达到繁荣和普及书法篆刻的目的?还是因为商业炒作的意图?我们拭目以待。$ n' |% i( E7 a. J3 U; Z) t
# N& N/ L P/ O. f% \
关键词:书法争鸣5 p8 n+ Z0 ?/ ~2 {2 ?3 `6 l
1 E7 D9 {% L( P, n- L 《书法报》有言论专版,《书法导报》有关注专版,《青少年书法》的争鸣在三版。点击书法网络《书法网》有【当代书坛、印坛评批】+【书论印论争鸣】,《书法江湖》有【 当代人物艺术批评 】,《中国书法网》有【 书坛大家谈 】 ,《中国书法家论坛》有【百家争鸣--七嘴八舌】,《中国篆刻网》有【篆刻批评】。纸媒有[老斯说话]、[瑞田视野]……..网络有天生书呆子,一鸟,中国书法收藏……..书坛百象尽在书人视野。天生书呆子被评为二OO六中国书坛十大人物之一,一鸟长文《二OO六书坛十大人物评说》被纸媒刊发,充分说明网络评批写手受到了书坛的关注程度。进入二OO七,网络评批的新锐写手丁剑、黔墨、琴岛大布衣、虫甬, 招雀园主人等怀抱书法的正大理想,紧追书坛时象,风格新锐,喜悦异常,不以漫骂示人却也颇受捧好,代表着网络批评的新春气象。 5 x" r! g4 d6 k- d+ q% ?7 i
关键词:关于张海
* Q& v! a- u, n* f* [3 B4 @
: B: H0 q; B) n' i } 张主席去年荣升主席宝座,于是乎书坛事件都与主席有关了,张海成了批评的靶子。有代表帖子:天生书呆子《2006年,张海在一步一步堕落》、《一鸟讽张海纳谏》之文言版、虫甬《也说张海—〈书法三问〉读后》等。力挺张主席的有,代表帖子有中国书法收藏《有失公允的评判----书呆子,〈张海在堕落读后感〉》、卢昊《重大新闻:天生书呆子恶搞张海主席,伪造张海主席的回复》、何道哉《天生书呆子,可以休矣!》。主席成败呆子说了算不算?卢昊说不算。一鸟又以文言助阵……卢昊抓住呆子小辫子不放,谁知山外青山楼外楼,炸出重磅:何道哉,看呆子如何收场?我们不仿一想:呆子怕谁?马甲又是谁?江湖险恶呀!关于张海主席的工作的成绩能够受到这样的关注,足以说明民众的觉醒,批评家依托网络虽然出现了更为锐利的锋芒,但却有益于人们思考,而真正受益的也许就是张主席本人,呆子批评张海实在批评整个书坛,批评使人进步,作为引领书坛的主席张海是很需要听到这些声音的。
6 R& @: f3 {! R x" K
6 J& P$ \' U f' b5 j 关键词:篆刻时代的到来
H4 c( E( o8 B! X8 F' t% X! o. g2 X N% p0 n8 _" i8 f
从去年年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征稿启示发布开始,山东、河南,辽宁,四川等地都相继发布篆刻展览的信息,加上西泠印社又散布出要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海选,一时间篆刻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正如《美术报》记者蔡树农的一篇文章《篆刻时代》仿佛已经到来。的确,当代艺术大展开年大吉,借助网络的力量,让全国印人为之澎湃。展望一下,二OO八奥林匹克的圣火点燃北京,中国印的会标给中国篆刻带来的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繁荣时代。
) H5 J# I1 p' O+ K0 W% {8 ^
4 X1 _, h9 C4 o0 ~1 W% y: H# T' S 关键词:国展评审的网络直播* B1 N0 Y' L; N0 P/ e0 [
+ z0 l0 f' D) f8 {5 m
从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征稿自信发布之日,到三月28日审定结果公布之时,篆刻艺术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实为天下印人的福气。公开、公正,扎实、多元,因为书法网络的现场直播,使这个展览成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展览,一个让书人振奋的展览,一个让人思考的展览。它的艺术导向趋向新锐包容的多元时代,它的组织导向走向团结一致的和谐时代。它的评审导向走向以人为本的人权时代。它的信息导向走向方便快捷的网络时代。
9 o& L" W4 K/ K- Z! h
3 c( V/ _! [! L6 A6 O 关键词:敢为天下先----崔志强9 u0 z) R. O; u3 |* y
7 k! Q+ \4 c# |6 n( h, p) I 一张五千元的汇款单,引出崔志强“书坛包公”的形象,用天生书呆子的话:“篆刻大展的成功成就了崔志强的名声,也向中国书协的领导们将了一军,即将到来的九届国展,是借鉴发扬篆刻大展的成功经验,办得更加阳光更加公正,还是象去年的兰亭奖那样,在行草展成功的基础上退步,走回头路?…….有人说崔志强办的篆刻大展,破坏了某些人的游戏规则,断了他们的财路,老崔下课为时不远,究竟如何,我们拭目以待。老崔的命运将是书协未来工作能否改观的试金石。”这样的话好像是在逼迫书协,让书协难堪,其实也说明了大家的愿望。虽然一个展览的运作不是一件单纯的事,有很多头通的事让人无以应对,所以做事必须下定决心,找一个既能干事,又铁面无私的人。"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就有着转折点式的积极作用,为当前国展览走向正大无碍的理想境域起了一个好头。时代要进步,群众必先觉醒。时代进步了,展览也必须进步,愿书坛能因官方展览的发展进步而一步步走好!如果真是这样,崔志强当是时代的功臣。
c k' B/ A+ R) R& I/ Q) `
k, i, c( t3 E b6 @ 最后总结一下:网络时代了,艺术要走向多元!) k" U! q# C f
# r) a! C9 W$ G- t# L0 X" o& _
二OO七年四月六日午后于穆庄 2 G/ \. y, e0 w S' R9 b
, _7 e( p8 H; O% @8 O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4-9 09:5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