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书艺公社

【公社辩论会】二月之辨:以帖为主,辅之以碑→←以碑为主,辅之以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4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命题应该是这样:就是
帖学者应该向碑学者学习什么
或者
碑学者应该向帖学者学习什么


碑和帖不是一个论坛出了题目就能解决,也不是几代人能解决,要不,康有为老先生早就有为了em4 em4 em4 em4 em4 em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大家不要把这个辩题复杂化,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取法做出判断和讲述理由,
但这个辩题反应的结果是肯定复杂的。
即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的时代书法的审美趋势是什么?为什么?这个结果当然是很值得期待的。

帖本身就是精英化的东西,碑其实也是经过了精英化的挑选和技术演绎,那么,今天的关于碑、帖的讨论显然没有康有为那个时代那么棱角分明,但无疑意义还是有的,而且很可观。因为当代对于帖和碑的认识已经和以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是前所未有的,那么当代书法的审美趋势和取法主流也当然是很重要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家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事。

当然,我个人更期待极端的对于碑、帖的取舍和看法,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时代,如果有人能持有极端的“偏执”,那么他极有可能就是未来的大师。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8-2-4 13:2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来自自己本身
不是靠论坛来引导,也不是靠辩题来产生
要不,我们各个书法网站的坛主就是大师,或者辩题方就是大师em5 em5
既然是多元时代的书法就该是书法的多元化
又何必拘泥与碑或帖\帖或碑或碑合帖或帖融碑
错误的命题,错误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em8   em8 em8 em8

[ 本帖最后由 姜太公 于 2008-2-4 15:1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姜太公 于 2008-2-4 13:15 发表
这个话题实在出的窝囊
那么就回答第一个问题
1\毛笔是一管软毫,在清以前,又谁提出这问题.?再,当代帖和碑,谁又不是用毛笔写出来的
2\能否融合的问题,我们的前辈已经有探索.就象我在前有的比喻,男和女找对象,能 ...

老姜的发言,有一定的道理。
书法正是在这种悖论中存在发展着,你提到康有为的尊碑,岂知康在晚年说过抑帖的后悔话,大体是说,他要是注重习帖,其结果就不会是这样。这说明,他晚年认识到帖学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8-2-4 15:39 发表

老姜的发言,有一定的道理。
书法正是在这种悖论中存在发展着,你提到康有为的尊碑,岂知康在晚年说过抑帖的后悔话,大体是说,他要是注重习帖,其结果就不会是这样。这说明,他晚年认识到帖学的意义......

所以,这样的辩题毫无意义
顶真了,呵呵,祝大家新年好,恭喜发财

[ 本帖最后由 姜太公 于 2008-2-4 18:1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8-2-4 15:39 发表

老姜的发言,有一定的道理。
书法正是在这种悖论中存在发展着,你提到康有为的尊碑,岂知康在晚年说过抑帖的后悔话,大体是说,他要是注重习帖,其结果就不会是这样。这说明,他晚年认识到帖学的意义......

康有为晚年提出这样的看法是因为:
他早年由于极端的思想影响而将精力放在碑上,
而缺乏帖的东西。
稍做深入想一下,这并不能作为“帖”比“碑”好的证据。
当然也不能得出“碑”比“帖”好结论。
那么康有为话的意义在哪呢?
我想这要结合他的人生体验,(这样说笼统些,但可能是个大的指向)

回到前面,还是以书法艺术为主,
碑与帖更近于风格层面。
我如是想,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姜太公 于 2008-2-4 18:07 发表

所以,这样的辩题毫无意义
顶真了,呵呵,祝大家新年好,恭喜发财

你说这个辩题毫无意义,我觉得一是显出你不够宽容,二是你阅读能力有点问题或者说你根本没有明白本辩题的宗旨和目的,
我觉得这个辩题很有意义,它至少能在一定的量和一定的点上反应当下书坛的审美趋势和取法,而且对于本辩题的关注即是获得了一次思考和反思机会,
我期待大家的参与和发表个人的判断及见解,从大家的言论里我们将获得有益的总结和思考。em13 em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姜太公 于 2008-2-4 14:25 发表
大师来自自己本身
不是靠论坛来引导,也不是靠辩题来产生
要不,我们各个书法网站的坛主就是大师,或者辩题方就是大师em5 em5
既然是多元时代的书法就该是书法的多元化
又何必拘泥与碑或帖\帖或碑或碑合帖或 ...

碑和帖的历史的美学分类和导向至今还没有被新的第三种取代或更新(虽然王学仲显示提出过经幢体),那么,在实际的书法取法中必然有所侧重,这种侧重就辩题研究的范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