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无迹 发表于 2009-8-25 16:08

em1 em1 em1
热烈欢迎,张维忠老师的魏碑书法写得出神入化,充分体现魏碑书法的特点,又有现代意识。严重学习了!

赵厚洋 发表于 2009-8-25 18:52

学习!学习!em1 em1

潘伟城 发表于 2009-8-25 19:04

作品的确好。轻松自然,古今笔法和现代审美的展现,是一种享受,早想收藏了,看来要早点行动了

王春昉 发表于 2009-8-25 19:35

精彩之作!!!!em1

龙江布衣 发表于 2009-8-25 19:59

em1 em1

一飞冲天 发表于 2009-8-25 20:35

吾,读帖少,临帖少,赏帖少,所以见识亦少。不知君之字是谓何体,但是,却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严谨的、整齐划一的气韵,充满着一股子军人的不服输的、勇敢向前的力道!应该是军人在书法艺术界的探索者和代表。是军人的楷模!    我是一个退役军人,近几年才喜欢和有幸在这方面摸索、探索和学习,但终究自学难通此道。唯有志于此道耳!

刘亚丹 发表于 2009-8-25 23:15

张维忠先生书法成功之处在于二个融合:
  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其传统笔墨功力是极深的,然其审美情性却是现代的。在书法创作时,笔墨谨严而能纵横,如郢匠使斧,有运斤成风之妙,虽然意在笔先,但在放笔挥洒时游刃有余,从心所欲而不逾规,且时出新意于预表,可谓:有意于工,笔笔皆工;有意于法,笔笔皆法;无意于情,笔笔皆情;无意于韵,笔笔皆韵。
  二、各种书体的融合。从其作品中可赏析出碑的古拙、楷的端庄、行的流意,其在运笔时的提、按、顿、挫、藏、露、中、侧的运用、切换都已臻化境,线条质量很高,藏则朴素,露则生威,方则挺拔,圆则润泽,笔笔有气势,笔笔有力度,笔笔有活趣,承接处若断若断的笔意、转换处迎来送往的笔迹,提处轻重徐疾的笔韵,流走处酣畅淋漓的笔情,无不精神丰富、姿态万千。
  一个好字怎了的!

xiejichang 发表于 2009-8-26 09:23

精彩!!!
em1 em1 em1

维忠老师是当代书坛青年书法家中为数不多的佼佼者。品读维忠老师书法,古朴之风和清新之气会同时扑面而来,无论是方家道友,还是平民百姓,都会有醒神悦目、怡心提气之感。
品读维忠老师书法并不难,他用笔纯正沉实,根植传统,结字工中见巧,几近完美,在凡粗识字者皆可读懂,领略到其中之美感。而真要站在书法家的立场,从艺术角度谙其精妙,又非易事。他在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诸方面,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在笔法上,他得魏书之精髓,八面出锋而不失中锋之轨迹,使转提按极其自如,线条平实劲挺而富有弹性。观其用笔,如公孙大娘舞剑,流水行云,气息一贯始终。其结字,平正中欹侧多变,或扁或长,或方或圆,顺势而成,生动自然,饶有情趣。其墨法,在整体平实中追求墨块效应和字群结构,墨色鲜活,润枯有致。在章法上,维忠老师更是精心创制,多有佳构。
维忠老师楷书取法魏晋,于魏碑墓志颇有心得,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呈现出一种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但又不失传统之法、古朴之风、书卷之气、点线之妙、灵动之感、清雅之意、和谐之美。他用笔纯正沉实,讲究法度,结字工中见巧。其书参碑入帖,既具有魏碑墓志的笔法,结体,特征的继承,又具有帖系书风的飘逸灵动,在碑和帖碑与帖这两种很难调和的笔墨体系中,在维忠的巧妙经营和精心整合下,变成了他的独特笔墨范式。碑版的宽厚沉雄、帖学的雅致飘逸互为生发、相得益彰。在继承魏碑点画坚实、体势欹斜的基础上,更强调笔致的流动和飘扬,稍加牵带处则有行书意趣;结体以均衡稳妥为基本规律,偶作疏密聚散的变化处理,也是顺从笔势自然而出,不作有意的摆布安排,因而看上去从容洒脱。楷行相间又使得他的楷书作品更具抒情性,那种自然潇洒的挥运,无拘无束,既不刻意追求点画的精到,又能在挥运之中做到到位和味道。省减、弱化传统楷书繁复、机械的提按顿挫,代之以迅捷、圆转却又不乏起承转合的通透性线质,于简约中见丰富、简约中见精气神。
再观行草,更见才情,以碑派的厚拙笔法写“二王”一路,用笔富有胆魄,一点也看不出拘谨局促,运笔跳荡不拘,变化莫测,既法古又出新,那简便峻拔,开合张驰的线条组合,撞击成汪洋恣肆、纵逸裕如的壮美效果!章法多变,用墨大胆,涨墨和清墨、枯墨收拾得宜,奇趣横生,颇具时代风范。气韵生动,声势宏阔,字字独立、端和隽古的常态和萦回连带的交错运用,让受众感到维忠老师行草作品的动力。最令人赞许的是其新颖、大方、极具装饰性的章法布局,可谓是匠心独具,笔法美、字法美和章法美浑然一体。
维忠老师的书法艺术正处于一个黄金时节,愿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相信在不久的明天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书法写到最高境界,写的都是人的性灵和人格。问得墨香哪里来,一生心血都倾砚。

止水无迹 发表于 2009-8-26 09:35

em1 em1 em1
张维忠老师的书法用笔灵活、结体大方,把碑帖结合的完美,且不为时风所影响,为我们后学指引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王仕如 发表于 2009-8-26 09:45

观君书作有感:
观之得儒雅气
闻之得书卷气
最喜章法既法古又创新,真乃卓而不群.
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查看完整版本: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北京·张维忠(读帖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