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A)刀客

商丘名胜--------------------(不断添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庙
归德府文庙坐落在商丘古城东门里明伦堂东侧。每年春秋仲月上丁日在此祭奠孔子和十二哲。文庙初建于元朝,毁于战火,明朝重建,后经明清历代皇帝修葺、增建,成为现在的规模。现存大成殿,九脊六兽,飞檐挑角,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浮雕斜撑,造型别致,红墙绿瓦,颇为壮观。文庙东侧还有一树围达4米多的千年皂角树。
文庙.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寺
位于商丘市民权县城西南 20 公里白云寺村内。创建于唐贞观年间,因夏秋白云缭绕,景色奇异,故名白云寺。金末毁于战火,明代杰修和尚募化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年)扩建,占地 450 亩,有山门、钟鼓楼、五大佛殿、藏经楼及东西五大廊房等千余间。传说清康熙帝曾三下白云寺寻父。其父顺治曾得江南美女董氏,甚是宠爱。皇后非常怨恨,瞒着顺治,把董妃乱棍打死,沉尸河底。顺治帝怒而弃位到白云寺出家。康熙一下白云寺,亲自为白云寺 1200 名僧人打斋供众,并注意观察有无与父亲相仿的人,但没发现。当得知还有一烧锅老僧未到时,立即吩咐速把他传来。佛定领着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衲来见,康熙问其姓名,回答曰 “ 八 ×” 。康熙不觉失望。回京后,康熙帝把寻父经过告诉母后,母后顿悟,要康熙把 “ 八 ×” 合起来写一写。康熙方知是一 “ 父 ” 字。于是,急速二下白云寺,但老僧已不知去向。康熙向佛定道出隐衷,并拜佛定为师,又亲笔御书 “ 当、堂、常、赏 ” (皆为繁体字)四字,扫兴回京。康熙三下白云寺是因一山东人郭玉明。郭玉明进京会试前夸下海口:不中状元不回家。但因考场失利,只考了个第四名进士。自感无颜见家乡父老,便跑到白云寺出家。由于受不了森严寺规,又逃到京城以卖字为生。一日康熙微服闲逛,碰到郭玉明,问清原委,立即拜为师弟带回宫中。数日后,康熙亲自送师弟回白云寺,并赠白云寺銮驾一副,藏经八柜。
白云寺1.jpg
白云寺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陵台
在商丘古城西北 9 公里,有一处风景秀丽的名胜古迹,被人们称为 “ 三陵台 ” 。为西周宋国宋戴公等三公王陵。
三陵台三座陵墓突起的顶部并峙,像三座驼峰。墓区里的 400 多棵古柏苍劲挺拔,疏密有致。紧靠中间一座土峰的前面,另有一座古老的坟墓,那是明朝万历年间家在商丘的吏部尚书、太子太保、荣禄大夫宋 纁之墓。宋纁墓前,宽阔的道路两侧原来有两排神态各异的石人、石马、石羊排列一里多长,并有石碑 18 座,气势恢宏。
西汉景帝时,梁孝王刘武建梁园,在三陵台建了许多亭台楼榭,使之成为梁园中的胜景之一,客居梁园的文人雅士常和梁孝王一起到这里消闲饮酒,吟诗作赋。汉代以后,这里一直是中原名胜,为名人们游览的美好去处。
三陵台1.jpg
三陵台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始祖微子
  微子,名启,商朝人,{因商后期定都殷地(今河南安阳)也称殷朝}殷帝乙的长子,殷纣王的同母庶兄。因做王子时封在微地(山东微山岛),爵位属子,所以称微子。微子仁慈贤达,深明大义。周公平定纣王儿子武庚叛乱之后,任命微子代殷后,奉其先祀,封于宋,为宋始祖,因此也称宋微子。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道,庶兄微子启、箕子和王子比干谏而不听,微子远走隐居,箕子佯狂为奴,王子比干以强谏政,被纣王剖腹而死。孔子称他们为“殷之三仁”。


         1、庶兄被立为太子
  商朝后期(约前11世纪),商君主帝乙执政三十七年之后,年老病重,躺在床塌之上,四周围坐一帮大臣,人人脸上肃穆而忧虑。帝乙让身边的人扶起自己,面对众人,在一阵剧烈的咳漱声过后,声音显得十分苍老,他缓缓地说道:各位,本王年老多病,不久于人世,王位继承一事,至今没能定下来。现在,我有意立长子启为王位继承人,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立时大臣们窃窃私语:微子(即启)仁慈贤达,又深明大义,应该立微子为王。其中一人走到帝乙跟前,跪拜后,说道:请帝乙王定夺,我等也一致同意立启为太子。
  众人齐声附和。帝乙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轻轻地向众人点头。但此时,突然从人群里冒出来一个声音:“启禀帝乙王,我朝有法在先,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按我朝法典,当立纣为太子。请帝乙君王三思。”
  众人的目光唰地集中过来,说话的是太史,太史素来和纣过从甚密,而且大家都知道启虽为长子,但母亲生他时还是帝乙的妾,纣虽是帝乙的第三个儿子,但生人时,母亲已经做了皇后。此时众人沉默不语,片刻之后,又有人站出来表示支持太史的说法,帝乙再次环视众人,见大家都不言不语,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立纣为太子吧。
  门厅外的一个亭子处,纣正在几个随从的簇拥下,玩弄笼中的小鸟,忽一人跑过来,笑容可掬地说道:大王,大王,太史真得为大王争下了太子的位子,恭喜大王、祝贺大王,为我朝的君主。
  纣闻听此言,哈哈大笑,说道:太史,太史啊,还真得如他所说,走,回宫,我要好好犒赏各位,噢,对了,快去给我请太史,说我重重有赏。哈哈……
  与此同时,正在宫廷长廊散步的微子,也接到下人来报,说了他父王立纣为太子的经过。微子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叫来人下去,然后对身边的人说:我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希望纣兄弟能为天下苍生着想,好生治理国家。
  身边的人说:立纣为太子,恐怕不是朝中大多数所期望的结果——。
  说话间,众人看见从不远处的路径上急冲冲走过来两个人,一个是纣王的叔父箕子,一个是王子比干,二位和微子的关系非常密切。两个人朝微子走过来,微子迎上前去,说道:箕子大人、比干,二位何事如此匆忙?
  萁子说:微子,听说你父王立你弟弟为太子,朝中大臣们都不满啊,我们素来钦佩你的才学和人品,对这样的结果,非常失望。
  比干也走向前来说:萁子大人说得是实情,我们虽然都和纣有亲属关系,但素来对他的为人不齿,纣平日只知道沉湎酒色玩乐,又心狠手辣,国家交给这样一个人,岂不毁了我朝黎民百姓。
  微子说:事已至此,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我看也不要这么悲观,大家齐心协力帮助纣,多多进言,治理好国家,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萁子、比干叹息了一声:那也只好如此。
          2、纣王执政
  帝乙辞世,纣很快登基。纣做了商朝的君主,让人大摆宴席,三天三夜吃喝玩乐。不久,又让人贴出告示选天下美女,一连过了数月,纣不理朝政,只知道每日和一帮宫女、几个拍马逢迎的大臣消遣、玩乐。一些帝乙在世时的老臣,看到纣如此置朝政于不顾,不断地上书晋见。纣不但不听,还对于那些言辞激烈的人给于囚禁,甚至对那些敢于当面指责他的进行杀戮。
  微子也多有上书,但没有得到纣的丝毫回应。微子郁闷不已,他在自己的住宅内,潜心研究礼仪和治国之道。坏消息不断传来,先是听到纣王发动了对诸侯的战争,只要是这位王弟不满的,他都要命令自己的军队去讨伐。另一方面,又在全国召集奴隶和各种能工巧匠大规模建造琼宫瑶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资财,社会矛盾激化,好多奴隶到处流亡、甚至暴动。刚才下人来报,纣王动用兵力在一个部落活埋了好几百名奴隶,微子悲叹道:纣太残暴。
  这日,微子颇感烦闷,一个人出去走走,来到院外的一条林荫小道上,老远就看到箕子大步流星地走过来,微子站在那,箕子满脸怒气,迎着微子,说:这纣王,实在太不象话!
  微子,叹了一口气,说:箕子,何事,如此生气?
  箕子说:纣王不知因何叫人制造了一双象牙筷子,后来就叫人去猎杀大象……
  微子点了下头:我也听说了。
  箕子又说:现在宫里又传出消息,纣王又要叫人制造玉杯,制造了玉杯,就还打算派人到别的诸侯国去弄珍贵奇异的器物来使用。现在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他的车马宫室的逐渐奢侈华丽起来,我看他无法为百姓苍生做事了。”
  微子愤愤地说:纣王不理朝政,荒淫放荡,我也多次进谏,可他充耳不闻。
  箕子说:我去晋见!!
  微子散步刚回到住处,就听到下人报,箕子先生来了。
  箕子这次比刚才脸色更难看,他说:作为君王的臣下,如果我规劝他不听就离去,这其实是张扬君主的过失,而自己却可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说我是义气、忠实,可是我不忍这样做啊。
  箕子悲愤又郁闷地走了。没过几天,微子听说箕子披头散发,装疯当了奴隶。箕子从此隐居起来,弹琴悲叹自己的不幸遭遇,他的琴曲流传下来。叫《箕子操》。
  叹息之间,下人报,一个叫祖伊的人来访,落座后,此人忧心重重地对微子说:周西伯昌,修行德政,灭了齐部落,我担忧灾祸降落我朝。
  微子有些忍无可忍,说:我去上朝,再去劝谏纣王。
  微子来到宫廷内,见纣王正在大殿上和几个宫女嬉戏,见到微子进来,也不答话。微子只好说:臣,有事启奏。纣不理睬。微子又大声地说:臣,有事启奏!
  纣抬起头来,说道:噢,王兄,何事这样匆忙来上奏?!
  微子说:纣王可曾听说周周西伯昌,依靠修行德政,灭了齐部落吗?
  纣王满不在乎地说:那又怎样?不过是部落之间小小的争端而已。
  微子说:纣王不担心这样的灾祸会降临到我朝的头上吗?
  纣王不满地说:王兄,本王念你我同母所生,要是别人如此说话,我会把他杀了。
  微子说:我死不足惜,但天下的百姓应该有一个太平盛世。
  纣王冷笑道:我生有命。难道不在天吗?!他们能把我这个上帝派到人间的王怎么样呢?!
  微子离开了宫殿,他觉得眼前一片漆黑。回到自己的住处,独自坐了很久,不知不觉天已黑了。微子内心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悲伤,他觉得的商朝真的没有救了,作为王子,他无能为力,深感绝望,还不如一死了之。他命下人点着灯火,屏退左右,找来绳子悬在梁上,看着摇晃的绳套,悲伤地流下泪水。这时,他的面前忽然闪过太师的面孔,于是他想到在决断之前,应该去访问一下太师。他站起身,收拾整齐自己,走出了庭院。

          3、微子问师
  微子来到太师的府邸,叫人禀报。太师请微子里面入坐。看到微子一脸不悦,太师说:请问微子殿下,何事深夜来访?
  微子悲戚地说:想必太师已经知道,纣王整日沉迷酒色,荒淫无道,而又对大臣们的进谏充耳不闻,甚至非囚即杀,就连我这个王兄的话也根本不放在眼里,我本打算一死了之,我不知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或者我还是离开他这个荒淫的朝政,特来请太师指点。
  太师沉默了一会,长叹了一声,说:“商朝已经没有清明的政治,不能很好地治理四方。我们的祖先在上世贡献了才力,取得了成功,纣王在当今竟一味沉溺于酒宴之中,唯妇人之言是从,扰乱败坏汤王的德政。殷朝上下大大小小都热哀于草野盗窃、犯上作乱,而朝廷大臣也互相仿效,违法乱纪,使得人人有罪,自然他们的爵禄也就无法继续下去。朝廷既乱,百姓便各起于四方,互为仇敌,天下失去了协和的局面。现在,商朝丧失国典,如同乘船渡河找不到渡口。殷朝的灭亡,指日可待了。”
  微子继续说:“太师,太师,我将何去何从呢?我们的殷朝还能保住吗?我知道,你无意告诫我,我如陷于不义,那么怎么办呢?”
  太师顺着说道:“王子啊,天帝降临灾祸灭亡殷朝,纣王上不畏天、下天畏民,又不采纳长者老者的意见。今天,商朝臣民竟违背和诬秽神祇(qí,齐)意旨。现在,假使真能救治商朝,国家治理好了,真是一件好事。可是即使自己死了,国家还得不到治理,那就不如远走他乡。”
  微子说:父子有骨肉情,臣主有义理连。父亲如果有过错,儿子屡次劝不听,就应随之而号哭;人臣如果屡次规劝,君主不听,那么从义上讲,人臣应该远离君主了。太师,您说是吗?
  太师点头。
  微子眼含热泪离开了太师的住处,他决定离开朝都,找个地方隐居起来。两日之后,微子收拾停当,叫人简单准备了一些行囊,起程,来到街口,忽然听到人声鼎沸。抬眼看,不远处,一阵撕裂人肺的哭声。微子叫人前去探询。
  不多一会,下人急速跑过来,大惊失色地说:比干大人被纣王命人剖腹而亡!
  微子惊愕地张大的嘴巴,好半天没有发出声音。过了好一会,微子“啊”地叫出声来,喃喃地问道:纣王为何如此残忍?!
  下人说:比干王子见到箕子进谏,纣王不听,箕子去做了奴隶,他就去找纣王,直言陈述纣王的过失,并说:‘君主有罪过,非得用死的方式来直言相劝吗?以死直言君主还不能悔改,那么受迫害的就是百姓,那百姓有什么罪呢?!’
  微子悲愤地说:比干说得是实情啊,他是我殷朝的忠义之士!
  下人点了一下头,又说:可是纣王却因此大怒,他,他说‘那么说你是圣人了?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真有这事吗?’纣王叫人杀了王子比干,并剖开胸腔看他的心,要看是否有七个孔……
  微子痛苦地悟住自己的胸口,纣王如此残暴昏庸,而我却无能为力,生为他的王兄,我有何面目存留人世。微子说吧,从随从手里抽出一柄长刀,举起欲自尽。这下慌了随从,急忙从他手中夺下刀来。
  随从说:王子,您万不可!太师所言,您不可忘记啊!
  微子念念有词地走了,他叹道:现在我殷朝的沦丧,就象漫漫的大水,无边无际啊……。

        4、拯救商朝子民

  微子来到微地(今山东微山岛内)隐居下来,作为王室成员他满心惆怅,面对一片四面荒芜的岛屿,他常常看着茫茫暮色,挂念着商朝的子民,在无力回天的哀叹中潸然泪下。这个时候远在故都的殷朝却发生了大乱。
  这天,微子派出的手下来报:周武王联合羌、髳、卢等部落,共同讨伐纣王,一直打到朝歌。奴隶们不愿为纣王卖命,纷纷倒戈,牧野那次大站之后战,纣王和衣自焚而死。
  微子怀抱着宗庙的祭器,沉默良久。他说:国破了,可家还在。那么多商朝的子民生死未卜,作为殷商的子孙,我要保护他们。
  手下说:大人,我们是不是离开这,回到殷朝。
  微子点点头。
  手下说:周武王知道你是纣王的庶兄,若是他……
  微子说:如今我只有用我的生命来企求保全全商族的香火,我死不足惜。
  微子和随从的一帮人来到殷地,召集了一些过去的宗亲,并让族人带着商朝宗庙的祭器,抬着棺木,捆绑起自己的双手,一步一跪地走向周武王的军营。
  手下通报周武王,武王走出军营大帐,看到微子如此做派,起身搀扶起他,说道:我早已听说,微子王是一个贤明的王子,你有一颗仁爱之心。
  微子说:纣王暴政无道,咎由自取。微子只想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来保商朝的子民,子民无过,请武王允许他们生存下去……
周武王答应了微子的请求,并恢复了微子的爵位。微子非常高兴,他帮助那些商朝的遗民处理很多事情。


      5、和箕子交谈治国和生存之道。
  这天微子走到大街上,碰到了箕子。箕子走向前,两个人簇拥着在一起,悲感交集。箕子说:听说武王最近招我询问。
  微子说:不知道武王都会问些什么?
  箕子说:我也不清楚,正在疑虑,不若我们找个地方合计合计一下,想想怎么回答。
  微子点头,说:应该是关于国家治理的一些事情吧。商朝时,我们一起相聚议论国家大事,安定人民、治理国家,可惜纣王不采纳我们的建议。
  两个人说着来到了微子的临时下榻处,坐定之后,箕子说:我们从鲧堵塞洪水,把五行的规律搞乱了说起的。
  微子说:对。天帝就把大法九种赐给禹,治国常理从此有了次序。我还说了九种大法;一叫五行;二叫五事;三叫八政;四叫五纪;五叫皇极,就是建立君权;六叫三德;七叫稽疑,即考察疑惑;八叫庶征,即各种征兆;九叫劝导用五福,即五种幸福),让害怕用六极,六种困厄。
  箕子说:五行。第一是水,第二是火,第三是木,第四是金,第五是土。水的自然常性是滋润万物,而向下润湿。火的自然常性是炎热旺盛,而向上燃烧。木可以揉造使它弯曲或伸直。金可以销熔顺从人的意愿改变形状。土可以种植收获百谷。水向下浸润成卤产生咸味。火向上燃烧产生苦味。木揉成曲直产生酸味。金顺从人的意愿销熔变形产生辣味。土种植收获的百谷产生甜味。
  微子笑笑,说:还有五事。一是容貌,二是言论,三是观察,四是听闻,五是思考。容貌必须恭敬,言论必须正确,观察事物必须明白,听闻必须广远,思考必须通达。容貌恭敬就能严肃,言论正确就能治理,观察事物明白就能不受蒙骗,听闻广远就能善于谋划,思考问题通达就能圣明。
  箕子说:八种政务官员。一是管粮食生产的官,二是管财货流通的官,三是管祭祀的官,四是管营建的官,五是管教育的官,六是管社会治安的官,七是管礼宾的官,八是管军事的官。五种记时方法:一是年,二是月,三是日,四是星辰的出现情况,五是推算日月运行所经历的周天度数。
  微子说:重要的还有君王的准则:君王建立君权,应当有准则,采用五福之道,用来施行教育,赐予您的百姓,百姓都会遵守您的准则,又使您懂得如何去维持准则,这样一来,凡属您的百姓,就没有邪恶朋党的风气,百官没有私相比附的行为,都合于您所建立的准则。凡属你的百姓,有谋划,有作为,有操守,您就应当经常想到重视录用他们。有的即使行为不合准则,但是他没有犯罪,您也应当宽容他们。您应当和颜悦色,平易近人,有人说‘我遵行美德’,您就应当赐给他福禄。这样,臣民会思念君王建立的准则。不要欺侮无依无靠的人,不要畏惧权势显赫的人。有能力、有作为的人,就让他贡献他的才能,这样,您的国家将会昌盛起来。凡在位的百官长,经常用爵禄使他们富贵,又应当以善道对待他们。如果您不能使他们对于您的国家有好处,那么这些人就会责怪您。对于那些没有好德行的人,您虽然赐给他们爵禄,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会使您结怨于百姓。不要偏私,不要倾邪,而要遵守王法。不要私好偏爱,而应当遵照王道。不要为非作歹,而应当遵行正路。不营私,不结党,王道宽广。不结党,不营私,王道平坦。不反不乱,不偏不倚,王道正直。为君的人,团结臣民应当有准则;为臣的人,归往君王亦应有准则。君王对于以上陈述的准则,要宣扬教导,是顺天帝的。凡属百姓,对于以上陈述的准则,也要遵守实行,以接近天子圣德的光辉。天子作民众的父母,成为天下民众共同拥戴的圣王。
  箕子说:治国重在德行啊。
  微子点头说:人三种德性:一是正直,二是过分刚强,三是过分柔顺。中正平和就是正直。倔强不能亲近人就是过分刚强。和顺而不坚强就是过分柔顺。深沉隐伏阴谋,用刚强能对付。高明君子,用和柔安抚。只有国君才能掌握爵赏赐人以福,掌握刑罚施人以威,享受美食,百官不得施行爵赏、刑罚和享受美食。百官如有施行爵赏、刑罚和享受美食的权力,就会伤害自己的封邑,危害人君的国。百官因而背离王道,人民就会越轨作恶。
  ……
  说话间不觉天黑了下来,微子起身告辞,说道:今天谈到的东西,想来周武王应该需要,眼下治理一个新国家,需要贤能的人和好的策略。
  箕子边站起身边说:微子说的是。人有五种幸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健康安宁,四是德行好,五是高寿善终。希望微子以后能够享有。
  微子笑道:人也有六种困厄的事,一是早死,二是疾病,三是忧愁,四是贫穷,五是丑陋,六是愚懦。不知道我会占哪一条死去。
没过几日,箕子来访微子,说周武王非常中意他谈到的这些,武王听完箕子的一番陈述,就把朝鲜封给箕子,未让他作臣民。


           6、微子受封
  此后,周武王还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墟,又命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帮助武庚监管商族遗民。武庚安分了一阵子。不久,武王去世,子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少,由武王弟周公旦掌管政事。武庚乘机和管叔、蔡叔串通起来,起兵反叛。周公旦奉成王之命,诛杀武庚、管叔,并放了蔡叔。
  一天,周公旦听到人议论微子。周公过去对微子也多有耳闻,知道他是商朝非常贤明一个王子,而且还听说他曾为周武王治理国家出过良策。于是叫人把微子找来。
  周公旦说:我听说微子先生是一位仁慈贤良的人士,深受子民们的爱戴,不知微子可有什么要求,本王这里有很多的钱财,我准备送给微子先生。
  微子说:我不求钱财,只要子民们能生活的安康,我就心满意足了。
  周公旦沉吟了一下,说道:我禀报成王,决定把商朝旧都宋支族人较多的周围地区分封给你,建立宋国,有你管理商族遗民,以继承商殷宗族的祭祀。你好好管理,让那里的百姓生活丰衣足食。你看如何?
  微子点头应允。
  后来,微子就被封于殷地,爵为宋公,以后为宋国,都于商丘,用殷之礼乐,为周客不称臣。做子成为宋国的始祖。他带领殷朝的遗民,发展经济,建立都城,提倡“仁学”,主张“德治”,微子以自己的贤能把宋国治理得成为当时受封国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且后来的墨家学派开山鼻祖墨翟,道学派创始人之一的庄周,名家学派代表人物惠施,儒家始祖孔丘都多次来宋讲学,其思想影响至深。当时,儒墨两派弟子甚多,文风昌盛。由此可见,宋国不愧是墨、道、名三个学派的发祥地和儒家学派的重要基地,是中华民族文化成长与发展的摇篮之一,对后代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奠定基础和开拓道路的重要作用。

  附注:宋国始祖微子,死后葬于宋国留邑(留县治,今微山岛西湖内)东山上,即今微山岛上。他的后裔,以殷为姓,依墓而居,启为殷始祖。微子墓呈圆形,高10米,底径7.5米。墓前有石碑4幢。中间主碑(高2.23米,宽0.88米,厚0.18米)正文为汉丞相匡衡题字:“殷微子墓”,南昌尉梅福篆写横额:“仁参箕比。”语出《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碑阴有小字,难以辨认。墓上翠柏丛丛,滴翠凝绿,墓前殿堂亭庑,金碧辉煌。
微子.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高祖斩蛇碑
    秦朝末年,刘邦被县令指派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为秦始皇修造陵墓。行至商丘永城芒砀山时,人已逃走大半。刘邦只管趁月色赶路,当走到芒砀山前荒草野径之中,突遇白色大蛇拦路而卧,众人惊恐不安。刘邦拔剑上前,将蛇斩作两段。白蛇被斩后,血流满地,随后在斩蛇处长出一片红草来(至今历两千余年此处红草仍颜色不改)。刘邦斩蛇之后随即扯旗造反,在芒砀山一带招兵买马,经数年征战,终于在公元前 202 年建立西汉王朝。汉文帝时,为纪念刘邦在此斩蛇造反,在斩蛇处立碑建庙。历经千年,碑庙几经损坏,又几经修建。刘邦斩蛇碑吸引人之处除了有关它的历史传说以外,还由于碑体所呈现的神奇幻影 —— 每当夜幕降临,若以灯光映照碑体时,一身披银甲的武士便跃然碑体之上,如同当年刘邦再现,令人惊叹,为天下奇观。
汉高祖斩蛇碑.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吕祖庙
  吕祖庙内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仅睢县历代名人墓志铭就有五十多块。除此之外,庙内还存放着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王铎和清代汪士宏的书法碑刻作品。吕祖庙,又名袁家山、小蓬莱,它是明朝兵部尚书袁可立为还愿而组织兴建的。相传,袁可立奉旨讨伐日本侵占琉球岛时,兵船行至大海,突然风浪大作,眼看全军覆没,无奈之下,袁尚书向天祈祷,意念里闪现出了吕洞宾的形象,海面顿时风平浪静,袁以为是吕祖显灵保佑。因此,在凯旋后,奏明皇上拔出巨银,在袁氏的旧宅别墅“鹿园”筑起土台,建起了这座仿船造型的吕祖庙院以示还愿。  
吕祖庙.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官庄烈士陵园

位于永城市东北25公里陈官庄村南,311国道北侧,为纪念淮海战役第三阶段陈官庄地区歼灭战中牺牲的烈士而建。该陵园1974年奠基,1978年建成,占地约200由,座北向南,正中为花岗岩烈士纪念碑,高25米,上刻周恩来总理手书“淮海英雄永垂千古”八个大字。碑前为广场,碑后有烈士陈列馆和歼灭战纪念馆分列两侧,北部树荫下有烈士公墓和单人墓,墓周有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1948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是淮海战役的最后一个阶段。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和指挥下,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地方武装60余万人会师淮海,决战中原,以气吞山河之势,首歼黄伯韬兵团于碾庄,继包围豫南来援的黄维兵团于双堆集。敌徐州主力南窜受挫,乃于1948年11月30日倾巢西逃,我军勇猛追击,12月4日将敌包围在永城东北陈官庄地区。15日我军歼灭黄维兵团后,为配合平津战役,从16日起对敌暂停攻击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敌投降万余人。1949年1月6日,我军发起总攻,激战至10日,生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击毙***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全歼3个兵团,26个师,计26万余人。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陈官庄烈士陵园已成为我市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七一等节日数以万计的群众到此扫墓,祭奠先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迹。烈士陵园内绿树成荫,花草锦绣,亦成为永城的一处旅游景点
陈官庄烈士陵园.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兰祠
千古传诵的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为商丘虞城县营廓镇人氏。木兰姓魏,名木兰。隋时募兵,木兰代父从军,千古流芳。木兰祠位于虞城县城南 35 公里营廓镇大周庄村。该祠始建于唐代,金、元、清各代曾重修。木兰祠曾占地万余平方米,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配房等。大殿内有英姿飒爽的花木兰戎装立像和记载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凯旋而归的雕塑和组画。祠内有祠碑两通:一通是元代元统二年( 1334 年)所立《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碑文载有对木兰身份、受封孝烈将军的确认及《木兰辞》全文。另一通是清代嘉庆十一年( 1806 年)所立《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 2000 年,国家邮政部在这里举办了 “ 木兰从军 ” 纪念邮票首发式。
木兰祠.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故里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人称“逍遥之祖”。
  据《史记》记载庄周“其学无所不窥,然其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周喜托寓言以广其意,“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等著名寓言就出自他的著作。他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庄周还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他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态,语言汪洋恣肆,随心而发,他的文章想象奇幻,富于浪漫,文辞富丽,气势磅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庄子故里位于商丘市民权县顺和乡青莲寺村,景点有庄子胡同、庄子井等。庄子的墓在青莲寺村南五公里处,墓高9米,周长88米。清乾隆年间立石碑一座,阴刻“庄周之墓”四字。
庄子故里.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阏伯台
亦称阏伯台、火星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 1.5 公里火星台村。传说五帝之一的唐尧封他的哥哥阏伯于商丘负责管理火种,祭祀火星,观星纪时。因阏伯管火有功,后人认其为 “ 火神 ” 。阏伯所居之台被称为火神台。此台经史学家论证会论证,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台。火神台为圆形夯土筑成,台高 35 米,台基周长 270 米, 元代在台上建大殿、拜厅、禅门、钟鼓楼,台前建山门、戏楼。每年正月初四至初八有古庙会,谓之朝台,方圆数百里之内的百姓前来赶庙会,香火鼎盛,十分热闹。
阏伯台.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