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 发表于 2009-1-10 10:05

典型理论家书法.才情.悟性远高于技法.平和自然之趣

殿标 发表于 2009-1-10 12:53

em1 em1 em1 em1

韩心 发表于 2009-1-10 14:38

好帅啊!em2 em2 em2

闲散墨人 发表于 2009-1-10 17:07

才桢是位来自"临川才子之乡"的新时代的才子,我常听其师专的同学也是我校的同事程老师讲起他.从一名乡村老师一步步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硕士,攻读博士,继而成为清华美术学院的教授.很不容易.少时就以一手好文章闻名乡里.
    观其书法作品,以八大山人的书风为基调,以当代审美特点丰富内涵.简淡自然,不激不厉,婉约多姿.风规自远.在用笔上中锋为主,寓方于圆,减少提按,减弱顿挫,缩小迟速,删繁就简,沉稳流动,秀美雄浑.布局极尽大小、长短、欹正、挪移的变化。在黑白分布间减少牵丝。结体上依势作夸张变形,随意而安。作品表现了和悦空明的韵律和自由而无碍的精神。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其丰厚的书法理论知识的引领下书法一定会走得更远。欢迎在回家方便的时候来南城指导。
(344701)江西省南城县万坊中学   熊新华(手机:13879407305)

[ 本帖最后由 闲散墨人 于 2009-1-10 17:12 编辑 ]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9-1-10 19:04

当观者都在说你写的是八大到时候,我想知道邱兄是怎么想的,是觉得丝丝甜意还是少许的苦涩甚至觉得曾经的提问者很无聊。

邱兄如何对待争鸣,尤其是针对你自己作品的争鸣?

书法有时候是个很难让人看明白的东西,做人亦然。

(无论你是谁,千万不要删我这个帖子)

邱才桢 发表于 2009-1-10 20:25

答书友

帖子进展到第十天,一直在默默地关注书友们的反馈。是该说几句的时候了。
1、首先,感谢广大网友对这个帖子的关注。帖子不短,浪费了大家不少时间。感谢之余,深表惭愧。
2、我的专业是书画史论和书画鉴定,严格说来,书法属于业余爱好,都谈不上很好。朋友热心,帮忙贴上,主要还是多听意见,以利提高。所以,无论是鼓励还是批评,我都笑纳。
3、朋友们经常谈及八大山人。八大和王羲之,是我,以及很多人的偶像。今人学习古人,都有有意变通和无意忽略的问题。看看历代王羲之的追随者,不难发现,反差何其之大。但人们对于取法“二王”一路的作品,大概是因为比较熟悉的缘故,人们大多宽容些。八大的学习者相对较少,大概也因为缺乏足够的可供比较的标尺,以及足够的记忆和情感储存,人们难免有些困惑。在我看来,这是很有意思,也很正常的事情。
4、朋友们的问题中,谈及对于别人说我“写八大”怎么看?细细琢磨起来,“写八大”跟“写二王”好像有点对立。我的回答是,如果别人能从我的字中看到八大优秀的元素,我将引以为荣;不到之处,则由我自己负责。我并不认为,“写二王”或者“写章草”具有天然的优越感(当然,我也是写的),反之亦然。关键看学得怎样,以及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5、所以,我学习八大,我想也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功课,以后怎样,也不知道。我也力求揉进去我所理解的章草和汉简,以及其他。目前远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那种境界,但我一直在努力。
6、有朋友提到我在大英博物馆照片中没带手套的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很专业。的确,关于手套,博物馆都有严格规定,我当然不敢随便造次啊。没有戴手套的原因,是博物馆有时希望能亲手感受一下质地,发表真伪意见。我在大英图书馆看《龙保帖》的时候,吴芳思博士也邀请我用手触摸,甚至说,如有必要,可揭下细微小片做技术检测。所以,戴手套是常态,不戴是例外,比较难得。立此存照而已。
7、 我相信大家都是出于好意,出于对书法的虔诚和热爱,来发表各自观点。我同意前面朋友“对事不对人”的说法。坦诚、客观、公正、深入的批评,是我,也是大家,所乐于看到的。
8、再过几天,我就要回南方老家过年,不常上网了。但我会争取每隔十天对朋友们的问题集中回应一次。回答中如有不妥之处,还敬请海涵。

提前祝大家新春大吉,牛年顺利!

[ 本帖最后由 邱才桢 于 2009-1-12 09:55 编辑 ]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1-10 21:32

原帖由 邱才桢 于 2009-1-10 20:2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帖子进展到第十天,一直在默默地关注书友们的反馈。是该说几句的时候了。
1、首先,感谢广大网友对这个帖子的关注。帖子不短,浪费了大家不少时间。感谢之余,深表惭愧。
2、我的专业是书画史论和书画鉴定,严 ...
对于八大和王羲之根本就是渊源关系,在八大留下来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来,最有名的是八大的临河序,他们不是对立,只不过审美和艺术的表现手法不一样,我赞同邱先生的观点。em11 em11 em11 em11

[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09-1-10 22:08 编辑 ]

有风来去堂 发表于 2009-1-10 21:34

我如何看邱才桢今日的书法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书法时,总是习惯于找一种标尺,就是说特别渴望有个对应物,两相比照之下,比较容易做出谁高谁低的价值判断.这个标尺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二王,或者是八大.它的好处在于一目了然,但它的问题也正在这里.如果我们总能很轻易地做出判断,我们就会盲目乐观,认为自己洞悉了评价的秘密.但事实往往不是那么简单判断的.em4 em4
       比如我看邱才桢的书法,既有他过去的思考,也有他今天的实验,但是它一定不是它未来的模样.就是说它是个运动的过程.在你抛出的时候,你可以掌握它的方向,知道它前行的轨迹,但是你一定无法知道它究竟能到达的远度.所以对一个年轻人书法家我是不建议给他过早定型的.因为年轻,他就会各种东西都感兴趣,今天试试二王,明天是黄庭坚,后天是八大,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年轻书法家看待风景的一种方式,绝不是目的.所以我觉得不能仅仅用象与不象来概括邱才桢今天的作品.em4 em4
   如果要说,以我的观点,其实更应该看到的是一个书法家的思考和对古人传统的个人体验和分析,到底达到了何种境界.如果为奴,那终生是奴;如果为师,摆脱也是艰难的;如果作为一种滋养,那这种实验就是有意义的.em2 em2
   一个有野心的书法家,它的笔墨疆域一定是越大越好,空间的开阔可以让他自由驰骋.如果把目标仅放在自己熟悉的跑马场,又如何能日行千里,信马由疆呢?因此,我欣赏邱才桢的作品绝不是他今日的成熟,恰在于他的多变,看好他的作品,也不在于今日的定位,而是这种清晰而又痛苦的自己磨炼.以一时一地之成败来评价人本不可取,对作品也是一样.em4 em4

[ 本帖最后由 有风来去堂 于 2009-1-10 21:35 编辑 ]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9-1-11 09:48

原帖由 邱才桢 于 2009-1-10 20:2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帖子进展到第十天,一直在默默地关注书友们的反馈。是该说几句的时候了。
1、首先,感谢广大网友对这个帖子的关注。帖子不短,浪费了大家不少时间。感谢之余,深表惭愧。
2、我的专业是书画史论和书画鉴定,严 ...


1、谢谢~惭愧
2、书法是业余爱好
3、八大=二王
4、八大——不等于——二王
5、努力
6、手套是例外也是必然
7、欢迎批评
8、回家

谢谢回答问题。

我有一友,爱说实话,天生不招人待见,在你的贴后说了几句真话,可惜已经“尸骨无存”了,让他再说,他说已经没必要了,说了也白说,自古忠言逆耳,说真话的都没有好下场。老宫套用本帖99#“许昊大师”的名句“燕雀怎能知鸿鹄之志呢”,“.....古拙、简远而又自出机杼!这显然跟他超乎常人的思考能力和鉴赏水平有关......”“江湖俗人,只知拿着一根尺子“削足适履”,“守株待兔”(你瞅人大师这成语用的,守株待兔都带着尺子,真不是一般人儿)。”

邱博士的很多学术方面的著述很有意义,这反映到做学问方面,的确让人佩服。如果真能耐得住板凳的十年冷那才是真做学问者,期待未来更加厚实的邱才桢博士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9-1-12 21:36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查看完整版本: 【2009.1月强档人物】邱才桢(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