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钟书评

重镑:中国首届百杰书法家 文化部《书坛五杰》中央电视台《夕阳红》题写者张万庆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1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大家的特殊“工程”        

□徐则挺

近日,著名书法家张万庆托人带给我一幅书法作品。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信札,一阵沁人心脾的墨香扑鼻而来。这是一幅四尺对开的楹联:爬格岁月世上苦,舞笔生涯人间乐。是先生最喜欢用的“疙瘩颜”书体,笔法遒劲,仪态蕴藉,抒伊高雅情志,状我人生形态,辞恳意殷,字美文达,文坛前辈、艺术大家的温厚胸襟、灼灼目光跃然纸上。

这让我想起与雷现超、孙国钧二位一起去郑州拜望先生的事。曾听先生说,他正在做一个“工程”——用书法楹联的方式,为他熟悉的驻马店籍朋友每人做一幅写意肖像。先生竟有这等创意,实在是一件美事、快事、 雅事。我们几个身为驻马店人,当然欢欣鼓舞。国钧当即表示,待先生的这个“工程”告一段落,一定要出个漂漂亮亮的集子,作为彰显先生桑梓情怀、胞波厚谊、书法奇彩的丰碑。

自那次从先生家归来,我一直在翘首期盼。万庆先生1938年出生于豫南历史文化名城汝南,一生涉猎广泛,学养深厚,具有博大精深的“字外功夫”。先生治书法,追古风、宗魏(魏碑)颜(颜体),摹金石,精篆隶, 形成了含蓄敦厚、古朴苍劲、阳刚大器、超逸不群的鲜明风格。其书体活泼自如、汪洋恣肆、奇姿百出,看似信手拈来、一挥而就,实则备尝艰辛、臻于化境。万庆先生的书法艺术气象恢弘、形式多样,达到了前人未曾企及的高度。尤其是先生熔爨、篆、隶、魏于一炉,变化创新,新意迭出,创造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奇观。

我深知,对于这样一位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又年逾古稀的书坛大师,能得到他一幅普通的书法作品已属不易, 而现在,一帧由先生绘制的“书法肖像”楹联就摆在案头,习习春风,溢满斗室;绵绵厚谊,暖我心扉, 怎不让我心生感慨、诗情盎然?遂作小诗一首,以谢先生美意。

戊寅幸晤芝麻花,笔走龙蛇任挥洒。

墨坛屈指夸巨臂,桑林交口颂乡达。

书艺词彩联娇魅,才高德厚并超拔。

倩倩柔情浴桃李,煌煌圣迹耀东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访书法名家张万庆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网络编辑:杨珊珊   发布时间:12年08月14日08:08:12    【放大 缩小 默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孙志强

前不久,我与汝南天中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保庆、汝南县文化局局长杨民生一起,驱车前往郑州看望汝南籍著名书法家张万庆先生,这是我第二次到张万庆先生家拜访。

记得第一次拜访张万庆先生已是10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和时任汝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学范等人,因筹备汝南首届梁祝文化节书画展一事请教张万庆先生。先生家奇石盈庭,翰墨飘香。见到家乡人,先生无拘无束,侃侃而谈,妙语连珠,对家乡举办梁祝文化节书画展提出了很多富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中午在先生家附近的餐馆就餐,本应由我们埋单,先生执意不肯,他本人不喝酒,却从家中找出两瓶好酒让我们品尝。先生学识渊博,却如此平易近人,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张万庆先生1938年生于汝南县,先后就读于汝南高中、河南大学,曾任河南省群艺馆馆长、中国钱币学会会员、河南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印社名誉社长,现为河南省中国画院院长、全国首届“百杰书法家”、“德艺双馨艺术家”。张万庆先生的书法,大家最熟悉的有两种字体,一是颜魏揉合的行书;另一种是犹如刀劈斧削的爨体。大家最喜爱的作品有三件:一是为中央电视台题写的“夕阳红”;二是广泛流传于海内外的篆书“家”;三是如诗如画的“和”。张万庆先生是文博战线上涌现的一位学者型书法家。他曾收集古代货币10多万枚,收藏奇石1000多块,自制金石400多方,自撰词作300余首。

张万庆先生自1998年退休后10多年来,他放弃了优裕的生活,先后行程万余公里,花掉了自己积蓄的几十万元,潜心研究陶瓷书法。他深入全国10多个著名陶瓷产地,创作了5000多件陶瓷书法作品,提出了陶瓷书法的科学命题,被业界人士誉为“陶瓷书法第一人”。为了彰显先生的书法成就和敬业精神,国家文化部于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破例为他举办了“张万庆书法篆刻展”。

张万庆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日本名古屋政府、中国华侨博物馆、宁夏博物馆举办过个人书法展览,不少领导都收藏有他的作品。但是在一些重要的会议上、在热闹非凡的开幕式上、在灯红酒绿的宴会上和舞厅里,却很难见到他的身影。如果用网络语言形容他,那他就是一个十足的“宅男”,“请息交以绝游,门虽设而常关”。他在家里干什么?一不是修身养性;二不是莳花弄草;三不是坐禅念佛,而是读书写字。有时一幅作品他能写一个月,写不出新意决不罢休,达不到自己满意决不罢休。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拼搏精神,每隔一段时间,张万庆先生再出现时,往往会伴随着一大批令人瞠目结舌的作品,让大家赞叹不已。

这次我们专程拜访张万庆先生是提前预约,想让先生为家乡的天中酒业文化园内的巨石题几个字。先生得知我们到来,早早地在门口迎接。我感到先生和10年前所见变化不大,依然是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和蔼可亲。谈起家乡的酒厂,先生并不陌生。他说他的家就在汝南县城东关,离酒厂不太远。当魏保庆总经理向他简要汇报了这两年新班子上任以来,天中酒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后,先生显得非常高兴,并表示有空一定回去到酒厂看一看。随后,先生拿出早已写好的“醇厚天中”条幅,但见四个大字笔力遒劲、凝重大气、浑厚质朴、一气呵成,实为上乘之作。先生不仅分文不收,还特意为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幅书法小品,并用信封装好,写上姓名,同时将他新近出版的《龙文化书法集》赠送给我们作为纪念。从这些细微之处,足见先生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对家乡又是多么的一往情深。拜访结束时,我们提出想再请先生为公司的新产品“天中原浆”题字时,先生不但满口答应,而且还负责与他所熟悉的景德镇陶瓷厂联系新产品陶瓶制作事宜,让我们深受感动。

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从张万庆先生的谈话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先生虽远离家乡,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依然未变,对故乡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同时,我们也从先生身上深深感受到了他那宽阔的胸襟、高尚的人品、执著的精神和严谨的作风。如果我们天中酒业的干部职工能像张万庆先生那样,朝着奋斗目标,脚踏实地,爱岗敬业,求实苦干,精益求精,那么,天中酒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苍劲古拙见精神 陶瓷书法第一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万庆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神情飘逸,给人的印象是位心态平和、极具修养的饱学之士。他退休前在郑州工作,曾任河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河南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印社名誉社长,现为河南省中国书院院长,曾被授予全国首届“百杰书法家”、“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他曾在郑州、北京、上海、广州、日本、韩国和泰国举办个展。他的书法作品被国内外专家、名人、学者和文博单位珍藏。张万庆虽说在汝南出生,却在开封工作了30年,他是从开封走出的艺术家。
难忘开封 艺术从这里起步
张万庆1938年生于汝南县一个普通百姓家庭,从小喜欢写字、画画,毛笔、粉笔,壁画、板报样样拿手。1955年,他考入河南大学英语系,上学期间考入开封市业余话剧团,在话剧《北京人》、《雷雨》等剧中担任舞台美工。毕业后到开封市展览馆任专业美工,当时的展览馆设在大相国寺内,张万庆参与了数十次大中型展览的筹办,并参加了开封市政协书画组,还担任金梁印社的社长。
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搬迁到郑州后,开封组建博物馆,张万庆调到开封市博物馆工作。开封浓厚的文化氛围深深感染着他,他结交了陈玉璋、宋向梅、蔡德全、靳仲云、庞白虹、牛光甫、桑凡和靳选等书画、篆刻、鉴赏名家。在博物馆工作,使他有机会对馆藏书法艺术品和社会上的书法艺术品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观察和研究。张万庆在馆的十多年间,参与举办了“古代书画展”、“明清书画展”、“中原工业美术展”、“古代钱币展”和“中国历代货币陈列”等30多次展览。但是,他难忘的还是整理碑帖和收集古钱币两件事。张万庆说,正是这两项工作,为他一生的艺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当时河南省博物馆迁郑后,大量的古代碑刻没有转走,开封市博物馆又接收了开封市文化局转来的石碑拓片和部分碑刻。博物馆工作人员要对所收藏的碑碣、墓志一一进行拓片、登记、编目、入库。开封市博物馆的藏品极为丰富,非一般馆藏可比。其中碑刻收藏之多堪称中原之最。经过对从北齐到民国1000多块碑刻和拓片的整理,张万庆的直接感受是他的书法由业余开始走向专业了。这种工作使他对书法、篆刻的认识从自发阶段升华到了自觉阶段。
张万庆是河南省第一届钱币学会会员,在货币研究方面很有成就,在开封博物馆工作期间,经他之手在民间、市场、上海等地挑选、收购的古钱币有12万枚!令他感动的是,当年马基光的岳父、住在水车胡同的张老先生一次就捐献古币18000枚。12万枚古钱币,从上古至明清,应有尽有,无一不备。张万庆发现的“大齐通宝”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他挑选有代表的古钱币进行拓片,按年代编排顺序,编辑目录索引,整理成册。通过对这12万枚钱币的把弄,不仅丰富了他的历史知识,增强了他的文化素养,而且使他对古文字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撰写的《中国历代农民革命币》文章在《文物参考资料》上发表。长期在碑刻中漫游,与古钱币交流,经过熏染,他的书法、篆刻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张万庆的书法艺术初宗颜魏,继法篆隶,具有浓厚的笔墨意味与书卷之气,透示着庄重稳健的大度气派。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的这3个字即是他的手笔。《家》是张万庆的代表作。一首优雅而温暖的小诗,围绕在篆书“家”的周围,12生肖朱印藏在“家”的怀抱,给人无限暖意。这件代表作自1997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以来,已先后被人以木雕、铜雕、石雕、月饼模和漏网印刷等形式制成了多种艺术品,在国内外广泛流传,于是有人称其为“几十年来传播到千家万户的、最受欢迎的书法作品之一”。他的篆书《和》,深挖了“和”的演化史,通过笔墨的变化与结构的夸张,将“和”字勾勒成了春光拂面、万物共荣的农家乐风光图。
1997年,国家文化部破例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张万庆书法篆刻作品展””,展览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以文化部的名义为健在的书法家举办个人展览,这还是第一次。”在此之前,文化部只为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家举办过个人作品展。
探索陶瓷书法 弘扬传统文化
1998年,张万庆从领导岗位上退休之后,彻底摆脱了事务性的干扰。当年就与木雕艺术大师合作,采用阴雕、阳雕、镂空与拼接等多种技法,创作了200多种木雕书法作品,在河南省博物院展出受到了好评。“为何只有紫砂陶上刻有少量文字,其他陶瓷却不见书法存在?”早在开封博物馆工作期间,他就有这样的念头,与书法界和陶瓷界的朋友探讨,得到的答案无一例外——“陶瓷与书法根本不搭界”。书法是用毛笔蘸着墨水在纸上游走,而陶瓷却要经过烧制,经过高温后墨会被蒸发。隋唐以后,瓷器代替陶瓷,釉色的使用使陶器上的文字迅速消失,从此陶瓷与书法互不搭界。这次,张万庆想挑战一下。
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往返于景德镇、佛山、邯郸、淄博、宜兴、跃州、禹州和汝州等13个陶瓷基地,以陶瓷为载体进行书法创作,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成功地创作出十大系列陶瓷书法作品4000余件,将陶瓷与书法这两种国粹融为一体,为书法艺术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被誉为数百年来系统地进行探索“陶瓷书法第一人”。
2007年12月9日,张万庆书法与陶瓷书法展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艺术展厅隆重开幕。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欧阳中石、李铎等书法大家和陶瓷大师苗锡锦等出席了开幕式。“从张万庆先生开始,书法与陶瓷真正开始融合在一起。这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新路子。书法艺术有的不仅仅是笔墨,还有碑刻、简书等历史存留,张先生的作品本身即有精神,这是专业界所不能忽略的。”现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的周俊杰的话道出了众多书法界、陶瓷界名家的观点。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原所长刘格天肯定了张万庆的成绩:“书法本是随心、随意飘洒挥毫而就,但陶瓷作为工艺美术作品,其对原材料性质的把握等工艺是不能回避的技法问题。”张万庆将汉字书法从陶瓷的实用性中摆脱出来,系统地走向一条审美性艺术的创新之路。他的陶瓷书法,刀笔融会,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了陶瓷书法潇洒风流尽变穷奇的审美活力。
张万庆说,正是在开封的艺术积累才成就了他今天的成果。经过试验,“北碑派”书法最适合在陶瓷上书写,而“北碑派”就是以开封为代表。他十分感念开封,他最难忘在开封的岁月,最美不过夕阳红,最醇还是开封情。——访著名书法家张万庆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8日,著名书法家张万庆将一幅长16米的23幅屏《龙文字的起源与演化》无偿捐赠给河南博物院,这标志着为期26天的“张万庆龙文化书法展”画上了句号。
    巨幅长卷《龙文字的起源与演化》通过“龙字的起源”、“甲骨文金文中的龙字”、“篆书中的龙字”、“名人笔下的龙字”等四部分集中展示出龙的丰富内涵,反映出中华民族的龙意识、龙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龙情结的根深蒂固。
    张万庆表示,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已成为中国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自己的书法以龙为主,意在表现龙文化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多个层面。
    河南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张万庆龙文化书法展”共接待观众3万多人,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巨幅长卷《龙文字的起源与演化》不仅是长篇巨制的书法作品,还反映了汉字发展的历史,具有极高的艺术及学术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2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