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叶武

【翰墨焦点】——张志庆书法专题(评论获赠人员名单公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8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17、225楼,孟  芬
感谢张老师!叶老师!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大赵家高中    438405    1387200298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望老师题:有福人家 谢了
地址:福建漳浦农械厂新宿舍楼2-203 方民河 邮编:363200 电话:13709313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9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9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张老师、叶老师,地址见下方!
                     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9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511468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百得公司    宋赛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0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叶武先生,谢谢张志庆老师!!!
张兆伟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柳泉路312号  淄博海关   255000
电话:13455340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0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书法家名家张志庆先生     


我本人认为书法线条在普通人的眼里一般是无生命的,在不懂书法的人看来是无生气的。但在书法家张志庆先生的笔下行草书线条如鲜活的生命在舞动,如心灵在歌唱,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从精彩的书作可以想像老师的书写状态:执笔凝神、信手挥洒、心手双畅、一任自然。字的笔法、结构、章法和墨色在老师心中已经心有成竹,娴熟在心。张先生把自已对行草书的感悟和深厚的传统功底相结合,将思想情感一并融入在笔墨中、线条里,而又不失自已的个性和才情。行草书作品飘逸流动、富有节奏感又充满变化,这都说明张先生的驾驭笔墨的能力很强。

张先生的行草书作品的墨色在浓淡、枯涩、燥润、虚实方面都表现得自然。张先生的书法作品,精于行草。取法二王帖学法帖,深的真脉,悟通大道。 用笔清爽挺拔、劲健自在,秀逸中见锋颖,提按迅疾、使转自如;结体精绝内敛、疏密聚散恰当,放着尽放、收着尽收,谨严处见功力、松散出得风骨;点画灵活多变、自然洒脱;用墨枯润相间、浓淡相宜;行笔生动、精炼、飘逸而有力;线条质感把控的遒劲洒脱、极富弹性、极富层次感、极富生命力;布局错落有致、大小不拘、张弛有序、敛放有度,很重空间感;章法上不拘一泥,有意时又随意,无法中不离法,出新意于法度中;书风整体营造一种笔力遒劲、恬淡洒脱、隽雅灵动、率真天成的和谐书法。古韵盎然,将古人的书风演义的淋漓尽致。张志庆先生才情俱足,作品中透露出的淡定雅逸和书卷气息。行气通畅的节奏感、韵律优美。在当今浮躁的书坛是难能可贵的!!


总之,张先生的作品,弥漫着一种洒脱自如、灵动飞扬的气息,使人从作品欣赏过程中自然引发出对书法文化精神与艺术品格的深入思考。
 好的艺术作品在观众中的反应,在起始阶段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立即会吸引住观众的眼睛,立即为观众所喜爱;另一种是开始不太显眼,不太自我张扬,但慢慢地显示自己的价值,发出光辉,为观众所赏识。张先生的书法作品属于后一种。他的书法作品耐看,经得起琢磨。书法是一门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艺术。而行草书又是一种性情飞扬的书体,艺术表现力相当强。需要作者情感的投入、纵情的挥洒。所以草书更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更能充满笔墨情趣。欣赏张先生的行草书作品,我能感受到这点。

现今水平高超的行草书书家有不少。而真正要成为行草书高手,不仅仅是只靠技法所能达到,还需要书者的综合修养。从张先生的作品看这方面的修养也不错,希望张先生在今后的书艺道路上能达到更高远的境界。我期待着哈!!




求张志庆先生书法作品珍藏。
为谢!


联系方式: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金宇路33号世代雅居清泉居A102房:周国旺 (收)联系电话:13337509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0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年书家赵月秋先生     


我本人认为书法线条在普通人的眼里一般是无生命的,在不懂书法的人看来是无生气的。但在书法家赵月秋先生的笔下行草书线条如鲜活的生命在舞动,如心灵在歌唱,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从精彩的书作可以想像老师的书写状态:执笔凝神、信手挥洒、心手双畅、一任自然。字的笔法、结构、章法和墨色在老师心中已经心有成竹,娴熟在心。赵月秋先生把自已对行草书的感悟和深厚的传统功底相结合,将思想情感一并融入在笔墨中、线条里,而又不失自已的个性和才情。行草书作品飘逸流动、富有节奏感又充满变化,这都说明赵月秋先生的驾驭笔墨的能力很强。

赵月秋先生的行草书作品的墨色在浓淡、枯涩、燥润、虚实方面都表现得自然。赵月秋先生的书法作品,精于行草书和章草。取法二王和孙过庭书谱及平复帖等法帖,深的真脉,悟通大道。 用笔清爽挺拔、劲健自在,秀逸中见锋颖,提按迅疾、使转自如;结体精绝内敛、疏密聚散恰当,放着尽放、收着尽收,谨严处见功力、松散出得风骨;点画灵活多变、自然洒脱;用墨枯润相间、浓淡相宜;行笔生动、精炼、飘逸而有力;线条质感把控的遒劲洒脱、极富弹性、极富层次感、极富生命力;布局错落有致、大小不拘、张弛有序、敛放有度,很重空间感;章法上不拘一泥,有意时又随意,无法中不离法,出新意于法度中;书风整体营造一种笔力遒劲、恬淡洒脱、隽雅灵动、率真天成的和谐书法。古韵盎然,将古人的书风演义的淋漓尽致。赵月秋先生才情俱足,作品中透露出的淡定雅逸和书卷气息。行气通畅的节奏感、韵律优美。在当今浮躁的书坛是难能可贵的!!


总之,赵月秋先生的作品,弥漫着一种洒脱自如、灵动飞扬的气息,使人从作品欣赏过程中自然引发出对书法文化精神与艺术品格的深入思考。
 好的艺术作品在观众中的反应,在起始阶段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立即会吸引住观众的眼睛,立即为观众所喜爱;另一种是开始不太显眼,不太自我张扬,但慢慢地显示自己的价值,发出光辉,为观众所赏识。赵月秋先生的书法作品属于后一种。他的书法作品耐看,经得起琢磨。书法是一门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艺术。而行草书又是一种性情飞扬的书体,艺术表现力相当强。需要作者情感的投入、纵情的挥洒。所以草书更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更能充满笔墨情趣。欣赏赵月秋先生的行草书作品,我能感受到这点。

现今水平高超的行草书书家有不少。而真正要成为行草书高手,不仅仅是只靠技法所能达到,还需要书者的综合修养。从赵月秋先生的作品看这方面的修养也不错,希望赵月秋先生在今后的书艺道路上能达到更高远的境界。我期待着哈!!




求赵月秋先生书法作品珍藏。
谢了!



联系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世纪新潮豪园一楼商铺(中信银行)杨斌(收)电话13412377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莲堂 于 2014-5-10 14:09 编辑

立志高远张胸襟   纵笔挥洒庆快意



张先生的作品这几年拜读过很多次了,网展应该也有几次了。沈门七子就有张先生吧。印象中,二王帖学体系的行草书是先生的主打产品,拿手绝技也。
从本次网展的作品中可见,张先生依旧挥洒着他那得心应手的二王之风,行书基本一派晋韵加点书谱格调, 无论尺寸大小、书体,整体上透露一派魏晋风度,将二王书学的精髓好好地进行了一番研究与苦学,字里行间,不时可发现各路《阁帖》或《圣教序》《十七帖》等熟悉的字型结体,并加之定型为自身的笔法体系,具有飘洒逸致的境界。用笔上比较扎实老练,比一般的学二王者来得清健劲挺,在挥洒纵横时能自在调整中侧锋的转折,甚至大字都能有爽利明快之感,点画凝炼。纸上行走能把握住顿挫,线条基本显得不飘不滑,方多圆少,具备静态与动态瞬间转换和谐的美感,凸现雅丽秀媚的古意和书卷气。
与我们江南的学二王高手相比,张先生胜在气势,弱在线质。远观很爽利,气贯全篇,但细察,笔画转折处的交代因为连笔速度快而显得有时略有欠缺,不够到位了。
临摹苏体的那幅,形有模有样,但笔法还是自己的二王流,说起来苏是学颜的,这幅结构的宽博与笔法的圆厚感显得不足点。
小楷临摹,也写的一丝不苟,笔调松活,气息与行草书接近,总体气息萧散中带秀润。
27楼、41楼大草很猛,与典型的张体不同,在二王清逸流畅的笔法系统中,融入了唐草的气格,颇有张旭风范,磅礴大气,线条老辣,章法上突出了线条的对比,结体的对比,在各种布局上用心构思,通过字与字之间的疏密、聚散、穿插,大字小字的对比,浓墨与枯笔的对比,读来真是欹侧相生,跌宕起伏,相当富于动感,充满张力,直抒胸臆。视觉效果上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将作者的技术状态与诗歌的意境相互融汇,以及思想情感吐露无遗。
最后说点个人不当的看法,古来小字放大很难,尤其是二王的书法,基本没什么成功的先例,早几年有青年才俊王义军实验过,效果很不错,获奖很多。张先生的大小字的笔法好象也差不多,小字如简单放大可能会显得单薄乏味。是否可以再拓展一下书体的内涵,比如加强篆\隶书的临习,加强古意的修炼与增强,因为,历史的任何一位真正的书法大家,不会老是一直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京闻先生
先生的作品早几年就读过,印象比较深。行草应为先生的主打,更准确的说小行草是先生的拿手绝活。从作品中可见,先生书学二王一路,推崇晋韵, 整体上透露一派魏晋风度,将二王书学的精髓好好地进行了一番研究与苦学,字里行间,不时可观到《圣教序》《书谱》熟悉的字型结体,并加之拓展为书系的后脉,具有飘洒逸致的境界。用笔上比较扎实,比一般的学二王者来得劲健,在挥洒纵横时能自在调整中侧锋的转折,于人爽利明快之感,点画凝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