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高鸿

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辨「文彭摹本說」及其斷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2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辨「文彭摹本說」及其斷代   


* A' W: }4 w5 Q2.蕭燕翼「摹本兼臨本說」
( ~: A% Z, @- R& g5 \$ D北京故宮博物院蕭燕翼先生(現任副院長)看了啟老的文章之後,也寫一篇〈關於懷素自敘帖的我見〉,該文確定啟老的推論,認為「自敘帖確為重摹本」,並舉例云:
! b$ r7 x4 w. a5 r! C比如帖中「狂來輕世界」一句,「來輕世」三字枯筆的筆畫處,明顯為雙筆勾畫而成,而非一筆書下的枯筆開杈。 % A( N8 c3 H0 F" j# @1 C2 m
我們承認自敘帖墨跡卷誠如蕭先生所云,在枯筆處有極少數不尋常的分叉現象,但這是否因那一支毛筆以及特殊運轉法所產生的自然現象?實不得而知。「一種現象,各自解說」,成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相持不下的狀況,幾乎是無法達成共識的。但是「客觀的鑑別」,是要全面看整卷的字,如啟老所云,從每個字或多數的字上去下功夫,看究竟是自然書寫的字佔絕大多數或相反?決不能以少數字而懷疑到全卷。筆者相信,如蕭氏有機會面對原跡細勘,不會堅持其從二玄社影印本上所得的印象。也請參閱本書〈書法鑑定〉篇的〈餘論:論賊毫與摹本的區別〉一章,許多真跡中,也有甚多不合常理的賊毫與分叉現象例子,但都不礙其為真跡。 7 s! X# `6 M6 s
又前文論及「臨本」時,指出蕭文言〈自敘帖〉部分除用雙鉤法之外,又結合臨寫法。「寫」是正確的,但不是雙鉤的摹本,請看本書中放大圖版即可知。
% N$ U% ?" X$ p; j7 |/ C+ P但是蕭氏發掘出明末文獻中的蛛絲馬跡,以及蕭氏對文彭獨到的研究種種,並循此而得出的推理和結論,卻大大啟發李氏,認為蕭氏此文「頗有獨到的發現」,特別是在引申並重提啟老所述文彭曾經有摹本偽作的故事等等,於是李氏的「文彭論」就「呼之欲出」了。 9 S4 d$ e, q. D/ ~2 a
# t) P- n, |, D- N7 m9 g  D& T

: {. o& n' E8 L: D版权所有,转载请标注“中国书法在线”字样。 , O2 ?3 H+ S+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辨「文彭摹本說」及其斷代   

3.徐邦達「臨本說」
  Y4 k0 o0 W, h9 n/ E* s7 c/ b因為徐邦達先生對墨跡卷與啟老有不同的觀察和判斷,所以列於蕭氏後討論。
( V( ?$ c7 ]! t, `徐老在〈僧懷素自序辨偽〉的最後一段,首先討論「臨寫」與「勾填」的分野:
0 c( r2 d: ]9 j" o我們都知道臨寫是放筆直書,所以每逢乾筆飛白處,必然絲絲通順,無渾膩之跡,即使出於唐代弘文館著名的拓書人手的〈蘭亭序〉善本∣如所謂馮承素本或萬歲通天帖,細看總在躁鋒處要露些「做出來」的馬腳。 7 m3 H& r% C7 A8 ^" X7 q2 D- t
接下去討論他對自敘帖的觀察:
+ ?# ]% ^4 ?5 L6 Y4 u- O至於〈自序〉,則文句又長字又多,乾燥的筆鋒隨時可見,但無一筆有做作的弱點,即使用半臨(濕筆處)、半填(乾鋒處)的高手法來拓寫,也不可能不出一些漏子,因此只有對臨,方能達到字字不見做作的痕跡。
5 B$ b% K. B6 g, v2 E& ?  x徐老的最後結論是: / t( ]) a1 X5 j  I+ B! c0 G
我以為它是「臨寫」本而不是「摹填」本。 . e* W; f  Y5 S5 k( V1 J3 p
徐老的觀察和理解,與筆者類似。但是得申明一點:筆者是歷年先從實跡上觀察所得,這次為了寫這篇文章,才找出啟、蕭、徐三位的文章閱讀,因此與徐老相同的結論,乃是各自觀察實物的結果,絕不是受到徐老的影響,正如筆者並不受到啟、蕭二位甚至李氏的影響一樣。此外,筆者認為徐老(一九一一年生)的正確觀察,乃是除了他和啟老(一九一二年生)一樣,先是在一九三○年代見過原跡,但在那之後,又有機會在國寶運台前夕,於一九四七年重觀於南京;這時徐老已經快四十歲,不再是二十多歲,是具有成熟鑑賞經驗之後,目驗原跡所下的判斷,當然是比較正確的。 9 L0 h4 E1 d  `, ~& E
使用「臨本」這一個詞彙,實際上就暗示這是出自真跡的臨本,也就不是真跡,但至少是承認懷素曾有〈自敘帖〉這樣一件原作。並且徐老的意思,是認為故宮墨跡卷可能是出自北宋蘇舜欽的臨本。
4 V' ^8 c% a4 A上述啟、徐、蕭三位對〈自敘帖〉的看法,都是偽跡;不過啟老認為是「重摹本」,蕭氏以為兼臨帶摹,徐老則認為是「臨本」。三位都是資深的鑑家,尚且不能得到共識,想讀者或生疑慮。筆者認為這是三人在不同時、地看不同本子(照相、印刷品、原跡)的緣故,若使三人同看原跡,當會達成共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2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辨「文彭摹本說」及其斷代   

3 F3 M5 ^1 s' }% S, ^* T0 o! Q
四、小結
/ K: ~! {7 y* w( _8 J: ]綜合前文的臨床診斷: 5 }0 `  F- Q- N
1.故宮本懷素〈自敘帖〉帖文所用的紙張,是「麻紙」、「粗紙」類的厚紙,非同一般鉤摹或映摹所用的薄紙或較透明的紙。 - t4 t, r* e- h
2.從書法墨跡筆劃等再三放大診斷,其線條順暢運轉自然,絕無一般雙鉤廓填或映摹本中,筆劃常有疊墨重描、勾廓的現象;所有的飛白、渴墨乾筆都由單一筆觸自然形成,刷絲順勢,絕無鉤填本中常見的亂絲現象。而筆劃中常有飽墨,絕沒有「恐涴其真」,擔心會汙損底下的原跡,所以絕不是「映摹」而成;再者筆劃中也出現極多尖細的游絲,所以也不是用「退筆枯墨映寫」而成。
. O. u  X5 A6 l7 D( i4 v即使嚴格的李氏在大約七百字中挑出一、二十個不理想的字或可疑的筆觸,仍不礙墨跡卷絕非「摹本」,為一個「寫本」的事實,這是此次檢驗結果與大多數前人不同之處。既然如此,套用本章開頭的邏輯程式:
" P8 T0 u1 B) n: t6 y& k( N5 `因為:故宮墨跡本〈自敘帖〉帖文(不是)摹本。 $ a7 `$ T4 g7 R2 b
所以:故宮墨跡本〈自敘帖〉帖文(不是)文彭摹本。 * L* O/ H3 x# ?- @  J# v/ f
. P% a9 N& R; `/ h4 M4 E
                             日期:2004‧11 8 H% s& V' o7 Q0 F7 M! S$ p" L: k
6 ^; d% G! B+ ]  |

- X7 s. O* `  I. E版权所有,转载请标注“中国书法在线”字样。
+ X+ |; o* y/ |2 V  d"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2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辨「文彭摹本說」及其斷代   

[UploadFile=CDBCC6AC7_1103702089.jpg]
$ \, Z- w* Y' p' S4 [傅申寫《書法鑑定》的最大目的,是希望能讓學習書畫鑑定的學生們學會如何避免誤鑑。 (張禮豪)   m4 l, G3 x4 Z) m1 J4 z

! k0 s' ]2 J1 G: ]& c  z, A  _懷素自敘帖‧傅申臨床診斷 & ~: b, z+ \3 N( R9 Z1 A: h6 P5 u  V
文 / 梁悅詩 
2 P( `, M; f8 h0 C* Q! I! M古美術147 期 2004/12
+ P: s( e* g: r) U! K  H! U* J
% ~) t! N6 k3 `7 _由典藏藝術家庭主辦,台大藝研所教授傅申《書法鑑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新書發表會,10月28日下午於典藏藝術創意空間舉行。前輩書畫家張光賓和吳平、前台北故宮院長秦孝儀、中華書道學會理事長張松蓮、台北故宮書畫處處長王耀庭和研究員何傳馨、台北歷史博物館代館長黃永川、實踐大學教授陸蓉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師大藝研所所長江明賢、台北藝術大學教授何懷碩與副教授朱惠良、大塊出版社社長郝明義、文化總會秘書長蘇進強、自由時報副社長林健煉、雙清館洪三雄、羲之堂陳筱君……等,都蒞臨參加,場面溫馨。
/ y8 [7 @# r*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簡秀枝致詞時表示,感謝傅申願意將他第一部以中文發表的書法鑑定專書《書法鑑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讓典藏藝術家庭來發行。在籌備出版的過程中,傅申廢寢忘食,從撰稿至排版、校對超過十次,嚴謹仔細的態度,讓大家體會到了身為當代文化人及專業學者的使命感,因此典藏這次也全力配合,希望能夠為學術研究的推廣貢獻一份心力。
- ?6 d, m' M& V! P前輩書畫家張光賓讚許《書法鑑定》是台灣近年來最認真的學術論著之一,他認為,有這樣了不起的研究成果,是中國書法史上非常重要的大事,而任何研究成果都應該公布給全世界,因此兩年前提議舉辦懷素〈自敘帖〉的研討會,希望學術界能共同來討論。接下來,中華書道學會理事長張松蓮便邀請在座各位參加10月30、31日舉行的「懷素自敘帖與唐代草書學術研討會」,她說,懷素〈自敘帖〉的真偽問題已爭議多年,此次召集兩岸學者與會,希望能一同探討、互相學習,讓書法家們除了創作展覽外,也能增進研究風氣。台北藝術大學教授何懷碩則向大家報告自己閱讀後的諸多感想,將傅申比喻為書法界的李昌鈺,他認為《書法鑑定》研究方法的創造性、嚴謹和周備,是學術著作的最佳範例。
$ D0 U# e" w) X$ d7 p4 v% M台大藝研所教授傅申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新作時指出,古代書畫由於從事鑑定研究的人較少,嚴謹度不如刑事鑑定,便有許多誤鑑,他寫《書法鑑定》就是希望大家能一起來了解真相,而這次剛好有機會與台北故宮合作,用最新科技的顯微鏡檢驗懷素〈自敘帖〉,研究過程盡量符合科學邏輯,提出充分的證據和理由。為了許多無法親眼看到原件的人,《書法鑑定》在文字說明和圖片配合上都特別注意,要求達到盡善盡美。雖然目前研究仍無法得知〈自敘帖〉是否為懷素真跡,但卻能證明〈自敘帖〉為寫本,並保守的將其年代下限訂為宋代。傅申表示,寫作此書的最大目的,是希望能讓學習書畫鑑定的學生們學會如何避免誤鑑。學術研究如同長程的接力賽跑,他的研究成果僅是其中一小段,傅申希望這樣的接力賽跑後代能夠繼續下去。
/ i& B8 X; E% |; v" n ' S. S0 Z" z% n8 h5 ?* }' H3 H
: g: G; r3 O, {, z: X5 k3 n, y
版权所有,转载请标注“中国书法在线”字样。  S# q- M) l, D8 `' b3 e
【注】这是台湾网友清閟閣閣主提供的帖子,希望大家认真讨论。   3 s6 {6 _  G4 P# w4 f3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辨「文彭摹本說」及其斷代   

希望公社贤达参与讨论并积极发表各自的看法。
0 Z) g, }- ^- p7 g为艺者,需要深层次地识优劣、辨真伪。只有这样,才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3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辨「文彭摹本說」及其斷代   

请各位加入讨论!因近日要搞活动,停下来要好好研究!参与支持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辨「文彭摹本說」及其斷代   

有总版的支持事情就好办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