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国学漫悟】专题之论语篇:学而第一,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2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祥瑞 于 2007-6-12 11:10 发表
丁先生,您引用的那片文字就这么多内容吗?这篇文章真好!em1

这是我在网上搜来的,它还包括一篇前言,但其中涉及到一些政敏感语句,所以,我引述时作了删改和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2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学说,几千年来中国人安身立命、做事做人的行为准则啊,现在却只成了少数学者研究的课题了。悲哀啊,摒弃自己的哲学却拜倒在西方哲学的脚下。振兴国学,我们都来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2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王孺童先生的。(http://blog.sina.com.cn/u/47185e92010005rx


学而上(一)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说:

  “学而”是《论语》开篇的篇名。需要说明的是,整部《论语》共分二十篇,但并没有为这二十篇内容,再专门起二十个能够彰显本篇主要内容的篇名。而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二十篇的篇名,就是每篇内容正文的前两个字。以本篇为例,正文为“学而时习之”,故取“学而”二字为篇名。
  《论语》每篇内容长短不一,略长的篇目,则又将该篇内容进行划分。如“季氏”、“子张”、“尧曰”就是单独成篇;“乡党”、“宪问”则就分成了上、中、下三个部分;其它诸篇则均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因此,“学而上”中的“上”,就是指的该篇的第一部分内容。


  “子”是丈夫,也就是男子的通称,在这里指的是孔子。然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或是更早一些,“子”并不是某个固定人的称谓。按照周朝的制度,爵位分成公、侯、伯、子、男五等,故而在周制下,当时的“卿、大夫”都不敢称“子”。直到春秋时期的齐僖公、齐文公以后,从政的“卿、大夫”才开始称“子”。
  由于当时大国的国王称之为“孤”,小国的国王称之为“君”。《春秋传》云:“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小国之君按爵位属子、男,但二者不能并称,故而“就高不就低”,留“子”去“男”,以“子”自称。可见此时的“子”,还是贵族与统治阶级的称谓。到后来,没有从政当官的“匹夫”,如果他学有所长,且能够被世人所认可、推崇、追随的,也可称为“子”。如:老子、孔子、孙子等诸子。
  而单独以一个“子”字作为称呼,念起来不好听,独字也不成辞,所以在不加“姓氏”等因素的情况下,就称之为“夫子”。“夫”就是所指的人。凡是作为“大夫”的人,都可称为“夫子”,可见这个称呼还是与政治地位有关的。孔子当时为鲁国的司寇,他的门人就称他为“夫子”。后来沿袭至今,“夫子”就成为师长的尊称了。


  “曰”字,口中有一横,这一横即象征舌头。故“曰”字是指,人们在刚要说话的时候,必先开口、吐舌、出气的样子。

  “学”者,觉悟之义,觉悟未知之事也。“学”字在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作名词,指学问;一个作动词,意为效仿。若作名词解:必有具体之学问,如史学、经学等,然后才能“时习之”;若作动词解:人虽平等,但智力必有差异,故而觉悟也有先后,那么“后觉悟”的人效仿“先觉悟”的人,然后再“时习之”。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一般理解上,以获取知识为“学”,而在古代并不以获取知识为第一要务。古人以“求道”为学,此“道”即指修身处世之法也。孔子就曾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学也,禄在其中矣。”


  “时”,是指时间,为学必须以时间作为保证。而从“为学”的角度,时间又可以有三种划分:一为四季,二为年纪,三为辰刻。
  所谓“四季”,就是指的春夏秋冬。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季节,来学习不同的知识,更有助于理解。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阳者清轻,阴者浊重。因此,春、夏比较适宜清轻之学,如《诗》、《乐》等;秋、冬比较适宜浊重之学,如《书》、《礼》等。
  所谓“年纪”,是指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等各个阶段,有的阶段就适宜为学,有的阶段就不适宜为学。人在少壮之时,精力旺盛,就适宜为学;人在老衰之时,神智昏暗,就不适宜为学。
  所谓“辰刻”,是就一天而论。早晨清爽,适宜为学;中午阳盛,适宜为学;夜晚寂静,适宜为学。可见一日三时均宜为学,也就是要强调日日学习、无时不学、不能停废的意思。


  “习”,原指小鸟频频扇动翅膀,练习飞行的样子。后引申为练习、学习,主要强调的是技能方面。在这里就是说,每日学习而不停废,如雏鸟拍翅练飞,相继而不间断也。

  “之”,代指所学之业也。

  “说”,通“悦”,喜乐之义。古时“说”、“悦”同为“说”字,汉代以后以“心”字旁加以区分。就本篇而言,即指学问纯熟而心生喜悦。

  在这里需要先指出的一点,就是“不亦说乎”这是一种反问语气的用法,那么在一般意义上来讲,反问这种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要加强语气来表达肯定的意思。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这点,这是为下面的讲说留一个伏笔。

  大义:
  孔子说:“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且能每日研习而不间断,这样学业必将不断进步;看到自己的学问和道德逐渐纯熟,怎么能不心生喜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2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紧接上楼

学而上(二)
  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说:
  《论语》里面的这句话,是现代人最为熟悉、运用最多的一句,也是在理解上最为肤浅、错误的一句。这句似乎意思再明白不过的话,到底其中的正义是什么呢?
  “有”字,通作“友”。所以“有朋”,就是“友朋”。而在过去古书、古注中,在引《论语》这句话时,多作“朋友自远方来”。可见,“有朋”就是“朋友”。
  而“朋友”又是什么意思呢?正所谓“同门曰朋,同志曰友”。“门”,可以理解为“门户”,进而可以认为在政见上相同的人,称之为“朋”。所谓“朋党”中的“朋”,就是此义。而在志向上相同、兴趣上相投的人,称之为“友”。
  通过上面简单的解说,就可以知道“有朋”,就是指的“朋”和“友”。

  下面一个理解上的误区,就是“自远方来”。一般认为,这句应该这么念“自/远方/来”,将“远方”作为一个词组来理解,而正确的读法应为“自远/方来”。
  “自”,就是从的意思。“远”,就是与“近”相对,表示距离遥远的意思。关键在于这个“方”字如何理解,是否就是表示的“方位”呢?许慎《说文解字》云:“方,併船也。”也就是说“方”与“并”同义。因此,“方来”就是“并来”,也就是“一起来”或是“一同来”的意思。

  “乐”,同上句“说”同义,也是表示高兴的意思。同样的句式,也是表示相同的意思,换同义字以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很常见,比如《诗经》中“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其中“流”、“采”、“贸”都是形容女子采摘荇菜的样子,而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写罢了。
  我上一讲在谈到“不亦说乎”时,说为下讲留了个伏笔。到底这个伏笔是什么呢?我讲过反问句式,目的是为了更加强调肯定的意思。也就是说,像上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我在能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能不断的温习它,使它真正转化成自己的成果且不忘失,这样的“双得”的好事,我怎么能不高兴呢?
  “不亦乐乎”也是一样,必然有一件“好上加好”的事发生,才能使我要比一般高兴、还要高兴。可照一般解释,有一个朋友从远方来看我,我高兴就行了,为什么要加倍的高兴呢?文中孔子也没有给我们特别说明,这个朋友是位有什么特殊身份,或是与其有什么特殊交情的人。似乎这种解说,在行文语意上,有所欠缺,不太尽如人意。
  我们再转回来,按照前面的解说,来顺一下文意:有一天我一开门,发现我的同事与好友,不约而同地从很远的外地来看我,这怎么能令我不高兴呢?是不是意思显然就顺畅多了。

  但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而”篇是“子曰”的,也就是孔子自己说的。那他说的话,应该是出自他个人经验或个人经历的总结。那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就孔子本人而言,是否还有特定所指呢?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定公五年,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可见,此即所谓的“有朋自远方来”。在这里,“朋”就是指的弟子。而文中只言及“远”,意指“远”处的人都慕名而来,更何况离的近的呢?
  大义:
  与我有相同见解与志趣的人,都从远方来到我处,向我请教学习,我怎么能不高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2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上(三)

  原文: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说:

  《论语》这句话理解的难点在“人不知”三字,故放到后面再讲。

  “愠”,就是怒,也就是生气的意思。但此“愠”并非指大怒,按现在话说,就是心中略感不平而已。前面已经“喜悦”、“快乐”了,故在此就更不会生气了。

  “君子”,人成名而有德,被人敬称为“君”,而“子”为丈夫的通称,故合为“君子”。

  下面来解释“人不知”三字。
  “人”,指的是他人、别人。在这里,是说此话的孔子,指代自己以外的人。当然,也可广义理解为“所有的人”。
  “不知”,就字面理解就是不知道、不了解的问题。但此处的“知”,可有两种义涵:一个就作知道、了解讲,另一个就是作知识讲。如果作为第一个义涵解释,那又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不了解什么呢?


  古人过去作的学问,大都是“为己之学”,也就是说学习是为了自我充实与提高。那么,别人不了解我所学的内容和水平,也是很正常的;换言之,我学习自然是我自己知道,别人必然不知,就好像我自己吃饭,别人不会感觉饱一样,所以我不必为此生气。这是一种解说。
  另一种解说就是,别人所学的内容与水平,不如我的知见广博高深,我也不必为此生气。
  第三种解说,就是不论是谁,只要是人,总有熟练掌握和知晓精通的事情,也有不了解、不知道的事情,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所以不应该对自己“有所不知”,而感到忿忿不平。


  以上三种解说,与后面“不亦君子乎”,文意皆可衔接,所以说都讲得通。对于别人对自己的不了解,不必计较。对于知识有欠缺,不如自己的人,不用求全求备于一人,也不用在意。对于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如果生气,那是一种嫉妒的心理;对于自己在某一方面强于别人,而为此瞧不起对方,这又是一种骄矜的心态,都不是君子之道。君子“不愠”,其实就是儒家所讲的“仁恕”之道。

  结合到孔子自身而言,对于向自己求教的人,不能心存高傲,这样才能“诲人不倦”。对于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不能心存毁忌,这样才能虚心的“三人行必有吾师”。就人各有短长而言,要正视这个现实,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这样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作为孔子本人的行为及其所宣扬的思想,并不为当时的人们和社会所理解与接受。所以身处逆境的孔子,能够“悦”“乐”而“不愠”,克服身心的双重焦迫,保持泰然积极的心态,确为名副其实的“君子”。


  大义:

  作为人,总有优于别人,不如别人,或是不被人理解的时候,遇到这些情况,能够以宽厚谦和的‘仁恕之道’,而不骄不躁、坦然面对的人,难道他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吗?”

  小结:

  接连的三讲,在“原文”、“大义”中,不时会出现半个引号,这是因为我把一句完整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拆成三段来讲,所以保留了原来正常的标点符号。在以后的讲解中,也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故在此作一总的说明,以后不在重复。
  作为整部《论语》开篇,孔子说的第一句话,其主导内容就是“劝学”。既劝自学,又劝他学。这三句话,可以说是有一个内在的递进逻辑的。
  若从自学角度讲,也就是就孔子自己而言,每日沉浸在获取知识的愉悦当中;在教导慕名前来求学的人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快乐的成就感。在每天不懈的自我提升的同时,也帮助别人获得提升,这已经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就算自己在社会上不被别人肯定和认可,心中也不会产生一丝的不平和怨恨。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
  那么由己及他,既然自己这样要求了自己,自然就希望自己的学生和后人,也能够如此践行了。
  在此孔子运用了“善诱”的劝教方法,即用获得“悦”、“乐”的自我满足感,和成为“君子”的社会成就感,作为劝发上进的诱因和动力。这种方法,至今也没有过时,现代人追求的普世价值,无非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在这个意义上讲,孔子不愧为“万世之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2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在此章讲了三个问题。1、学习问题。2、朋友问题。3、君子问题。表面上看似没有联系,实质上为一体。"
  如果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又如何呢?
  首先,学而时习之。为什么要学呢?这显然是感到自己有不足的地方了,渴望获得知识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显然是在生活中碰到难题了……
  我喜欢追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2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2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曾惊花落 于 2007-6-12 14:20 发表
  "孔子在此章讲了三个问题。1、学习问题。2、朋友问题。3、君子问题。表面上看似没有联系,实质上为一体。"
  如果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又如何呢?
  首先,学而时习之。为什么要学呢?这显然是感到自己 ...

学,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本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2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益 谢谢各位老师 您辛苦了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拿本能来打赌是一件十分没趣的事,因为本能所包含的范围非常之广,加上本能的定义,它从何而来,对它的领悟等等,最终只能是自说自话。
  自己当道路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