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淡茗

临帖大家谈(准备云南省第三届临书展的同道可以仔细研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淡茗 于 2012-3-16 12:12 编辑

陈海良谈怎样临习《十七帖》

自《中国书画报》

wangxizhi_17tie03s-1.jpg


  一、关于王羲之与《十七帖》
  在学习古帖的过程中,假如对该帖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是很难达到实质性学习效果的。因此,在欣赏和学习王羲之《十七帖》时,应该联系此帖的人文、历史、艺术、技术等方面内容。正如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中所讲: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应该说,《十七帖》基本反映了王羲之在草书方面的基本技巧及成就,以及朴素的、流美的、俊逸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人文的复杂状况。当然,其间也包含着他的情感等诸多内在因素。也就是说,在学习和研究《十七帖》时,最重要的是要全方位地了解王羲之,了解王羲之与《十七帖》的关系,而并不是就字论字,就技法而论技法,对《十七帖》的解读应该是一个融通的、全面的整体性分析过程。如此,才有可能读懂《十七帖》,才能在临习时辅之以更为准确的方式、方法。
  为此,笔者将从《十七帖》的介绍、临摹、临与创的关系及创作的注意要点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使大家对该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得到一个较为切实的临、创之法。
  1.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背景
  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讲: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东汉王朝在经历了两次大动荡———“黄巾军起义董卓之乱后,持续四百多年的汉帝国崩溃了。举国统一的格局不复存在,大小军阀各自为政,相互混战,天下三分的三国时代掀起了历史的新篇章,魏晋南北朝开始了。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朝代更替频繁,共有三十多个大小王朝兴衰交替,社会秩序混乱。长期的封建割据、连绵的战争,无不影响着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掀起了巨大的变革浪潮。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以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也对当时的文化形成极大的冲击。由此,各种社会因素交相混杂,使得文艺的发展奏响了自觉的号角。
  在这动荡的年代,士大夫们生命朝不保夕,往往只得朝秦暮楚。有的逃离现实,走向山林;有的装疯卖傻,放荡不羁;有的终日狂饮,谈玄就虚……因此,魏晋时期的士大夫是生活在痛苦和无奈之中的。他们对人生表示出了高度的敏感和睿智。无论是贵为君王的三曹,还是嵇康、阮籍等七贤,均在吟叹中表现出了生命苦短的无奈、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生离死别的苦楚、对欢乐稍纵即逝的哀息,显现出一种对及时行乐的无奈追求。在这种社会现实中,即便是生活在相对平静的东晋的王羲之也吟唱出慨叹生命短暂的悲歌,《兰亭序》一文中处处可见其对世殊事异,所以兴怀的感慨。所以,魏晋时期,士大夫们在吃药、饮酒、纵欲追求刺激的同时,在精神上也追求着一种超脱、一种解怀、一种自由,一种对生命、宇宙本质的思考。在如此一个既崇尚老庄思想,又对儒家经义进行自修自律的儒玄兼综,礼玄双修的玄学时代,人们在文艺上的追求趋于自觉。士大夫们通过对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性思考,使文学艺术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文艺完全进入了自觉的时代。同时,玄学的兴盛,使人们的思想达到进一步解放,玄学所主张的放达不时地对封建政权及礼法构成破坏和瓦解。因此,魏晋时期的人们崇尚新风、不慕古质。这种风尚对文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作为文字书写技艺的书法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士族力量的推动,使得书法的发展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人们好新体,尚新风(洛阳新风),新书体中的草、行、楷渐渐为士族阶层所接受,成为私人之间书写交流的时调儿,这是魏晋新书风形成的重要标志。西晋时,精通字学、传古法的卫氏也将草书列为书法的四体之一(《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不仅如此,楷书也在当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隶书、篆书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在书写中不断地改进着书写的法则,新书体的笔法要素、章法特点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定式,并渐渐被士大夫们所欣赏和接受。而且,在书法上,魏晋时期已经是正、草、隶、篆、行诸体皆备,欣赏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游目骋怀、人物品鉴成了一种时尚。这一时期的书法人崇尚意蕴,强调气韵生动,以反映个人的情感、才气。而且,纸张的盛行,使书写的习惯也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从简牍转移到书写更为简便的纸张上,而这种纸张则更适合才情的发挥、个性的流露。于是,魏晋士大夫们所崇尚的气韵与风流蔚然成风。《十七帖》就是这样一个背景下的自然产物。(上图为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本《十七帖》局部)(1

2.生活化的《十七帖》
  王羲之的流便书风不仅成就了书家个体,而且影响了一个时代。从王羲之自身的情况来看,他的书法独领风骚是历史的必然。其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在注重门第的社会里,王羲之生在望族。王家原为山东琅琊的名族,而司马睿为琅琊王,与王氏兄弟(王敦、王导、王旷、王廙)关系甚密。王氏兄弟中,王导、王廙的名声较大;王旷为王羲之的父亲,善行、隶书(陈思《书小史》)。八王之乱时,王导和一批知识分子过江,拥立司马睿,东晋成立,司马睿为晋元帝,王导为相。当时,王氏家族有二十余人任显职,权倾朝野。因此,他们在文艺上的影响具有辐射式的表率功能。王羲之11岁时随叔父王廙南渡至建康(当时其父王旷因上党一役下落不明)。王廙性倨傲工书画,善音乐、射御、博弈、杂技(《晋书·王廙传》),是王氏家族中书法影响最大的一位。他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修养,对羲之的教育功不可没。他曾对王羲之讲:吾诸事不足法,唯书画可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另外,王廙与元帝、明帝的关系非同寻常,这对羲之书法日后在书界的声名是有着极大影响的。
  第二个原因,王羲之创制新体,独领风骚。东晋的第一代书家是南渡的北方士族,如王廙、王导、卫夫人等,都已经是四十多岁;王羲之、王述、庾翼、郗愔等第二代书家还很小,都出生在西晋,随父辈一起南渡。到了4世纪20年代左右,第一代书坛中坚人物王廙、李式相继谢世,而王导、庾亮、郗鉴等朝廷重臣皆忙于政务和权力的争斗,无暇于书艺。此时的王羲之,书名还难胜庾翼和郗愔。到了40年代,羲之才书名日盛,士族纷纷效仿其书风,包括庾氏子弟。这遭到当时处于鼎盛的庾氏门阀的极大不满,庾翼尤其反对。尽管羲之早年的书法(章草)还得到过庾翼的赞赏,即顿还张芝章草旧观,但对自家子弟效仿王书则很是不满,斥责这种举动为贱家鸡爱野鹜,因为庾翼早年的名声在王羲之之上。由此,他扬言要与羲之比试高下,一争霸主之名。公元345年,庾翼(41岁)谢世,东晋书坛才由王羲之独领风骚,形成羲之书江左中朝,莫有及者(南朝齐王僧虔《论书》)的局面。(附图上者为王书作拓本局部,附图下者为庾翼书作拓本局部)  2

  第三个原因,王羲之钟情翰墨不仅与教育有关,还与其人生经历有关。他在政治上的业绩实在没什么。王家第一代书家大多忙于仕途,命系旦夕,而第二代书家已经可以悠游于山水之间了。养尊处优的环境、祖荫的庇护,使王羲之一开始就任秘书郎,历任临川太守、征西参军、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护军将军。永和七年(351),他升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到郡治山阴县赴任,在任四年。永和十一年,他辞职并继续住在那里,与名士们一起游山玩水、修心服食、谈玄论道。王羲之的辞职与王述(前会稽内史)有关。王述向来为羲之所不屑。后来,王述出守扬州,而会稽郡在其管辖之下,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晋书·王羲之传》)。而就是这一年的三月九日,在会稽,王羲之在其父母墓(已由临川迁来)前置宴,以告先灵,誓言不再做官,说吾原无志于朝廷。由具体情况分析,这恐怕是一种对世俗的愤慨之言。随即他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他还对四川的山形地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十七帖》中就有他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信。信中说: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郗氏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儿女帖》,见右图)他向往巴蜀与信奉道教有关。而在《旃罽帖》、《胡桃帖》、《来禽帖》等帖中记载的周抚赠给他的巴蜀地产旃罽青李来禽日给藤等,都是服食中名贵的药物配料。另外,巴蜀也是五斗米道的兴盛之地,当时有名的谯周也在此地。所以,王羲之对巴蜀具有向往之心,只可惜他年事渐高,不得亲自前往。不仅如此,由于羲之晚年长期痴迷道教,总想长生不老服食不断,以至于身体内亏,痛苦不堪。这些在《十七帖》的《服食帖》中也有记载:吾服食久,犹为劣劣。死生的感慨、对人事沧桑之变的无奈,在其《兰亭序》中都有表现。他的内心之痛一般不被外人所知,只以退让之心,戒之以轻薄,而尽家长之责,教诲子弟。公元361年,王羲之病逝,终年59岁。
  综上分析可见,王羲之在书法上的成就与仕途不畅有着很大的关联。仕途不得志与高洁的内心、清淡的世风纠合在一起,其良好的家学———书法自然就成了其栖居、放达的天地。《十七帖》就基本反映了他的生活现状。该帖文字内容多且杂,流美的笔法自然地刻画出了当时一幕幕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也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其在草书上的突出成就。该帖内容的丰实、风格的多变、点画的流美与自然生发、书势中的相生相克,恐怕是永远值得我们追寻的。(3

  3.对《十七帖》的分析
  草书有章草和今草之分,今草有大草(或狂草)、小草之别。《十七帖》属于小草。草书大概在秦汉之交就出现了。它由于日常书写的简捷快速而在下层书吏、民间书手之间流行。后来,这种俗体渐为士大夫们所钟爱,发展为章草。
  章草在东汉时已兴盛。东汉赵壹《非草书》云:草书之人,盖伎艺之细者耳。这说明草书技法已相当成熟。《非草书》又言: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这句透露出赵壹对痴迷者的反对态度,但更说明了草书的兴盛,且已由实用向纯艺术化转变。
  章草有着明显的隶意,字字独立,少有牵连之态。曹魏、西晋时期还没有成熟的今草。魏晋时期的书家都擅长章草,王羲之就是杰出的代表。南朝宋虞龢《论书表》载:(羲之)尝以章草答庾亮,亮以示翼。翼叹服,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张伯英章草十纸,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如神明,顿还旧观。’”今从《豹奴帖》、《寒切帖》(见右下图)、《远宦帖》中可窥其章草意味。《十七帖》中,大多笔画笔形宽厚,字形扁平而有开张之势,字字独立,笔断而形密,趣长笔短,备八分之法度。
  章草到今草的转变是通过章草的潦草化来完成的。在汉末至西晋期间,民间书手、下层书吏对章草的草化简省,主要以去波磔、取纵引来加速对今草的改进。王羲之则在吸收张芝、钟繇、卫夫人、王廙等人用笔、用意的基础上,俱变古形而集之大成,完成对章草的改变,笔势有起伏跌宕、引带连绵之意,字形突破了前期以单个字为造型单位的开张笔势,渐渐向字群结构的连绵组合方向拓展,向着更为抒情、狂放的方向深入,再次拓宽了书路———那种狂放的书路,则由其小儿献之来完成。所以,羲之书去古未远,新体中蕴涵旧质,至暮年更趋逸态。当代国学大师胡小石《书艺略论》云:羲之变章为草,其源来自章,则自西汉以至张芝、卫瓘、索靖、陆机等各家纸张草书皆其所据之遗产。而羲之省章之波挑,简化以为今草,其风亦非其所创,而实自西晋开之。今观西陲简牍中西晋人诸书笺,已俨然今草,而其书人,皆非后世知名之大家,是其时民间已早有此一种书风,为羲之所依据,更勤苦加工,发挥旁通,因得成为一代之典范。王羲之从弟王洽在一封信中对羲之评价说:俱变古形,不尔,至今犹法钟、张。(南朝齐王僧虔《论书》)由此,我们在观察《十七帖》时,不仅要注意其古朴厚实及章草意韵,还应从综合的角度来体会,不能就《十七帖》而论《十七帖》。宋陈思《书苑菁华·晋王羲之别传》载:羲之善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之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无以加之。

  还有,羲之书被奉为誉的根本原因是,他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其成教化,助人伦的教化功能被唐太宗所独钟,也符合士大夫们的思想意志。唐张怀瓘《书断》讲:右军开凿通津,神模天巧,故能增损古法,裁成今体,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动必中庸。清刘熙载《书概》也讲:右军书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所谓中和诚可经也。而这种中庸思想也一直贯穿着《十七帖》的始终。
  《十七帖》为后人树立了小草风范。它是情感与法度的巧妙融合,是理性和自由结合的产物,是中庸的代表,是古典的开端,是浪漫的始祖,更是唯美的化身、伦理教化的使者。虽是汇帖,但其丰实的内容、奥妙的变化给后人提供了无穷的品赏空间。(4

  4.《十七帖》的版本比较
  《十七帖》因卷首有十七日而得名,内容为信札,今仅有刻本,且已不能见到唐刻本了,所见皆为临本所刻。该帖被一刻再刻,版本妍媸杂糅
  宋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说:《十七帖》多临本……今世所传者,虽非皆右军真迹,然皆出于右军,要皆不及唐人摹刻。宋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也说:《十七帖》者必多临本。不仅如此,历来对《十七帖》的记载也有出入。较为可信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云:《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烜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草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及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唐时弘文馆曾将此本摹勒上石,末有一大字,下刻付直弘文馆臣解无畏勒充馆本,臣褚遂良校无失,俗称馆本。原刻本未见流传,后世传本多据馆本辗转摹刻,有优有劣。还有根据唐、宋人临本或勾填本上石者,亦各具面目。
  据记载,传世《十七帖》善本有:明邢侗藏本(现香港中文大学藏)、文徵明朱释本(今在上海)、吴宽藏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有印影本)、姜宸英藏本(日本博文堂有印影本)等。另外,开封市博物馆有冯铨旧藏宋拓本一本。上海图书馆藏宋拓馆本为最善本。此本为吴宽所藏,清嘉道年间入内府,较《法书要录》所记要多六本。这些善本面貌都不相一致。除馆本外,《十七帖》还有刻本。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所见的《十七帖》都是刻本或者说是临本的刻本,假如临本不好,则会以讹传讹。对《十七帖》的馆本刻本,一般人实在难辨好坏。我们今天所知道的版本有:上海图书馆藏张正蒙跋本,其尺寸为纵422厘米、横25.5厘米;开封博物馆藏冯铨旧藏本(附图左者为该本局部);美国安思远藏文徵明朱书释文版本;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姜宸英旧藏本,世称上野本(附图右者为该本局部);日本江川吟舟所藏王文治旧藏,世称江川本;日本书道博物馆所藏王穉登旧藏本;日本三井氏听冰阁本,世称三井本。另外知名的还有贺知章临本、唐人临本(即陕本)。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缺行少字的版本,如缺失17行的宋魏泰跋本;《余清斋》、《郁冈斋》两部汇帖中的
  《十七帖》版本;日本书艺文化院、书道博物馆、清雅堂所藏《十七帖》汇帖来禽馆刻本及南宋曹之格增补重刻的《晋宝斋法帖》卷四的《十七帖》等等。
  学习《十七帖》,选择好的版本是极其重要的。从以上《十七帖》版本来看,馆本是比较符合王羲之书法原貌的。而馆本也有优劣之分。首先是上海图书馆所藏《十七帖》,点画厚重、朴茂,尽管磨损厉害,但还基本保留着王羲之书法的俊逸和流美,其气势、风神还在。不过,笔画的细微处模糊不清,不能清晰地看到笔画与笔画的交代和呼应,这对初学者来讲是不利的。与其相同的有开封市博物馆藏冯铨藏本和美国安思远藏文徵明朱书版本。其次,日本所藏各版本的《十七帖》,其风格大都是追求细节的巧妙变化,形势备至,但在摹刻时似乎只注意字口的清晰而忽视了对王羲之书法厚朴一面的再现,仅注意了笔法中的转折、提按、起讫等,对神态的再现有所不足。
  所以,对王羲之的书法应该综合地看。我们可以对上海图书馆藏本和日本三井本进行综合分析与临摹。这样临习,既有王羲之书法的厚朴、凝重,又有其流美、俊达,可以全面体现《十七帖》的真实面貌。(5

5.临习《十七帖》的思路
  为了更好地学习《十七帖》,除在版本上考究外,还要注重方法和模式。版本的好坏事关根本,而方法的好坏则事关临帖的成败。
  临习书法首重墨迹。《十七帖》非墨迹,但我们可从同时期的墨迹来窥其笔意。尽管它们的风格各不相同,但总有一定的互通性。如存世最早的行书墨迹有东晋王珣的《伯远帖》,它是东晋书风的真实反映。还可以用与王书风格相近的唐、宋、元人的作品来做分析比较。如唐孙过庭《书谱》及宋米南宫的一系列信札。《书谱》体现的是典型的魏晋意义上的复古。唐人的墨迹较多,真正意义上传承王书迹象的无疑是孙过庭。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临习《十七帖》,学习《书谱》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依此类推,宋有米南宫,元有赵文敏。他们就像组合有序的齿轮组,其技法、风格的展现对理解《十七帖》的墨迹原貌能起到臆想和推断作用。我们可以据他们的作品来畅想《十七帖》的墨迹原貌,而不会被动地来临习《十七帖》刻本所体现的技法和意韵,更不会临出帖本不该有的东西,因而模糊了原帖的气韵,导致临习之作与原貌大相径庭。好在今天还保存着《十七帖》中的唐人墨迹临本《瞻近帖》(右上图为作品局部)及《龙保帖》(右图为作品局部),我们从中可发现唐人是如何来临习《十七帖》的。然而,这些临作与刻本的出入有多大?这也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唐人临本《龙保帖》与三井本的出入简直太大了,说明这是一种较为尊重原帖的意临本。而《瞻近帖》也同样如此。这就告诉我们,在临习《十七帖》时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在抓住主体精神的前提下,以意临为上。
  另一线索是王书的摹本,如神龙本《兰亭序》、《丧乱帖》、《平安帖》、《何如帖》、《寒切帖》等。摹本比墨迹要逊色得多,其失真性比临本稍微好些。主要表现在:一、笔画过于光滑,没有自然书写所表现出的涩劲;二、笔画的起笔与收笔处所显现的笔触与墨迹相比有失真实;三、摹本墨色较为厚重,墨迹的墨色自然且较浅;四、因是摹本,对其所反映的王字基本精神是要持怀疑态度的。但摹本基本保持了二王的结构特点、行笔线路及笔法的基本特征,这对检验《十七帖》刻本的好坏是极有裨益的。还有,刻本在契刻过程中附带着契刻者的意图及原临摹者的习气等,这也是导致《十七帖》刻本与原貌不尽相同的原因。因此,摹本可作为准确理解《十七帖》的参照。如《远宦帖》和《游目帖》都是唐摹本,也都是《十七帖》中的一帖,可以此作为临习《十七帖》的参照,把这种感觉由一帖扩展到整个字帖,这样来理解《十七帖》,就会使得该帖与原貌更加接近。(6

    第三条线索是《圣教序》(附图左者为刻本局部)及《阁帖》(魏晋部分),尤以《圣教序》为主。这一线索是刻本。前两条线索所提供的王字材料太少,不足以来破解他们,而这一线索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值得参考的东西。《圣教序》留下了大量王羲之的字法,尽管没有墨迹、摹本那样逼真,但也基本保持了他的结字特点。由于《圣教序》是集字帖,也是刻本,其中也保留着很多《兰亭序》及其他字帖中的字,如《兰亭序》中的等字在《圣教序》里就有。《圣教序》的失真程度,只要与《兰亭序》一比较便可知。这既告诉我们要以什么方式去临习《圣教序》,以什么标准来衡量临习的好坏,也告诉我们如何去理解《十七帖》。《阁帖》或《绛帖》(附图右者为刻本局部)中保留着大量的草书作品,尽管其中有一些存在着真伪的问题,但它们完全可以作为临习《十七帖》的参照物。《阁帖》的契刻水平、字口的清晰程度等都是研究《十七帖》应该注意的问题。
  通过上述三条线索的探求来理解、把握王字,起到了把握总体的作用。这样,《十七帖》所包含的东西及它所涉及的外在因素就更多了;《十七帖》也更加活泛起来,不会孤零零地就帖而帖;而对王书中营养的吸收也会显得较为主动而有所取舍,也会因理性分析及反复推敲,思路更加宽泛,使得《十七帖》变成一个涉及范围宽广的整体。也就是说,在学习《十七帖》时,如没有墨迹,就只能找唐摹本;若没有唐摹本,就只能找好的刻本。好在我们能找到《十七帖》中的《远宦帖》和《游目帖》两件唐摹本,这对《十七帖》的好坏、真实性的理解是能给予极大帮助的,也会指导我们最终选择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学习。
  如此,我们再对王羲之的《十七帖》做具体的作品分析才有积极的意义,尤其在笔法及结构等方面的剖析就显得务实起来,而不是每天对着大王字帖进行漫无目的的苦练而一无所获。(7

二、《十七帖》笔法解析
  1.《十七帖》的笔法特点
  通过对《十七帖》的有关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后,再来解析其笔法,问题就能很容易解决了。
  笔法,就是书写毛笔字的方法,包括执笔、运笔(指、腕、臂、身)、用笔(点画的书写技巧)以及毛笔与心灵的默契和毛笔所不能达到的心法(实际与毛笔无关)。
  这里所说的《十七帖》的用笔问题,也即是该帖中的点画是怎样完成的,帖中字的起讫、圆转、顿挫、提按等是如何依照书法的规律、草书的规律来完成的。
  为了全面理解该帖,我们常以三井本(日本三井氏听冰阁藏本,附图左者为刻本局部)与上图本(上海图书馆藏本,附图右者为刻本局部)来做综合分析。
  第一、三井本字口清晰,笔法细腻。至于其是否真的就是王羲之笔法的原貌,由于真正的唐刻本现在无从查考,我们不好妄下结论。不过从总体上来看,该版本比其他版本要好得多。由此,我们也只能以此为范式进行仔细的解析。三井本的字口是所有版本中最清楚的,起笔、收笔交代非常清楚、精准,转折处圆转自如,活如墨迹本,甚至在转折处所体现出的微妙提按也清晰可见,且弹性十足。但该版本也有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如果观察一下其他刻本及勾填本的话,就会感觉三井本似乎尖峭过分,尤其是起讫处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此锐利的笔锋似乎没有显现出王书的中庸之意,尽管羲之用笔干净利索,如切割一般,但也不会到如此匠化的程度。可以说,三井本在契刻时夸大了对笔锋的修饰,而忽视了书法由笔法所显现出来的笔意、神采以及魏晋人再三强调的气韵,使得整个《十七帖》的气韵不够生动、自然,匠气过重。再看上图本,则浑厚天成,但因年代久远,笔画的起讫处甚至有些笔画已经模糊不清,丧失了风神,也不便于学习。为此,对《十七帖》笔法的理解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样比较科学,兼顾到了笔法和笔法中所含的韵味。
  第二、从《十七帖》来看,书写时的毛笔主要以铺毫为主,少有绞锋,这在王羲之其他的字帖中也能得到启示。以铺毫为基调,加以跳跃性的提按、顿挫,由此也起到调锋的作用。这种铺毫也可从孙过庭《书谱》及赵文敏的信札中寻找到暗合之处。
  第三、《十七帖》的用笔还保留着隶书的用笔特征,这也是该帖与其他草书字帖的不同之处。这种隶意不仅表现在作品的整体气息之中,还体现在具体的笔法上。如《郗司马帖》的开头二字横画的收笔有着明显的隶意;《逸民帖》中字捺画没有取通常的纵引之法,而是保留着隶书中的波磔,使得整个作品初看起来不够连贯,气脉不畅。
  第四、《十七帖》的用笔方圆兼施,以方笔居多,方中寓圆。从三井本来看,出锋较多,上图本基本看不出来,只有总体的气象。但是这种出锋与《寒切帖》、《远宦帖》以及王羲之其他信札的用笔是相一致的,只不过《十七帖》的起笔由出锋而迅速转为浑然的中锋而已,这与以侧锋居多的行书信札《丧乱帖》等是有一定区别的。
  第五、《十七帖》的点画特征犹如楷书的用笔,书写速度不快,用笔谨严,离方遁圆。这一点很符合孙过庭《书谱》中的说法: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十七帖》的点画交待尤为清晰,如真书一般,笔笔到位,字字珠玑,书写中充满情性,在此得到了和谐的融合。(8

2.点画的起讫
  观察字帖中点画的起讫变化就好像做侦探,在努力发现字帖中破绽的同时,尽可能地找到自己可以切入的角度和方位。由于刻帖一刻再刻,笔画显得相当模糊。有些笔画,我们如果按照刻本来书写,就会感到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一旦笔画形成,虽外形很像,但一无神采。而我们临习王羲之其他书作的摹本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弊病。尽管很难临像摹本,特别在结构上可能存在一定问题(这是光注意字帖点画的缘故),但笔画总有几分神似。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该帖中的《远宦帖》来分析。《远宦帖》有唐摹本,尽管不是墨迹,但与真迹已无二致,这对点画的理解和临习有一定的帮助。
  从《远宦帖》的点画来看,几乎看不见相同的起笔和收笔(仅有第二行的足下二字的第一个点的起笔有相似之处),可谓各有异趣,妙不可言。比如起笔虽用了大量的切笔,但由于角度不同,形成的点画形态也不同。有些动作是引带与顿挫并用。由于它们间的组合不同,形成的点画外形也就不同。为此,我们在读帖时应全面观察所临字帖的每一个字,搞清楚它们的起讫是如何变化的,收笔是还是。即便是,其角度也各有姿态。我们这样分析,就可以防范在临习时点画的起与收产生雷同的效果。
  《十七帖》中点画的起笔处一般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入笔时没有明显的顿挫,毛笔在纸面上的跳跃性不是很大,往往表现为一入纸就进入平铺状态,以较为微妙的提按来过渡到圆转或其他笔法的运用中去。这种用笔是王羲之书法受隶书影响的缘故。其书虽说是新体,但去古未远,依然有着隶意。这种用笔习惯到了唐代就彻底改变了,可以以《书谱》来做比较(附图上者为《书谱》局部,下者为《十七帖》刻本局部)。《书谱》中的笔画跳跃性明显增多,虽是二王的结字,但过度的跳跃弱化了魏晋气韵,也影响了草字的格局。这种笔法的转变,到了米芾手里更是变本加厉。由于《十七帖》运用平铺手法,故而尽管字形千变万化,但并不激越,还是较为平缓,王书的中庸之意也从此体现出来。这种情形主要集中在上下不连或每一行的开笔处。第二种是入笔处由转而为顿挫。这里的顿挫主要是为了调锋,随后迅即转为平铺。
  我们了解了《远宦帖》,再来分析其他的帖就有了一定的经验。要熟练掌握其间每一个字不同的起笔、收笔方法,区分它们间的异同。如此,临出来的点画方可趣味盎然。(9

  3.隶意密布的圆转点画
  本文所讲的圆转,主要指在点画的中间环节上或连、或接、或引(篆引)。
  由于《十七帖》中的字形偏,所以圆转笔画也在这样的势态下表现出一定的趋向性。这种趋向性主要表现在点画的就势相连中,其完成的动作或方法呈现出一定的态势。此帖主要以趋横势为主。在横向中圆转,向右或右下角,用腕、肘的动作较多,圆中带折,折中兼转。折笔中少跌宕之气,大都呈平和之意。这种平和也与横向拉转的意识有关,与隶书的横势有关。但是,在总体上表现为折多圆少。折处有楷法,有顿挫之感,但这又不是由顿挫来完成的。不少学书者在临习《十七帖》时为了在形态上与原帖一致,不惜牺牲草法的纯正,加入楷书中的顿挫用笔,这是不对的。尽管他们临出来的作品在形态上与原帖很像,但却失去了草书的笔意及神采。这种在圆中带折的楷法,是由微妙的提按来完成的,是在手指和手腕的巧妙配合中灵性地完成的。甚至还用上了肘,是由指、腕、肘三个关键部位作用于毛笔而产生的结果。这种书写习惯和笔意在唐以前的行书中也可以看到。现在的书家在写行草书时,用笔常常受到楷书用笔的制约,所以古意不足。楷前行书楷后行书的书写方法是不同的。也由于书写时用腕、肘行笔,所以造成侧锋少、中锋多。而《书谱》中用笔中侧锋并用,且侧锋的比重较大,这也能看出孙过庭在书写时的用指动作较多,上下的振动感明显。
  《十七帖》这种中锋居多的圆转笔画也不同于《寒切帖》。《寒切帖》也是纯草书,但没有被收入《十七帖》。我们从《远宦帖》、《寒切帖》的比较中就能发现它们的异同(附图上者为《远宦帖》刻本局部,下者为《寒切帖》刻本局部)。而且,《十七帖》中的其他帖也与《寒切帖》不同,而与《远宦帖》相一致。这是否会是《十七帖》组合者的用意呢?可惜我们无从考证。圆转中带提按,这是保持中锋行笔的基础。圆转处虽作提按,但是锋势平缓,没有锐气(保持隶意的结果),所以这种用笔隐含着中和之意。
  《十七帖》这种用腕圆转,甚至用臂圆转的笔法,与当时人们的坐姿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晋、唐时期文人书写习惯与唐以后文人的书写习惯是不同的。坐姿的差别导致了用笔的不同。今天我们的书写姿势很容易在执笔上出现问题,即笔杆倾斜,加上用指较多,引起笔尖上下震动。这种动作对点画及短笔画的书写有一定的好处,但对使转等动作的完成就极为不利,易产生偏锋。尤其是在完成长线条的过程中,极易造成扁形的线条,从而使线条失去弹性。古人是悬肘悬腕、席地而坐,所以在书写圆转点画时,与其说是使转,倒不如说是引笔(也即篆书中的篆引)。《十七帖》中的圆转笔画力度大,有厚实感,不飘滑。可以说,篆、隶用笔在该帖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一点在临习中应加以重视。(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翁志飞老师谈关于《十七帖》的临摹



0001.jpg

《十七帖》主要是王羲之辞官归隐后写给好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一组信札。一般书史上认为羲之书暮年方妙。这组信札正是其暮年之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旧藏,为羲之最为可靠的小草巨迹,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云:“逸少十七帖,书中龙也。”南宋朱熹亦谓:“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窃意书家者流,虽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也。”可见其地位之独特。
由于是刻本,所以版本较多,主要有上海图书馆本、文徵明朱释本、姜宸英本等等,大同小异。《十七帖》共29札,其中两札有唐摹本,为《远宦帖》、《遊目帖》,另有唐临《瞻近》、《保龙》二帖,与之时间相近的唐摹有《寒切帖》、《姨母帖》、《丧乱帖》等,可供临摹时参考。在古代复制品中,勾摹最近于原作,刻本与临本无论多么近似,都会不可避免地融入刻者或临者的个人习惯和时代特征。就《远宦》与《遊目》而论,《远宦》更近于羲之原作,而《遊目》似为唐人临本之再勾摹,用笔气息迥然有别,唐人用笔之意味较浓。
临摹古代法帖,不能就只单单临某一家的某一件作品而不顾及其它。就学王字来说,羲之晚年的成就不是没有原由的,若专学他一体是不可能成功的,那就是同时要具备小楷和章草的底子,现在流存的《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等,虽然与原作可能相去甚远,但在体势上多少还是保留了一些晋人之意,对于训练用笔取势和手眼的协调能力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具体的用笔上可参考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对于章草的学习可以训练使转的用笔,使点画圆润古厚,同时可增加点画的古拙感。因为章草多取横势保留了一定的隶意,羲之《十七帖》也多少带有这种意味,这在后来孙过庭的《书谱》中就看不到了!
在用笔上,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这是极为恰当的比喻!讲究用笔取势。晋人底姿斜执笔,这样写字用力的重点在点画的中下部,字的重心就相对较低,显得古拙遒劲,这与后来草书的着力点迥然不同,所以,书风差异极大。晋人重侧锋取势,即所谓“棱侧起伏,状如龙蛇”是也,重顺逆锋使转的自然转换,以尽笔的自然之性与书者的心性相感相发的极至!所以,米芾论怀素书法有所谓“时代压之,不能高古!”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
在取势上,王羲之《书论》云:“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羲之书法用笔取势:一为隐锋;一为尖锋。隐锋或称藏锋,并不一定含逆势。所以羲之隐锋取势之笔极难临摹,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关乎对笔的娴熟控制与人格气度。至于尖锋在羲之法书中较为普遍,也是后人误解最深之处,唐以前书家只重用笔使转取势,所以点画率性而自然有力度,无所谓中侧锋,也无所谓点画的厚薄,因为有力度节奏感的点画即包含了点画所具有的所有美感。所以,晋人更注重侧锋角度的变化与用笔的翻转取势,这样既使点画粗细反差极大,其力度还是均衡的。
由于《十七帖》无晋人法帖中常见的吊丧问疾的内容,所以整体的章法节奏上相对较为舒缓,正如前面朱熹所云,是最难以把握的,当然对于临摹来说我们的技巧与胸襟都不可能达到羲之那个度,所以,在临摹的时候可以适当强化节奏与点画提按的幅度。
《十七帖》以其雄强而洒脱的笔势,从容自适的姿态,深具超然独远的意味,对其深入地临习实践有可能改变我们对晋人尚韵书风的根本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淡茗 于 2012-3-16 16:51 编辑

翁志飞学书随感

00002.jpg



  


我在互联网上发临摹的帖子,前后大约有四、五年的时间。其目的只有一个,即通过我的临摹实践,说明古代书法经典,只要工具接近,方法得当。是可以不断深入认识,且可以达到或近似古人书写的状态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真切地理解传统经典真正的意义与价值。古人有国学的根基,毛笔书写的氛围,在审美上有认同感。古人已逝,留给我们的只有纸上的墨迹拓本,及似乎语焉不详的书论。谁都没有见过王羲之、颜真卿是如何挥毫的!我们只有通过墨迹拓本细心推测其用笔方法特征,同时对其书论进行研讨作为辅助手段。当然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实临,即通过实临,在用笔节奏上尽量与古人接近,感受其运笔的节律,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屏弃自己的习气和陈见,即处于无我的状态。如清王澍《论书剩语》云:“临古须是无我,一有我,只是已意,必不能与古人相消息。”多站在古人的视角来考虑认识问题感受他的努力,他的苦闷,他的自得的快乐!这种努力使我更真切地认识了古人,也了解了自我,在各方面充实了自我。我现阶段的目标就是以古人的用笔尽量还原他们书写的状态,同时能与古代书论相应证。即如清蒋骥《续书法论》所云:“学书莫难于临古,当先思其人之梗概,及其人之喜怒哀乐,并详考其作书之时兴地,一一会于胸中,然后临摹,即可以涵养性情,感发志气,若绝不念此而徒求形似,则不足以论书。”

关于临摹,网上书友的问题不外乎两种,一种认为我的临作点画浮薄;一是认为尖锋或露锋过多。关于点画浮薄,可能是我的笔力不够,另一方面是出于误解,这就是中侧锋的问题,宋以前无所谓中、侧,只讲用笔取势,因为古人多斜执笔,只要腕力强劲,其一切点画都是有力度和富于表现力的。当然,这也与他们用硬毫有很大关系。宋及之后,执笔趋正,又多用软毫,才渐有中侧的概念,对于笔法来说,这也是一个分水岭。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是后面这种用笔,以后面这种用笔去套前面那种用笔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是一般学书者没有意识到的。因为没有真切的实践体验,所以后来的取法晋唐。多为皮相,根本没有体会到晋唐的用笔境界!关于尖锋,实与第一个问题紧密相连,唐张怀瓘《六体书论》云:“隶书者,……王献之远减于父,锋芒往往直笔而已,锋芒者若犀象之有牙角,婉态者若蛟龙之恣盘游。”为什么《冯摹兰亭》多尖锋?因为羲之笔力强劲,入锋使转无所顾忌,顺逆藏露已无须过分修饰而纯任自然。这就是张怀瓘所说的直笔。通过实临,我感到羲之此帖用笔已达腕力使转的极致,不强调尖锋即无法达到他要体现的笔势力度。同时古人的尖露也为我们指明了其运笔取势的方向与节奏,这是何其宝贵的细节,有时这是需要刻意追求的。古人笔力强劲,点画的圆劲是通过笔锋在行进过程中自然转换行所体现的。全是中锋即无中锋,全是侧锋也是不可能的。中侧是相互张显的,一切取决于笔势!

关于方笔与圆笔,方圆用笔概念提出与清代碑学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清代以来大量使用羊毫,使这两种用笔方法深入人心!一谈临碑就必谈方圆用笔,并以此作为碑刻风格界定的重要手段。那么,古人用笔有方圆吗?答案是:有的!只有没有刻意提出,而是融合在“八面出锋”里了,八面不单指出入锋角度的变化,也指笔的偃、仰、中、侧、顺、逆等等的变化。方笔是硬毫直接侧锋杀纸横扫,所以,这是自然写出来的效果!可参看智永《真草千字文》真书部分及赵孟頫《三门记》。这种用笔几乎无处不在!圆笔即入锋后使转而成,或由逆锋用笔所形成的。所以,北魏碑刻墓志中的方笔不尽是刀刻的结果,而是直接用毛笔写出来的!晚清书家拿着羊毫,自然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于是只有用羊毫做出方的效果,如包世臣、赵之谦等等。这样方笔就被刻意提出来,可以说是软毫用笔的一种创新,并不属于古法用笔的范畴。

关于使转与绞转,使转与绞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时期。绞转的概念似乎产生得很晚,大约在清中后期,碑学兴起之后,这又要先回到这个时期所用的笔——羊毫!包世臣对于用笔讲求铺毫,讲万毫齐力!羊毫铺锋作书,结果可以想见,所以他的实践基本上是失败的!这种理论的忠实实践者是赵之谦,他成功了!因为大多数人没有赵的才气与笔力,也没有他修养那么全面。因为用羊毫写碑很难体现力度,所以,在书写的过程中自然要将笔锋绞转起来,这样笔力才能贯通下去,代表书家如康有为!后来这个概念又演化为裹束!可见绞转与晋唐笔法相去甚远。那么晋唐讲什么呢?讲使转!因为用硬毫(主要是兔毫),所以笔锋在运行过程中的各个面,各个角度反弹所形成的感受都能瞬间回传给书写者,书写者只要注意腕的运用就可以了!这样书者的气质韵度能通过腕运而直接在纸上表现出来,是为不隔!而若用羊毫,在运腕的同时还要关注笔锋的绞转程度,是为隔!隔与不隔,境界自然有别!当然,在运笔的过程中,无论羊或免毫都会使笔锋绞在一起,但在运用上是有本质区别的,古人通过顺逆等手段进行调整,情况也很大不同。需要极为细致具体地分析!所以,工具性能不同,笔法就迥然有别!中国书法史,若不从笔法去探究其演变的内因与规律,那只单单是一段毛笔书写的历史,而非艺术史!大家看到的只是古人日复一日地书写,抄写古诗文,而毫无创新变化可言!若从笔法去探讨,那真是千变万化,众相纷呈,到处都充满惊奇,就看你的领悟能力了!关于楷书,楷书对于书法学习极为重要。大家只要翻翻书法史就可了解历代大家无不擅长楷书,同时对楷书的误解也最深,特别是清代及民国,楷书完全成为书法练功的手段!对藏锋的误解也源于此。其实书法上的擒纵,最好的训练书体是隶书和楷书。我更倾向于楷书,楷书可以说是笔法最丰富的书体,所以,写草书必须具备楷隶的基础。清代民国草书的衰败,楷法的衰亡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楷书中小楷尤为重要,明赵宦光《寒山帚谈》云:“小楷世用极博,钟繇、二王居然立极。钟逼古,王圆融,自古及今皆两家耳。孙唐四大家虽别立门户,何常出其范围,具眼者直鉴其脂髓。宋元或纵或拘,纵则野、拘则俗,皆畔于二子者也。虽然,不有后世名家,无能洞悉古人妙境。”小楷用笔要求极高,点画振动,节奏舒展明快而出以自然,更重要的是“须令笔势纡余跌宕,有寻丈之势乃佳。”(清王澍《论书剩论》)这就对笔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对笔的控制力要求极高,心、手、眼、高度协调一致。二、对于节奏的控制要舒缓有度,变化细微而有寻丈之势,乃为得之!不经过晋唐小楷的这种各方面高度协调的训练而想要把握晋唐行草,便于此技说梦。

关于丑和媚,傅山的“宁丑勿媚”可以说是被今人用滥了!凡字写得不好看,不得法,都可以此为托辞。可以说这句话的负作用要远远大于它的正面影响,这是傅山也万万想不到的吧!傅山早年曾学赵孟頫,时为不能临象而苦脑,忽然想到他是贰臣,遂庆幸自己学不象是因为人格上比赵要高一筹,学不象是自然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宁丑勿媚”说明傅山承认自己的字写得不漂亮,似乎缺点自信。自觉虽然不好看,但总比写得象赵氏那么软媚好!这说明他这个观念的提出是有一个基本的价值标准的,但总使人觉得他的写得不好看,不是他的初衷,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我们看他的书法,确实不怎么好看,无论笔法与结构都显得粗糙,虽然如此,字里行间却无处不弥漫着一股真气,使他的字开出了另外的境界,所以,虽然他的字不好看,但还不至于可用“丑”来形容!与丑相对的是媚,唐韩愈《石鼓歌》云:“羲之俗书趋姿媚”。羲之书法说姿媚是不全面的,应该是遒媚,姿态美必须依附在笔法遒劲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其价值!这些都根基于羲之的人格韵度,即艺术天负与人格修养的高度统一。傅山充其量也只得其一。

以上是我学书的一些零散的心得,我觉得学习书法首重临摹,关注古人所用的工具、用笔的方法及对书法的态度并结合时代背景、学术风气进行综合考察,通过实临与古人交流,作深入地了解!在临摹中首重用笔,注意点画出入之际,不同时代用笔不尽相同,对其演变规律及内因要有清晰的认识。书法的发展就如一条长河,不同时代的书家为其注入了不同的生命元素,使其充盈而壮阔,当然也有许多支流。学书的目的就要先明了其源与流,掌握其内在的规律,使自我的人生艺术与之相融合无间,而至于天人之际!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想,愿与大家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淡茗 于 2012-3-18 12:08 编辑

陈嘉澍先生谈颜字临习

——《陈嘉澍临本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后记》

IMG-3.jpg


IMG-1.jpg


IMG-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嘉澍先生书法二幅

zc-6916-673.jpg

chen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克己——谈几点近日临帖的体会

  

  

  

  1 中锋

  成熟的艺术往往具有比较严苛的规范和普遍适用的方法、技巧。对于中锋可以这样去理解,如果写字的一笔可以永不停止、不改变方向的话,那么书法的笔法就简单到家了。正因其变化,线与线的衔接,线内的曲度等,笔锋需要调整,因此“中锋”与“使其中锋”的技术,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流派、书家的书写习惯等不同,形成了所谓不同的笔法,“中锋”与“使其中锋”本身就是传统论述中关于笔法的重要核心部分。

  临帖对于中锋的练习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学习过程一样,在思想上要从最朴素的需求去理解,在实践上却要按照苛刻而繁琐的规矩去做。中锋无论在刻字时期还是毛笔书写的时期,都是线条饱满、中正、流畅的一种朴素需求,就好像诗歌的押韵是吟唱对流畅、音韵美感的朴素需求是一样的,不是为了押韵而押韵。了解朴素的需求,我们在面对重重叠叠规矩的时候,就不会手足无措,就会有凌驾呆板规矩的姿态。但在实践中,比如在某些字已经失去韵律美的时候,初学写旧诗,还是要求严格按照音韵表去对照,其目的是熟悉规矩,然后求解脱。因此写字中锋,还是要按照像写“横”一样,一二三步去做,纵然有万般中正的法门,依然要遵守普遍的方法和规矩。思想和手下的实践要有所区别。

  

  2 笔顺

  谈线条、谈构型、谈布白,同时还要关注笔顺。有人讲书法是空间的艺术,其实也是时间的艺术。一件字的写成,如同一首歌的歌唱过程,所有的线条不是同时呈现在纸上的,是有先后的呈现,并且这种先后次序不是无关紧要的,不是拆破打散随便安排都可以的。这里关系了汉字的字意、书写者对诗词文句的意义和美感的理解以及书写时使用的不同技巧等。也有人谈到书法可以脱离汉字而存在,其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像金文、大草这样的作品,大部分人都不能解读,依然能感受其美感。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曲解,是一种概念的偷换,之所以人们不能识别文字却依然能去感受,是因为对他们来讲,这些作品相当于图画,而不是书法,人的视觉对于图画的感知是最原始的功能,美感能被感知,连最最原始的图画都具有这种特质。而书法的历程必然是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出现的,必定具有可识别、可承载图画造型以外内容的能力。因此老先生们就写篆书而论,提倡重在字,而不在篆,是绝对正确的。类似秦腔之类的地方戏曲,这样的东西,无论如何改变,他们的方言基础不可改变,一旦改变,虽然还可以欣赏,还可以演唱,但是同时意味着一种艺术的灭亡,我们也不要指望一种艺术没有约束和基础的存在。

  

  3 速度

  初临帖宜缓宜逼真,这是勿庸置疑的道理。追求写字的境界,认为只要学问好、气息好、人品好,字定然不俗,不必十分用功,这对于未入门的初学者只是安慰剂,只是善意的谎言。未窥门径,一般的技术都未过关,境界是空谈,不要去妄想,之所以说这么绝对,是因为我个人是个失败的例证。

  书写的速度,缓漫不该仅仅在笔画运行时,更多的时间应该花在下笔和下笔前的准备。古人说凝神敛气,不是夸张。当你握笔紧张,手都在颤抖,呼吸急促,肺部收缩,如何能写得好呢?必然不能着急下笔,需要调整好呼吸后,以最放松的姿态,自然舒适的写出这一笔,完结之后,再准备下一笔。久而久之,加上读书的功夫,最终需要养成的是一种静气,自信而淡定。

  

  4 技巧和积习

  不会写字的人喜欢上手写行草,不会唱戏的人喜欢开口唱流水和快板,这不是偶然的。因为掌控不好停留的力量,必须采用迅疾的方法来掩饰。行草之所以难写,是因为不具备技巧都可以完成,如果要去规范化,就具有一定难度了。对于不需要技巧可以完成的东西,最容易的东西,往往是艺术最大的障碍。懂技术的人,唱戏高音比低音容易,为什么?一般人的嗓音,不利用技巧高音上不去,因此在唱高音时,声音的位置、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唱低音时,由于本身的嗓音能够达到,在方法和技巧上就有了松懈,才更容易失误,就是这个道理。积习难祛,在繁难的技巧面前容易过关,在容易的笔画面前,往往失利。刘熙载在艺概中大概说过这样的话,书法只要横平竖直,各还其本色而已。大概是同样的道理,唯本色二字,至高至难。

  

  5 姿态

  小时候厌恶描红,贪恋游戏,长成后却好书成癖,专业几为之荒废,前前后后写了近十年,却始终在门外徘徊,每每感到苦涩。人可贫,而行为不可猥琐,书不佳,唯姿态不肯让人,字已不佳,更无赴急草率的资本,一字一字,如杖拄地,时时提醒自己,或能在气度上得到人的尊敬。

                                                                 

                                         2007年6月12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001_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雅书社树泉——《麻姑仙坛记》临习管见




   《麻姑仙坛记》为颜真卿六十二岁时楷书作品,它是颜真卿开始步入自己体系的典型之作。是学习楷书的良好范本。

我临习《麻姑仙坛记》有两年时间,尽管时间不长,但从中给我很多启发,诸如用笔、结构、章法等方面。

用笔:首先应采用拨、镫、悬腕、执笔法。《麻姑仙坛记》中字的线条给人感受是有筋有骨、腕不悬不能生筋。指不实不生骨格,所以采用拨镫悬腕、执笔法,是学好《麻姑仙坛记》的前提条件,《麻姑仙坛记》并不像《勤礼碑》在用笔上有明显的行细、竖粗的特征,但一个笔划之中,非常注重“提”“按”的变化,比如一个“捺”画中就有两次“按”“提”再加上“方笔”“圆笔”的互补使用,也会产生强烈的运笔节奏感,逆锋行笔,笔锋落纸以后,要采用逆锋涩进的运笔方式,何谓逆锋呢?比如写一横时,笔锋在右,而笔管在左,一竖时,笔锋在下,笔管在上,其余笔划皆然,只有如此运笔,才能写出“疾涩”的质感线条。有了这两点认识后,在临写《麻姑仙坛记》时会有痛快淋漓的感觉。

结构:说道《麻姑仙坛记》的结构。我认为应该与章法结合起来,更能说明问题,《麻姑仙坛记》的章法,在众多楷书碑帖中非常具有特色,他的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非常小,也就是这细小的变化,才造成了单字结构和通篇章法的密不可分。细看《麻姑仙坛记》中上下两字的关系,尽管单字结构,四周都是很满,但是字与字的距离很小,当写下一字时,由于参照物明显,所以大小、斜正、收放、与上字的关系都是非常密切,正如《书谱》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我想正是把一行字,乃至全篇字,当成一个整体来“经营”才体现出颜真卿楷书迈向自由王国的开始,当我们发现他的《自书告身贴》字距再次拉开而不拘一格的时候,感觉真是随心所欲了!

以上是我对《麻姑仙坛记》的点滴体会,不成体统,有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山居士谈临摹《麻姑仙壇记》的心得



   有朋在大学要一篇书法方面的文章,知我学书有年,约我充其枪手,我犹豫未决,朋急,遂出一金笔为价,笑纳。此事已过十余年,此文也当披露。
    我习《麻姑仙壇记》先从摹入手,用较透明的纸蒙在帖上,用双钩法把字钩出来,再用墨填实,将碑本翻成简单的墨本。然后用较薄的毛边纸或普通的薄白纸蒙在墨本上,日日摹写。
    在摹写的过程中,首先要力求“形似”。下笔时对摹本的字形要尽量做的笔画上“无过无不及”。“无过”,就是在摹习中,笔毫不可有逾越处,使墨不溢出墨本的点划之外;“不及”,就是在行笔时有不到处,会出现浮薄空怯的笔划,“无不及”就是尽量避免此种现象,一旦出现,便复笔加以补之,让笔画圆满完整。“过”与“不及”,都会影响到摹习作品的质量,所以在摹习之中要一丝不苟,笔笔注意。正如沈尹默先生文章所描述的那样:“……先须凝神静气,收视返听,一心一意的注意到纸上的笔毫在每一点画的中线不断起伏……。”摹习时心要静,环境也要静,我往往入夜临摹,平心静气之时,常常能听到笔毫在纸上行走的声音,斯时心境最佳,效果也极佳。
    由于开始追求“形似”,所以在笔画上流于呆板生硬,以致在行笔之中毫无变化,笔毫在纸上一味地出现“平拖”,使摹出来的作业毫无生气,尽失颜书之笔意。这是摹帖中最易犯的毛病,必须加以克服,向“求活发展”。
    摹写几十遍之后,心中对《麻姑仙壇记》已粗有了解,用笔也渐熟练起来,这时就必须注意到技法的涉入和发挥,结合颜书的特点,逐渐走向手熟而渐悟技法,用笔由“死”渐“活”。
    通过一个时期的摹写,便可以临帖了,因为有上一阶段的摹写,对字的间架结构已粗有掌握,所以在临习时便可免去利用“九宫格”或“田字格”的麻烦了。
临帖之前必须先仔细反复读帖,分析《麻姑仙壇记》的特点和规律,一边看一边用手空临,等心中确实在用笔上有了一定的知晓方可下笔,因为这样可以把《麻姑仙壇记》的特征记在心中,临起来便比较顺遂了,比一边看一边临的方法进步较快,写一笔看一笔很容易把字写的散乱。在临帖之余还要把前人总结颜书的经验和自己读帖得来的体会结合在一起,运用到临帖当中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读帖时发现《麻姑仙壇记》中字的起笔多运用藏锋、中锋和裹锋行笔,起笔之处多“以点作势”,收笔处多“扭顿回锋”,而中间行笔又极为明快和富有变化,即使仅仅一笔横划也显得很有生气。《麻姑仙壇记》中的“捺”几乎笔笔都是“燕尾”之势,“折釵股”也运用的相当突出,“折釵股”的本意乃是如同将妇人所用的“釵”折过来而中线不失,园而有力。如首页的“南”字以及后面的“见”字“是”字等诸多字中的横折钩的笔画,就是典型的范例。在竖画中,如首页中的“州”字第二竖以及后面的“有”字的一竖等,都惟妙惟肖地运用了“屋漏痕”的技法,看起来极为自然,完全处于笔到神来,毫无做作之感,形象极为潇洒。《麻姑仙壇记》中之折法提笔暗过,有的地方笔者认为很可能采取笔断意不断,两笔完成折之法,笔者在临帖时小试过,效果很不错。
总之,《麻姑仙壇记》中的笔法技巧相当丰富,故书写的也极为活泼,稳沉之中见飘逸,园健之中见廋劲,任何一笔绝非刻意追求,而是笔到字成,随意挥洒。
在临习时,还要多看看颜书各个时期的碑文,以寻求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处。我反复观看了《多宝塔碑》、《颜勤礼碑》、《元次山碑》和《《李靖玄碑》等,它们与《麻姑仙壇记》一样,都具有颜书的蚕头燕尾、折釵股、屋漏痕、一波三折,点似坠石、钩如曲金、横划细而竖划粗,结体上宽舒圆满等特征。而《麻姑仙壇记》却有着独到之处,那就是较之其他碑文《麻姑仙壇记》中字清劲廋健,用笔有时细筋入骨,不像其它碑文中字写的圆满厚实,用笔饱满。笔者反复推断,认为颜鲁公在书写《麻姑仙壇记》时,以达到了炉火纯青,重意不重形的境界,书写时完全是信手拈来,在墨法上也相当考究。《麻姑仙壇记》虽是碑文,可想象出颜鲁公在书写时,用墨绝不像书写其他碑文那样,笔饱墨重,而是采取用墨适中的方法,所以《麻姑仙壇记》看起来似乎没有其它碑文书写的工整圆润,可这正是后人所青睐之处。《麻姑仙壇记》书写的极为自然,守规矩而又不墨守成规,细观此帖大有由博返约、归朴返真、超尘脱俗的韵味。这是其他碑文所不可比拟的。所以历代书家都把《麻姑仙壇记》评为颜字楷书之巅作,这是很恰如其分的。
在掌握了《麻姑仙壇记中》的一些特征之后,在临帖时下笔就有了度数,临了数遍之后,选出一篇较好的作业对照原帖,反复的分析推敲,找出临习时的差距,关键是求其笔意,注意下笔和收笔处、笔画之间的衔接处,同时更不能遗忘与帖本微小地方的比较,发现不足要牢牢记在心中,以便在下次临时加以改进。这是一件很简单同时又是很枯燥的事,但要写好字,必须持之以恒的走这条路。
总之,临写一次便有一次得体会,坚持下去便可以得到其中之兴味,一旦入的门来其乐无穷,动笔之后便有欲罢不能的感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摹帖易得其形而失笔意,临帖又恰恰相反,易得其笔意往往不注意字形。我认为临摹交替进行,临临摹摹、摹摹临临,二者互补互进,已逐步走向形神兼备的意境。当然,要想达到此种境界,学到《麻姑仙壇记》的神采气度,那绝非是一蹴而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IMG-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