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1024|回复: 30

周俊杰————《河南方阵的收藏价值与市场走势》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30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河南方阵的收藏价值与市场走势》质疑
+ j( A) z3 I: W* I                                                    周俊杰/撰文# C$ F- q+ _" r- }2 N; ?" O+ b+ |

! u5 W1 B8 t/ w2 f/ z' Q2 J8 Y7 z倾读《书法报》2006年第7期第16版所刊登汪雷先生《河南方阵的收藏价值与市场走势》一文(以下简称《方阵》),很感谢有人关心河南的书法和书法家,并花大力气写了一篇涉足河南书法各个方面的文章。文章多处对河南书坛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读后颇受启发。但文中有一些无意中(?)流露出来的看法似有偏颇之处,这些看法涉足到一些根本问题,故提出与汪先生讨论。
, q0 l. D( A; s0 m* }& W5 @7 u
% m6 I" }  I. ?# y4 c  A4 U' R7 C6 b7 i+ `5 n9 [% j
0 a5 e3 N% O1 J# h, s; K
汪先生对河南书法明在张扬,而骨子里是不屑一顾的,你看,“但张海以其非学养的‘字外功’一路狂奔,目前成为中国书协最高领导者”,“但笔者并不看好河南这批‘精致化’书家,走向精微的优势在江浙而不在河南,河南缺少这种文化积淀。”这些言论很代表了一部分人对河南书法的看法,经常可以在报刊看到类似的文字,只不过不像汪先生如此的直率罢了。在有些人眼中,“河南书法大省地位的确立”(汪先生文中有此语),不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上,因为河南“缺少”这种文化积淀,而是“字外功”“组织、推介、营销才能”的结果。你想,中原书坛的第一号代表人物如此,其他人在“缺乏”文化积淀的环境中最后还能有什么大的发展和成就?0 e8 n, E5 H0 s: W

; c8 ?$ o' }1 q" h$ g3 [6 z, x( W# S# f: ~
+ h* m3 T5 u" |' |6 w: a2 [
这里我必须先说一下,张海当选中国书协主席,固然有“组织”才能的一面(但也非“推介”和“营销”),首要因素他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以及在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南北书坛在艺术倾向上的差异,使个别人不欣赏中原人作品中的豪放和对传统的突破,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和标准否定对方(下面我还要谈这一问题)。张海的入主中国书协和河南书坛在近20多年中的崛起,首先是基于中州大地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中州是华夏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发祥地,这一点写在了多种教科书上。河南博物院陈列着20多年前在河南出土的带有近似成熟甲骨文字的甲骨片和能准确吹奏各种曲子的骨笛,证实了远在8000年以前河南已有了让世界震惊的文化遗迹。甲骨文和中国最大的商鼎均出土在安阳。小篆的创造者李斯,文字学之祖许慎,隶书的集大成者蔡邕,楷书之祖钟繇,北朝书圣郑道昭等河南书家均为古代书法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这情况一直延续到北宋,即使在文化重心南迁的明清之际,还出现了王铎这样伟大的书家。在我们的身边,到处是书法的遗迹,在许多地方随处挖挖就会出现带有古文字的器物碎片。无数的碑刻、墓志,无数的文字遗迹,无数的书法作品和多种书学著作,为河南书家打开了一片又一片新的天地,河南的书法家就是在汲吮着如此深厚的文化传统中成长起来的。近几年河南投资2000万元准备出版一套56卷的《中原文化大典》,笔者为《书法卷》主编,在两年多的编撰中,我看到了河南几千年以来在文学、艺术、文物、思想、哲学、科技等方面的成就,河南对整个华夏民族的贡献是如此地巨大,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地区能与之相颉颃,故现代有句很流行的话:二十年看广东,一百年看上海,五百年看北京,五千年看河南。要说河南其它方面确实有许多不足之处,而说河南文化积淀不丰厚,恐怕也可以说是漠视整个中华文化吧!以前我曾在《河南书法二十年》一文中提到当代河南书家底蕴问题,与江浙比显得薄弱,并在多种会议场合提及,这是真情实感,但总不能以我们的谦虚来否定整个河南文化积淀的厚重吧。
8 U/ Y4 W* i# B8 `, j' M& p3 @) z1 ]9 ~; f
# u1 W0 I5 ^0 K% F1 q8 c: q

& u$ n2 Q3 @6 o; I《方阵》中关于书法标准的评价也流露出了对河南书法的不屑:“河南书坛的胜利直到目前为止都不是以‘质’胜,以‘法’胜,以‘韵’胜,而是以‘意’胜,以‘力’胜,以‘野’胜。”在汪先生眼中,河南书坛的“意”和“力”其实都是虚幌一下,归根结底要说的是落脚在一个“野”字上。我不想问也不想知道如此评价是出于一种什么心态,但起码可以说是对河南书坛的不熟悉,或者说误解。这里先不说汪先生所论到的书法审美中的“质、法、韵、意、力、野”内涵的区别和高下之分,即以汪先生开篇指出的“据统计二大展事获奖作者中,河南据全国之首”的事实而论,可以说国展代表了当代书法最高水平,也在审美上作为主流导向影响了当代书法的发展,难道作为“野”的河南书法能在20年中一直入选、获奖“居全国之首”吗?实际的情况是,河南书坛与整个中国主流的审美趋向是一致的,它们大的基调是正大气象,其特征是深厚的传统动力,集法、意、韵为一体的具有鲜明时代感和强烈个性的综合。20多年来,河南书家(尤其是代表书家)以中州大地深厚的书法传统为根基,均有着“法”的扎实功力,有着以中外大文化为底蕴的艺术思维能力,有着海纳百川吸取古今中外所有优秀书家优点的谦虚心态,并有着较为明确的艺术目标。他们不断地研究着古代和当代书家及其作品的特征,寻找着内在的发展规律,并有节度地与自己的风格进行融合,所以,从整体上看,河南书法的大气中又含有耐人寻味的“韵”和突出个性的“意”。如果说有“野”的成份的话,实际是与真正的“野性”有着本质区别的“豪放、雄强”,也可以说是“野逸”(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汪先生的提法),我在前不久为人所写的一篇序言中专门提到了“野逸”这一概念,这也正是河南书风的特点:“逸”而不“野”,“重”而不“薄”, “奇”而不“怪”,“霸”而不“悍”,“韵”浓而不“媚”,“法”严而不“板”,在严谨中充满着天然,在博大中又不乏韵致,可以说基本代表了当代书坛审美的主流,与过去任何时代都有明显的区别,故国家级的展览中评委们才会在自由竞争的平台上公平地把更多的票投给河南。所以,我很希望如果真正要评论河南书法作品的话,不妨以公正、公平的心态坐下来真诚地、认真地研究一番,尽管河南书法目前绝非尽善尽美,还有着许多不足之处,但也再不要抛开 “韵”、“法”、“质”等观念而纯用什么“野”、“刚”、“粗糙”、“霸悍”词汇强加给河南书家了。其实,就河南书坛的代表人物来讲,尽管主要创作面貌属于雄强博大一路,但每人都能写得一手纯“二王”的充满雅韵意味的字,也都能写得一手干净漂亮的小楷和中楷,但他们不愿以此为主要追求目标,只是非常聪明地把“晋韵”融入自己的或篆或隶或行或草的作品中。书不入晋,难成正果,对此,河南书家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但缺乏了三代、秦汉的豪气而走向轻柔、秀媚一路,河南书家也是不甘心情愿的。康德说:“趣味无争辩”,本来艺术上由于种种因素不同地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趣味,它们之间不应有上下高低之分,各种风格的作品都应在书坛百花园中占一席之地。要说区分的话,只有艺术上的高低之分,任何风格都会出现杰作和劣品。
- j9 _2 D; l( J* Q+ `
1 c' }& e& }& N8 `* J/ |2 X8 ]" r
- i" z4 g8 ~6 L( S6 O! w( p+ ?1 V
0 F$ F$ t9 |1 F  Y% b5 k《方阵》一文中指出,作为中原书坛的代表人物张海的学问、才情不能与王蘧常、林散之相比,这样相比很没道理,请问,现在哪个省书坛领导者的学问、才情能与这些大家相比呢?我们应历史地看问题,一代有一代的优势,当代各地的领军人物在艺术观念、艺术视野和在对中外大文化上的关注,在组织、协调、统筹及现代化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是那些前辈大家们所不及或者说所欠缺的。我们看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要多点辩证法而少些绝对化才好。' g& v, l. [/ i5 a8 v' W: |
4 C  s* b( K; Y; X8 t

9 Q; R! Q$ s+ |9 e
: P! C8 J, L$ j  P《方阵》主要谈书法市场问题,但我感到作者对河南的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在口气中一提及外省便于钦慕中又充满毕恭毕敬,而提及河南则是一种不屑。如谈及孙晓云、胡秋萍时,说孙的“市场优势是十分显著的”,恐胡会“望洋兴叹”。且不说孙出山早于胡多年,书体与风格又不相同,二者是否有可比性,而同时在作者笔下“十年内”也赶不上外省书家的胡秋萍竟然又成为河南“最具市场潜力”的书家,按照作者如此奇怪的逻辑这样不负责任地比来比去,河南书家的日子在汪先生的笔下应该是够惨的了,你看,一位河南最具潜力的书家“十年内”也赶不上外省,那么其他人则更不在话下了。其实,河南书协在张海领导下20多年前就制定了润格制,书法早已走向市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河南的书法市场在全国应是一流的。在河南有一顺口溜:“河南一大怪,书法比画卖的快。”不但快,在同级的书法家和画家之间,书法比画价格高,这是任何一个省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河南书家的润格,从领军人物到一般作者,与外省作同比,丝毫不比任何省份书家的低,并且都是实价,没有像外省一些人的“有价无市”。整个河南书坛不但如汪文所指几大“天王”们的情况甚好,或者说极好,就连书法刚出道者,如参加过什么展、获过什么奖的年轻人也有了吃好饭、过上好日子的资本,难怪有不少外省青年书法爱好者纷纷到河南安家落户,大都取得了为世瞩目的成绩,最后在此购房置地、娶妻生子,早已过上了小康的日子。河南书坛市场是20年来省书协、全体会员及众多书法爱好者、收藏家、企业家等共同培育的,我们很珍视这么一个好的书法市场。河南收藏书法作品的人数甚多,加之河南经济的发展颇为迅速,连续多年总产值为全国各省市的第五位,我们相信,河南的书法市场将会越来越好。$ z% o) A- @' v/ k0 @4 T" h6 T
8 z  F" j5 J' B2 X: _6 [

/ k4 K* T4 f9 s1 Q7 m
& F0 e! B& w0 i! s7 G7 v《方阵》中涉及笔者几处,很感谢将我置于河南书坛的“四大天王”之列,但笔锋一转:“王澄、周俊杰让人生出廉颇老矣的感受”,王澄此我小,且不论,此话于我从字面上看也颇中肯,余已过耳顺之年,从年龄上可谓“老矣”,但汪文中的涵义却并非此,不用解释,其义自明。其实,我多年来以一直有着甚至比年轻人还活跃的心态。前几天与沈鹏先生通电话,他说,他没任何资本可言,每天都在思考着、探索着,我说,我更无资本可言,每天面对的都是新课题,都要从零开始,这是我们的真心话。况且,书法家,真正要写好字,达到人书俱老,恐怕要在60岁以后了。我以前说过,我60岁以前的艺术实践统统是序幕,正剧要从60岁开始。近几年来,我仍不停地读书、创作、作文,我感到,我正进入第二个艺术上的春天。即以近几年来看,我发表的文章还不能算少,创作上一直坚持探索,国内外不停地访问,大概60岁以上的书家不会有几位比我更忙碌的。我相信我会一直以一个年轻人的心态在艺术上不断地进行探索下去,虽“老矣”,但“尚能饭”,且“尚能文、尚能书”。* V* G1 \+ A4 d+ }  @

& v+ d  r5 Y9 B2 u4 s0 F
* _- I/ ~& E7 _9 O, V9 ~; L; m& u. J( r. k, {$ K# r
《方阵》一文在“廉颇老矣”话后,紧接着说:“其作品市场价能跟上书法市场的整体上扬步伐已属不易了。”这又是一个误会。就我的市场情况来说,绝不能也不敢与沈鹏、张海及一些副主席或占据着要职的人物相比,但我还可以负责任地说,我的书法作品市场实际情况以及“上扬”的速度要比汪先生想像的好得多,为什么?因为我的作品风格为圈内人和收藏者所喜爱,加之我写字极为认真,自己不过眼者不能出书房,故多年来在河南一直处于除张海第一梯队后的第二梯队之前,而收藏者除河南外遍及国内外,这些可能又是汪先生所不了解的。这些可算做“秘密”,本不该说出,汪先生短短一句话迫使着我又多写了以上一些文字。
4 k1 Z/ q  ^  ^( M4 e: U1 U
8 j! x3 c6 F$ M: S* R/ x& h) x) e% J8 n: g

- U/ v7 g! W7 u& J" @还有一点也必须在此说一下。《方阵》在谈及我的朋友李刚田时说:“且在书坛中担任的职务也有可能更上层楼”,听话听音,此话似在为别人做广告。但很使我迷惑的是,河南书协班子下一步的变更,还将有一大段时日,其结果对我这个驻会副主席来讲还是个让人猜不透的谜,何况书协人选是由大家推举,上级部门考察,再经过投票选举后才能产生,真不知汪先生从何处听到此风声,并抢先在报上公示。我们认为,如此行事,总使人感到大有搅乱河南书坛“方阵”和“干涉别国内政”之嫌,实际上对刚田也很难起到“更上层楼”的作用。
' v- e7 w' T& d5 V5 X2 g$ g
' j+ {" e! \4 ~/ W我之所以撰写此文,主要是感到多年来外界对河南书坛总是有些误解,甚至有些不公和不恭,且《方阵》虽在谈市场,而实际上所涉及到的问题很多也很关键,故质疑几点,以就教于汪雷先生。因我工作极忙,以上问题均只能简约地说上几句,当就此打住吧,今后我不准备为此再说些什么了。3 R5 p1 g& t/ o' ^% n; o1 e* W

! j7 E4 c* u" q5 H, R" j4 o; @( H+ T% `9 f! B# j
二OO六年二月十八日于中州挥云斋: l( L  ~& G: n% M3 X
- M0 r3 r+ s8 C5 j! C/ Q% ^
[ 本帖最后由 太室尊者 于 2006-3-30 17:5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3-30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老师近影
DSCF254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30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尊的语气7 E0 ~, h: r6 R, m0 L
不像在野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30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听不同意见也好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灌水圣 于 2006-3-30 21:46 发表# F0 M3 @- u% l, [( D  n
太尊的语气
) C6 I! X+ x' u& T% ~2 H: `不像在野派...
: f) R. K, R; z6 Q8 D

" d, a6 ~9 S& f, @! d# N( r2 e  y. ]) m: [0 p# P* y9 s
灌水圣兄久违了,别来无恙?
; u5 Z2 s3 Q5 W7 x2 i& h1 ~
! B6 W7 t7 r8 b! g: n+ a/ W这里都是周老师的语气,我没说什么话。
* J$ |3 ?5 Y/ v
, n2 U( u2 {7 M) |6 b无所谓在野派的,只要大家开心就好。谢谢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3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经营字画十余年,据我了解,河南书协副主席作品价格比中国书协副主席价格还要高,市场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3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提示, Q' I0 q( d5 f
% w* Z3 X1 N4 q0 e% N
  2006年2月15日《书法报》上刊登了一篇署名汪雷的文章《河南方阵的收藏价值与市场走势》(下面简称“汪文”),随后的3月8日,该报又发表了周俊杰的《〈河南方阵的收藏价值与市场走势〉质疑》,“中原书风”及其相关问题再次引起了国内书法界的关注,网络上也有人发表不同的看法,众说纷纭,各有见解,一时间颇为热闹。昨天,记者就此“笔
4 u2 f( a, r0 L. ]; H
& ^$ C( T# v0 z% x4 s: E墨官司”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周俊杰。
" ~9 P; }. A  z, l8 Y0 h& F
  k$ B7 _) l# u8 S0 g5 f  河南书法缺乏文化积淀吗?: u+ s' f, A- H& f6 E+ L) P
  Y0 B' S# T" R7 J
  ●批评:书坛书风走向精微的优势在江浙而不在河南,河南缺少这种文化积淀。# x) n, A- \% O+ ^+ s$ X6 h
# a% ]/ V6 d7 Y# V% z
  ●反驳:中州是华夏文化和书法艺术的主要发祥地,中州大地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河南书法崛起的肥沃土壤。
9 s1 J7 d/ a- z
( L; h* l6 k8 X, K4 i  “汪文”的最后一段大致表达了这样的意思:目前书坛精致书风营造的良好市场,不能不对“中原书风”产生影响。河南青年书家中一些人在一定程度上试图对河南“悍野”书风进行改造与校正。但他并不看好河南的这批“精致化”书家,走向精微的优势在江浙而不在河南,河南缺少这种文化积淀。
8 g, c* N/ ?) V
/ ~2 u/ M' @# f  k4 |  河南真的缺少这种文化积淀吗?
& z* e# s2 k  Z7 V; P
0 o; J( |1 a8 ?$ o" P! f4 `+ p* z  周俊杰认为,河南书法近20年的崛起首先是基于中州大地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中州是华夏文化和书法艺术的主要发祥地,这一点写在了多种教科书上。; @$ x$ b4 z; q

6 k2 c0 l/ N0 K4 t5 y* v  周俊杰告诉记者:“安阳的甲骨文举世皆惊,小篆的创造者李斯、文字学之祖许慎、隶书的集大成者蔡邕、楷书之祖钟繇、北朝书圣郑道昭等河南书家均为古代书法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北宋,即使在文化重心南迁的明清之际,还出现了王铎这样伟大的书家。在我们身边,到处是书法的遗迹,在许多地方随便挖挖就会出现带有古文字的器物碎片。无数的碑刻、墓志,无数的文字遗迹,无数的书法作品和多种书学著作,为河南书家打开了一片又一片新天地,河南的书家就是吸吮着如此深厚的文化传统成长起来的。最近我省正在编纂一套56卷的《中原文化大典》,我是《书法卷》主编,在两年多的编撰中,我看到了河南几千年来在文学、艺术、文物、思想、科技、哲学等方面的成就,河南对整个华夏民族的贡献是如此巨大,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能相比。套句流行的话是‘二十年看广东,一百年看上海,五百年看北京,五千年看河南’。要说河南其他方面确实有许多不足之处,而说河南文化积淀不够,恐怕可以说是漠视整个中华文化吧!以前我曾在《河南书法二十年》中提到当代河南书家底蕴问题,说与江浙相比显得薄弱,但总不能以我们的谦虚来否定整个河南文化积淀的厚重吧。”* L( i. V# R0 n3 O; Q. n

5 R) O0 ?& m& W, d+ K  河南书法以“野”取胜吗?0 f# k: ]) y- p( U3 j/ t

) ~$ x0 S3 H" x$ s8 Q5 N* u  ●批评:悍霸的中原书风不是以“质、法、韵”取胜,而是以“意、力、野”取胜。' V1 l: D  E0 E) y
2 J  w% f6 c1 r; d" L2 Z3 s
  ●反驳:河南书法集“法、意、韵”为一体,是鲜明时代感和强烈个性的综合,与整个中国主流的审美趋向是一致的。% A$ B' R/ S) Q' [2 d* B* F

2 b4 s/ e; E! C+ G5 T4 u  “汪文”中说:中原书风的崛起是以其鲜明的悍霸之气为特征的。河南书坛的胜利直到目前为止都不是以“质”胜、以“法”胜、以“韵”胜,而是以“意”胜、以“力”胜、以“野”胜。
5 o1 H: }; P. D0 z# {# Q: N. C4 z: g) u
3 n# ~5 g7 g4 I6 n' S8 v% Q  周俊杰认为,他有这样的认识起码可以说是对河南书坛的不熟悉或者说是误解。但“汪
' d/ {5 e4 o# i% b
- x# }" ^2 Y8 O( X; v4 c  文”也说,“据统计,两大展事获奖作者中,河南居全国之首”。国展代表了中国当代书法的最高水平,也在审美上作为主流导向影响了当代书法的发展。河南书法与整个中国主流的审美趋向是一致的,大的基调是正大气象,其特征是深厚的传统动力,集“法、意、韵”为一体,是鲜明时代感和强烈个性的综合。
9 s* |0 M% Z8 l: ?. X
& T6 p! R0 j; j3 |+ ~" w# x1 @  周俊杰说:“作为‘野’的河南书法能在20年中一直入选、获奖居全国之首吗?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20多年来,河南书家,尤其是代表性书家,以中州大地深厚的书法传统为根基,均有着‘法’的扎实功力,有着以中外大文化为底蕴的艺术思维能力,有着海纳百川吸取古今中外所有优秀书家优点的谦虚心态,并有着较为明确的艺术目标。他们不断地研究着古代和当代书家及其作品的特征,寻找着内在的发展规律,并有节度地与自己的风格进行融合。所以,从整体上看,河南书法的大气中又含有耐人寻味的‘韵’和突出个性的‘意’。如果说有‘野’的成分的话,实际是与真正的‘野性’有着本质区别的‘豪放、雄强’,也可以说是‘野逸’。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汪先生的提法。我在前不久为人所写的一篇序言中专门提到了‘野逸’这一概念,这也正是河南书风的特点:‘逸’而不‘野’、‘重’而不‘薄’、‘奇’而不‘怪’、‘霸’而不‘悍’、‘韵’浓而不‘媚’、‘法’严而不‘板’,在严谨中充满着天然,在博大中又不乏韵致,可以说基本代表了当代书坛审美的主流,与过去任何时代都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在国家级的展览中,评委们才会在自由竞争的平台上公平地把更多的票投给河南。尽管河南书法目前绝非尽善尽美,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也不能抛开‘法、意、韵’等观念而纯用什么‘野’、‘刚’、‘粗糙’、‘霸’、‘悍’等词来强加给河南书家。其实,就河南书坛的代表人物来讲,尽管主要创作面貌属于雄强博大一路,但每人都能写得一手纯‘二王’的充满雅韵意味的字,也都写得一手干净漂亮的小楷和中楷。他们只是不愿以此为主要追求目标,非常聪明地把‘晋韵’融入自己的或篆或隶或行或草的作品中。书不入晋,难成正果,对此,河南书家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但缺乏了三代、秦汉的豪气而走向轻柔、秀媚一路,河南书家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Q& Z# E& w( }8 f
6 i) z7 }- d# F6 Z" N" q0 k
  河南书法市场潜力有限吗?
5 t2 k4 x" U* Y2 e; }( S/ @
+ e% O7 t% I& o+ h0 b* _- W  ●批评:河南书法市场与外省相比有很大差距,潜力有限。' ?- G6 r) V1 d- _

$ R" h. V; R. V  K  ●反驳:河南的书法市场在全国应是一流的。河南收藏书法作品的人多、经济发展迅速,河南的书法市场将会越来越好。2 L/ b% x  D0 [1 l: m
$ o$ F& k/ N1 v' @
  汪雷的文章题目是《河南方阵的收藏价值与市场走势》,讨论河南书法的收藏价值和河南书法市场的走向是其重点。作者在文中提及外省毕恭毕敬,可提及河南则是一副不屑,甚至妄言一位河南“最具市场潜力”的书家十年也赶不上外省某书法家。“汪文”中所说的外省某书法家出道早于那位河南“最具市场潜力”的书家多年,书体与风格完全不同。对此,周俊杰认为,作者对河南的情况并不了解。7 H$ [1 u7 e+ z* m/ `- f

  v9 d2 u' f- Q2 M  周俊杰告诉记者:“河南省书法家协会20年前就制定了润格制,书法早已走向市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河南的书法市场在全国应是一流的,在河南有一个顺口溜:‘河南一大怪,书法比画卖得快。’不但快,在同级的书法家和画家之间,书法比画价格高,这是任何一个省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河南书法家的润格,从领军人物到一般作者,与外省相比丝毫不差,并且都是实价,没有像外省一些人的‘有价无市’。河南书法市场是20年来河南省书法家协) W- g: M' `7 H* B0 B6 ~) w; n

7 O: k- |/ m. m+ b3 F3 u% s) ]  会、全体会员及众多书法爱好者、收藏家、企业家等共同培育出来的,我们很珍视这么一个好的书法市场。河南收藏书法作品的人数甚多,加之近来河南经济的发展颇为迅速,连续多年总产值居全国各省市前列,我们相信,河南的书法市场将会越来越好。”% b; {; X/ I+ x4 \
; s- U6 ]/ O2 K: S# p
  有些话不得不说
$ c1 S, T6 I$ |4 ~( o5 p+ R7 A" w1 R5 [% @6 V
  ●周俊杰:近年来外界对河南书坛总是有些误解,甚至有些不公和不恭,因此我不得不站出来说几句。# l5 Q# B! @5 h5 s, B/ O9 S' S

$ W) s: C) w  J. v' N  作为河南书法“四大天王”之一,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周俊杰是繁忙的,他为什么还要抽出宝贵的时间和汪雷打这场“笔墨官司”呢?# y, _% }* p  b7 R- `5 A( H
: Z' R# ]( }5 Q0 w0 R& S6 H
  谈起此事,周俊杰显得也很无奈:“本来吧,有人在报纸上写文章关心河南的书法和书法家,是应该表示感谢的。河南书法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正像汪雷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河南首创中原书风,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几无间歇,一代又一代新人活跃在国家级重要书法作品展上。据统计,两大展事获奖作者中,河南居全国之首,其气势除江苏等个别省份可与之勉强抗衡外,余者皆不能望其项背。’尽管这样,近年来外界对河南书坛总是有些误解,甚至有些不公和不恭。‘汪文’虽在谈河南书法的市场,但是文章有些地方流露出来的看法似有偏颇之处,而这些看法还涉及河南书法的一些关键问题。因此我不得不站出来简约地说上几句,今后我也不准备就此问题再多说些什么了。”5 D# b3 V1 g' h4 x

' v  ^& c4 [" T6 N. V2 i& _+ K3 s  相关链接. R: p3 a+ Q( I) D- G/ ]
: @# k( L3 `3 `9 S
  中原“七剑”纵横中国书协
. m2 V; W  j) m9 V6 @3 F% @+ Z" ]" B3 n+ A
  在2005年12月17日结束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次全体代表大会上,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协主席张海以高票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成为中国书协历史上第一位由地方书协产生的书协主席。同时,张海、王澄、王宝贵、李刚田、周俊杰、宋华平、王荣生等省书协7位正、副主席还被推选为中国书协理事,使河南成为理事最多的省份,再次在中国书坛上巩固了河南书法大省的地位。; s2 `! \! V0 ~9 R, e

' q0 ?  z1 X+ j1 M% N' q  在整体风格上,河南以雄强豪放为特征的书风在全国独树一帜,被理论界推为“中原书风”,在当今书坛以地域命名而得到书法家公认的,只有河南一家。“中原书风”以继承传统为前提,强调在继承中创新,广收博取,形成丰富多样的开放式格局,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书法的许多分类领域,河南均有当今中国书坛的代表人物,如张海(隶书、小行草)、王澄(魏体行书)、李刚田(篆书、篆刻)、王宝贵(篆隶、篆刻)、周俊杰(隶书、书法理论)、宋华平(行书)等。+ o1 T/ t+ P$ M# d& t

* H  t. {* s% ]

9 h. r7 J% E4 G) k9 u8 i5 d9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E4 h4 ]9 \0 h- J! y# B  为了提高河南书法整体水平,河南书协每年都举办作品评点会。图为周俊杰在评点会上发言。
; M6 T, t1 z" j# N# @. z7 I; d7 e
5 E& w, i- b5 S" d! Q1 d* K  □首席记者张体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说几句(摘录拙文数言):
. i* ~8 O5 z& b9 A( ]: o- v/ L' z$ t1 ^& V7 j. F# {/ f
 .....4 ?6 w+ Q; [7 ]6 Y
 行文至此,应该打住了。只是有两点小问题,还须说明一下:一是对李刚田先生的预测问题。那是投资者的投资预测,投资总想控制风险,并总期望获取收益,故对影响风险收益的诸种因素作出预测是业内常见之事。预测就是预测,故不敢以肯定语句见诸文字,而冠以“可能”一词自避风险。预测有误,则信者风险自担;预测正确,则投资者增加收益。扰乱“河南书局”、“干涉内政”云云,笔者是既无此主观故意也无此能耐的。二是周先生言及笔者的“直率”,我想这不是批评而是表扬。许多书法家都喜在书作上钤盖“率真”一印,但真要在圈中做到率真其实是很难的。师承、朋友尤其是利益等等因素,都会影响书家评论书家的“率真度”。笔者不参加书法展事,不需要靠书法谋生,甚至连收藏家都不是,而只是一个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故而论及河南河北张三李四,皆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直率”而议。周先生是长者,想必会海涵笔者的直率的。况先生有斋曰“挥云”,后学有斋曰“归云”,一眼望去,犹如孪生,逢此笔墨官司,亦为人生一缘也。
/ h  p, L. L* i8 ^% x9 L8 W' U9 f: M$ n
[ 本帖最后由 一壶紫砂 于 2006-4-1 10: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万物静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室尊者 于 2006-3-31 08:31 发表' u1 X5 X$ i/ d/ r& H% D& H" h

1 n* N, x  u; @+ m
. x! i  t: S5 [1 Z- ^9 O8 w
5 d3 S6 b6 S0 W. a1 k) |! k灌水圣兄久违了,别来无恙?
" z  M* m6 \  _. E* D
/ O! R3 g4 `- l0 N/ u9 W这里都是周老师的语气,我没说什么话。" S7 q/ U3 r; F4 w: Z  P5 Y& w
* R& G9 k. e- K* d8 f
无所谓在野派的,只要大家开心就好。谢谢光临!
+ D7 l2 M7 W8 s0 e% h9 x1 c
语气也和缓了
+ r0 n* y9 Q2 \: x8 u! O" q呵呵, ]$ U8 Q. c( ~$ ^1 R% \9 s
祝福!:victory:
) b' i8 G  E: D; w: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