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6-7-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4475
- 点评币
-
- 学币
-
|
下面我谈谈对论坛“秩序”的看法:
" h6 Z1 Q6 z# R r" v! K
* w" B1 V# l! b' b. r+ g; j! Z1 m9 K7 e. J3 B! w8 `: z
秩序是普遍的现象,大到宏观宇宙,小到生物体、分子、原子,无处不有秩序,无物不需秩序。自然界中有秩序,人类社会也有秩序,而且秩序在人类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们为使群体免于溃散也会强烈倾向于建立法律控制制度。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虽有区别,但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首先,它的意义在于消除混乱、维护安全,从而避免社会失序而崩溃。从个体角度来说,社会秩序使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行为可以作出预测。在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里,人们只要根据秩序和规则进行活动,他就不会受到别人的攻击和侵害,所以,秩序带给人的是安全感。同时,秩序带来的行为的可预测性,也使人与人的合作成为可能。在自然界,秩序是密切地与规律性联系在一起的,等到演化出人类社会之后,规律又往往体现为种种的规则。可以说,社会秩序与规则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没有规则,就没有社会的秩序。社会规则是社会秩序的内核,人们甚至将二者在等义上使用。在原始社会,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国家出现以后,主要的规则则是法律。
& u% K& L# u) v; ~! ] {7 f
7 {9 Z4 H7 ?, s& \" C% C秩序意味着和谐、均衡、协调、有次序、稳定、一致、连续性、顺利。
& N( E! e4 f" J7 O' _1 b" \法律秩序是从法律的立场进行观察,从其组织成分的法律职能进行考虑的,存在于特殊社会中的人、机构、关系原则和规则的总体,它被当作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有机的社会。0 a, ^& S0 W% F; B& d& o0 f5 U8 W
; S E; ]$ E! Z+ h/ M' L* ]
人们是按照规则办事,而且是把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转化为正确的实践规则之后,才能在按照规则办事时“间接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4 c& E) ]3 t# l! I0 t& ?4 c
, q8 k: y' b1 G规则是与人的行为或行为的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规则是为了指导人的行为而制定出来的,有了规则,人们也就要照章办事的。
# Q C/ |0 i- @. n t" h制度化规则与道德是整合社会秩序的两种方式,德性是人类内在生活世界秩序的表征,而制度化规则是人类外在生活世界秩序的筹划,秩序性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不管是内在生活世界还是外在生活世界,基本的秩序性都是不可或缺的。$ g( W! `$ T" | J& u$ U
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总是与某种特定的社会群体,及其相应的制度化规则结构相关联。相对于制度化比规则这一外在的形式,德性则更多地体现了道德的内在维度,制度化规则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个体的外在制约,而德性的外化却要通过具体化为个体自身的道德意识来实现。对于人的价值迷失、社会失范、个体越轨行为的泛滥,不能说道德没有责任。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社会的社会规范就是人们的社会行为的规则,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行为准则,它是人类为了维护共同生活的需要,为了协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互作用而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并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则。, M4 g. s8 P- q
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反映,是对社会关系的具体化。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是确定与调整人共同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维持社会基本秩序的文化模式。
2 m6 y: C/ c+ ^* Q% R* p3 w道德最初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套辨别是与非、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标准,是由习俗发展而来,以后经领导层的提炼和整理成为教化人的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和控制方式。% n8 b, ]8 b5 e6 y$ R" T, z1 S* f3 J+ W3 Z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4 J s; F$ b! s3 R, }- D
) Z! U0 N; C3 \$ d法律具有有效地控制社会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首先,法律是防止作恶的有力武器,具有制恶的价值。法律是人类理性的体现,所反映的是公意和公正,既具有意志的普遍性,又具有对象的普遍性,其次,法律是制约行为的基本方式,具有规范的价值,社会的秩序需要依据一定的规则来建立和维持,要使行为遵守秩序所要求的规则,必须明确规定这种规则,并通过有效的制约措施使之为人们普遍遵循,法律正是建立社会秩序的最基本规范和使行为纳入这种基本规范的制约机制。行为的规范是多方面的,但法律规范是最重要的、最有效的。第三,法律是调节冲突的有效手段,具有协调的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各种冲突在所难免,特别是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竞争更经常地导致冲突。冲突是破坏社会稳定和伦理秩序的重要根源,要避免和调解冲突,必须有公正而有效的社会裁决调节机制,法律就是这种避免无序竞争,调节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制约机制。! [7 n% [( z( h5 d) e
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秩序的建立必定要借助一定的行为规则,在所有规则中,法律和道德就是两种基本的和最重要的规则。4 ^ c0 g- L$ \( @( P/ h; l4 q+ d6 V8 f
法律和道德对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的调控有两个基本的和共同的运作机制,就是规则和原则。法律和道德正是通过它们所包含的规则和原则而成为行为的指南。其中,“规则”是客观性和有效性的基本来源,“原则”则追求价值性和合理性,规则和原则对人的行为都有约束的功能,是两者之间存在重大区别。
* _' w+ v7 Z2 s8 D, j6 g2 K% ?5 f法律和道德都由规则和原则组成,区别在于原则的地位和运作方式不同,在法律方面,原则的作用场所主要在立法而不执法的过程中,法治要求执法必须完全按照规则行事,于是,法律的调控机制就是由规则、原则和强制性的组织三要素构成。道德则不同,由于道德调控具有更大的“原则性”,并且,正是通过这种“原则性”的运作体现其价值合理性和行为主体性。因此,道德的调控除了规则和原则两个机制之外,还需要另一个更重要的机制,这就是美德。什么是美德?美德是人们合乎道德地行事的品质。
6 ?; X2 [ L. S: @" G6 K! L规则为法律和伦理共有,法律的规则和伦理的规则在相当程度上相联相通,构成社会生活秩序的基础,法律和伦理的一些基本概念,不仅要体现规则的要求,更要体现原则的精神,最终还要通过主体的美德获得落实并赋予价值合理性。美德,即体现法律和伦理的区别,更体现法律和伦理在根本精神上的深层联系。4 R: L1 I" P+ b9 y' O
正义是法律和伦理共同追求的基本的价值之一。& [& X& r+ }! f( M2 n' |3 ?+ K
道德与社会秩序之间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一方面道德有赖于体现了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秩序的支撑;另一方面,道德又是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秩序的前提,特别是当政府实现了道德化,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5 S+ B( l1 }: w* {! K8 F, x- Z v8 H
引自:6 e. x% `! \ O) p$ F
http://www.qiji.cn/eprint/abs/223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