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聆雪轩主

王镛及书法院的敢站出来一个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聆雪轩主 于 2009-1-13 09:07 发表
, c- q6 M# c& {. J/ ohttps://www.shufa.org/bbs/attachments/month_0901/20090111_229172ac1a9599abd5dcWmnd52EiAEii.jpg
; D  B3 o7 z4 u$ n6 R' Q* |* r3 `! \# `
这是王院长的创作视频剪辑; F  r8 W* V3 F" q
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笔法?
9 K1 G7 i* n- g$ V9 Z0 d8 }" n
请问何绍基是什么笔法,兄骑自行车和你夫人骑自行车的姿势是一致的吗,笔法是各个书家自己的喜好和习惯,这个有什么可以讨论的,难道就只有沈尹默先生说的五指执笔法,中锋用笔是不二法则,毛主席那时都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在是什么年代,艺术的风格,创作的手法多样是很正常的,求同存异是搞艺术批评最基本的要数,你不喜欢王镛先生的作品,不喜欢书法院的作品,可以就深层次的提出他们创作中的弊端,搞一些图片我认为是小儿科,不是真正批评者所欣赏的,要实质的东西,要有根有据的东西,这个东西一定是学术方面的,我希望这个帖子的口水不要再有了,就学术的话题辩一辩,其实也没有什么可辩,就是审美观不一样。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了不少,字也够大,真可以说是苦大仇深、深恶痛绝了。7 F: Q! f, l, E6 l8 w( N2 h' l: N, ~
各位不妨将自己所言与自己所为对照一下,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看看能否行得通。
% ?6 g& X% [6 t: S5 o0 i1 x书法发展传承历经数千年,今后自然还会继续,这个过程是无数人辛苦实践的过程,是无数实践成果逐渐积累的过程,还没有听说历史上哪一个时期的书法是只靠靠辩论就能发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聆雪轩主 于 2009-1-13 09:07 发表 0 M/ y2 _, ~& [! Q) e3 G. A8 I0 T
https://www.shufa.org/bbs/attachments/month_0901/20090111_229172ac1a9599abd5dcWmnd52EiAEii.jpg$ W6 {- q# R# h; s. K
2 W( D7 X+ o; t
这是王院长的创作视频剪辑
$ j0 F9 o6 ~) O3 g6 B3 d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笔法?
- ?& F* f5 ~  V1 S8 E* u; C. ^3 S- i% p9 C$ y: H
站出来回答吧。/ l7 A% ?5 M- M3 T2 K& x
别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故作高深了。 ...

6 q* H4 g- e4 X7 A4 }1 V( [( D' N. J1 D, ?7 G" W" J7 M0 |- q

* @1 e9 B) f+ j7 p' I) G9 V  N. ~1 N9 i/ @" }
去读读欧阳询《用笔论》、《三十六法》、《八诀》自然就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翰林善书大夫言于寮故无名公子曰:“自书契之兴,篆隶滋起,百家千体,纷杂不同。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惟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然去之数百年之内,无人拟者,盖与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笔运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欤?”公子从容敛衽而言曰:“仆庸疏愚昧,禀命轻微,无禄代耕,留心笔砚。至如天挺、功力,诚加大夫之说。用笔之趣,请闻其说。”大夫欣然而笑曰:“此难能也,子欲闻乎?”公子曰:“予自少及长,凝情翰墨,每览异体奇迹,未尝不循环吟玩。抽其妙思,终日临仿,至于皓首而无退倦也。” ' n6 J: P" s/ N3 S  Y
  “夫用笔之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 2 u; n" e/ \+ S
  公子曰:“幸甚:幸甚:仰承馀论,善无所加。然仆见闻异于是,辄以闻见便耽玩之。奉对大贤座,未敢抄说。”大夫曰:“与子同寮,索居日久,既有异同,焉得不叙?”公子曰:“向之造次,滥有斯言,今切再思,恐不足取。”大夫曰:“妙善异述,达者共传,请不秘之,粗陈梗概。”公子安退位逡巡,缓颊而言曰:“夫用笔之体会,须钩粘才把,缓绁徐收,梯不虚发,斫必有由。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壮则口吻而口口,丽则绮靡而消遒。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同鸾凤之鼓舞,等鸳鸯之沉浮。仿佛兮若神仙来往,宛转兮似兽伏龙游。其墨或洒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势,随其变巧,藏锋靡露,压尾难讨,忽正忽斜,半真半草因。唯截纸棱,撇娘密绍,务在经实,无令怯少。隐隐轸轸,譬河汉之出众星,昆冈之出珍宝,既错落而灿烂,复逯连而扫撩。方圆上下而相副,绎络盘桓而围绕。观寥廓兮似察,始登岸而逾好。用笔之趣,信然可珍,窃谓合乎古道。”
4 C. C: X& [/ ]) e  大夫应声而起,行吟而叹曰:夫游畎浍者,讵测溟海之深;升培塿者,宁知泰山之峻。今属公子吐论,通幽洞微,过钟、张之门,入羲、献之室,重光前哲,垂裕后昆。中心藏之,盖棺乃止。”公子谢曰:“鄙说疏浅,未足可珍,忽枉话言,不胜惭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个沙发em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