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杨梅岗人

邱振中教授清华美院讲授书法训练的若干问题【134楼再添录音整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6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美院书法真是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5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邱老师的录音资料。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做个集结号

邱老师在这次授课中首次提出一位书法家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级训练阶段,(《愉快的书法——进入中国书法的24个练习》);
    第二阶段:专业训练阶段,对书法技法的全面学习(《中国书法:167个练习》);
    第三个阶段:习作阶段;
    第四阶段:创作阶段;
    第五阶段:独创性的书法家。


你看别人的字的时候也是挑选这样的地方看,那你的赏鉴力,167个地方找过来你就是火眼金睛

。所谓的名流、大师,在你的眼前都要现原形,爱好书法应该有这样的赏鉴力。

前两天有个美院的老师跟我说,设计系的学生说,邱老师把一个问题分析得那么细致,有点可

怕。大概有点接受不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很多书里很多课程里我们听到的很多意见都很

朦胧,比如说写字要有力量,怎么才有力量?怎么才叫有力量?多大的力量才合适?力量和纸

张的质地又有什么关系?

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如告诉你要提高修养一个道理,你回去知道怎么做呢?所以我们必须

把我们做的事情化成可以操作的方法

有人会说,邱老师太理性,那么有逻辑,我就会跟他们说,没有逻辑的话全部在我心里,我没

法说。对风景对人生对小说对你的目光的感觉,全部在我心里,我怎么说呢?

我说的是我能说的部分,也许是百分之十,还有更多的没有说,我们为什么不把我们说的尽量

说清楚呢?比如说这个“独”字的这一笔,笔尖的指向,指向这里和指向这边的区别,如果我

不这样说的话,你会注意到吗?我可以说也许有人一生都不会注意到,这就是细微的,我们说

的基础训练。


也有人说,现在有些年轻人基础训练很好,基本功很好,但是都是做技法的,书法中的文化修

养、气质都不去说它,这些人将来都是匠人,大部分我是同意的。

我们不是说了吗?百分之九十五只搞技术,但是如果其中的三五个,非常重视读书、感受、思

考,不断提升对自己精神生活的要求,同时一两个能够把这些东西和自己笔下的书写比较好地

结合起来,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大师不就产生了吗?
  
  
我和朋友说,这两个人未必出现在这个世纪的前二十年,有可能我们全是在准备,有可能出在

2080年呢?

问题是我们开始认识到,努力去做,我们做学生的时候我们努力照这个去做,当你做教师或者

辅导你自己的小孩的时候你会把这个思想传递给他。这我说的是书法技法训练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习作阶段。


这个阶段我指的是什么呢?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了,开始创作了,但是他使用的是别人已经有

的风格,比如说我用王铎的风格来创作一件书法作品,这是习作。我用王羲之的风格、用阁帖

的风格来创作,全是习作。但是大家注意我们平时讲的很多人的作品都是习作,甚至大部分人

都是习作,并没有形成自己个人的风格,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训练水平、创作理念、还有才能等等原因。一个很简单的

例子,全国展览入选,以前是400件,现在到1000件左右,它必须选出这么多;兰亭奖也是这样

,有第一流的选第一流的,没有就得选第二流,所以我们对书法的要求理念还有理想和抱负,

不能看目前的社会评价,它和我们有点关系,但实在不重要。

今天的水准凭习作阶段的水平就能拿大奖,。

我们说的第四的阶段是什么呢?


就是创作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如赵孟頫、董其昌、倪元璐,黄道周,杨维桢,我想他们

属于二线或者三线的书法家。这个阶段实际已经包括自己独特的风格。


第五个层面,有独创性同时要在书法史上作出重大的贡献,这样的人物屈指可数。


我在《书法》这本书里粗略地开裂了这样的一个名单,这是一个很苛刻的名单,也许我们还能

有少量的增添,但是极少量的。


对书法史的清理还存有不少疑难,就已经获得的认识而言,可以说到,在草书的发展史上,作

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黄庭坚、王铎、林散之。一共七位。



在行书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王羲之,颜真卿、杨凝式、苏轼、黄庭坚、王铎。

也是七个人。


在楷书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
  
  

所谓重要的贡献指的是他们在书法技法上发展了重要的内容,同时它的技法在创作中取得杰出

的成就。仅仅运用前人的技法和仅仅创新技法,均不在此列。


篆书和隶书就比较困难,因为早期的篆书和隶书大多是无名氏创作的,所以只能列出后期书家

的名单,这个名单就很短。



篆书是邓石如、吴昌硕、黄宾虹。


隶书是邓   、邓石如、尹秉绶,或许还能加上金农。


这名单你自己还可以添,没有人干涉,但是你添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要为自己找出理由。当然

我们也可以在自己心中编出一个名单,比如说当代,二十世纪或者目前在世的书法家的名单,

但这个名单和我们刚才列出的名单肯定是有关系的。

列名单是有理由的,不是说我喜欢谁谁就列进去,这样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所以独创性的书法家是非常难的,但是说到这些绝对不是要爱好学习书法的人望而却步。


很多人说,邱老师你把书法说的这么难,我们怎么做?

如果谁把书法跟我描述了这么个殿堂,就说十几个人在这个殿堂里,来来往往——谁能帮助我,在我年轻时期,看到了这么一座灿烂辉煌的殿堂,那我会非常兴奋,那我们很早就会努力,即使我们不能达到,我们一生最终获得极好的赏鉴力,这是何等优秀的人物?  
  

我对朋友说,你没有能力在某个领域做到一流的人物,你就做一流的赏鉴家。

我们设想,一个人一流的小说赏鉴力,诗歌赏鉴力,音乐赏鉴力,如果加上一流的书法鉴赏力,我自己都惊呆了。这样的人在我们中国在我们当代,绝对是一流的文化人。


很多我们今天一流的文化人根本就达不到这个水平。


我们提出这么高的标准,这么层次的划分,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激励。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提升。


王铎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过一句话,他说,希望“他日史上留下好书数行。”

    这是很无奈的,他是一个大人物,在明清都是高官,但最后的人生到这样的地步,当然很不甘心,但这里面暗示了一种雄心,其他人谁敢说这样的话?他是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下面我们分开谈谈各阶段的一些问题。

我们看第一阶段,初级阶段。
(我们为第一阶段初级阶段编写的教材就是《愉快的书法——进入书法的24个练习》),这24个练习是从《中国书法:167个练习》选了20个练习,加上四个综合练习,每一个练习比《中国书法:167个练习》详细得多,因为是给初学者的。



为什么有《中国书法:167个练习》,又要做《愉快的书法——进入书法的24个练习》?
这是因为《中国书法:167个练习》比较周全,尽管动了很多脑子,但是叙述比较简略,我们能想到的关注的注意到的所有的关于书法的技法,都收罗在这里。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是很有用的,用途就在于即使你不按照它来训练,它也有一个比较的参照物,比如说你是一个成熟的书法家,不妨读一读《中国书法:167个练习》,然后把你掌握的技法和上面谈的技法进行一个比较,一比较就知道自己掌握了多少,还有多少还没有掌握。


我曾经跟朋友谈过,我们看书法史上那些非常有名的书法家,当然除了几位像王羲之、颜真卿这样的,其它所有的人,掌握了多少?顶多五六下,在书法史上就能够成为二三流的书法家。当代的名流掌握了多少?你可以用《中国书法:167个练习》去比照,所以这个框架里包含了给不同的人使用的可能性,对初学者里面包含一些最基本的内容。


有人说初学者,随便编个教材就可以嘛!很多人是这个观点,我认为是绝对不行的,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必须正确,和深入学习的时候有一个衔接。所以必须从这个思想里衍生出一个最初级的教材,哪怕几岁的小孩,都必须这样训练,以后的深造就有保证,很顺利。

就像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打羽毛球,一开始就教他标准的握拍的方法,移动脚步,按照最正规的训练的小孩以后很可能打到世界冠军,就这个道理,但是这个教材就必须精心选择,同时要加上尽可能详细的解说,同时还加上很多的阅读材料。


以下是对照图的解说,但是本帖无法取得每一个图,故略。
不同工具羊毫笔、狼毫笔产生的不同效果
控制平行线
距离的控制
线条位置改变
线条形状的改变
控制线条的弧度的练习
……

我们说说专业训练。

第一点,要全面把握书法的技巧,说实在话,凭自己的努力去琢磨,非常难。也许能做到,但是非常难。

一部书法技法解说的教材就必须做到这一点,《中国书法:167个练习》你只要翻一翻目录,你会发现,超出了以前所有的教材。  
  

它给出了中国书法基本技法的目录,这是以前没有人做过的。
古人有过,但都不全面,他们用的术语是各人说各人的,没有共通性。这位作者说的某个笔法是什么?要我们自己去理解,理解准确不准确,我们不知道。


这本教材实际是帮助你全面了解,当然我们不能说任何工作就是终结,后来就没有增加了。或许我会补充,或许你们可以为它补充。有了这个基础,下面的工作你就比较好做了。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一个有了一个框架补充的问题。

一本教材怎么能做到全面,比如说文献中前人谈到的所有笔法,我们都把它列下来,其中有些是搞不懂的,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不知所云。很多是重复的,到底是不是全部,很难去衡量……

第二,编写者的经验来,比如沈尹默先生谈笔法,有专门的文章,谈的也很详细,但是他谈的说起来是中国历代书法的笔法,实际上是他个人的理解和经验。  
  


一位书写者经验从哪里来的呢?沈尹默基本上是从他的老师那种碑学的背景,加上当时自己对帖学的理解,还有见到的新的影印的作品等,然后自己的领悟,这就是他个人经验的来源,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环境的影响。


我们都会说向晋人学习,向汉人学习,其实都是一句空话,书法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东西,从你小时拿毛笔开始,包括古人,很小的时候,他就模仿他的启蒙先生,模仿他的父亲,怎么拿毛笔,用哪个字帖,写这一撇是用什么节奏,这种东西就影响到他以后的发展,这样写的。


你说我学秦汉,都是很有限的,你看沈寐叟写汉简,写出来还是像碑学,传统的眼里就是你紧靠的前面的哪个时代。


80年代我们朋友都在聊,现代书法从哪里来的,从民国来的,都是民国的写法,民国从哪来的,从清代末年来的。

世界上普遍都是这样,所以到我们真正要清理整个历代笔法的时候,这是一个极为艰巨的工作,非常难。也不能说我们就清理好了,还在不断地做,但是已经做的工作和古人不太一样,笔法演变的历史,我们和古人有不同的叙述。这个叙述对不对?那要检验,检验从哪里检验?实际就是从历代的重要人物、作品中来,这就是我们说的全面掌握技法的第三个问题。


第三、是最重要的,历代的杰作,以及虽然不是杰作但是是有价值的作品,从作品里来。


第一是从古代文献来,第二是从前人的影响来,第三从作品来还原笔法,但是这里也有一个巨大的困难,从纸面还原动作,只能是猜测。  
  

就像写这个笔画,你写一下,不对你再调整动作,还是形状的比较,坦率的说,你不考虑动作,你拿一支笔,这样描,能接近这个形状,但这是错误的,古人一定是很自然很流畅地写的。

所以你一定要找到一种方法流畅地写这一点,动作才比较准确,这个原理是不会错的。


我们实际是很长时间思考琢磨,不能说完全准确,绝对全面,不能说。但是我们相对来说做了很多工作,比前人的解说大大推进了一步,所以我们才能建构今天的技法训练全面的教材,有助于大家作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为什么要全面认识把握呢?
前不久有学生来说,书法家其实就是那么几下形成自己的风格。
比如张瑞图,风格太强烈了,里面哪里包含那么复杂的技巧?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作为一位对未来寄予期望的书法家,你未来要成就的风格是什么样子?你实际是要进入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的平台,你再来选择、调整、塑造你自己的风格。
举例来说,你上来不是到一个舞台上找你的东西,而是跑到一个平衡木上去,去寻找你自己的风格,你不是要栽跟头吗?对不对?你开始怎么能上那里呢?


实际上我们对学生都希望他有较大的成就,平台就要铺垫结实,以后你选择的施展的范围才比较大,今天呢你从这里得到灵感,明天你从那里得到启发,你营养的来源丰富。这是我们强调的要全面认识技法。  
  


方法要正确,比如我们说不是形状要正确,而是形状后面的动作的准确。


还有的朋友说,临的时候还比较像,但是创作的时候就没用?这里实际是你训练的量的问题,任何人说临的像但是创作时用不上,只有一个问题,临的时候必须把笔法仔细琢磨。
具体对照图的技法解说(略)。


要写好这个笔画要这样一步步接近原作(图略),有时候我们练一个字很可能要十天半个月,当我们把笔法结构练得基本准确了,然后你重复。


写多少遍呢?有的学生说,我写了10多20遍,我说你回去再写1000遍-2000遍,为什么?


比如我们写这个“不”或者“月”字,你是一个成年人,你自己已经有这个字的写法,而你临摹字帖写这个字,一天写到几个?很可能写20个,这算很不错,还有很多人不是这么练,是一个字帖这么临下来,临一遍才写这个字一次,你和王羲之这个“月”的写法的印象和你的习惯比较起来,哪个更牢固?


我现在要求你强化,只要你写“月”字,你只会写王羲之这个“月”字,这就是办法,你说要写多少遍?如果你写5遍就能做到,我就认了!我认为不写1000遍做不到。话又说回来,是不是每个字都要这么练?

我教我的小孩练钢笔字,三个月,每天写1-2个小时,把他的钢笔字彻底改变,每天写4-5个字,基本每天不停地写,不停地重复,三个月大概练了100来个字,这100个字实际包含汉字的基本结构偏旁,他的字就改变了,习惯就改变了。


我说,你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不是所有时间,每天大约1-2个小时,你一生中钢笔字永远比周围人好得多。就这么简单,问题是人们不用这个方法去做,我告诉他们,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三个月的。


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经验,这么练习,你掌握20个字,你的字就开始改变。20个字要练多久?每个字练10000遍也不需要很多的时间。这就是方法。你说复杂吗?


一点都不复杂,原理也很简单,看起来很简单的方法。
很多人练了10年,有个老先生练到100岁,写了无数遍《兰亭序》,我看一点也不像,还没有写进去


很多人越过了习作阶段,然后就习作。很敏感的人也不少,找一个当代的人很快就能把握,很可能写好了还能获奖,结果你再写……,但是你专业训练还是没有过关,当整个专业训练好的人上来的时候,这个书法的标准就不一样,我曾经对参加《兰亭论坛》的20位书法家说,你们现在都是书坛的佼佼者,10年或20年后你还能不能坐在这个位置。水平和标准不一样了。如果我说的那些专业训练好的人出来了,他还要带动稍差一点的人,那你想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147种练习的书,已经让我练习了年多有余,越按照其要求练,感觉书法越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版纳居士 发表于 2010-4-10 15:52
林散之的草书乃乡愿者也!俗滑而无新意!怎么能和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黄庭坚排一起?邱教授什么 ...

那是你的观点,至少连我的都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版纳居士 发表于 2010-4-10 15:52
林散之的草书乃乡愿者也!俗滑而无新意!怎么能和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黄庭坚排一起?邱教授什么 ...

那是你的观点,至少连我的都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