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5-8-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3763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6-9-27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抱朴散人 于 2006-9-28 12:27 AM 发表
1 z0 n+ _* A# Y( B g8 X' c4 @愚以为丁兄隶书不错,可先在隶书上整出点名堂,再途其它书体.; N; M8 W: ]1 N5 }1 s
行书比较大气,粗看象个大家写的,但不耐细品,过于粗疏,# O _" W5 t$ B! f: X& w
感觉是有性情而细功夫欠缺了点,这种东西现在如要参加国展是很难入的. & s4 r8 i- V0 D2 _1 C1 e5 |
谢谢!抱朴兄知我,的确,我在隶书上的想法是很明确的.有一种类似实验的书写,但还很不成熟.当代隶书有启发性的走在前列的,我个人以为以鲍贤伦先生为最,但鲍先生也还不够成熟,但他在强调隶书的书写性方面是我所推崇的(又不失造型结构的能力),我个人在隶书上,比较向往将吴昌硕、齐白石、林散之他们隶书的书写性及造型融为一体,我先前有汉碑的底子,而我目前又在封龙山、西峡颂上作学习,想写出一股庙堂的古气来。当然这只是一头,隶书的探索和前景是很美好的,也是丰富多彩的。
. P8 {! n3 u" L+ K对于传统的认识,我感觉越来越清晰,有些东西要仔细看才能有体会,在行草书上,当代以米字为底的小气象是我所鄙视的。国家日新,那么书法的审美格局也应与时俱进。我的书法实践也将着力于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