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宛陵小城

历史上的今天(10.1)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4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10.1)

[UploadFile=40671_1098579412.jpg]
1901年10月24日,伊斯曼-柯达公司在新泽西的特伦顿联合生产和销售柯达像机及照像器材。在核准的3500万美元资本中,有100万美元属优先股。新公司的成立是为了统一生产先进的像机,并供应给美国和英国的公司。它标志着乔治-伊斯曼的事业又向前迈出了最新的一步。伊斯曼在纽约曼彻斯特公立学校毕业后,在银行及保险部门工作,后来转向照像业。他早期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工作过很长时间。在完善制作干片工序,发明透明胶片之后,他在1884年成立了伊斯曼干片及电影公司。1888年,他的柯达照相机上市。摄影爱好者们现在使用上了价值1美元的柯达方型廉价照像机。




□ 国 外


日本地方法院对扯落我国国旗的暴徒判刑  (1998/10/24)  

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骚乱 (1996/10/24)  

意大利查获一起轰动全国的重大石油走私案 (1990/10/24)  

菲律宾阿基诺事件调委会提出杀害阿基诺的调查报告 (1984/10/24)  

卡翁达当选赞比亚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 (1964/10/24)  

苏联1960年导弹爆炸真相 (1960/10/24)  

法通敌分子赖伐尔和吉斯林被处决 (1945/10/24)  

联合国成立 (1945/10/24)  

“二战”期间挪威傀儡政府首脑吉斯林被处决 (1945/10/24)  

芝加哥犯罪大王卡彭入狱  (1931/10/24)  

美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四” (1929/10/24)  

伊斯曼-柯达公司联合生产柯达相机 (1901/10/24)  


□ 国 内


宋美龄在美国逝世 享年106岁 (2003/10/24)  

***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 (1995/10/24)  

我国隆重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 (1995/10/24)  

***主席与克林顿总统正式会晤 (1995/10/24)  

***会见明仁天皇和皇后 (1992/10/24)  

赵州桥被评为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 (1991/10/24)  

中国棋院在京成立 (1991/10/24)  

中共中央提出审干工作同肃反斗争结合进行 (1955/10/24)  

傅作义偷袭中共中央未成  (1949/10/24)  

国共两军邯郸激战高树勋率部起义 (1945/10/24)  

张作霖创办东北大学  (1923/10/24)  

华兴会长沙起义流产 (1904/10/24)  

彭德怀元帅诞辰 (1898/10/24)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英北京条约》 (1860/10/24)  

张秀眉领导苗族农民起义 (1855/10/24)  

法国与清政府签订《五口贸易章程》 (1844/1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10.1)

[UploadFile=40441_1098659420.jpg]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1971年11月2日,中国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合国会议的代表团组成。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任团长,黄华任副团长,成员有代表符浩、陈楚,副代表唐明照、王海容(女)、张永宽等。9日,代表团启程前往纽约,周恩来、叶剑英等到机场欢送。
    11月15日,以乔冠华为团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正式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大会议,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在大会主席马利克致欢迎词后,先后有57个国家的代表致词欢迎中国代表团。
    之后,乔冠华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登上联合国大会讲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坚持原则,坚持正义,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进行不懈努力的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提案国,对支持这一提案的许多友好国家,表示衷心感谢,并且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11月30日,中国常驻安理会代表黄华出席了安理会会议。
    我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合法席位的恢复,是超级大国敌视、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政策的破灭。

□ 国 外


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全面自治 (1995/10/25)  

216名美军官兵在贝鲁特爆炸事件中死亡 (1983/10/25)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 (1983/10/25)  

西摩两国计划连接直布罗陀海峡 (1980/10/25)  

人类天花绝迹日 (1979/10/25)  

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1/10/25)  

厄瓜多尔发现南美最早人类遗址 (1961/10/25)  

南斯拉夫与意大利边界紧张 (1953/10/25)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诞生  (1881/10/25)  

法国作曲家比才诞辰 (1838/10/25)  

著名音乐家施特劳斯诞辰 (1825/10/25)  


□ 国 内


最后一届港京拉力赛结束  (1996/10/25)  

作家陈荒煤逝世 (1996/10/25)  

查良镛(金庸)受聘北大名誉教授 (1994/10/25)  

我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通车 (1994/10/25)  

中共十三大召开 (1987/10/25)  

中国***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1987/10/25)  

邓小平评毛泽东思想 (1980/10/25)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10/25)  

我国与比利时建交 (1971/10/25)  

我国与马里建交 (1960/10/25)  

台湾正式回归祖国  (1954/10/25)  

周恩来预言中国将和平转入社会主义 (1952/10/25)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0/1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6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10.1)

[UploadFile=40141_1098740925.jpg]
朴正熙自1961年发动政变上台以来,收买了大批门徒,培植了大帮亲信,满心盘算要当个“终身总统”。可是,他的那帮亲信们常常相互争权,狗咬狗的事时有所闻。这使朴正熙不能不忐忑不安。
    1979年10月26日晚,朴正熙忽然心血来潮,叫他的卫队长车智澈一起,到情报部长金载圭那里去吃晚饭。他想借此机会,排解一下金载圭和车智澈这两个心腹之间的芥蒂。
    在中央情报部主楼二层的一间宽敞的房间里,金载圭正在等待朴正熙的到来。他同车智澈的矛盾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这个金载圭,任过军长和保安司令等职,曾领中将衔,既是朴正熙的同乡,又是陆军士官学校1946年同届毕业生,是朴正熙“多年来的同事和政治上的密友”。可是现在,车智澈却常常利用职权,阻挡他和朴正熙的接触,并一个劲儿地在朴正熙面前说他的坏话,以至使他感到有丢官之虞,金载圭也埋怨朴正熙听信车智澈的谗言,不接纳他的意见,因而怀恨在心。今晚朴正熙、车智澈要来情报部吃饭,正是天赐良机。本来,金载圭约了陆军参谋长郑升和共进晚餐,这时他决定派情报部副部长陪郑升和,自己来应酬朴正熙。
    晚上6点05分,朴正熙带着车智澈和五名贴身警卫来到情报部的宴会厅,入席的有朴正熙、金载圭、车智澈和朴正熙的秘书长金桂元。席间,朴正熙、车智澈二人先后以斥责的语气追究前不久釜山和马山地区学生示威中情报部应负的责任,金载圭脸色阴沉,硬着头皮听着,7点左右,金载圭借故离席,去到主楼,对在那里吃饭的郑升和说:“我正同总统阁下吃饭,完了就回来。”然后,他走到二楼他的办公室,取出一支西德造的七发连发手枪,放进裤子后面的袋子里,语气低沉地对情报部的两位官员说:“今天我要干掉他们,房间里枪一响,你们就把总统的卫兵干掉。”金载圭回到宴会厅,继续吃饭喝酒,气氛也变得比较轻松。过了一会,金载圭得悉外面已准备就绪,于是站起来、眼盯着车智澈,对朴正熙说:“阁下,你带着这样的废物能把政治搞好吗?”说着,他从腰间拔出手枪朝车智澈就是一枪,转而又向朴正熙打了一枪。车智澈右手腕被子弹打穿,慌忙逃到厕所躲避;朴正熙应声倒下,鲜血从胸口直往外流。外面的情报部人员听到里面枪响,也一起动手,把朴正熙的警卫人员统统击毙。金载圭在里面追杀车智澈,突然发现予弹卡壳,连忙出去换枪,他回来时,只听车智澈从厕所的窗口向外面高喊:“警卫员!警卫员!”但话音未落,金载圭的枪弹已打穿了他的胸部,车智澈晃了两下便倒在血泊中。金载圭弯下腰走到朴正熙的跟前,听见他在哼哼,又对准他的脑袋补了一枪,这位62岁的独裁者就这样死在他的亲信手里。
    金载圭立即跑到郑升和那里,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参谋长,不好了,总统出事了!”
    金载圭究竟将要如何动作呀?
    朴正熙生平:
    朴正熙(1917-09-03或11-14,韩国大邱地区--1979-10-26,汉城)韩国将军及政治家,自1963年起任大韩民国总统直至身亡。他的18年统治以牺牲公民自由和政治自由为代价,为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增长。朴出身于贫困的农家,193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大邱师范学校后即在小学任教。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日本军队中服役。战后韩国从日本统治下独立,他成为韩国陆军军官。朝鲜战争期间(1953)为准将,196 1年晋升将军。同年5月16日领导一次不流血政变,推翻了第二共和国。其后一直是军政府首脑,两年后成为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是他连续3任的第一任。在国内他奉行有指导的民主方针,限制个人自由,压制舆论和反对党,控制司法系统和大学。他组织扩大了令人恐怖的韩国中央情报部(KCIA),声称他的一切措施都是反对共产主义所必需的。在对外事务中,他继续其前任的做法,与美国保持密切关系。韩国的经济奇迹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朴正熙,他提出的纲领使他的国家具有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1972年10月17日,朴正熙宣布戒严,一个月后,一部新宪法获得批准,赋予他极为广泛的权力。他对政治上的持不同政见者变得日益凶残。在1979年朴正熙从国会排除了颇有名望的反对党领袖金大中后,韩国各地出现严重暴乱和游行示威。朴被他的终生密友、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开枪打死。
    全载圭被捕归案
    郑升和吓了一跳,吃惊地问:“出了什么事?”“上车后再说。”金载圭边说边把郑升和推出门口。上车后,郑升和惊魂未定地问金载圭:“到底出了什么事?”金载圭胸部还在剧烈的起伏,他伸出大拇指代表朴正熙,做了个遭到狙击的动作。
    车子驶过美军第八军的营内道路,于晚上8点05分到达陆军本部地下室。郑升和立即叫人通知国防部长卢载铉和海、陆、空三军头目,说“总统府”内部发生袭击事件,要他们立即赶来开会。8点30分左右,赴会的人纷纷到达。郑升和向他们报告朴正熙已被狙击。卢载铉向金载圭询问被狙击的情况。金载圭说:“情况还不清楚,但总统肯定是死了。”接着,卢载铉同三军头目商讨应付事态的对策。不一会,“总理”崔圭夏等一班“政府”要员也陆续来到地下室。因地方太挤,会议转到“国防部”举行。会上对如何宣布“紧急状态”问题发生争论,金载圭主张不讲缘由,立即宣布全境处于“紧急状态”;崔圭夏认为不讲清问题,国民不好理解。这时,朴正熙的秘书长金桂元看苗头不对,就溜到隔壁房间,叫人请郑升和过去,神色慌张地告知他,朴正熙是金载圭打死的。于是郑升和下令逮捕金载圭,由保安司令和宪兵总监执行。
    卢载铉命令保安司令全斗焕“不用换装,立即前来”。
    全斗焕是朴正熙一手提拔的少壮派军人,1955年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一届毕业生。后又入陆军大学学习,1964 年毕业,他还曾两度留学美国。据报道,全斗焕“性情暴躁”,“从青年时代起就冲满权欲和野心”。他1958年当连长, 1961年任空降部队营长;参与了朴正熙“五-一六军事政变”,并紧跟朴正熙,成为朴正熙的亲信。1970年任驻南越的白马部队第二十团团长,以“杀人不眨眼”著称。1973年升为准将,第二年又升为少将,1979年任保安司令。朴正熙对他一再提拔,使他感激涕零,称朴正熙为“父亲”,发誓要用性命保卫“父亲的生命”和“维新的江山”。这位脑袋微秃、身材矮小的“司令”奉命赶到会场,一听说恩师朴正熙遇害,犹如闷雷击顶,同时血液顿时往上涌,两行泪水扑簌簌地掉落在胸前的衣襟上。据说,作为负责军内情报系统的保安司令,在朴正熙被杀前,他已经觉察金载圭等人在军内进行反朴活动,曾经对他们加以监视。此时,他悔恨自己下手晚了。他发誓要为恩师报仇。要亲手审讯杀死朴正熙的金载圭。
    全斗焕立即在陆军本部保安队建立临时指挥所,并派重兵包围了情报部,解除了情报部一些官员的武装。为了把当时还在国防部里的金载圭引到此间来,他让人给金载圭捎假口信,说:“陆军参谋长要在陆军本部地下室见您。”当金载圭出来后,全斗焕的手下人避开有金载圭警卫员站着的走廊,从特殊的通道把金引到“国防部”大楼的后门,在那里解除了他的武装,把他装进事先准备好的汽车,飞快驶向保安司令部。
    这时已是第二天的0点40分左右,“国务会议”还没开完。27日3时45分,会议决定同日4时实行“非常戒严 ”,由崔圭夏任代理“总统”,陆军参谋长郑升和任军事管制司令。郑升和立即下令从晚十点到次晨四点实行宵禁,关闭全部大专院校,对所有出版物实行新闻检查。这时,郑升和无疑成了南朝鲜最大的实权人物。
    然而,郑升和的权势仅仅是昙花一现而已。


□ 国 外


2002年莫斯科人质危机事件大事记 (2002/10/26)  

***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演讲 (2002/10/26)  

美宣布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案嫌疑犯无罪 (1996/10/26)  

加拿大魁北克省独立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1992/10/26)  

首届世界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在法国举行 (1986/10/26)  

全斗焕篡权纪实 (1979/10/26)  

全世界消灭天花 (1979/10/26)  

直升机发明者西科尔斯基逝世 (1972/10/26)  

丘吉尔77岁再度执政 (1951/10/26)  

奥地利宣布永久中立 (1945/10/26)  

瓦加斯叛变夺取巴西政权 (1930/10/26)  

尼加拉瓜反美游击战争爆发 (1926/10/26)  

“日本俾斯麦”伊藤博文被杀害  (1909/10/26)  


□ 国 内


港府击退“金融大鳄”索罗斯 (1998/10/26)  

首都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动工 (1995/10/26)  

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 (1992/10/26)  

中国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 (1958/10/26)  

日军攻陷娘子关 (1937/10/26)  

红军与十九路军签订反日反蒋初步协定 (1937/10/26)  

台湾雾社起义失败 (1930/10/26)  

辛亥革命先驱黄兴诞生 (1874/1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7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10.1)

[UploadFile=57421_1098834409.jpg]
北京时间2002年10月27日上午11时17分,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中国第二颗“资源二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火箭升空约十二分钟后,星箭分离。担负卫星测控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已准确进入预定太阳同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为传输型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资源普查、城市规划、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和空间科学试验,其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介绍说,该型号卫星曾于二000年九月进行了首次发射,首发星至今仍在太空正常运行,两年来获取了大量的遥感数据,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箭长约四十五米,起飞重量二百五十吨。这次发射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六十八次飞行,也是自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第二十六次成功发射。
  此间航天专家认为,“资源二号”卫星的稳定运行和再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遥感技术日臻成熟,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国 外


***参加第十次APEC第二次会议 (2002/10/27)  

50年前好莱坞“黑名单”平反 (1997/10/27)  

卢泰愚承认收受秘密资金 (1995/10/27)  

意前总理等政要被判刑  (1995/10/27)  

美宾夕法尼亚州发生监狱暴乱 (1989/10/27)  

苏销毁完全部中短程导弹  (1989/10/27)  

英国发生政坛风波 (1989/10/27)  

克什米尔战争爆发 (1947/10/27)  

卓别林的《大独裁者》上映 (1940/10/27)  

美军进入一战前线 (1916/10/27)  


□ 国 内


中国成功发射第二颗"资源二号"卫星 (2002/10/27)  

百年巨鲟首次被捕获  (1992/10/27)  

《保卫延安》的作者杜鹏程逝世  (1991/10/27)  

延安筹建新华广播电台 (1940/10/27)  

日军对中国军队进行毒气战  (1937/10/27)  

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  (1937/10/27)  

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成立  (1937/10/27)  

日本蓄意挑起张北事件 (1934/10/27)  

中共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1927/10/27)  

思想家严复逝世 (1921/1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10.1)

[UploadFile=39701_1098920361.jpg]
1955年10月28日,比尔-盖茨出生
    微软公司(MICROSOFT) 的创始人、现任总裁比尔-盖茨是目前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的资产逾千亿,被美国人誉为“坐在世界巅峰的人”。比尔-盖茨70年代曾经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但是两年以后,他没有完成学业就离开了这座著名的校园,其中原因有二:一是厌学,二是他敏锐地洞察到个人电脑在未来所拥有的广阔前景。于是,在1975 年,他与中学的校友保罗-艾伦以区区1000美元共同创办了微软公司。那一年比尔-盖茨只有20岁。
    1981年,比尔-盖茨与保罗-阿伦共同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设计百批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磁盘软件获得成功,这就是人们常常谈起的DOS命令。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微软公司迅速地发展起来。到1996年公司员工已经从最初的40多名发展到1.6万名,资产近200亿美元,其营业额可同拥有30万职工的IBM公司相媲美。在个人电脑的6 种主要软件中,微软公司在其中的4种中独领风骚;在6种专业软件中,微软公司也显示出咄咄逼人的实力。同样到1996 年,微软公司控制了84%的操作系统软件市场,它开发的MS-DOS磁盘作为软件安装在1.2亿台电脑上,它开发的W INDOWS(窗口操作系统)可用于25种语言,用户超过6000万。
    比尔-盖茨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他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都能从他的成功中受益。当标志着第二次信息革命开始的微软网络出现时,她立即站在了这股新浪潮的最前端。微软公司投资4000万美元同移动电讯技术公司合资建立了世界无线通讯联网系统,以庞大的信息传递网络服务于世界。1995年3月,比尔-盖茨与另一位亿万富翁、美国最大的移动电话公司创始人克雷格-麦考宣布了新的合作项目:在全球建立移动通讯网。这一项目的总投资达90亿美元。比尔-盖茨说,他要用电脑和信息高速公路解放世界。
    比尔-盖茨有着极强的竞争意识,在巨大的成绩面前,他没有考虑如何享受人生,他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居功自傲,要勇于奋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处于领先地位。他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且刻苦工作。他要求下属更多地了解对手,以面对新的挑战。他认为,永远革新才是成功的关键。比尔-盖茨发表了《未来之路》一书,他在书中说:“事情才刚刚开始。”
    比尔-盖茨1994年结婚,妻子梅林达-佛伦奇是微软公司的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目前有一个女儿,住在美国西雅图市华盛顿湖畔的一套总造价达5000万美元的别墅里,整个别墅全部实行电脑化管理,室内设施和装修十分现代化。
    作为一名百亿富翁,比尔-盖茨认为,富有到一定程度,金钱就没有太大意义了。他表示,他将把自己财富的95% 捐献给慈善事业,让别人都能从中受益。这位电脑超人兑现了自己的一部分诺言,出资200多亿美元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会。


□ 国 外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发生枪击事件 (2002/10/28)  

拉贝日记发表 (1996/10/28)  

阿塞拜疆巴库地铁失火死伤惨重 (1995/10/28)  

科克伦走钢丝跨越夔门天堑  (1995/10/28)  

叶利钦解散俄民族救国阵线组委会 (1992/10/28)  

法国发射第一颗电视直播卫星 (1988/10/28)  

心肺同时移植首次在西班牙完成 (1986/10/28)  

日本御岳山火山突然爆发 (1979/10/28)  

萨尔瓦多内战 (1979/10/28)  

意大利恐怖组织“红色旅”成立 (1979/10/28)  

珍贵宝石印度之星被窃 (1964/10/28)  

日本歹徒砍伤我访日女乒乓选手 (1964/10/28)  

比尔-盖茨出生 (1955/10/28)  

意军开始入侵希腊 (1940/10/28)  

马克思第一次被介绍给国人 (1902/10/28)  


□ 国 内


机长袁斌劫机到台湾 (1998/10/28)  

黄河小浪底工程胜利截流 (1997/10/28)  

“马家军”破世界纪录被全部批准  (1993/10/28)  

赵树理发表《小二黑结婚》 (1945/1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9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10.1)

[UploadFile=39511_1099007256.jpg]
1911年10月,武昌、湖南、陕西相继起义,山西巡抚陆钟琦惊惧,欲调旧军巡防营进驻太原,把驻扎太原的新军调走。太原新军为两标,八十六标标统阎锡山,八十五标标统黄国梁。陆钟琦调八十五标扼守河东,三营以没有弹药为理由不肯出发,陆钟琦发弹药后,三营管带姚以价即与同盟会会员杨彭龄、张煌、苗文华、于凤山、刘得魁等人密议,决定起义。
    29日晨,分兵三支,一支攻巡抚衙门,一支攻满城,一支攻军装局。同时,八十六标起而响应,攻巡抚衙门,陆钟琦被击毙。新军炮营把大炮架在城墙上,向满城轰击,只发几炮,旗兵投降,太原光复。
    当天,众人推督练分所总办姚鸿发为都督,姚力辞不就,遂改推同盟会员阎锡山为都督。军政府宣告成立,出示安民,发布起义宣言和讨满檄文。当晚8时,阎锡山返回所部。满人管带熊国斌欲为清廷报仇,诡称有要事请谒,阎允入见。一进门,熊即拿出手枪射击,阎伏地未被击中。护兵开枪打伤熊腿部,夺下手枪,当即将熊拖至营门外灰窑内活埋。熊部士兵闻讯溃散抢劫。保护藩库的马开菘部也将藩库存银大抢特抢,城内秩序大乱。阎亲带执法队巡视各街,格杀士兵百余人,方渐趋平静。


□ 国 外


越南胡志明市发生爆炸 (2002/10/29)  

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桑特对我国进行访问  (1998/10/29)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趋缓和 (1997/10/29)  

射击白宫的枪手被判有罪 (1994/10/29)  

第二届世界气候大会通过《部长宣言》 (1990/10/29)  

荷兰等国群众示威反对美苏核军备竞赛 (1983/10/29)  

苏联修正赫鲁晓夫 (1964/10/29)  

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 (1956/10/29)  

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 (1929/10/29)  

墨索里尼法西斯分子抵达罗马 (1922/10/29)  

土耳其被迫与协约国宣战 (1914/10/29)  

美国现代报业奠基人普利策逝世 (1911/10/29)  

车尔尼雪夫斯基逝世 (1889/10/29)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诞辰 (1795/10/29)  

老格林36年后重返太空 (1998/10/29)  

巨星马拉多纳走下足坛 (1997/10/29)  


□ 国 内


朱镕基召开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二次会议 (1998/10/29)  

三峡枢纽工程获准实施 (1993/10/29)  

国画大师黄君壁逝世 (1991/10/29)  

谢军摘取女子国际象棋皇冠 (1991/10/29)  

中国人民大学名誉校长郭影秋逝世 (1985/10/29)  

李大钊烈士陵园落成典礼隆重举行 (1983/10/29)  

北京车站发生爆炸案 犯罪分子当场被炸死 (1980/10/29)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获巨大成果 (1977/10/29)  

文学家、教育家陈望道逝世  (1977/10/29)  

香港国际乒乓球邀请赛闭幕 (1977/10/29)  

我国与赞比亚建交 (1964/10/29)  

蒋经国“打虎”失败 (1948/10/29)  

阎锡山就任山西军政府都督 ( 1911/10/29)  

山阴县令李钟岳义殉秋瑾 (1907/10/29)  

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招生  (1902/10/29)  

革命先驱李大钊诞辰 (1889/10/29)  

清政府释放遣戍在伊犁的林则徐 (1845/1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30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10.1)

[UploadFile=39031_1099096503.jpg]
1945年10月30日,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在莫斯科因病逝世,年仅40岁。冼星海,广东番禺人,曾在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35年回国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11月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加入中国***,1940年赴苏联考察。
    冼星海的作品有《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队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夜半歌声》、《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歌曲,还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不朽名作,交响曲有《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有《满江红》、《中国狂想曲》等。

□ 国 外


小保姆杀人案震动英美 法庭前后判决是天与地  (1997/10/30)  

魁北克公民投票拒绝独立 (1995/10/30)  

中日联合登山队征服南迦巴瓦峰 (1992/10/30)  

解决巴以问题的中东和会开幕 (1991/10/30)  

英法海底隧道凿通 (1990/10/30)  

英国发现最早恐龙化石  (1990/10/30)  

民柬部队攻克重镇拜林 (1989/10/30)  

土耳其发生强烈地震 (1983/10/30)  

美科学家首次测出星际空间反物质流 (1979/10/30)  

欧洲常规军备谈判开始 (1973/10/30)  

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建成 (1973/10/30)  

苏联进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试验 (1961/10/30)  

匈牙利反抗苏联入侵演变为全面战争 (1956/10/30)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署 (1947/10/30)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胜利 (1923/10/30)  

国际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迪南逝世 (1910/10/30)  


□ 国 内


受伤的体操运动员桑兰出院 (1998/10/30)  

渤海发现亿吨级大油田 (1995/10/30)  

夏衍获“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 (1994/10/30)  

中日联合登山队征服南迦巴瓦峰 (1992/10/30)  

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达11.6亿 (1990/10/30)  

“希望工程”设立 为失学孩子带来希望 (1989/10/30)  

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追悼会举行 (1980/10/30)  

“毛泽东号”机车正式命名 (1946/10/30)  

音乐家冼星海逝世 (1945/10/30)  

参、众两院选举冯国璋为副总统 (1916/10/30)  

蔡锷等在昆明起义成功 (1911/1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3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10.1)

[UploadFile=38481_1099181150.jpg]
1984年10月31日,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
    印度政府武装镇压锡克教极端分子是英-甘地被杀害的直接原因。
    锡克人要求享有更大权利的斗争由来已久,他们提出的有一些要求已经得到了部分的满足,如1966年建立了旁遮普语言邦,使锡克人在该邦占多数地位。但是,还有一些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些不满情绪,同锡克教阿卡利党与在中央执政的国大党之间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以及锡克教内部各派之间的斗争交织在一起,使锡克人同中央政权之间和锡克教内部各派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最为严重的是锡克教极端派、原教旨主义者宾德兰瓦勒的影响的增长。他们的斗争更多地是从宗教的角度出发的。为了防止锡克教被溶化,他们越来越广泛地采取暴力恐怖手段,他们不时袭击各种对手,包括温和派锡克人、印度教徒、军警官员等等,甚至要求分离以建立单独的锡克国家“哈利斯坦”。这样的暴力事件,据印度政府的统计,从1982年8月4日到1984年6月3日就发生了1200起之多,有410人被打死,1180人被打伤,到1984年,他们更进一步以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市最大的锡克教庙宇----金庙作为武器弹药库和战斗堡垒同政府的军警对抗。这些情况的发展,使得通过和平谈判政治解决旁遮普邦锡克人要求的问题更加困难了。另一方面,随着印度第8届大选日期的逼近,占全国人口83 %的印度教徒要求中央政府保护居住在旁遮普邦的印度教徒的安全。英迪拉派国大党多年来一直在宣传自己是全国“唯一有能力维护国家统一和唯一有效率的政府”,现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能否经受住这一考验,关系到它在今后5年的统治地位。
    锡克原教旨主义势力的兴起和国大党濒临大选而其政治命运遭到严重挑战,这就是促使英-甘地贸然于1984年6月3日命令陆军对占据金庙的锡克教极端派武装进行镇压。经5、6两日的激战,印度陆军攻入金庙。杀死了锡克原教旨主义者和极端分子的首须宾德兰瓦勒,同时逮捕了锡克教温和派阿卡利党领袖隆瓦尔。据印度政府公布的材料,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共有646人被打死,其中包括92名军警,408人受伤,4712人被拘捕。这些伤亡和被捕者绝大部分都是锡克人。政府攻打金庙的这一军事行动,被锡克入视为对锡克圣地的严重亵渎和对锡克人的屠杀而怀恨在心。此后,锡克极端分子就扬言要“讨还血债”,杀死英-甘地报仇雪恨。在攻打金庙事件后,当锡克极端分子发出报复恐吓时,总理府的安全保卫部门也曾把所有锡克人员调离总理府,但被英-甘地本人发现后召回。英-甘地这样做,也许由于她过分自信,也许是一种政治决定,希望为自己身后留下她甘愿为维护印锡团结而作出个人的最高牺牲的形象,正如圣雄甘地30余年前为维护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团结而作出个人牺牲那样。
    英-甘地遇刺引发的印度教徒向锡克教徒进行报复的骚乱,加深了教派矛盾
    英-甘地遇刺身亡噩耗传出的当天,印度教徒纵火、洗劫和凶杀锡克教徒的报复骚乱顿时席卷全印度,迫使政府在30多个城镇实行宵禁,并向骚乱最严重的德里、加尔各答以及北方邦和中央邦的一些城镇派出了军队协助当地治安部队维持秩序,还下了对肇事者可以“格杀毋论”的命令。短短四五天的教派骚乱中,丧命者达1100 余人,其中大多数是锡克人,首都的情况最为严重。据警方说,新德里陷入了印、巴分治以来最混乱的局面,6 00余人丧命,2.5万锡克人逃到难民营里寻求军警保护生命安全,汽车被焚千余辆,经济损失达1.5亿卢比(约合1250万美元),还未计算纵火等造成的人为损失。在政治上,这次印度教徒的报复行动给印、锡之间又留下了新的伤痕。锡克族著名学者、无党派的国会议员库什万特-辛格在回答美联社记者的采访时,情绪激动地说:“本星期发生的事,是对锡克人的种族屠杀。我们就像是生活在纳粹德国里的犹太人一样”;“出现了这些事情之后,一个锡克人还能说‘我是印度人’吗?”

□ 国 外


世界卫生组织呼吁重视老年人问题  (1996/10/31)  

巴林银行祸首里森同意引渡到新加坡受审 (1995/10/31)  

250万年前人类颚骨化石出土 (1993/10/31)  

伽利略蒙冤360年后获平反 (1992/10/31)  

伽利略蒙冤360年后获平反 (1992/10/31)  

菲律宾起诉前总统马科斯 其夫人申辩无罪 (1988/10/31)  

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 (1984/10/31)  

伦敦百年老报《新闻晚报》关闭 (1980/10/31)  

山口百惠息影 (1980/10/31)  

苏里南举行独立后首次大选 (1977/10/31)  

巴斯特尔纳克拒绝接受诺贝尔奖 (1958/10/31)  

"欧洲第一夫人”德纳芙出生 (1943/10/31)  

魔术大师哈里-霍迪尼逝世 (1926/10/31)  

诺罗敦·西哈努克诞辰 (1922/10/31)  

奥地利宣布共和 (1918/10/31)  

全球病毒性流感夺走数百万人生命 (1918/10/31)  

德国化学家拜尔出生  (1835/10/31)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贝耶尔诞辰 (1835/10/31)  


□ 国 内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闭会 (1999/10/31)  

天安门广场维修工程启动 (1998/10/31)  

我军高级将领万毅逝世 (1997/10/31)  

布达拉宫测出确切高度115.703米 (1994/10/31)  

三峡建起“巫山猿人”陈列馆  (1992/10/31)  

国务院批准建立海口保税区 (1992/10/31)  

《解放军报》发表文章《为毛泽东准备的大元帅肩章》 (1992/10/31)  

人大会议通过集会游行示威法 (1989/10/31)  

高法高检通告T•W受贿等犯罪分子限期内自首 (1989/10/31)  

上海“金山”号驳船遇难渤海湾 (1989/10/31)  

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公路开通 (1988/10/31)  

蒋介石诞辰 (1987/10/31)  

上海一饭店重大事故 承办百桌酒席中毒700多人 (1987/10/31)  

我国“极地”号科考船开始环球航行 (1986/10/31)  

党中央国务院严令制止向农民乱派款、乱收费 (1985/10/31)  

“严打”第一战役成果显著 (1984/10/31)  

党中央决定开除康生谢富治党籍 (1980/10/31)  

李天赐创制成功《公元干支纪日速查盘》 (1975/10/31)  

革命先驱黄兴病逝 (1916/10/31)  

清改承天门为天安门 (1651/1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10.1)

[UploadFile=14961_1099265858.jpg]
1984年11月1日,拉吉夫-甘地于新德里宣誓就任总理。他48岁,被选定接替他遇刺的母亲。亚穆纳河彼岸,一个锡克教徒居住的贫民窟内,至少有95具锡克教徒的尸体被发现,有许多迹象表明这位新总理将面临无数政治问题。印度军队也奉命进驻另外9座城市。自从英-甘地遇刺以来,锡克教与印度教之间的宗教战争已夺去了至少1000人的生命。
    前往参加英-甘地葬礼的美国国务卿乔治-舒尔茨向这位新总理保证,美国对“一个强大、稳定的印度很感兴趣”。由于美国支持巴基斯坦,美印关系一直很紧张。舒尔茨呼吁在双边关系中谋求“一种新的积极的发展”。


□ 国 外


“哥伦比亚”号创太空飞行纪录 (1993/11/01)  

拉吉夫-甘地出任印度总理 (1984/11/01)  

卢蒙巴在刚果被捕 (1958/11/01)  

美国著作家、教育家戴尔-卡内基逝世  (1955/11/01)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爆发 (1954/11/01)  

美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52/11/01)  

洛克菲勒中心开张营业 (1939/11/01)  

路易斯-雪佛兰成立汽车公司 (1911/11/01)  

挪威作家格里格诞生 (1902/11/01)  


□ 国 内


汪精卫南京遇刺 (1935/11/01)  

中央银行成立 (1928/11/01)  

宋庆龄等成立***临时行动委员会 (1927/11/01)  

北伐军攻陷南昌 孙传芳主力被歼 (1926/11/01)  

唐长乐公主墓对外开放 (1911/11/01)  

上海光复,陈其美任沪军都督 (1911/11/01)  

袁世凯出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 (1911/11/01)  

电影导演吴永刚诞生 (1907/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10.1)

[UploadFile=15631_1099374626.jpg]



    1950年11月2日,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肖伯纳在圣劳伦斯的乡间别墅去世。
     
    肖伯纳是一个幽默、正直、不看重名利的人。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给肖如下评价:“肖作为文学家,他是很有才气和敏锐的,但作为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却微不足道,尽管他很正直,也不追逐名利。”恩格斯的评价如实地反映了肖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他对于名誉、地位的态度。
    当192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降临在他的头上的时候,他非常幽默地说了一句话:“干嘛要在一个老头子的脖子上系上一只金铃? ”当时有一家新闻社报道了肖对于记者的谈话。肖说:“这件事情我实在有点想不通。我想我之所以获奖是由于我今年没有写出半个字。”没有写半个字,当然是不可能的,但从这位大师的幽默感中,可以窥见肖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据说,肖不仅对于诺贝尔文学奖是这样,对于其他荣誉和头衔他都是这样对待。他认为,追求虚荣的名誉、荣衔都将损害他的人格。
    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已经是一位70高龄的老翁了。十四年前,也即1911年时,肖已经以他在世界文坛上的赫赫声名,首次被一位牛津大学的教授、诗人莫雷伊所推荐,成为1911年度的候选人。当时,诺贝尔文学奖的常任秘书威尔逊博士对肖没有好感,以所谓的“大会诡辩、无情、不文雅”为理由,排斥了他。 1921年,他又被一批瑞典学者提名,被列入竞争候选人之一。不过诺贝尔委员会主席霍尔斯陶穆将他列在高尔斯华绥等人之后的第三位。结果那年度他又没有获奖,1923年,肖的唯一著名的悲剧《圣女贞德》问世,轰动了欧洲文坛;并且《圣女贞德》在英、法、德、瑞典等国一再被搬上戏剧舞台,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戏剧女明星,肖的声望也随之大震。一年后,他再度被提名,这一次,霍尔斯陶穆的支持态度较之1921年更加积极。三年前的“慢三步”一跃而变为“上头牌”。在授奖大会上,霍尔斯陶穆对肖发表了一番极其热情洋溢的赞颂词。所可惜的是,这番颂扬肖本人并没有听到,因为肖并没有兴趣前去“聆听”他所不爱听的褒奖。
    在这里值得写上一笔的是,肖对于那张金额为6,500英镑的诺贝尔文学奖支票和奖状的处理。当肖接到瑞典文学院以“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励性的幽默常常蕴含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的评价而获得1925年度大奖的通知时,肖表示出一种冷漠的态度。有一位肖的朋友劝说他:“我亲爱的肖,这样做是不行的。瑞典文学院要褒奖你,可是你却以侮辱来回报他们”,并劝说他:“不可将诺贝尔奖象小石子一样丢进波罗的海。”结果,肖最终领了那张奖状,并把它挂在别墅墙上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但他没有接受那笔钱--他将这6,500英镑的奖金用来建立了一个英瑞文化基金会,以奖掖和扶持后起的作家们。肖此举,获得了众多文坛有识之士的齐声喝采。
    肖于1856年7月26日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法院的一个小公务员,母亲靠教音乐谋生,由于家境贫困,肖未能读大学。未满20岁的肖走上社会,在一家房地公产公司当缮写员和会计。1876年20岁的肖来到伦敦,在母亲身边,跟随母亲学习音乐的同时,想以写作为生,结果九年时间所得稿酬还不到6镑。 1884年9月,他听了美国《进步和贫困》一书作者亨利-乔治的演讲,受到启发,从此开始注意研究社会经济问题,读过马克思的《资本沦》。不久,英国改良主义的费边社成立,他加入了该社,并成为组织者之一。如同以上恩格斯对肖作出的“作为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却微不足道”的评价一样,列宁也曾评价他“是堕入费边主义者中间的一个好人”。这一时期,他陆续写出了几部长篇小说:《业余社会主义者》《凯雪尔-拜伦的职业》《无理之结》《艺术家的爱情》等。
    从1885年起,肖转向戏剧创作。吸引他走上戏剧创作道路的是著名剧作家易卜生。1888年,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还邀他参加过易卜生名剧《玩偶之家》的演出。三年后,肖写就了著名的论著《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一书。从1892年至1949年(他逝世的前一年--笔者注),肖共计创作了五十一部剧本。创作于1892年的《鳏夫的房产》是他的第一部戏剧作品。
    19世纪下半叶,肖的戏剧创作可分为三组:“不愉快的戏剧” (包括《鳏夫的房产》《荡子》《华伦夫人的职业》三部);“愉快的戏剧”(包括《武器与人》《康蒂姐》《风云人物》《难以预料》四部);“为清教徒写的戏剧”(包括《魔鬼的门徒》《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三部)。
    20世纪以后,肖的重要戏剧作品有《英国佬的另一个岛》,这部剧本是肖应爱尔兰文学剧院负责人、诗人叶芝之邀而写的,内容反映了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呼声;《巴巴拉少校》《伤心之家》《苹果车》《真相毕露》等。
    肖1926年没有去斯德哥尔摩亲领诺贝尔文学奖,却于五年后,访问了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并在莫斯科度过了他的75岁寿辰。高尔基写信向他祝寿,并称颂他为“勇敢的战士”;紧接着第二年 (1932年),肖来到中国,在上海会见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人,并和他们建立了友谊。



□ 国 外


美国发生“蠕虫计算机病毒”事件 (1998/11/02)  

阿根廷发现最早的恐龙化石 (1989/11/02)  

美国伊朗门事件被披露  (1986/11/02)  

斯大林女儿重返苏联 (1984/11/02)  

英国现实主义戏剧家萧伯纳逝世 (1950/11/02)  

杜鲁门连任美国总统 (1948/11/02)  

贝尔福宣言出笼 (1917/11/02)  

石井--兰辛协定订立 (1917/11/02)  


□ 国 内


中国自制货轮“盐亭”号首次到达丹麦港口 (1974/11/02)  

毛泽东访问苏联 (1957/11/02)  

辽沈战役大获全胜 (1948/11/02)  

孙传芳打败奉军 (1925/1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