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一先生
发表于 2003-8-13 14:32
张三临米芾
既然“观点决定方式”,哪里还有什么“死临”之说呢?这个就是观点之争!
太子长琴
发表于 2003-8-13 19:37
张三临米芾
哈哈,如此临法,就怕易放难收啊
等到搞创作时,就成了意识流啦
最好让俺等见识见识张三的创作啊
据说笔笔见生命的律动
既然和老沃并举
想也就不过如此吧!
大汉雄风
发表于 2003-9-19 10:37
张三临米芾
古人学书,多为临帖、摹帖,明清之时,有人开始玩帖。
其实临帖已有对临和意临之别,不过今人又把古人玩帖称为经典意临也。
——一家之言,胡乱说说。
永和
发表于 2003-9-22 12:16
张三临米芾
可悲
好的东东啊,为何无人懂?
羽一先生
发表于 2003-10-4 17:02
张三临米芾
可悲吗?永和?说说好在何处?总该有个理由吧?光凭表面文章能说明什么呢?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就值这几个字吗?评嘛,就是要说理的嘛!
狂草王
发表于 2003-10-4 21:39
张三临米芾
下面引用由羽一先生在 2003/10/04 05:02pm 发表的内容:
可悲吗?永和?说说好在何处?总该有个理由吧?光凭表面文章能说明什么呢?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就值这几个字吗?评嘛,就是要说理的嘛!
竹溪
发表于 2003-10-8 01:09
张三临米芾
能临得这么操蛋原因不外乎有二。第一:对毛笔的控制力差,基本功严重不足(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功底),集“飘”“软”“肉”于一身,从他的行草书用笔就不难看出楷书基础之薄弱。第二:观察力不够,只求得半点粗劣大形。千万不要说这是什么“意临”,意临主旨追求神采,而神是建立在形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任何艺术形式不争的真理),形不准就根本谈不上神,这根本就是学习的误区,不信的人可以依此法临习下去,呵呵。
竹溪
发表于 2003-10-8 01:12
张三临米芾
再说说学院派吧:本来不可能通过在学院短短3,4年的学习把书写能力提高到什么程度,可是既然是科班出身,毕业了就得有“作品”啊,得“创体”啊,得“出名”啊,可字又拿不出手,只得走旁门左道来唬人,并冠以XX流派,XX思想,玷污艺术,浪费资源,急功近利而枉费心机,实在可悲。
都市野狐禅
发表于 2003-10-8 02:34
张三临米芾
张三的书法功力不低!但从临老米的作品来看.运笔有些吃力,长锋是不是太长太细了.张三写时是否有此感觉!呵呵!
羽一先生
发表于 2003-10-8 15:44
张三临米芾
我同意竹溪的某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