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3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3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大蝌蚪

刘小晴《小楷技法指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是这种章法,因打破了横竖的束缚,有着比较自由的天地,但书写小楷,疏密参差,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不宜太强烈,乃当以端庄匀称为主调,落笔后要随其意态,因势利导,各成其妙,执死法者,必损天机。故这种章法,妙在有意无意之间,最能引人入胜。清郭尚先《论书》说:“魏晋人书非不结构严密,然其章法之妙如绛云在空,随意舒卷,有意无意,寻绎数四,自觉深远无际。”试观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帖》,通篇布局,形势错落,行间茂密,风致萧远,其章法密不嫌迫塞,疏不嫌空松,增之不得,减之不成,如天成铸就,极其凑泊。正如蒋骥《续书法论》中所说:“篇幅以章法为先,运实为虚,实处俱灵,以虚为实,断处俱续。观古人书,字外有笔,有意,有势,有力,此章法之妙也。玉版十三行,章法第一,从此脱胎,行草无不入彀,若行间有高下疏密,须得参差掩映之迹。”王铎的小楷,其章法亦是大小错落,奇正跌宕显得意聚神密,极富朴茂自然之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三种小楷的布局方法,以横直无行列的格局为最难写。为了把握住创作的成功率,作书之前,要意在笔先,从纸张的大小,书写的内容,字数的多寡,字体的格式以及如何布局,如何落款,需要写多少行,每行写多少字,要作一个大体上的统筹安排。俟胸有竹,然后从容落笔,落笔后又要能因时适变,随机生发,要兼顾到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当一纸中出现同样重复、重叠的笔画时,就要变化其结构或用笔,切忌犯平齐类同的弊病。故凡两捺重并时者,一开一合;二竖重并者,一伸一缩。画多则分仰覆,竖多则分向背。点画重叠者,变之以形;结构重复者,化之以势。或藏或露,时方时圆,乍显乍晦,忽起忽伏,极尽虚实、宾主、照应、烘托、争让、掩映、萦带、补缀、开合、锁结之能事,如是则能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整幅之间,藩篱茂密,精神团聚,给人以气足神完的艺术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章法的布局,不是大杂烩,其中要贯穿着一种主调,一种统一而协调的风格。唐孙过庭《书谱》中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故一落笔,第一个字就基本上定了这篇章法的基本主调。然后在这主调的管领下进行变化组合,犹如乐曲中的主调和变奏,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自然富有风神。

      书写小楷,幅首不可太生疏,幅后不可太松懈。故作小楷之先,当先于废纸上练笔,腕熟后方可正式创作,创作时要全神贯注,最好一气呵成,自然贯成行,缀成幅,而精气神贯注其中,自无生疏懈怠之病。

      无论何种形式的章法,在布局时,都不宜填塞满纸,须上下空阔,四旁流通,天地左右,留有余地。一般地说,如写小楷条幅,天地留白可多一些,如写横幅或手卷,则左右留白可多一些,如写扇面,则一行长,一行短,疏密有致,自然得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谈谈小楷的落款和钤印

      款是正文以外的补充文字,一般写在正文之后,因其处于从属地位,故款不宜超过正文的大小,以免喧宾夺主。款有单款,双款,长款,短款。所谓单款即是只落书者的名号;双款即既落被赠送者的名称,又落书者的名号。所谓短款即只落书者创作一幅作品的日期、地点、斋号、名号。所谓长款即书者在创作此幅作品后,有感而发,发抒己意的补充文字,或述创作的缘由,或品藻作品的得失,或寄托自己的怀抱,或议论诗文的优劣,或抒发当时的心境,或驰骋纵横之志向,或借题而发挥,或旁征而曲引,或借古讽今,抨击时弊,或感友高谊,剖心陈情,文虽短而情欲真,辞虽简而意欲长,横陈侧出,剪裁精炼,亦足以使人玩之不穷,味之不尽。故落款处理得好,不但可以起到调整一幅字重心的作用,亦可以从中体现出作者的文学修养,从而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如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书者的名号,又谓之穷款,当视其情况,灵活运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写小楷,在谋篇布局时,就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一般地说,正文最后一行不宜顶格写满,最好结束在全行的三分之一处。落款也不宜与正文末行最后一字相平齐或稍高与正文形成一斜角,要有参差,方不致平板。落款要尽量向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小楷落款的书体,一般仍以小楷为宜,亦可略带行意,用行楷书就,不宜用草书或篆隶,方能协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书赠对方落双款时,称呼要得体。一般关系可称同志,同道可称方家、法家、学兄、同窗等,平辈可称阁下、足下,如是部队军人可称麾下,如赠送外宾男的可称先生,未婚女子可称小姐,已婚妇女可称女士,至于亲戚,则叔、姑、伯、舅,不可混淆,用词要谦逊,如某某共勉、勉之,如送友人可题为某某补壁,如写扇面可题为某某拂暑,如对方是女同志,则可题为某某雅正、芳鉴,如对方新婚则可题某某俩正,如为对方祝寿,则可题某某敬贺、拜贺、遥祝等,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写小楷最后一道工序是钤印。鲜红的印泥,雪白的素纸与黝黑的墨色,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显得十分协调。印章有名章、斋名章、起首章,闲章等,钤印处理得好可以起到镇边、压角,调整一幅字重心的作用,况小小的一枚印章之中,亦具刀法、章法,风格变化万千,能给人以一种审美的愉悦。一般地说,起首章和闲章可钤在幅首,名号章和斋章当钤在幅尾,钤印也不可顶天立地,要留有余地,则整幅章法不会有窒塞之感。小楷钤印欲小,小则与正文相得益彰,钤印亦不欲太多,一般不超过三方,多则反不庄重。

      总之,落款与钤印虽处于从属地位,但亦宜处理得当,则通幅之布白自然熨贴。要处理好章法,当多观赏古人作品,从中体味其形式美,还要于平日留意诗文,增加自己的文字素养,从中体味文字的内容美,自然能使整幅字的布局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小楷的笔势和体势

势是中国书法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其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势产生于气,气本于天赋,基于学力,成于修养,而流露于笔墨之间。

      古人很早就观察到自然界里,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左右着一切事物的发展,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如寒、暑、风雨、生死、兴衰、晦明等都按照自身的内部规律在运动着,这就是气和势的作用。老子《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中所说的道即太虚,一即原气,二即阴阳,三即阴阳的和谐,和则润生万物,变化出焉。这种朴素的辨证思想对中国的美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古人又深刻地认识到,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于规律中获得绝对的自由。孟子首先提出吾善养乎浩然之气,气是潜伏于事物内部的一种客观规律,因而很自然地被运用到文艺中,如曹丕《典论》中说:“文以气为主。”在书法理论中,首先提出势的概念的是东汉的蔡邕,他在《九势》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构成书法艺术最本质的气是由阴阳而产生出来的形和势,这种思想实际西汉时王充《论衡》中早就提出“阳气主为骨肉,阴气主为精神”的论断,而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书法艺术中形质和神采的滥觞,因此研究形和势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正是我们在本章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所谓笔势就是研究用笔中点画合乎情理的运行轨迹,这种轨迹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但它必须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势是由结构、行气、章法所构成,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内部联系组成了结构,字与字之间的内部联系组成了行气,行与行这间的内部联系组成了章法。

      势在书法中大都是无形的,在行草偶而显露出势的形迹,也只是用虚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势虽然隐以神运,大象无形,但在书法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小楷最要讲究丰神 ,古人观察到神与气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汉苟悦《申鉴》中说:“凡言神者,莫近乎气。”气不但是生命运动中力的表现,也是一个人精神气质的表现。包世臣《历下笔谈》中说:“字有筋骨血肉,以气充之,精神乃出。”所以字有气有势,则整幅章法,精神贯注,意态活泼,一气团练,藩篱完密。虽然书写小楷并没有行草那样磅礴万物,挥斥八极,酣畅淋漓,气吞河岳的气势,但它却潜伏于里,于端庄静穆中乃蕴藏着一种动势,这与行草是一脉相通的。

      小楷贵于自然,点画与结字在形态上虽然千变万化,但笔法是因笔势的作用而产生的,所谓因势生形,故凡得势的作品,分肌劈理,因势利导,如风行水面,自然成文,风出岩间,无心而有态,它的每一个点画都被安排在恰当的位置上,十分熨贴,合乎情理,操纵自如,造休在笔端也。只有合乎情理,顺乎势道的作品,才能合乎自然。

      小楷难于生动,生动虽然涉及到用笔的规律,姿态的跌宕和笔力的充沛,但最关键的莫过于气势,气盛则纵横挥洒,笔机流畅,生发不穷,其间韵自生动焉。清蒋衡《拙存堂题跋》中说:“夫书,必先意足,一气旋转,无论真草,自然灵动,若逐笔安顿,虽工必呆。”清代的馆阁体小楷,虽以工整见长,只是势不灵动,字无姿态,至有算子之谓,故小楷最忌平板无势。

      由上可见,笔势是表现书法艺术内涵的空间意境,是气韵生动自然的表现手法,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小楷笔势和贯气的具体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楷的贯势的基本条件

      初学小楷,当以形求势,得势后方能因势生形。以形求势,首先要熟,熟在法而不贵熟在貌,笔法圆熟,方可入笔势之门。清方薰《山静居画论》中说:“收画至神妙,使笔有运斤成风之趣,无它,熟而已矣。”熟则大小长短,高下欹整,随笔所至,自然贯注成一片段,而笔势自生,古人作小楷,运笔如飞,而点画周到,结字妥贴,行行有活法,字字皆生动,只是一个熟字。

      字要有势,又当以力为后盾,韵之流露在于修养,唐太宗《论书》说:“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王羲之的小楷无一笔不到而能处处流转,无一笔粗俗而能字字用力,有势则笔意酣畅生动,有力则点画沉着飞翥,故学书者当首重气力二字。

      字欲有势,必先意足,所谓意足,即在作书前,意在笔先。当先培养其兴致,兴致勃发,势乃合拍,胸有成竹,至临写之时,兴会之际,机神所到,随其意态,以成其妙。得势则随意经营,生发无穷,失则极力收拾,满幅都非。当其落笔之际,时觉手心间有勃勃欲发之势,便是机神初到之兆,此时最要善于把握住这一稍纵即逝的创作灵感,这种方法在书写行草时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在书写小楷时,亦当富有这种兴致,不可为法度所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