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雪 发表于 2009-8-20 10:17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张维忠,就像这个名字一样。
踏实决定了他的成绩。

深厚的北碑和墓志书法的底子,成就了今天的张维忠,其取法并不标新,其表现也不立异,吃的深厚,出的扎实。在矻矻不怠的深入传统之后,以灵敏的空间感知,从北碑和墓志书法中幻化出了自己的空间分割法则,综合成为将碑细腻化、书卷化的书法格局,相当成功。

张维忠的所有面貌,都是基于他根底深厚的北碑和墓志基础。无论是掺入写经的小楷书,还是融合进二王的小行书,亦或是参杂了明清格调的大字行书,无不皆出自北魏的名门。这验证了一个准则,不怕吃的深入出不来,只怕没有对经典全方位的领悟。

孔研 发表于 2009-8-20 10:36

最早看见张老师的楷书作品是在江苏省美术馆,第一眼就打动了,感觉很新颖,灵动、古法兼有。今天又每一幅细细的看了几遍,对于其把握空白造型的能力尤为赞叹。

小字很精彩,写成大字感觉略有疏空,可能是小字中的细劲笔画在大字中难以磅礴的原因吧,第136、137楼的楷书新探索避免了细劲,倒是别有风味。

字的内部空间较疏朗,使旷达和清新感强烈,而处理成行距大与字距更显作品灵动,但对于第76楼那样的完全并行则感觉闷和杂,没有支撑的主体了。颜真卿的楷书行距不大,但线条的支撑感足。

行草书疏密胜,然细笔画显得单调和漂浮了些。
大家都是赞词飞扬,我却胡言一气,勿憎。

残壶 发表于 2009-8-20 10:55

看张维忠先生的一长串的简历,就足以让人羡慕了!
张维忠先生是近年来在书坛上格外活跃同时又成绩显著的青年书法家,可谓知之者众,知名度高。张先生的楷书我是最喜欢的。总体审美特征是:遒丽、清新、俊逸、自然、灵动。实现了“古楷”向“今楷”嬗变的历史性突破。张先生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的新帖学楷书代表,优雅漫步在魏晋、北碑墓志之间。从近十年书法的总体发展来看,张维忠先生对于北碑墓志书法的继承与挖掘达到了一个别人很难企及的高度,同时他也身体力行的带动了一大批书法家对新帖学楷书的追求和探索。在这种小巧的方寸空间里,张维忠先生能处理得十分安静和古雅,字里行间那种远古的气息会逐渐渗透到我们观赏者的心面,直至弥漫到周身。注重字形姿态的塑造与整体气息的放纵。在继承魏碑点画坚实、体势欹斜的基础上,更强调笔致的流动和飘扬,稍加牵带处则有行书意趣;结体以均衡稳妥为基本规律,偶作疏密聚散的变化处理,也是顺从笔势自然而出,不作有意的摆布安排,因而看上去从容洒脱,绝无生硬刻板之感。攲侧有度、大小任意、粗细随心、浓淡相间、运笔徐疾有别的丰富变化,取帖学之长,结字谨严瑰奇,用笔劲挺婉丽,无狂野态,富书卷气,形意兼得,散逸通灵,儒风雅韵,尽脱凡俗。让楷书生动起来、活跃起来、清新起来、亲近起来。让楷书赋予更多的性情抒发。他把行草书中笔画牵丝部分删掉,用笔断意连保留线条连续运动的轨迹,使楷书结字内部之间的映照关系多了起来,也让楷书线条切割平面空间的角度多了起来,这必然会使楷书有新的“形势”出现。把楷书作品章法布局的触角往行草方面延伸,字距、行距一一突破古典楷书章法布局旧貌。使我们体验到“今楷”章法布局的生动性、多样性、突破性──使“今楷”完全可以进入行草章法布局的审美中去。使我们面对他的楷书时心情激动起来、荡漾起来、怡然自适起来。
行草书张先生于二王、孙过庭、米芾皆有用心。但先生写的字并无亦步亦趋的摹仿痕迹,从点画、字形到通篇气息都呈现出现代人的审美倾向。能够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再跳出古人的羁束,运用传统的技巧形式表现出当今时代的风格内涵,这是张先生能够快速进步、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其结字大小虚实,行气的顾盼离合乃至墨色的浓枯燥润各方面,却显得胸有成竹,收放自如,纵逸而不狂怪,轻松而不荒率,表现出成熟的把握能力与审美素养。
真诚的祝福张维忠先生在书法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更加坚实!!

和平门反转片 发表于 2009-8-20 11:11

em1 em1 em11 em11

煮墨斋主 发表于 2009-8-20 11:22

祝贺!!em1 em1    叶总辛苦了!! em13 em13
张维忠老师的作品比较熟悉的,传统,守正,求活,创新。以楷书见长,行草俱佳。楷书取法魏晋,于墓志用功尤勤,且颇有心得和体会。既具有魏碑墓志的笔法,结体,特征的继承,又具有魏碑墓志以外的灵动,活泼,神采的创新。行草书运笔跳荡不拘,变化莫测,既法古又出新,不泥于某家某派,某碑某帖,又能体现深厚的传统继承,也无娇揉造作之态。实属不易!蔡邕日:“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孙过庭日:“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这些“法度”和规距,在张维忠老师的笔下,惟妙惟肖,发挥得淋漓尽致。得其神采,得其妙境。王僧虔日:“书之妙道,神采为上”,这也是艺术家的情感于娴熟的书法法度之中焕发的艺术状态,入妙通灵后的艺术精神。在当下大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要保持平和的创作心态。在渐修中顿悟、厚积中薄发。把人品的修炼和提高作为提高书法艺术水平的重要前提,作为达到书法艺术崇高境界的必由之路。这样,就会有更多高雅作品传承,书法艺术就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张维忠老师就是这样追求艺术创造的实践者和探索者,愿他能创造出更多更好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精品!我喜欢张老师的书法,求赠小品或斋号“煮墨斋主”一幅。谢谢!!!em13 em13 em13 em13   
江西省高安市第五小学
皮幸军
邮码:330800

风行雨散 发表于 2009-8-20 11:31

“尽精微,致广大”-----观张维忠书法网络作品展有感

“尽精微,致广大”

---观张维忠书法网络作品展有感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0 em10 em10 em10
当今书坛,军旅书家以自身实力和卓著成就蜚声华夏书坛,不容小觑,张维忠老师(请容我这样称谓您)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我发现:解放军不仅是人民安危的钢铁长城,还输出了众多文艺精英,如:央视青歌赛涌现的获奖歌手:刘斌,王丽达,刘和刚。。。。。。部队严肃的作风,军人过硬的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自身出色的表现等等因素,不仅折服了专家学者更赢得了普普通通老百姓的喜爱。em10 em10 em10 em10 em10 em10

张维忠老师近几年在全国重大书法比赛中摘金夺银,广大书友更是有目共睹。今有幸欣赏了“书艺公社”网站奉献给广大书友的“翰墨焦点-----张维忠书法作品展”,可谓目不暇接,赏心悦目,每每被精彩作品所打动,不禁拍案叫绝,怎一个“妙”字了得,胸中之意不吐不快,斗胆对张老师书作述诸些许浅薄言辞,妄自菲薄之处,还望张维忠老师与各位方家批评指教。em4 em4

“尽精微,致广大”是我求学期间和至今始终遵循的艺术准则,张维忠老师的书法作品可谓“尽精微,致广大”。观张老师楷书作品,通篇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细揣摩之,体势丰富多姿,线条灵动飘逸。通篇用笔基调“快”而不“滑”,从而节奏舒缓而优美。张老师的楷书能从丰富的墓志资源中汲取营养,并能兼容行书之韵,形成今天律动,鲜活之面貌,如蜜蜂采花酿蜜,不辨其源,而味绵长悠远。张老师新探索之楷书作品,有想法,线条行笔相对多了些“迟”和“涩”,我认为是“金石气”增加了,很好,大胆走下去,“不破不立”吗?相信张老师会超越自我,在不“冒进”中求进步,从而进入“无法”“从心所欲”之境界,期待张老师更多耐人寻味的新作出现。em5 em5 em5 em5 em5 em5
行草书作展出的相对少些,但我认为每一件都很有分量,都是精品。行草作品体势开张,线条劲健,精到,作品很有张力。相对楷书而言,行草书作个性语言不太明朗,稍显弱些,但不失其魅力。唐代孙过庭云:“既知险绝,复归平正”,建议张老师多用减法,不失为上策。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我乃一农村小学普通教员,自幼酷爱书法,习书已近二十载,因吾愚钝,才疏学浅,始终不得书法之门径,教学之余吾从未停止提升自己,进入书法高校学习对我家境而言只是我现实生活中一个美丽的梦而已,书籍,报纸和网络是我学习书法吸取养料的胜地。em2 em2 em2 em2 em2 em2

恳请张维忠老师赐墨宝或书“守拙斋”一副学习,后学不胜感激。祝张老师书艺精进,张吉磊携全家衷心感谢书艺公社和叶武版主的辛勤劳动,您们辛苦了!谢谢!!祝各位书友身体健康,书艺进步!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张吉磊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张山南村1小队 邮编:272057 手机:13176757626 电子邮箱:sdzhangjilei@163.com

风规自远 发表于 2009-8-20 11:39

字如其人

em1 em1 em1 em1
希望能赠一册作品集学习,谢谢

秋山新雨 发表于 2009-8-20 11:48

em5 超喜欢张兄的楷书em5

墨颜堂主人 发表于 2009-8-20 12:44

em1 em1 em11 em11

ZRD 发表于 2009-8-20 13:10

         让实力说话
             ----张维忠书法印象
         作为一名军旅书家,张维忠早已名扬书坛,其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充分证明了他的书法实力。
      张维忠书法,其用墨酣畅、笔法明快,沉实遒劲,古朴厚重,宽博大度,放纵开张,凝重洗练,用笔老辣多变。他的无穷造化让你惊奇、惊喜!书法线条显示有力,富于弹性内有劲力粗而不重,细不为轻,劲健而有活力,给人以清丽、健康的审美享受,字里行间,有如东风吹拂,飘然若仙,其毛笔的使转十分灵活,透出一种韵律美。
          其书法,点、划、线充满着活力,韵律和节奏,显现动人的表情美。重笔似高山坠石,轻笔似春蚕吐丝,成竹在胸;轻重缓急,皆心手相应。那种从容蕴藉,那种潇洒自然,那种力鼎千钧的气象,那种方圆的含蓄,全都在点划飞白之间凸现于纸端。
         作为一名张姓书家,我荣光,我自豪。
         以上仅为一点写意式的感受,见笑。
         能否赠书一册,让我学习学习。
         地址:安徽省金寨县财政局张任东
         邮编:237300
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查看完整版本: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北京·张维忠(读帖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